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已接入「北京冷鏈」平臺溯源

2020-12-14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湖北、江蘇、浙江等地接連出現涉疫牛肉流入市場,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提出挑戰。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採訪每日優鮮、巴奴火鍋、沃爾瑪超市等相關企業,目前各企業對冷鏈食品嚴格執行日常防控,響應北京相關部門要求已接入「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北京冷鏈」)。

「我們使用的進口冷鏈產品均接入了『北京冷鏈』,雖然前方顧客見到的已是菜品,但我們後方的工作一點都不馬虎。」巴奴火鍋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在今年10月就啟動了這項目。而國內其他城市的巴奴火鍋也一直根據當地的規定嚴格執行相關食品安全管控。

此外,巴奴火鍋也已於今年11月下發各門店通知,要各門店嚴格按照當地冷鏈追溯系統進行報備申請、產品核酸檢測、產品出入庫管理等,並在系統中將每件產品生成二維碼標識。

「針對公司經營的所有進口冷鏈食品,每日優鮮嚴格審查每批次商品的核酸檢測報告,不但產品需要核酸檢測,外包裝同樣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北京冷鏈」啟動後,公司迅速接入系統,後續還將繼續推動雙方系統對接,實現更多品類商品的系統追溯。

沃爾瑪、本來生活、叮咚買菜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都表示,進口冷鏈商品已接入「北京冷鏈」。北京沃爾瑪所有門店的進口冷鏈商品均已接入,本來生活所有進口冷鏈商品均已落實「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相關政策。此外,本來生活在配送中使用無病毒一次性物流箱,商品打包後全程冷鏈密封配送。

