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萬積木重現圓明園三大景觀 模型照片網上走紅(圖)

2020-12-12 央廣網

66萬積木如何重現圓明園三大景觀

三人團隊耗時半年完成觀水法、大水法、遠瀛觀的模型 建築模型照片在網上走紅

近日,一組用積木拼搭出的圓明園三座建築模型的照片走紅網絡。10月20日,其創作團隊負責人王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今年起開始相關項目的製作,目前已經完成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景觀的拼搭,未來希望能將作品放在圓明園內展出,讓各個年齡段的人能夠了解到中國的藝術文化。

耗時半年重現消失了的「大水法」

10月20日,「大水法」模型製作團隊的負責人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是從今年開始籌備用積木復原圓明園這一項目的,耗時半年,目前已經完成觀水法、大水法、遠瀛觀部分的搭建,共使用了約66萬塊積木,模型沙盤所佔面積為4.47平方米。

王先生說,這是團隊首次嘗試用積木復原已經消失的中式建築,「我們本身對積木特別喜歡,加上又都有孩子,所以想通過一種藝術形式,能讓各年齡段的人都了解到中國已經消失的文化,最後就有了用積木來恢復圓明園的想法」。

王先生介紹,現階段,項目設計團隊主要由三個人組成,王先生提供創意和修改意見,並負責最終的審核。此外,團隊中有一位20多歲的主設計師,負責資料考證、還原等工作。還有一位輔助拼砌師,兼做材料採購。

「前期的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光材料採購就花了數十萬,是工作室自籌資金做的。」王先生舉例稱,前期採風時,團隊成員會拿著尺子到圓明園測算比例,「比如觀水法不讓進,我們就在外面目測起止點,用尺子量出來距離長短,再根據1:50左右的比例去設計」。此外,團隊還曾去珠海、橫店等地採風,對比這些地方復原出的圓明園,以做參考。

王先生介紹,團隊成員也遇到過不少難題,例如,由於積木磚塊大部分是方形的,很少有流線型的,而大水法是一個「波浪」的造型,因而怎麼去呈現這個造型成了難題。最終成員們通過將各種零件反覆拼搭試驗,最終呈現出最滿意的效果。

學術專家提供高清景觀圖紙幫助復原

在創作過程中,團隊成員也獲得過專家的幫助。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的委員劉陽為他們提供了不少照片等相關資料,從而加快了製作的進度。

今年8月,劉陽在微博上發現,有人用積木製作了一組圓明園景觀模型,他覺得很有創意,便主動聯繫了王先生所在創作團隊。劉陽告訴北青報記者,「那時候他們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景觀模型,我覺得它太有創意了,很不可思議!」經過與創作團隊的溝通,劉陽決定為他們提供高清晰度的圓明園景觀圖紙,作為積木模型的參考資料。劉陽認為,復原圓明園的最大難處在於缺乏史料,難以還原消失的建築。網絡上的圓明園圖紙並不高清,很難看清建築物局部區域的細節。「需要360度的建築物原貌,以確保上下左右、東西南北各個角度的形態,這樣積木才能接近圓明園原貌。」劉陽說。

根據劉陽提供的景觀圖紙,創作團隊對現有模型進行了細節調整和局部完善。10月15日,在創作團隊的工作室,劉陽第一次見到積木模型的實體。這些積木模型高度還原了圓明園的大水法、觀水法和遠瀛觀。劉陽覺得很神奇,拍下照片後,他發布了一條微博,隨後引發網友熱議與轉發。

創作團隊希望未來能在圓明園展出

劉陽認為,創作圓明園景觀模型的意義很大,能以一種新的方式去介紹圓明歷史文化。「我發布過關於圓明園遺址歷史、老照片的微博,但很少有網友轉發。這次我發了圓明園的積木模型,有千人轉發。它能讓更多人去認識、了解圓明園歷史文化,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劉陽告訴北青報記者,積木打開了青少年了解圓明園歷史的窗口,青少年更容易對圓明園歷史產生興趣。

王先生介紹,目前,團隊正在進行海晏堂模型的製作。下一步,他們準備加入更多新的技術,如燈光效果、內部結構展示、歷史事件回放等等。他們希望未來能盡力還原圓明園的更多景觀,同時也在爭取將作品在圓明園展出的機會。劉陽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將盡力幫助創作團隊,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展出這組積木模型。

