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華救助站到底是公益還是斂財?】
在廣州的動物救助組織裡,土華善明救助站的名氣一直響亮。但白領Cindy在朋友圈發出一則「親歷帖」,講述土華救助站內貓狗生存狀況惡劣、疑似協會借公益之名斂財的情況。曾在土華救助站工作的員工透露:「救助站實際支出與公布的支出並不相符」。
網友:
@公益閒置小鋪:土華被電視臺曝光過的,在那裡做過義工的大部分都知道裡面的貓狗基本都是一批批活著進去然後一批批死了或者連屍體都找不到,負責人連解釋都懶得給。捐款都讓他買房買車了。呵呵,還有那麼多人一直不斷上當。 大力曝光它!
@葉小燕cherry:現在我的京巴串小狗傻串都是從土華領養,領養就要交500元保證金,在3個月內和傻串上狗牌,再不是和它節育,節育是個慘無人道,我寧願4月份和傻串上狗牌,主要有張收據就可以拿回押金,我想來想去決定把押金500元留翻俾狗狗來醫病.
內幕1:
狗狗病重也不送醫院治療
曾在救助站工作半年的小仙(化名)透露,站內除了名種狗或正在被關注的狗狗生病能得到及時救助外,大部分狗狗生病時都是用現有藥物治療,很少會送到寵物醫院救治,不少狗狗因此死亡。小仙舉例說,曾經有一隻京巴犬一直咳嗽,她懷疑是肺炎,幾次建議負責人將狗狗送院治療卻未果,結果狗狗不治身亡。土華救助站位於山上,山頂潮溼,颳風也厲害,下雨天惡狗區內的狗狗在爛泥地裡站立一整個晚上,泥水高達10多釐米,「有一次,下雨過後第二天,一隻土狗看到我,一直對著我哭。」小仙說:「土華山上有不少地方埋著貓狗屍體,貓狗去世很正常,但數量太多就不正常了。」
內幕2:
送貓狗去救助站,要捐數百上千元
曾在救助站工作數月的阿方(化名)還透露,其實救助站收留狗狗也是有選擇性的。由於非名種狗難於被領養,所以如果非名種狗被送來救助站時,負責人會要求送養者給錢,「少則捐八九百塊,多則1000元,學生會少一些,四五百元」,阿方說,「事實上,除了名種狗和熟人送來的狗狗外,大部分送到救助站的狗貓都要收費,只是收費標準不一,較隨意。」白領劉小姐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她稱曾經想將一隻撿來的貓咪送到救助站,誰知被要求捐款或者捐贈食物,否則就不接收寵物。
內幕3:
飼料全靠捐獻,對外公布花費19萬/年
由於救助站的收入和支出存在許多不明之處,輿論關注點聚焦在救助站是否借公益之名斂財。受訪的三名土華善明救助站前員工向新快報記者提供了一份非正式的「2010年-2014年土華收入和支出的財務狀況」資料,收入部分顯示,土華愛護動物協會每周末及節假日在上下九步行街、天河區正佳廣場募捐,每月至少收到8000元捐款。「病狗募捐」的收入則更驚人,負責人選取患有殘疾或皮膚病的名種狗,以看病為由在淘寶、微信進行募捐,每次募捐款額都不少於四位數。
至於支出方面,記者將前員工提供的數據,與2014年10月同城媒體一篇題為《廣州流浪貓狗約10萬隻,不足一成獲救助》的文章中,土華救助站公布的支出做了對比,發現兩者並不符合。土華救助站一直以來只有一名正式員工,以2014年每月2800元工資計算,加上每月兼職人員工資400元,每月總工資費用3200元,一年下來不超過4萬元。但土華救助站此前在媒體上公布的數字卻是12萬元/年。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