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產品經理該怎麼講用戶故事?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筆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就什麼是用戶故事、如何收集用戶故事兩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吧。

從最初的瀑布模式開始,需求就貫穿了產品與項目的始終,是一個產品搭建的重要信息來源,無論是有明確用戶需求的企業級產品也好,還是沒有明確用戶需求的網際網路app產品也罷,需求調研都是產品閉環的源頭,調研的優劣直接關係到產品的成敗。

記得最初去一家電信公司做項目,他們的需求都不是自己提,而是集團幫著提,有一套厚厚的集團規範,讀起來非常的拗口、費解。

就和方言一樣,可能A和B讀完,會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總之那時候的產品說不好做也不好做,因為需求難理解,客戶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用系統,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然而說好做也好做,因為客戶也不需要真正使用系統,有時候就是裝裝樣子,糊弄一下集團的規範。

後來就有了敏捷(中間跨度還是很大的,只不過一筆帶過),敏捷以水的柔性,充分化解了之前瀑布模式死板和教條的化的項目流程。

但是很多企業以為敏捷就是解決項目與產品問題的萬能良藥,為了敏捷而敏捷,只不過以前寫需求文檔,現在改寫用戶故事,換湯不換藥,把敏捷當成菩薩一下,以為供一供就能保佑項目順利上線……

答案當然是:NO!

敏捷的用戶故事,絕對不是這麼LOW的,一個好的用戶故事麼,不是套用一個模版,把用戶說的寫上去就算完事了,前期還是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的,後面也得加入產品經歷自己的分析和評判。

需求調研

一個用戶故事,必須來自用戶,但是可能又不是客戶自己說出來的,有點費解,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家裝客戶,可能經常會跟設計師說,我家客廳比較暗,我看別人家又一個燈特別好看,我也想裝一款,這個需求看似很合理,但是答應客戶需求之前還是得自己質疑一下這個需求。

客戶真的是需要燈麼?裝一個燈在客廳就能解決問題麼?會不會有其他問題,比如容易磕頭?安全問題?

在通過與客戶深入溝通後,發現問題的本質,客戶只是覺得那裡太暗了,採光不是很好,那這個問題就從選擇燈的類型變成了選擇何種光源來解決客廳暗的問題,可能解決的方式就會有很大差別。

所以一個需求調研是否清楚,直接影響後面產品的設計的思路,影響產品的最終形態。

如何收集?

那用戶故事究竟該如何收集呢?

一定要傾聽,打開用戶的話匣子讓他噴,引導他說(其實就是多問問為什麼,你期望什麼之類);不要強加幹涉、不要喧賓奪主的自己說太多;一定要把握好調研的節奏,明確目標,不要讓調研變成你給客戶的推銷或培訓,更不要讓調研變成客戶的抱怨,一定要產生有價值的信息;一定要明確場景,不同的場景可能用戶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可能會演變成多個用戶故事;一定要問用戶、客戶兩種角色的需求,用戶是最終使用的人,而客戶是付錢的人,兩種人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但多數情況是只問客戶的,畢竟人家給錢了,沒給錢的,嘿嘿,那就等著接受我們複雜的系統和無休止的培訓吧);一定要多問客戶或用戶期望的目標是什麼,描述他們希望達到的目標的場景。只有收集上述信息後,經過整理和分類,才能形成最終的用戶故事,變成產品經理熟知的用戶故事:xx用戶在xx場景下,通過xxx操作,實現xxx,目的是xxx。

再引申一下,結合之前講的思維方式培訓,其實需求調研就是在印證你的思路是否正確,是否可以和用戶同頻;

在目標明確,目的相同的基礎上,反向推演是否可以把產品和業務邏輯,套用進客戶的需求中,滿足客戶基礎需求,甚者給他們一些驚喜,如果是,那麼你的產品至少是能拿的出手了。