文/本報記者 張帆 見習記者 張夕

供圖/王笑天 線索提供/朱女士

相關焦點

  • 德國男子用30萬塊積木拼出航空母艦模型(圖)
    德國男子用30萬塊積木拼出航空母艦模型(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23:33 來源: 來源:國際在線  36歲的德國慕尼黑男子馬萊·霍金從2005年開始,花了許多個日夜,用大約30萬塊塑料積木拼出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模型。
  • 清華教授團隊「虛擬實境」圓明園 重現圓明園歷史原貌
    乾隆時期,圓明園方壺勝境復原圖。清華大學供圖  截至目前,圓明園精準數字復原達全園總量的60%。昨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團隊舉行發布會,介紹了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項目成果。作為梁思成的學生,郭黛姮和她的團隊利用嚴謹精確的數位化建造,用15年時間重現了圓明園的歷史原貌。
  • [圖]美男子用5萬塊樂高積木搭建城堡模型
    據英國《鏡報》2月26日報導,近日,美國伊利諾州一位名為鮑勃•卡尼(Bob Carney)的老漢用5萬塊樂高積木搭建了一座微型威爾斯盧德蘭城堡
  • 19萬塊樂高積木重現龐貝昔日盛與衰(組圖)
    龐貝古城模型花費了樂高大師麥克諾特470多個小時,共由19萬塊樂高玩具組成。(網頁截圖)   無數書籍、繪畫以及電影都試圖描繪龐貝古城及其隨後的毀滅過程。日前,澳大利亞樂高認證專家賴安·麥克諾特(Ryan McNaught)使用19萬塊樂高積木將這座義大利著名古城再現了出來,該大型景觀將在雪梨大學的尼科爾森(Nicholson)博物館展出。   麥克諾特的作品名叫「樂高龐貝」,他用了470個小時才完工。尼科爾森博物館稱,這是利用樂高玩具建造的最大的龐貝古城模型,展現了龐貝古城公元79年被毀滅時、18世紀被發現時以及今天的樣貌。
  • 回放 重返圓明園:重現昔日皇家園林的盛世容顏
    回放 重返圓明園:重現昔日皇家園林的盛世容顏
  • 全球最大樂高公園迎客 使用5000萬樂高積木(圖)
    公園使用超過5000萬塊樂高塑料積木修建遊樂設施和景點,分為樂高城、城堡山、海盜窟、挑戰極限、幻想區等十大主題區域,佔地超過60.7萬平方米。  公園設計師福爾布雷希特說,公園內所有樂高積木模型都是用商店出售的標準積木砌成。不過,為防止有遊客順手牽羊,所有積木均以膠水黏牢。
  • 真實的圓明園是什麼樣?英國曝光圓明園燒毀前照片,太美了!
    看到這些就是滿滿的遺憾,尤其是中國寶物中一顆明珠的黯淡,更是讓人痛心,那就是圓明園的燒毀。圓明園廢墟圖每當我看到網上那些圓明園廢墟的圖片,我就會想,要是我能穿越回去看一眼沒有被燒毀的圓明園該有多好。穿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圓明園被燒毀錢的模樣我們倒是真的有機會見一見。
  •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原貌重現 三維光影技術功不可沒
    新華社/路透   6月6日、7日兩天晚上,14年前被塔利班用炸藥和大炮炸毀的世界文化遺產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在張昕宇梁紅夫婦領銜的中國團隊幫助下,原貌重現十幾個小時。他們通過三維光影技術,使用60萬流明特製投影設備(電影院常用投影機為2萬流明),1∶1重現了巴米揚石窟群中53米高的大佛。德籍阿富汗文物古蹟專家穆吉塔巴·米爾扎伊感慨,「這應該是巴米揚大佛最真實的影像」。
  • 圓明園22景復原 網上3D版可虛擬遊園
    同時,「再現圓明園」網站(www.Re-Relic.com)正式開通,公眾可觀賞發布景區的圖像與3D視頻,實現網上虛擬遊園。據介紹,「再現圓明園」項目於去年4月啟動,目前第一期工作已經結束,通過資料收集和原始檔案數位化,形成了基礎史料資料庫,完成正大光明、九州清宴、方壺勝境、同樂園、含經堂等22個景區(20個景區在圓明園,2個景區在長春園)、55個時空單元的全景復原三維模型庫,搭建 「再現圓明園」網站,並通過該平臺發布22個景區的信息。
  • 圓明園數字「盛景」於北京首鋼園重現
    2020年7月20日,圓明園數字「盛景」於北京首鋼園重現!《重返·萬園之園》是基於清華大學20餘年研究成果推出,現場圖檔、考古發掘現場、老照片、銅版畫等,錯綜複雜的歷史線索中,構建還原出圓明園的歷史原貌,並通過數位技術進行還原,將圓明園消失的50餘處美景得以重現,這也是這項成果首次在社會中進行展示此次在首鋼園上映的交互展不僅全面升級,還首次結合特殊空間與工業遺產進行跨界創意展示。
