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2020-12-13 娛樂白名單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無論現在出現多少商業大片,不管小鮮肉如何霸佔螢屏,可提起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沒有人不知道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沒有人不知道徐克的《青蛇》,提起演員,沒有人不知道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沒有人不知道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等等。

那個年代,無論是電影院還是錄像廳放映的大多都是香港電影,尤其是香港的警匪片、功夫片還有喜劇片,都非常受觀眾的喜愛,毫不誇張地說,那些影片每部都堪稱為經典之作,即便現在拿出來看,也依然能引起共鳴。

可近些年,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了,鮮有優秀的影片播出,深受港片影響的影迷直呼"香港電影越拍越爛",經典已經很難再現了,回不去的八九十年代,回不去的港片經典時代,這一現象確實讓人痛心。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港片越拍越差呢?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

從演員上來講,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明星都自帶光環,男帥女靚,而且他們個個都是演技派,像男神周潤發、喜劇演員周星馳,女神張曼玉、關之琳、蔡少芬等等,她們渾身都是戲,有時候演技完全可以蓋過容顏。

還記得《花樣年華》裡,張曼玉和梁朝偉在影片中的舉手投足都那麼令人賞心悅目,兩人的花樣年華,兩人的隱忍深情,都被他們超高層次的演技詮釋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梁朝偉,那雙滿含憂鬱的眼神,直擊人心。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月色下,張曼玉微低著頭、雙手合十依靠著牆,梁朝偉一手插兜站在離張曼玉一步遠的地方,他們無須說話,只靜靜地站著,觀眾的情緒都會被調動起來。

但是,隨著這批演員的老去,香港中生代演員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千篇一律的網紅臉,毫不成熟的演技都讓觀眾減少了對港片的期待。

悲劇演不出悲傷感,喜劇又很浮誇,隔著屏幕都覺得假的要命,想當年,周星馳的喜劇多走心,眼睛、鼻子、嘴巴都是戲。

二:

人才的流失:九十年代中期後,香港導演和演員出現了大批量人才流失的現象,幾乎有些影響力的明星都跑去好萊塢發展。

1995年成龍憑藉《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1996年李連杰和徐克合作的《黑俠》在美國上映,1997年吳宇森憑藉《變臉》在好萊塢站穩了腳。

但要強調一點,並不是因為人才流失導致香港電影走向衰敗,而是因為香港本土電影市場不景氣,這些人才會紛紛走出香港,走進好萊塢。

三:

缺少內涵,粗製濫做,老港片更像一種文化,不僅好看,耐看,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拿喜劇片來說,現在的喜劇片簡直比動畫片還幼稚,玩的都是用爛的梗,但回頭去看那些經典喜劇片,《東城西就》、《唐伯虎點秋香》、《最佳拍檔》等等。

這些電影不但笑點密集,而且臺詞也很經典,看似是單純的搞笑,實則蘊涵了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現在回過頭去看,依然會一秒鐘不差的從頭看到尾。

四:

跟風拍攝,停滯不前,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港片中同一題材的電影特別多,當一部題材的電影取得成功後,緊接著會有一波同類別的電影上映,當年《倩女幽魂》取得了高票房,很多人就開始跟風拍鬼片,相繼出了《畫皮--陰陽法王》、《鍾馗嫁妹》,雖然都是鬼片,卻難以超越

在一次北大演講中,成龍大哥不無憤概的說:"一個殭屍片成功,他們就拍100部殭屍片,一個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 不去創新,只在經典上複製,必然導致港片走向下坡路。

其實,還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電視劇、新媒體的發展,還有盜版橫行,網絡的迅速崛起,這些都會對電影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很多人說:"香港電影再也回不到曾經的巔峰時刻了,"無論是香港電影本身問題,還是時代發展導致,總之,曾經的港片是無數人的回憶,也希望香港電影可以慢慢復興。

