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流浪貓狗,為流浪貓狗找個「安樂窩」,志願者說——謹記不放棄、不拋棄
6月初夏,僅5個月大的薩摩耶犬寶寶為了躲避追捕,背負著頭上一道深深的刀疤躲進了黃埔區魚珠村的一個廢棄下水道,當一聽到市民致電求助,廣州「寵回家」志願者「北極」、「大雄」、「老鼠」等幾個大男孩迅速前往,爬入下水道管道,將小薩犬救下;小薩犬救助行動才結束沒幾天,7月5日,志願團隊中的「老鼠」又身綁救生繩,跳入越秀區東濠湧,救下被扔在湧水裡的流浪小白貓……
「做『空中飛人』被吊入河湧裡,懸空救貓的行動,十足十武俠片拍攝現場的『吊威亞』。」回憶起當天的救貓體驗,志願者「老鼠」開玩笑地說。然而,在岸邊幫他拉繩索的「北極」,卻知道行動的兇險:河湧岸邊種有帶刺植物,足以讓人全身掛彩,而且小貓對人防備,營救行動並不容易。所幸,嘗試多種方案後,小貓終於被志願者送到岸上,並帶回到了流浪動物救助站。
這只是團隊行動中驚險的一幕。「寵回家」負責人之一的「北極」介紹,養寵一直是城市生活的熱門行為,一方面帶旺了寵物及其周邊市場,但另一方面卻遺留下難解問題——流浪貓狗現象。
現狀
救助速度遠遠趕不上
貓狗被遺棄速度
據相關統計顯示,流浪動物少數是走失,大多數是遭人遺棄。數據統計的結果與「寵回家」愛護動物志願服務隊的「北極」的救援貓狗經歷「不謀而合」——志願者一邊忙於為被救助動物鋪路找新主人,一邊又不斷地發現需要救助的貓貓狗狗。
就拿他們的志願服務隊來說,從2016年成立至今,當初救回站內的200多隻貓狗,絕大多數已經被人領養,然而,如今站內還一直維持著被救助動物(含新救的流浪動物)51隻左右的寄養量。「可以說,領養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街頭出現流浪貓狗的數量。」「北極」如是告訴記者。
讓「北極」他們這些志願者覺得兩難的還不止這些。如果見到陷入困境的流浪貓狗都一一搭救,救助站就會增大運營壓力,現有動物生活質量也會大大降低;然而,不救,志願者又於心不忍,於是,只好將所見所聞瘋狂轉發朋友圈,連結更多救助團隊參與救援。
這樣的現狀,讓「北極」表示很無奈:「儘管廣州有《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又有志願者主導流浪貓狗的救助、寄養、領養行動,但對於控制城市流浪動物數量來說,只是治標不治本,真正要做的是改變人的養寵物觀念——謹記不放棄、不拋棄。」
出招
大型領養日模式
讓貓狗不再流浪
領養,是讓流浪動物重回家庭的重要舉措。為了緩解「北極」所介紹的「領養速度快過流浪動物新出現」現象,7年前,「北京領養日」公益項目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在全國24個城市裡打造大型領養平臺,24個城市裡,每月都會舉辦一次大型領養活動,同時也在幫助24個城市的志願團隊及救助站,籌集貓狗口糧。
「大型領養日模式吸引了不少明星關注,例如,備受粉絲熱捧的鹿晗在錄製節目中,為流浪動物救助機構當義工,面對小動物愛心滿滿的鹿晗更是讓粉絲們尖叫不已;歌手蕭敬騰更是收養多隻流浪狗回家;演員張譯也經常在微博上曬圖,展示自己與領養的『貓主子』和諧共處,時不時還曬出自家傲嬌主子。」北京領養日項目負責人洋洋如是介紹,隨著越來越多明星加入,走在了救助流浪動物的行列當中,為這些弱小的生命爭取生存條件和保護。
困境
領養數量有限
救助空間承壓大
然而,領養的數量畢竟有限,加上志願團隊為了防止流浪貓狗遭遇再度棄養,對領養人設置了必要條件。而尚未有幸被新家庭領養的寵物,只能暫時寄養在一些好心人以及一些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和安置小院裡。
「這樣的救助空間,能給這些流浪小生命一個小小的避風港。但運營這樣的救助空間並不容易,醫療救助、水電、場地、糧食、衛生、防疫等支出,都是一筆筆巨額開支。」 洋洋說。
據了解,各民間救助站的運營者都在盡其所能地幫助這些流浪動物,「然而,困境是常在的,收容的流浪動物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讓很多救助基地和小院隨時面臨斷糧的危機以及不同程度的救助困難。」
就算是全國最大的領養平臺,「領養日」項目都不得不依託公募基金會,在騰訊樂捐上線「做流浪動物的英雄」公益眾籌項目,為北京、上海、天津、福州、南京、蘇州等共計24個城市的2萬餘只流浪動物籌集健康口糧和必要的醫療費用。
如何減少棄養現象?
志願者和專家這樣建議
目前,流浪貓狗泛濫,已經成為了各城市隱患,一些地方甚至頻頻出現流浪犬咬傷人的惡性事件。新公益記者了解到,供給過剩的寵物市場,幾乎不用成本的遺棄,因照顧不周的走失,這三者都成為了製造流浪動物的根源。那麼,如何才能防治流浪犬只泛濫問題出現?對此,志願者和專家不約而同地認為,一是關鍵在於養狗人的觀念改變;二是制定救助和收養制度。
廣東省寵物行業協會秘書長何衛民表示,流浪狗的產生一般源自養犬的人遺棄以及犬只走丟,還有小部分是流浪狗的自然繁殖。他分析稱,遺棄狗的主人有的一開始是頭腦發熱,「覺得寵物很萌很可愛」,但是在養的過程中卻因為經濟、時間、精力、喜好問題而遺棄。他舉例稱,在去年嚴查狗牌的時候,還發生多起遺棄事件。
他表示,去年,廣州市公安局做過一些行動,比如聯合城管嚴查狗牌以及規範養犬行為,流浪犬管理問題得到一定的改善。他說,廣州有很多流浪狗收養機構,他希望政府對它們進行規範化的管理以及財力物力的支持。
「完全杜絕流浪犬是有難度的,關鍵還是養狗的人的觀念的改變,比如是不是依法養犬。」何衛民進一步說,根據《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在廣州有禁養區,在城區範圍,犬只都要登記上牌才能養,且每個戶籍單位只能養一條狗。
對於目前針對流浪動物的管理問題,不少義工也向新公益記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洋洋表示,希望各地政府設立公共部門,對救助流浪犬的組織進行相關資金的扶持,還有建立追蹤制度,能夠追蹤到流浪犬只的主人,如果發現是遺棄,則給予相應的罰款。遺棄少了,流浪犬只就會相應減少。
「流浪,並非小動物們所願,因為主人無情拋棄導致它們在夾縫中生存,而努力生存的終端,是找到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安樂窩,最好得到一個愛護自己的主人。」這是「北極」等志願者參與多場救助行動下來最深刻的體會。(李斯璐)
來源|新快報
題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責編|陳倩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