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專業相關度低且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成功轉型做產品經理呢?又該如何發揮原有工作的經驗積累更好地轉型呢?分享者作為一名技術,與我們分享了如何轉崗產品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唐小煥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從17年線上相識,到線下溝通,他每一次都讓我刮目相看。
總有人問,我要轉崗、轉行沒經驗怎辦?
從他的經歷就可以看出,只有想是沒用的,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中。
他的一個觀點我很贊同,就是,如果你決定了要轉,那麼代價想好了麼?——產品經理其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崗位,但是產品思維的確值得去學習。
如果想轉崗,看看他的故事,想想自己。也許你就有答案了。
分享人簡介:唐小煥,有車以後的社群產品負責人,2016年畢業,2018年技術轉產品。兩年前端開發崗的經驗,幫助他成為了更優秀的產品經理。
01 轉崗前的準備
1. 轉崗產品之前必須要搞清楚的問題
你要搞清楚你為什麼要轉產品經理?可能是因為錢,可能是因為工作性質或興趣?
針對已經在技術崗工作的童鞋來說,為什麼轉產品崗是你必須要搞清楚的問題。
轉崗的原因,總結下來無非就是3點:
錢,工資到不到位;工作的性質,能不能讓你感覺快樂;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你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是否匹配?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且對做產品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在當時的情況來看,產品崗位的發展對於我來說天花板更高。
個人的性格可能不太適合於全新的鑽研技術,所以決定往產品專家的方向做發展。
因此,針對技術童鞋的轉崗,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再來決定要不要轉產品。轉崗真的能解決你當技術時候的不爽麼?
2. 要搞清楚產品經理這個工作是什麼
求職前必須搞清楚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以及所需的能力以及晉升的路徑,薪資範圍等等這些基本的信息。
這一塊很多人會偷懶,總有聲音說產品經理就是小CEO,因此覺得很厲害,盲目的去轉崗,但是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這一方面的能力。
這一塊千萬不能拍腦。
網際網路信息很多,通過各種文章,求職網站都可以獲取到,比如說拉勾,boss直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你們必須要先有全面的認知,再決定你到底要不要轉。
我個人當時是讀了很多產品相關的書,聽了各種各樣的課程,也找了很多產品經理的朋友來做過諮詢。
首要目的就是確認一下到底我想像中的產品經理是不是那樣子的。
其次讓他們評價一下我到底適不適合轉產轉崗產品。
弄清楚產品經理的工作,它的重點是尋找契合點,也就是說建立對職業的大局觀。
當你琢磨透徹之後,如果你還是決定去轉型,那就堅定的去轉,你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但也要請教一下相關的人。
有經驗的人可以更好的判定哪些人適合做產品經理。譬如後來我帶過的幾個實習生,有些人理解需求都非常困難,溝通也有問題。這樣的童鞋在產品這條路上會遇到很多麻煩。當然如果你意志足夠堅定,總有辦法能到達彼岸。
3. 你願意花多少的時間、精力還有代價去轉型
轉型意味著重新開始。
明確要轉型後,就要花時間去磨練自己的相關能力。
可以列出表格,寫出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所有的技能,看自己還有哪塊是欠缺的,制定學習計劃。
一點點的補查漏補缺,比如說各種流程圖軟體,比如說各種文檔的撰寫這些基礎的技能。也可以系統的進行學習。
02 如何轉崗
1. 對基礎技能的學習
對程式設計師來說,學各種工具上手特別快。
但是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軟技能,比如說原型圖的製作,怎樣畫流程圖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產品概念。還有各種文檔、原型的製作,怎麼做才能讓技術能更容易明白你想表達的東西。
2. 產品思維的錘鍊
這一塊非常最重要,剛才說的基礎技能,很多是術的層面。