作者簡介:晨夕,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學員

相關焦點

  • 《末日逃生》用實力證明好萊塢電影繼續走下坡路
    同一時期中國、印度、韓國電影開始崛起,分走了許多原本屬於好萊塢的觀眾。這是為什麼呢?西方自詡為創新之地,科技什麼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電影上,西方卻實實在在地沒有任何創新。可以說好萊塢電影成也特效、敗也是特效。
  • 與好萊塢不一樣的電影
    後來,外國電影擴大到國際社會主義陣營,才發現姑娘還有這麼不同的長法。我記得上中學時,一邊要考大學,一邊要看內部電影,似乎是看一部少一部,我們有的人還拿小本記著,比賽看誰看的多,看電影成了一種資本,那時無例外大部分看的都是美國電影,其中自然是好萊塢的居多,很言情,與中國當時的文化氣氛反差很大,那電影故事似乎講給女孩就會讓她們感動一陣子。
  • 好萊塢電影來了,香港電影沒落!印度電影來了,我們會失去什麼?
    這兩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是否意味著印度電影的崛起呢?有時候影視輸出等同於文化輸出,隔壁鄰居影視的成功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一隻恐龍打敗了香港電影,誰能救得了現在的香港電影?談到這裡,那就再談談香港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吧!
  • 在好萊塢打拼的香港電影人
    在好萊塢打拼的香港電影人(9月8日18:37)  這是一群在好萊塢那個屬於白人的世界裡打拼的香港電影人,這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喜歡他們的電影,我們更喜歡他們挑戰好萊塢的勇氣。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突然病逝香港。《死亡遊戲》一片,是李小龍未完成的遺作。1978年,《死亡遊戲》由替身演員完成,並在香港上映。  李小龍是一位性格獨特,具有高度事業心的演員。他在美國生活和拍片多年,飽受種族歧視,所以他主演的影片都帶有鮮明的民族意識。李小龍拍攝的功夫片數量不多,雖然只有4部,但卻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中外電影專家們的高度重視。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之前有寫過一篇以年份來詳述香港電影市場變遷的文章,但自80年代起到如今都都快40年了,倘若以每一年為單位的話,那篇幅會很長。今天,老賽就以時期來劃分,將自1980年到2019年間香港電影市場從盛到衰,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攻佔的過程介紹一下吧。
  • 好萊塢式黔驢技窮:連《水果忍者》都被改編成電影-好萊塢,電影...
    沒角色,沒主題,沒故事,什麼都沒有……拿這樣一堆玩意兒能拍出什麼花樣?」文森百思不得其解。踏入好萊塢十四年以來,這位熟手早已摸透了所謂「爆米花電影」的運作之道。作為一個其作品常年徘徊在爛番茄排行榜中下遊的人,或許他此生都無緣奧斯卡,但這並不妨礙其作品被接二連三地投入影院,並不斷為自己換來能繼續混跡於好萊塢的通行證。文森的生存之道很簡單:相物而動。
  • 火遍世界的香港電影,曾叫香港好萊塢
    曾經的香港電影可以說與好萊塢並肩,說起香港動作電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正是成龍,劉德華,周潤發,周星馳,洪金寶等一大批優秀的演員,撐起了當時的香港電影,也造就了香港好萊塢。近段時間又看起了香港電影,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年,但是再看精彩程度依然不減。我還發現現在再看,感受有些大不相同。之前關注與打鬥,搞笑,就是一看而過,自己看開心就舒服了。現在呢卻是開始關注與男女之間的情感。
  • 《香港有個好萊塢》Hollywood Hong Kong
  • 《好萊塢電影》將步香港後塵逐漸沒落,未來世界電影業還得看大陸
    香港電影曾經恰如喜馬拉雅山懸崖峭壁上的一朵並蹄蓮!獨一無二,格外璀璨,耀眼!享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豫。那時香港電影的主打市場是臺灣,進入新千年以後,隨著臺灣市場的崩潰,香港電影一落千丈,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因此,香港電影沒落已然是在所難免!
  • 《好萊塢往事》:昆汀的情書裡,有好萊塢兩大頂級帥哥
    《好萊塢往事》很長時間都躺在我2019年必進影院觀看片目中,可惜最後在內地撤檔了,據說原因是有醜化李小龍之嫌。還好網上有資源,我找來看了。昆汀、小李子、布拉德皮特,他們中的任何一位,都足夠吸引我看這部片子,更何況是三人合作。
  • 成龍、李連杰、周潤發都去了好萊塢,為什麼周星馳選擇不去?
