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狗爆棚捐款銳減 救助站宣布停收小動物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如果你在街上發現流浪貓或狗,好心地把它們送到救助站,一定會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救助站也裝不下這些流浪的貓狗呢?

  日前,中山市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救助站就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出通知,稱因救助站的救助能力已達極限,暫停接收任何小動物。一石激起千層浪,該通知引發眾多網友的討論,一時間質疑、不解等各種聲音傳出。該中心理事長黃凱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救助流浪動物是公益事業,不應僅僅是啟善救助站的事情,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出一份力。

  微博通知

  流浪貓狗「爆棚」 救助站不堪重負

  3月17日,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在官方微博上發出一則通知,稱由於動物救助站的動物數量已經超過其所能承擔的極限,為保障站內動物得到妥善的照顧和救助,從通知發出的當天起就不再接收任何的小動物,待條件允許後再重啟救助動物接收。通知中還提到,目前救助站內的動物已經超過100隻,每天需要的食物、醫療、保潔等管理費用數額龐大,但近來收到的捐款和活動籌集的善款卻嚴重縮減,因此迫不得已停止接收。

  網友熱議

  義工代替專職 壓縮開支省錢

  這一通知發出後,很快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對於啟善突然發出這樣一個通知表示不解,對於通知中提到的救助站管理費用數額龐大,有網友就認為救助站不應聘請全職的人員,而是應該招募義工來節省開支。網友「肥爺」就認為,義工和專職人員沒有分別,「義工和專職人員一樣有能力照顧貓狗,能省則省吧!」

  記者看到微博上大部分網友的評論都是認為救助站在聘請全職人員上花費過高,導致整體支出費用過高,對於這種質疑,該中心理事長黃凱迅告訴記者,現在救助站一共有100多隻小動物,「還不算剛出生的小貓小狗,這麼多的小動物一定要有專職人員來照顧才行,義工只能做兼職,現在救助站一共聘請了兩個阿姨,其中一個還是只做半天的。兩個阿姨每天要照顧100多隻小動物,全職每月工資才2000多元,已經很低了。」

  梁阿姨是救助站聘請的全職工作人員之一,她告訴記者,每天她要負責打掃狗舍、給它們餵飯、輪流幫它們洗澡、清洗保暖用的毛毯等等,工作多到忙不過來。「我每天8點多鐘過來上班,經常要幹到晚上六七點,都是些髒活累活。」梁阿姨說。

  救助不止於此……

  市民:送來小動物 撒手不再管

  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的救助站位於大鰲溪永豐街1巷的一棟村屋之中,走入巷子,不時能聽到狗吠。見到陌生人走近,土狗「糖糖」拖著一架由摺疊手推車改裝成的「輪椅」,興奮地靠了過來——它被送到救助站的時候,兩條後腿和腰都已經斷了,現在只靠兩條前腿拖著輪椅走路。救助站目前有30多隻狗,其中有六七隻殘疾或患病,「糖糖」是行動最不方便的一隻,但一看到大門打開,它也是最積極想出去的一隻。

  黃凱迅告訴記者,當時兩個阿姨和一個大叔把「糖糖」送到了救助站門口,說請你們好心收留它吧,然後放下就走了。救助站的很多小動物都是這樣送來的,但其實中心對救助動物有一個規範流程,救助者需要提供姓名、地址和身份證複印件等信息,並需要書面承諾負擔受救助動物的醫藥費、生活費等費用。

  可是與啟善籤訂協議、願意負擔醫藥費的救助者並不多,即使承諾了助養動物,也堅持不了很久,而且由於沒有約束,很大一部分動物都像「糖糖」那樣,被人送過來後就「全權」交給啟善負責。

  「有一些人還會說:『看,我幫你們救了一隻貓。』然後就把動物扔給我們,但從來不管它們的醫藥費、它們以後的生活。」黃凱迅說,很多市民認為,自己在街上救了一隻流浪動物,送到救助站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完成了「愛心義舉」,然而,減少遺棄和流浪動物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公益,救助站這個小小的空間承載不了市民那麼多的「愛心」。