  • 橫店影視城的新圓明園:經典重現!圓明園:橫店是哪?
    橫店所在的位置曾經是數萬畝的荒山,複製這座故宮,佔了13個山頭的地。複製過的建築,少了文物所有的莊嚴,也沒有遊覽故宮的條條框框。帶上精緻的漢服或是租借一套優雅的古裝,便可自由地穿梭在乾清宮、坤寧宮、養心殿……甚至是坐花車巡遊,在京味美食一條街大飽口福。為了陳凱歌拍攝《荊軻刺秦王》,建造了秦王宮,仿造的是秦朝最主要的宮殿,鹹陽宮。
  • 橫店影視城的新圓明園:經典重現!圓明園:橫店是哪?
    橫店所在的位置曾經是數萬畝的荒山,複製這座故宮,佔了13個山頭的地。複製過的建築,少了文物所有的莊嚴,也沒有遊覽故宮的條條框框。帶上精緻的漢服或是租借一套優雅的古裝,便可自由的穿梭在乾清宮、坤寧宮、養心殿……甚至是坐花車巡遊,在京味美食一條街大飽口福。
  • 數字光影重現圓明園,全沉浸時空帶您揭秘消失的盛景 |薦展No.97
    ,並通過數位技術進行還原,將圓明園消失的50餘處美景得以重現。△ 圓明園《四十景圖》——九州清晏原來,在那個沒有電力馬達的時代,騾子成為了動力來源,通過運動拉動橫縱齒輪帶動活塞做功,將水送至高處形成高差勢能,然後由十二生肖噴水形成噴泉景觀。
  • 圓明園照片怎麼就變成了頤和園呢?
    這幾天的藝術新聞有一篇名為《英國首次發現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的文章被大量轉載討論,聲稱在英國蘇富比拍賣行以20萬英鎊上拍的一張照片,由英國戰地攝影師費利斯·比託於1860年北京被攻陷前拍攝,是圓明園被毀前難得一見的存照,不過立馬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的公眾號
  • 珍貴照片:如果圓明園沒被燒,它本來的樣子有多美?你知道嗎?
    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北郊。圓明園風景優美,現在人們去看圓明園的遺址,依舊能夠感受到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圓明園裡還有許多珍貴的文化瑰寶。英國攝影家費利斯比特拍攝於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前北京的照片,據專家推斷應為圓明園舊景。
  • 盤點被拍賣的圓明園玉璽(圖)
    其中長宜子孫牌的估價為6萬-10萬英鎊,提梁卣的估價為4萬-8萬英鎊。在該拍賣行的網站上顯示,11月8日一場主題是中國藝術品的拍賣會上,將拍賣這兩件文物。拍賣行還附上了「出身證明」,明確記載了文物由英軍第六十七兵團的上尉軍官阿瑟&<2539;朱爾斯&<2539;羅伯森1860年「從中國夏宮(西方國家對圓明園的稱呼)帶出」。
  • 梁思成關門弟子用18年3D「復活」圓明園
    2000多座數字模型「重現」圓明園   作為曾經的「萬園之園」,歷史上的圓明園融匯了中西建築的精妙,集納了江南美景的萬般風情。只可惜在150多年前的那場浩劫過後,這裡只剩下了斷壁殘垣。   現在,打開手機屏幕,或者戴上立體眼鏡,就能立刻置身於百年前的皇家園林,「九州清晏」「方壺勝境」似乎觸手可及。
  • 一組絕版的圓明園照片,張張彰顯大國氣象,圖6是著名的十二生肖
    圓明園是清朝時期由皇家下令修建的一座皇家園林,在園中不僅有典雅的中式建築,而且還結合西方建築的風格,有著「萬園之園」之稱。不過後來很不幸最後被西方列強一把大火燒的乾乾儘儘。圖中是圓明園的復原圖。清漪園琉璃塔。
  • 「故事」清華教授郭黛姮:圓明園究竟長什麼樣?3D復原驚豔了世界
    《四十景圖》九洲清晏郭黛姮他們曾搞過一次網上調查,叫「我說圓明園」。結果90%的人就說兩句話,第一句:圓明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二句:圓明園是帝王驕奢淫逸的場所。「它(圓明園)被燒了以後,國人對它知道得可以說是太少了」。郭黛姮不無遺憾地說。
  • 圓明園為何稱為「萬園之園」看完這些照片,你就明白了
    【圓明園為何稱為「萬園之園」看完這些照片,你就明白了】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中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其場面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