    雙周一成一李可以說是香港巔峰演藝圈的代表人物了,可李連杰、成龍、周潤發都在成名之後去了好萊塢發展,但是周星馳卻沒有去,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周氏喜劇」很難打開西方國家的審美,其次一點就是沒有主導權。
  • 《好萊塢往事》中國上不了,在美國又重映,損失的是誰?
    他的電影裡多次出現過對香港動作片的致敬,尤其是名作《殺死比爾》中烏瑪·瑟曼那一身標誌性的連體運動服,沒人不知道那是對Bruce Lee的致敬。即使在《好萊塢往事》中,也不完全是李小龍的醜化,教女主角Sharon學習功夫的場面就是正面描述。真實世界中,李小龍也確實指導過她。
  • 東方的好萊塢香港
    香港電影是電影史上一個成功的故事。這個約600萬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擁有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電影產量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印度,美國和日本,有「東方好萊塢」之稱。抗戰時期,上海電影公司都南下到香港避難。
  • 好萊塢環球影城:全球最大的電影主題公園,真實重現電影場景!
    好萊塢環球影城被稱為「洛杉磯的娛樂之都」,緊靠著環球城市大道的餐飲購物步行街,是一個集遊樂設施與電影、電視拍攝片場為一體的主題公園。你可以在這裡走進電影,與著名的動畫人物、動作英雄一起,與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一起,共同體驗刺激與精彩。
  • 【體驗】香港迪士尼好萊塢酒店
    ▲記得戳藍字關注我▲世界500強企業認證講師,人力資源師,理財規劃師。有個3歲小寶,目標是帶他走遍世界伴他成長,入坑各大豪華酒店和遊樂場所已久,這是我業餘和各位分享育兒遊玩快樂和心得的地方。周六因為有事來了趟香港,出發前一直煩惱著住什麼酒店,這次也是帶者寶寶出發,所以酒店還是要認真選擇一下的。
  • 喬治盧卡斯炮轟好萊塢電影
    一向對好萊塢不怎麼感冒的盧卡斯,也在聖丹斯這場獨立電影的盛會上用「反權威」的精神來鼓勵獨立影人。他說道:「你們肯定不希望被比沒自己聰明的人壓制太久」。當初的盧卡斯,曾特意將自己的工業光魔特效公司與盧卡斯影業總部安置在舊金山,希望以此遠離好萊塢的權力中心洛杉磯。
  • 都知道好萊塢電影,那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好萊塢嗎?
    都知道好萊塢電影,那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好萊塢嗎?好萊塢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西北郊,是世界影視業的中心、美國電影工業的集中地,這裡聚集著600多家美國影視公司,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視好萊塢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西北郊,是世界影視業的中心、美國電影工業的集中地,這裡聚集著600多家美國影視公司,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視旅遊勝地。
  • 談談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韓國的差別
    先來說說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差別。好萊塢一直以來非常注重人才培養,從最早的「明星中心制」到後來的「製片人中心制」,體現了好萊塢培養人才、發展人才與制度調整的不斷進步,因此在近百年的歷史裡才能不斷地出現大量電影專業的人才,即使是出現改革和轉型,好萊塢各大公司都會保留人才的細緻分工的這個傳統,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 好萊塢的衣冠禽獸
    最近,好萊塢因為一個新聞翻了天。《紐約時報》曝出驚人秘密,溫斯坦公司多名員工曾遭到哈維·溫斯坦的性騷擾。這篇報導一石激起千層浪,令整個好萊塢都人心惶惶。因為這場醜聞的主角,在好萊塢權勢太大。他是奧斯卡領獎臺上被感謝次數比上帝還多的人。
  • 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VS.迪士尼好萊塢酒店
    我一直覺得,來到迪士尼不住一晚酒店總有那麼一些小遺憾。香港迪士尼目前有兩間酒店,迪士尼樂園酒店和迪士尼好萊塢酒店。而第三間「迪士尼探索家酒店」預計明年啟用。樂園酒店走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宮殿風,猶如穿越童話般的夢幻世界,有閨女的家庭必選!好萊塢酒店則是六十年代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廠風格,藍白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