評價產品能力的高低,不是說他的圖畫得有多好,他的流程做流程圖畫得有多標準,而是他有沒有把握好用戶的需求,設計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產品思維的錘鍊的核心其實在於三點,用戶、場景、痛點,但是其實很多人只是了解它的字面意思,並沒有結合實際的情況去研究這三個詞。
特別是對於場景這一塊,建議是可以思考的更加細緻一點。想提高自己的產品感的話,其實我推薦方法,就是長期跟蹤自己喜歡的產品,然後每次迭代你都要思考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樣的。
然後還有主要針對哪些用戶在什麼場景下會使用這個功能?它解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比它更好的解決方案。
堅持每天思考產品的細節問題,會讓你的產品感越來越強。當然我帶實習生的時候,產品經理最重要的還是思維邏輯,產品感非常重要。
3. 捕捉機會
平時就要創造機會,創造機會不是說你想取代產品經理就去取代產品經理,而是要在工作中體現出你的產品思維。
多和領導討論產品相關的問題,提出你的解決方案。注意這裡不是變成抱怨產品,而是提出解決方案。
現實工作中的話,很多技術都會抱怨產品不好,但是又不提供解決方案,這是非常討厭的。
其次可以吃點虧,在學習的階段,找機會幫別人做產品的相關工作,來積累經驗。
沒有產品經驗的時候這樣做就可以積累相關經驗——你可以主動參與做一些產品經理要做的事情,比如說畫原型、出方案這些工作。
所以當有人有項目需要人幫忙的時候,想要轉型的同學應該就要抓緊機會表現一下自己了,但是要注意,把事情要做得足夠靠譜。
03 技術轉產品的優劣勢
1. 優勢
優勢1:更清楚產品背後的運行機制
因此技術背景的人設計方案的時候會更加清楚,哪些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他們實現的大體邏輯是如何的?難點在於哪裡?這個時候你可能輸出的需求,其實是比不懂產品的產品經理會更有說服力。
如果產品經理懂技術的話,是不容易被開發人員忽悠的。
優勢2:更容易獲得機會
目前在我司,我是現在唯一產技術出身的產品,所以很多看起來很難的一些項目,都是我來牽頭來做。
這就是優勢,更容易和開發產生共鳴,彼此的溝通會更加順暢,他們信任我的需求不會天馬行空,因此項目推進起來其實也就更加容易。
這就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給我最大的體會。
優勢3:項目管理的能力
技術出身的產品會更擅長項目管理,很多技術出身的人,沒轉產品的都轉項目管理了。對技術的理解力,把控力都更強,不容易被忽悠,這都是做好項目管理的基礎。
2. 劣勢
劣勢1:程式設計師思維
程式設計師思維就是只關注做出來功能。
看起很牛逼,用了很厲害的技術,但是往往是非常不好用的,因為他沒有從用戶的根本需求出發,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沒有考慮好用戶的場景、痛點。
這些情況我們公司就遇到了很多次,沒有產品經理跟進的情況下,做出來的一些功能很差。
劣勢2:缺乏審美
很多開發不太會考慮太多審美層面的東西,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往往缺乏美感。
我個人剛開始的時候也遇到這個問題,後續通過看UI方面的書籍來補充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劣勢3:溝通力不足
溝通是做產品最重要的能力,你不需要說很多話,但是你得有邏輯,別人能聽懂。
我們俗稱的就是說人話。
實際工作中的話,你會發現,雖然技術的邏輯他是很嚴謹的,但是有時候他表詞不達意,就會造成別人很難理解他要說的是什麼。
04 關於轉型的建議
1. 找願意帶你的人或者社群
我當時的老師就是靜姐,還有我的領導。我還會去找一些我自己想要專注的一些領域的產品人來付費問一些問題。
2. 找準自己想從事的方向
因為剛開始轉產品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方向,產品經理就是職位,但是其實如果你在這個行業久了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分B端還有C端,然後C端看的是方向,比如說社交工具、內容、B端看的是行業,比如說汽車、美業、財務等等這些。一定要找準自己想從事的哪個產品方向。
3. 如果有想法的話就趕緊行動,時間是不會等人的!
轉型的黃金期的話,其實在畢業三年之內都是比較容易讓別人接受的。我個人是在畢業一年之後做的轉型。
如果你能夠在內部轉的話,就儘量內部轉,因為內部的話是最熟悉的。出去外面的話,如果不是特別優秀的話,真的難度會很高。
無論怎樣,祝福大家都能想清楚,然後勇敢地去做。
#專欄作家#
原騰訊高級產品經理,起點學院導師。
本文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