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
綜合自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微博、豆瓣、南方日報臨近12月31日,小時新聞記者的朋友圈,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焦急組團搶購南航「奇遇旅行」盲盒了。
先給不知道這個盲盒詳情的讀者朋友們說明下:
南航「奇遇旅行」,屬於南航旗下一個機票促銷活動,2020年12月31日前都可以購買,需要組團購買、多人同行。由於「奇遇旅行」的目的地隨機每周推送,只能在被推送的目的地內選擇航線,又可以看做「盲盒類活動」,旅行日期最遠覆蓋至2021年2月。
說來說去,「奇遇旅行」,也是航司「隨心飛」的一種形式。
隨心飛究竟好不好用?今天,悠遊君就帶大家來看看,在各航司精巧的福利、「漏洞」、限制後,消費者需要對應完成的攻略、計算。
只是,在花大力氣享受完盲盒福利後,消費者最後還記得,你乘坐飛機的目的並不是從航空公司得到好處,而是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嗎?
東航「周末隨心飛」+「工作日早晚飛」
只有兩類人能「薅羊毛」
從6月中旬,東航率先推出「周末隨心飛」以來,國內各大航企緊隨其後,已接力推出不少類似產品,名字也充滿了誘惑:「快樂飛」、「無限飛」、「暢飛卡」、「想飛就飛」……
花費三至五千元,「說走就走」的美好生活仿佛就近在眼前,這樣的豪華禮包,似乎很容易讓人瞬間上頭。
網友整理出的各航司「隨心飛」套餐匯總。圖源:豆瓣在北京工作的單身小夥小姚買的就是東航「隨心飛」,隨後更是化身 「宣傳使」,把購買連結扔進死黨群。不過讓小姚有些「不爽」的是,一圈推廣下來,只有一個上海的朋友買了。他原打算讓朋友都買起來,這樣大家可以一起出去旅遊。
當時,北京尚有疫情,小姚搶下的這張「周末隨心飛」也暫時用不上。可截至9月中旬,小姚一次都沒能飛出北京。「想得很美好,但現實不允許。」 小姚所在單位規定,出京必須走流程,和上級報備,「根本沒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
由於疫情期間表現突出,小姚得到重用,老闆也時常會在周末打來電話,臨時布置任務。之後,小姚下決心要飛一趟,在官網上兌換了國慶期間往返雲南的機票。「不過這次的出行恐怕又落空了。」在網上看到雲南出現疫情後,他有些喪氣。
對於小姚這樣困於工作、難以出行的用戶,8月5日,東航「隨心飛」2.0版上線,3456元可享工作日早晚隨心飛(即無限次兌換早8點前和晚8點後計劃起飛的經濟艙航班),有效期一直到明年6月30日。
早晚飛,商務通勤人士的不二選擇。/中國東方航空看上去問題要解決了,只不過,「早晚飛」能使用的時段只限周一到周五。
表面看,東航互為補充的兩個產品設計精巧,但別忘了秋冬自己還要面臨飛機班次的隨時調整,以及來回班次是否都能薅「早晚飛」的羊毛,也是個問題。
網友整理出的各大航司「隨心飛」不同城市優惠。圖源:豆瓣今天,網友@行走在世界的騎士就吐槽,東航的早晚飛「有點狠」,自己搜去西藏的機票,去的班次挺多,西安上海都能飛拉薩甚至還能飛日喀則,但沒有返程票,也就是說,東航早晚飛去拉薩就是有來無回,只能進不能出。
當然,「早晚飛」對於頻繁往返於東航主要航線上的通勤人士,還是很有好處的。而如果剛需能值回票價,周末隨心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南航「隨心飛」變「糟心兌」
新上線的盲盒究竟「香」不「香」?