  這樣也是救助……

  救助站:牽狗散散步也是做義工

  據黃凱迅介紹,救助站原本只能接收60隻動物,已經超負荷運營了頗長一段時間,這次之所以正式停止接收動物,近來收到的捐款銳減是最主要的原因。啟善動物救助站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是靠愛心捐款維持的,從去年7月開始,救助站收到的捐款開始逐月減少,從原來的每月能收到1萬多元的捐款,到後來縮減到每月只有五六千元。「現在救助站每月的人工、租金加水電費等就要5000元左右,如果貓狗生病,加上醫藥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現在的捐款也只能勉力維持,沒辦法接收更多的小動物了。」

  「我最希望大家能明白的是,救助流浪動物是公益事業,但這不僅僅是啟善的事,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出一份力。」黃凱迅說,現在堅持每個月都給救助站捐款的市民只有一位,堅持每月捐款50元,已經堅持了一年多;還有4位市民堅持助養6隻小動物,也堅持了一段時間,每隻小動物的助養費是每月150元,但是這樣的堅持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其實市民並不一定要通過捐款來幫助小動物的,如果想幫助小動物的話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選擇助養,也可以來救助站做義工,我們很歡迎有空閒時間的市民來做義工,其實義工需要做的事情也並不是很難,有時只是牽著狗出去散散步就好,讓我們有空閒可以幫狗狗清洗一下籠子。」(文/記者張翔宇 圖/記者羅知鋒)