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其接入「北京冷鏈」平臺的涉及肉類30款、水產品12款,後續公司自建的追溯系統將會更加優化、細化。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編輯 王琳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湖北、江蘇、浙江等地接連出現涉疫牛肉流入市場,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提出挑戰。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採訪每日優鮮、巴奴火鍋、沃爾瑪超市等相關企業,目前各企業對冷鏈食品嚴格執行日常防控,響應北京相關部門要求已接入「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北京冷鏈」)。
  • 聯防聯控機制:建立國家級冷鏈食品追溯平臺 全面摸排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等進行排摸,全面掌握底數和實際情況。根據《通知》,追溯管理系統以畜禽肉、水產品等為重點,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從海關進口查驗到貯存分銷、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問題產品的快速精準反應機制,嚴格管控疫情風險,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在建設國家指揮平臺方面,由市場監管總局開發建設,定位為指揮預警。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助力北京!天貓超市聯合淘鮮達...
    天貓超市聯合淘鮮達、餓了麼啟動「無憂菜籃」近日,天貓超市聯合淘鮮達、餓了麼緊急啟動「無憂菜籃」計劃,宣布在北京增加糧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庫存,連續50小時協調接入多家線下商超門店,從各個產地、經銷商、庫存網點調配生鮮米麵,並增加防疫物資儲備。據介紹,目前已經完成1200噸大米、1700噸食用油、每日1噸生豬肉的備貨。
  • 「北京進口冷鏈」二維碼擺進昌平超市,購買生鮮食品更安全了
    「北京進口冷鏈」二維碼擺進昌平超市,購買生鮮食品更安全了 2020-11-09 14: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2017年12月29日,蘇寧旗下蘇鮮生精品超市在北京、南京、成都三地同時開業,至今已有6家。 2018年1月4日,京東首家7FRESH在北京亦莊正式開業,並計劃未來3-5年在全國鋪設超過1000家門店。
  • 電商大佬的遊戲 2016生鮮電商死亡名單
    【卡車之家 原創】2012年,順豐優選、亞馬遜中國、淘寶農業頻道、本來生活、京東商城食品生鮮頻道陸續上線。2013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21%,預計2014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260億元,同比增長100%。但由於供應鏈、冷鏈系統、物流等門檻要求,無論生鮮電商需求多大、如何火熱,也只能是大玩家間的遊戲。
  • 各平臺供應鏈積極應對,生鮮電商力保「菜籃子」
    衛引從北京青年公社餐廳青年路店加入盒馬鮮生北京十裡堡店,成為一名「共享員工」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線上果蔬訂單增多,京東七鮮超市的工作人員正加緊分裝物品。圖片來源:京東「今天你搶到菜了嗎?」「哪家平臺菜多?」「幾點最容易搶到?」「我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搶!」「我每天晚上12點搶!」
  • 各大生鮮電商平臺需求火爆 宅家的你用APP買菜了嗎?
    疫情之下,各大生鮮電商平臺需求火爆,訂單量激增——宅家的你,用APP買菜了嗎?本報記者 史志鵬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宅在家裡。一時間,各大生鮮電商線上訂單量猛增,交易額大漲。據記者調查,盒馬鮮生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220%;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銷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春節期間,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50%,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增長470%。此外,永輝買菜、叮咚買菜、多點等平臺訂單數均激增。
  • 冷鏈溯源建設該如何藉助物聯網起飛?
    ,均在對重點人群的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目前已轉入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隔離治療。因此,針對如何降低進口冷鏈產品的病毒風險,我們除了把重點放在了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以及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展開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暫停高疫情區的進口外,其次就如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所說,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是當務之急。冷鏈溯源成為當下熱詞,越來越多的案例警示,進口食品的冷鏈物流要格外注意,加強冷鏈溯源建設已經刻不容緩。
  • 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2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目前接入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  據介紹,該平臺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可在線上排查、精準管控、現場處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馬雲馬化騰「寵愛」下的生鮮電商:阿里系和騰訊系的資本與冷鏈較量
    據桔子it數據顯示,其記錄的生鮮電商平臺達2068家,這其中獲得融資的近30%,從百萬級到上億級,融資規模不斷上漲。2013年底到2014年初,天貓和京東先後加入。這13年裡,不計其數的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創業者用時間和實踐證明了生鮮電商是塊難啃的骨頭,所以我們看到如今的投資人越發冷靜自持,入局者越來越稀少。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曾有數據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
  • 十大生鮮電商眾生相:殊途同歸新零售
    盒馬鮮生:2016年1月15日在上海開第一家門店,不久後完成了由阿里領投的1.5億美元A輪融資。主打超市與餐飲的跨界融合,採用多渠道的線上銷售為主,線下銷售為輔的模式,產品品類上看,超過3000種商品中80%是食品,20%是生鮮產品。目前在上海有7家門店,在寧波有1家門店,3月底將在北京開出首家門店。
  • 買菜訂單猛增,各平臺供應鏈積極應對生鮮電商力保「菜籃子」
    衛引從北京青年公社餐廳青年路店加入盒馬鮮生北京十裡堡店,成為一名「共享員工」。圖為衛引為外送訂單揀貨。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線上果蔬訂單增多,京東七鮮超市的工作人員正加緊分裝物品。「哪家平臺菜多?」「幾點最容易搶到?」「我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搶!」「我每天晚上12點搶!」……受疫情影響,在生鮮電商平臺下單買菜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一些人為了從不同平臺買到心儀的菜,甚至連設幾個鬧鐘提醒開搶。業內人士稱,疫情是對生鮮電商的一次「大考」,訂單暴漲考驗著平臺供應鏈、配送、物流、人員服務等諸多環節。
  • 生鮮電商如何告別「賠本賺吆喝」
    2016年,美味七七、壹桌生鮮、果實幫停業,青年菜君分拆收縮,一米鮮、愛鮮蜂紛紛裁員;更有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7%更是巨額虧損。  生鮮電商增速快,滲透率低。從2012年至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猛增至950億元,但滲透率僅有不到1%。「經歷去年的一輪洗牌後,活下來的企業有可能迎來生鮮電商的爆發式增長。」
  • 爭奪戰再次打響 13家社區O2O生鮮電商盤點
    作為新世紀的「朝陽產業」,生鮮食品行業逐漸向更高科技領域發展,這體現了所有當代人對綠色、健康和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因此生鮮市場被譽為有著龐大潛力的市場。無論是家裡,還是單位,便捷的生鮮蔬果購物體驗,健康的食品飲食,全新的現代生活方式,為人們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生鮮電商在社區、商圈的落地,為其線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億歐網盤點了以下13家紮根於社區的生鮮O2O玩家。
  • 生鮮電商如何「保鮮」 點點滑鼠買生鮮真的靠譜嗎
    2012年,我國進入流通領域的農副產品價格總額約2.5萬億元,但是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只有200多億元,僅佔1%左右,遠遠低於其他垂直電商領域,拿服裝來說,網絡渠道已佔去整個銷售額的17%以上。  不過,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生鮮電商。
  • 查幹湖冬捕開網,京東生鮮的胖頭魚有了「身份證」
    古法捕撈、全程溯源、一魚一碼、年貨禮盒……12月的查幹湖冰面寒氣徹骨,但是對於查幹湖漁場來說,正是熱火朝天的時候。12月28日,查幹湖一年一度的冬捕盛大開幕,作為漁場合作6年的長期「戰友」,京東生鮮2019年依舊是查幹湖唯一授權電商合作夥伴,並「承包」了查幹湖花鰱胖頭魚1/3的產量。
  • 阿里美團都去線下開生鮮超市 但最終還是線上生意
    侯毅說,而做現在這樣一個集合了超市、餐飲和外賣的形態是因為「沒有流量,孤零零一個倉,怎麼匯聚流量,如果靠地推、靠買別的平臺流量,跟傳統電商就沒區別」。最終,侯毅和張勇達成一致:做超市,以生鮮為特色,線下重體驗,線上做交易,美團也開了超市,更像一家普通的超市在離盒馬鮮生十裡堡店十公裡遠的望京,也有一家主打生鮮和上門配送的超市剛剛開業。
  • 疫情防控常態化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升級 水產養殖概念股逆市上漲
    來源:財華網進入秋冬季後,隨著天氣逐步降溫,國內又有多地陸續爆發出零星新冠確診病例,而溯源多宗病例結果顯示多與檢出的凍品核酸陽性相關。近期,全國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新冠病毒輸入風險不斷加大。
  • 7FRESH上線一年整合生鮮事業部洞察京東「大生鮮」背後的商業邏輯
    位於北京亦莊大族廣場的7FRESH首店一經問世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試營業期間,大族店日均單店單日客流量達一萬人次以上,試營業首日,7FRESH App註冊用戶數對比上線第一天更是增長了3000%。供應鏈的協同操作、線上線下打通的模式、多種消費場景並存互補,超市+餐飲的全新業態......在7FRESH的演繹和註解之下,京東口中的「無界零售」愈發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