在東航1.0版上線時,3322元周末「隨心飛」這一劑猛藥,讓沉寂之中的民航業忽然動了起來——海航、春秋、南航、華夏、山航等緊隨其後,各種版本的「隨心飛」產品上線。其中,南航和海航的無限次飛行套餐乍一看就隨心很多,不僅一周七天想飛就飛,航線覆蓋面廣泛,還向兒童開放,滿足了家庭出遊的需求。
在小時新聞記者身邊,就有買了南航「快樂飛」的遊客——
青青26歲,在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做了四年運營。作為一顆最基層的螺絲釘,青青深感厭倦,但繁重的考核指標又讓爭強好勝的她沒辦法停下來。
7月中旬,青青選擇裸辭。就在提交離職申請的兩周後,青青興奮地發現,南方航空的「快樂飛」產品上線,「3699元不限時間全國飛,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下單當天,她就為自己下半年的生活做好了規劃,「去人少景美的地方旅遊,放鬆到年底。」8月,重獲自由的她立刻兌了機票,獨自從廣州飛往拉薩。
然而,生活中,能像青青一樣,為了「薅羊毛」而說走就走的成年人,屈指可數。
不少消費者作為平時請不出假的「打工人」,基本只能用周末達成旅行任務,萬一所在地區的機場離市區特別遠,光來迴路程又搭進去大半天,本該快樂的出行,只能變得「特別特別累」。
有嘗試20多次「隨心飛」的網友,列出的購買建議。圖源:豆瓣有網友還發現,由於由於此前「快樂飛」旅行套餐敞開賣,很多熱門熱門時間和目的地的機票基本很難搶到。「快樂飛」變成「糟心兌」,是很多遊客頭疼的問題。
秋冬季,為了再度刺激消費,南航、中聯航、華夏等航司還特別推出了盲盒機票產品,以南航為例,購買人均含稅200元的「奇遇旅行」,用戶自己選擇出發地之後,南航每周三給你隨機分配目的地,有喜歡的就可以兌換,沒有的話就再等下個周三。
南航與中聯航盲盒對比圖。圖源:@航旅圈微博但因為盲盒的熱門航線少,加上必須兩人及以上使用,因此猶豫不決的人也很多。
網友@請叫我韋恩夫人因為湊不到人只好放棄盲盒專家:
隨心飛促銷可能逐步消失
大體上,兌換限制是大家對隨心飛詬病最多的地方。除了時間和航線限制外,大部分航司只能同時擁有三張待飛機票,讓來回都需中轉的出行無法用隨心飛實現,三次兌換機票卻不搭乘就會失效整個產品,讓周末來迴轉機的出行充滿風險。
小時新聞記者覺得,對於本身就有出行需求的自由職業者、異地通勤打工人、在外求學的學生、分居兩地的家人等,只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選對了項目,隨心飛都能幫你省下一筆。
但當我們真正考慮隨心飛的口碑後也會發現,雖然賺足了眼球,但它在疫情常態化時代能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香」。除了少數將「周周飛」進行到底的旅客,大部分人最多「回本」,談不上薅到多少羊毛。
隨著閒置運力的不斷減少,套票是否還能繼續滿足顧客高效的出行需求?是否會擠佔正常購票旅客的座位?是否會導致高端旅客的降級?這些都是需要重新平衡的問題。
在南方日報的採訪中,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認為,民航機票銷售不具備持續場景刺激型和衝動型消費特徵,隨心飛促銷以低價換量,只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民航是服務行業,服務需求根本上來自於經濟活躍程度。疫情得控住,經濟得復甦,民航業才真正回暖。」
在新京報的採訪中,民航專家林智傑也認為,因為疫情而生的無限制飛行產品,很可能也會隨疫情結束、航班銷售的穩定而逐步消失。
不過,更多創新型的航空業務一定會出現,因為當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業務日漸收縮,當鞏固成本的策略不再能避免慘重的損失,只有真正切中需求的嘗試,才能讓航司和消費者都覺得值得。
最後,小時新聞記者想做個小調查: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