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救助站獲得「合法身份」還存在難題。南方日報記者 王雲 攝
《動物救助站急需「救助」》新聞追蹤
中山市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救助站接受流浪貓狗遠超負荷,收到的捐款卻銳減,只好無奈停收小動物(詳見《南方日報·中山觀察》3月20日AⅡ03版《動物救助站急需「救助」》)。該中心負責人黃凱迅透露,現在遇到困難的一個原因是沒有獲得「合法身份」,尚未能正式註冊成為社會組織,因此在運營、籌款方面都會有一定障礙。
雖然廣東省內已有多家動物救助組織成功在民政部門通過註冊登記,但目前中山尚無先例,而且由於其特殊性,想要「名正言順」並不容易,現有的兩家動物救助組織都只能以民間自發公益團體的形式存在。
註冊難 多次申請未有回覆
由於未能註冊,啟善在網絡上也無法驗證身份,從去年開始,募捐的難度也變大了。黃凱迅告訴記者,曾向市民政局窗口遞交過六次註冊申請,得到的回覆是因為在中山算是首家,審批會比較謹慎,還需要研究討論,但一直都沒有得到回覆。「以前我們曾經作為『準社會組織』,團市委也幫助協調過,但還是沒有註冊下來。」黃凱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中心做的事情關係到動物,涉及農業、環保、檢疫等多個部門,也不知道具體應該由誰來管理,因此才會出現難以註冊的問題。
「我建議他們還是要和民政部門溝通,因為像我們這樣的組織就只有民政局一個對口單位。」聽說了中山啟善的情況,廣州愛笑天使流浪動物救助站負責人林女士建議說。
2012年,廣東創新社會管理,放寬了社會組織登記,成立超過10年的愛笑天使終於成功註冊了「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林女士向記者介紹,愛笑天使是廣東唯一一家可以留置動物的社會組織,自此之後就沒有人登記成功,其他組織也只能以協會的名義或者掛靠其他組織和單位進行註冊。「因為我們涉及到動物,民政局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也曾經建議我們去畜牧局登記,但這肯定是不合適的。」
民政局 尚未收到正式申請
就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想申請註冊成為社會組織的問題,記者諮詢了中山市民政局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表示,啟善曾向他們諮詢過,但尚未收到他們正式提交的申請註冊材料,「不是說不能註冊,但首先要提交申請,讓我們了解到這個組織具體的業務範圍,徵求其他相關部門的意見,才能決定如何辦理。」這位負責人說。
由於動物救助組織可能涉及到動物衛生防疫、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公開募捐等問題,除了對像一般社會組織那樣的管理外,還需要考慮對周邊居民和環境的影響等,情況更為複雜。該負責人建議啟善與民政局密切溝通,詳細分析其註冊成為社會組織的條件、權利和義務,再協調辦理申請的事宜。
除了啟善,小欖陽光動物救助站的運營同樣遇到了不少困難——成立短短兩年,因為一直被周邊居民投訴、驅趕,已經搬了好幾個地方,最近才落實到新基地。義工明明告訴記者,他們也沒有在民政部門註冊,暫時靠20多個義工每天下班後輪流來打理,雖然做得比較吃力,但還是會堅持下來。「現在我們這裡有30多隻動物,還能維持得住,如果以後負擔加重,就只救那些受傷的和弱小的動物,有人遺棄的話會儘量勸說並幫助他們找新主人,減輕救助站的負擔。」她說。(南方日報記者 孫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