相關焦點

  • 給流浪寵物安個家 「流浪貓狗救助站」掛牌
    昨天是5月20日,鎮江首家收留流浪小動物的服務機構——開心群「流浪貓狗救助站」正式掛牌成立。街頭流浪的小動物們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家」,而它們的「家」就設立在丹徒區谷陽萊村。筆者在「流浪貓狗救助站」看到,幾十隻「房客」正在狗舍裡悠閒地坐著,看見有人到來,不時地吼叫幾聲,也許是和我們打招呼。據了解,開心群志願者前天便來到這裡整理狗舍,有的打掃衛生,有的搬凳櫃,還有的餵狗食,雖然一個個忙得汗流浹背,都毫無怨言,因為他們都在為20日「流浪貓狗救助站」正式掛牌做著準備。
  • 上海古寺僧人,27年救助5000多隻流浪貓狗
    平時,他很少有時間誦經禮佛,而是喜歡穿著一身紅色的工作服,開著卡車來往於流浪動物救助站、寺廟和狗場之間。 與流浪貓狗結緣,還要從1994年說起。當時,智祥法師在內環高架遇到一隻被車碾傷的小貓,雖然最終他沒能成功救活小生命,卻從此讓他走上了流浪動物救助之路。這一救助,就是27年。27年來,智祥已經救助了各類流浪動物5500多隻。
  • 鄭州小夥兼職建立貓咪「救助站」,已救100餘只受傷流浪貓
    談起該救助站的建立,姚晨陽告訴記者,現在城市流浪貓狗越來越多,但傳統的救助站都以救助流浪狗為主,救助貓的救助站卻很少,「我們想建立一個只有貓的救助站,做到犬貓分離,也是為了給動物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姚晨陽介紹說,由於救助站的容納量有限,原則上,這裡只能接收生病、受傷等確實需要幫助的無主貓咪,健康的流浪貓咪不在接收的範圍之內。
  • 廣東中山:動物救助站面臨「合法身份」難題
    動物救助站獲得「合法身份」還存在難題。南方日報記者 王雲 攝  《動物救助站急需「救助」》新聞追蹤  中山市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救助站接受流浪貓狗遠超負荷,收到的捐款卻銳減,只好無奈停收小動物(詳見《南方日報·中山觀察》3月20日AⅡ03版《動物救助站急需「救助」》)。該中心負責人黃凱迅透露,現在遇到困難的一個原因是沒有獲得「合法身份」,尚未能正式註冊成為社會組織,因此在運營、籌款方面都會有一定障礙。
  • 流浪貓狗等你抱回家
    "對一隻狗好,也許只花你一部分的時間,而它,卻將一輩子回報於你。"最近,在美麗的汕頭,有一家流浪貓狗救助領養站開業了。這是知名女星羅雲琦(香港小紫藤)與當地寵物醫生合作開辦的,這家領養站不為名利,完全公益性質,只為救助無家可歸的小動物們。
  • 動物救助站災後捐款使用被質疑,義工:買車為送流浪狗就醫
    4月,山東淄博一流浪動物救助站起火後,很多網友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近日,有網友指出,救助站的管理者周阿姨接受捐款兩周不到,便「喜提」新車。5月10日,救助站的義工告訴北青報記者,買車是為了送流浪狗就醫,方便義工。目前,救助站正在尋找一個免費的第三方機構來監管款項,對善款進行監督。待有監管機構後,救助站會對款項做一個詳細的公布。
  • 廣州流浪貓狗現象:救助速度遠遠趕不上被遺棄速度
    保護流浪貓狗,為流浪貓狗找個「安樂窩」,志願者說——謹記不放棄、不拋棄   6月初夏,僅5個月大的薩摩耶犬寶寶為了躲避追捕,背負著頭上一道深深的刀疤躲進了黃埔區魚珠村的一個廢棄下水道,當一聽到市民致電求助,廣州「寵回家」志願者「北極」、「大雄」、「老鼠」等幾個大男孩迅速前往,爬入下水道管道,將小薩犬救下;小薩犬救助行動才結束沒幾天
  • 27年來救了5500餘只流浪貓狗
    原來,在這座寺廟裡面有一位非常熱愛小動物的和尚。因為不忍流浪貓流浪狗居無定所,忍凍挨餓,於是便決定把這些流浪動物全部帶進了寺廟中,27年來他累計救了約5500隻流浪貓狗。不過這個暖心的故事,還得從一幕傷心的畫面開始說起。這位和尚便是奉賢報恩寺的住持,名字叫做智祥。
  • 小和山深處的動物救助站 有群愛心「80」「90」後
    為流浪貓狗們做好吃的 ,給150隻流浪貓狗做營養餐、修房子、洗墊子。  為貓貓狗狗整了一大鍋三文魚骨湯  鏟土、縫補狗墊、在溪水裡洗貓衣、去近江農貿市場買三文魚骨頭燉湯……上周末,義工們又來到小和山杭州流浪動物救助站,為150隻貓貓狗狗做營養餐。  「每周日都會有25位以上的義工來幫忙。」香港人麥GG是義工中的活躍分子,普通話講得相當「艱難」。
  • 近500貓狗將斷糧 救助站小動物求好心人收養
    記者楊勤 攝  廣州最大貓狗救助站經費只能堅持一個月 近500貓狗將斷糧  白雲區愛笑天使動物關愛中心:  微博帳號:  @愛笑天使鍾落潭救助站  捐款、領養諮詢電話:  13711454435(聯繫人林曉芸)  本報訊 (記者蟻暢、何道嵐)約10畝場地、3名全職工作人員、近500隻貓狗、每月約5萬元的運行費用
  • 廣州動物救助站回應捐款去向:你若懷疑可不捐
    新快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讀者的投訴集中在「土華救助站違規募捐」一事上。而針對讀者的投訴,土華救助站和土華協會負責人李先珠昨天再次進行回應稱,每月支出明細「口頭說不清」,他可以公開帳目供公眾查帳,「如果你認為捐款被貪汙或挪用,那可以選擇不捐」。而相關管理部門人士則表示,土華救助站有可能違反《廣州市募捐條例》。  一直募捐為何基建沒做好?
  • 山東濟寧一動物救助站被拆,疑因隔壁違規養殖場被曝光後受牽連
    文|每日人物穆哲 編輯王輝近日,有爆料稱,山東濟寧一動物救助站被拆,許多流浪貓狗被砸死。每日人物了解到,該動物救助站由朱恩霞女士創辦,在7月30日凌晨被強制拆除,許多動物被砸傷和掩埋。此前,在救助站一旁的某動物養殖場被央視爆出存在違規亂象。
  • 意外被路人索賠,流浪貓狗咬人了誰負責,看完這些你還敢餵養嗎?
    小城市沒救助站收,這隻狗隔三差五,我總會去餵它,想保證它能存活下來吧。可是它意外把路人給咬傷了,別人一打聽,上門索賠!每每在小區、單位附近見著流浪狗,大概都會投餵這些小可憐但是如果你長期餵養的流浪貓狗,咬傷了人,你需要為此賠償嗎?
  • 探訪流浪動物救助站,不止是感動……
    他們就是來自「愛它它」流浪動物救助站的成員們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們不論嚴寒酷暑穿梭在大街小巷哪裡有受傷的小動物哪裡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成立初衷>早在2013年,宿城幾位愛心青年看到宿城很多流浪小動物,便萌發了念頭,並組建QQ群,這便是「愛它它」流浪動物救助站的前身。
  • 20多年,1300隻流浪狗,一個人的救助站何去何從?
    按照文軍紅髮給我的救助站地址,我搭計程車到了重慶市沙坪垻區的慶豐山村。雖然是村莊,這裡仍屬於重慶主城區,距離繁華的旅遊景點磁器口只有25公裡。轉過茅山峽公路的7個急彎後,車子停在了村口。文軍紅在微信上發來的定位不夠精確,我只能順著公路步行進村,尋找目的地。但我知道,自己離救助站不遠了,因為此起彼伏的狗叫聲不斷從半山腰處傳來。
  • 廣州土華動物救助站借愛心斂財 貓狗去後多死亡
    曾在土華救助站工作的員工透露:「救助站實際支出與公布的支出並不相符」。  網友:  @公益閒置小鋪:土華被電視臺曝光過的,在那裡做過義工的大部分都知道裡面的貓狗基本都是一批批活著進去然後一批批死了或者連屍體都找不到,負責人連解釋都懶得給。捐款都讓他買房買車了。呵呵,還有那麼多人一直不斷上當。 大力曝光它!
  • 流浪貓狗到底應該怎樣處理?
    在遛彎的路上,隨處可見路旁草叢裡、冬青叢裡的流浪貓狗,有的忽然竄出來,嚇得那些人心裡撲騰撲騰的。流浪貓狗除了逮老鼠吃,就是吃垃圾。小城鎮的垃圾營養豐富,足可以供給大量的流浪貓狗。有的流浪狗目中無人,成群結隊大搖大擺地到垃圾堆旁撿食物吃,還肆意追逐,有的流浪貓氣定神閒,居然從草叢裡帶出七八隻小貓崽來。路人大多繞著流浪狗走,有的對著不怕人的小貓拍照。
  • 一個和尚救了4500多隻流浪貓狗:為了救流浪動物,他忙到沒空念經!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數量如此之多的流浪貓狗竟是由一個人主要負責打理照顧。他就是報恩寺的主持——智祥法師。在對待流浪貓狗的問題上,智祥法師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智祥法師知道後十分心痛,他找到當地的領導商量:再發現流浪貓狗能不能不要打死,可以由報恩寺接手這些流浪動物。所以多年來,每天都有數量不等的流浪動物,因為各種原因被送往這所收容所,之後再由智祥法師開車把它們接回報恩寺。
  • 臨沂90後女孩自辦動物收養所續 收到愛心捐款4000多元
    大眾網臨沂11月26日訊(見習記者 王豔彩)11月17日,大眾網記者報導了臨沂90後女孩點點,從小喜歡養貓養狗,並自費開辦動物收養所收養了40多隻流浪貓狗。巨大的經濟壓力也讓沒有收入來源的點點面臨困境,自報導以來,很多愛心市民加入臨沂點點流浪貓狗領養QQ群,目前8隻小動物已被領養,愛心捐款總計4000多元。  26日,大眾網記者致電點點。據點點介紹,她帶小動物去寵物醫院看病的時候認識了範阿姨,因為兩人對待保護小動物的態度一致,於是兩人一起收養流浪貓狗,身體不是特別健康的就放在範姨家裡仔細照顧,健康的就放在點點的動物收養所裡收養。
  • 救助站為幫助流浪貓想出奇招,貓咪:終於不怕餓了
    大家肯定都以為RIO爸爸說的這種待遇,肯定說的是家貓,但RIO爸爸說的其實是一群流浪貓,你沒聽錯就是一群流浪貓,它們有著和家貓一樣的生活待遇。在國外這樣一群流浪貓,它們不用去翻垃圾桶,不用忍受寒冬,不用忍受人們的傷害,每天待著就有人送很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