本文由 @zywud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不是產品經理,也沒有產品經驗, Design Workshop 該怎麼用?
    我們準備的用戶故事也是來自對真實用戶的訪談。從「用戶渴求(Desirability)」切入進行產品創新時,我們就要從真實的用戶故事裡去獲得對於用戶行為的洞察,並找到對應的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在《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確的問題》裡也分享過如何準備高質量的用戶故事,避免 garbage in garbage out 的情況。
  • 經驗分享:技術如何成功轉崗產品經理?
    對專業相關度低且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成功轉型做產品經理呢?又該如何發揮原有工作的經驗積累更好地轉型呢?分享者作為一名技術,與我們分享了如何轉崗產品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唐小煥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從17年線上相識,到線下溝通,他每一次都讓我刮目相看。
  • 前Airbnb 產品經理獨家分享產品本土化運營經驗
    這三家海外頭部產品的入華之路,Julian (梁鈞彥)都有從零到一參與,他曾是 Airbnb、WeWork、GOAT 三家公司的亞太區首位產品經理,還是 Airbnb 亞太區首位本地化經理。現任 GOAT 大中華區總經理的他對於「出海」有著近 7 年的實戰經驗積累。
  • 好書推薦《給產品經理講技術》+《產品經理那些事兒》PDF網盤分享
    眾多IT企業產品經理、研發從業人員、銷售從業人員、市場從業人員從產品角度理解工作產生幫助,產品經理培訓可以參考《給產品經理講技術》和《產品經理那些事兒》。01《給產品經理講技術》注意:該圖書為pdf電子圖書,需要該圖書的朋友請在公眾號內回復關鍵字「給產品經理講技術」。《給產品經理講技術》是APP開發涉及到的相關技術的入門級介紹。
  • 經驗分享:產品經理必懂的產品思維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作為產品經理,我們要紮根蘑菇群,了解蘑菇的生存法則。就像心理醫生潛入病人生活一樣,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後,可以用用戶的方式來思考,才能迅速理解問題所在。四、需求來源於用戶,但不止於用戶常言道:需求來源於用戶,但不止於用戶。
  • 3-5年的產品經理,該有的三種個人修為
    最近特別想去分享三年五載的話題,因為我突然發現:當我幹到五年的時候,我身邊有很多人工作3-5年的產品經理,甚至有兩年的產品經理都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有點像掉進沼澤什麼都抓不住的感覺,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這個行業和社會所吞沒。 那麼做產品經理3-5年了,意味著什麼呢?
  • 產品經理怎麼培養管理能力?
    她說加入公司第一天就被加入 Slack 上的 #leadership-team channel,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產品經理是個管理崗。公司對產品經理的期待可不僅僅是出設計方案,優化完善產品。公司期望通過你,能對客戶、對市場、對數據有更好的洞察和思路。你也需要用這份知識和經驗充分發揮你的影響力,從而能改善工作流程,促進各部門小夥伴進步提升,持續推動整個團隊的發展。
  • 詳解產品經理面試題:如何做一個優秀的自我介紹?
    幾年後我做了產品負責人吧,領導一個有4名產品經理的團隊。我現在在XX做產品經理,管理個性化功能。我最近推出了一個功能,讓用戶可以創建一項XXXX功能。實際上這是我在一次參加黑客馬拉松時創建的,但事實證明這個怪念頭得到了用戶的喜愛。他們可以用這個功能「講故事」(這一段你可以用其他的案例,就是你自己的最好的成績就行。)
  • 3 年經驗的產品經理如何突出重圍?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經歷了一段職場後,能力和經驗都得到了提升,基礎也已經紮實了;這時候需要的就是更進一步的發展,比如從人脈關係等方面進行提升;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經理突出重圍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01 紮實的基本功3 年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就是一個分水嶺。
  • 從QQ曾遭遇的重大用戶危機,看騰訊產品經理如何處理挖掘來的用戶需求
    今天,我們請來了《騰訊產品18講》的課程主理人之一——騰訊金融科技產品總監彭傲,與你分享騰訊的產品經理,如何分析和處理從用戶側收集來的需求,如何辨別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偽需求,吸納哪些?拒絕哪些?
  • 產品經理究竟是幹什麼的?
    科幻小說《基地》裡面講的是,一代宗師哈裡·謝頓對未來三萬年的預測和推演,並通過自己的推演來重新建立人類文明的故事。雖然做不到像哈裡·謝頓那樣,商業模式能否盈利,的確是需要進行市場調研和沙盤推演的。因為往往市場的情況就決定了,一開始,這個產品未來的發展和走向。我們通過市場主要影響因素的估算,算出分幾個階段做這個產品,制定出產品的RoadMap(關鍵節點),以及多長時間能夠盈利。
  • 產品經理校招20道常見面試題:問題拆解與回答思路
    編輯導語:各大廠的秋招正在陸陸續續進行中,許多尚未進入社會的小夥伴想必對面試的流程和問題還很陌生,尤其是想當產品經理,卻不知道該如何在面試官面前展現自己能力的萌新們。本文作者結合過往的經驗,為我們總結了20道常見的產品經理校招面試,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小夥伴。
  • 面試官說:2年經驗產品經理為什麼不好找工作?
    其次,你畢竟還只有2年左右的經驗,無論再怎麼考慮個體能力的差異化,畢竟在很多方面你還是需要繼續精進,那麼就需要你具備對工作的進取心,有踏實肯幹的態度,也要具備繼續培養和挖掘的潛力。但實際上,如果是和3~4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相比,對2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的需求邊界又有點模糊,大概率上來講,3~4年經驗的產品經理還是更為經驗豐富、成熟好用。
  • 經驗分享:如何做好產品可行性分析?
    本文總結了產品可行性分析的六步法,分享給大家。二、產品可行性分析六步法1. 設身處地,還原用戶需求產品經理日常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需求,需求的來源方有老闆、用戶、合作者等等,需求只是表象,歸根結底是需求方的利益訴求。
  • 線上課程丨降薪、零經驗,從傳統行業轉行產品經理,這是我的入行故事
    為什麼想做產品經理?我是化工專業畢業,且有兩年傳統製造業工作經驗。我從事著一份看似跟網際網路毫不沾邊的工作,為什麼想轉行做產品經理呢?在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有場景有用戶有痛點,簡單來說產品經理是就是挖掘用戶痛點,並進行分析和驗證,繼而設計出解決這個痛點的方案並將方案落實的人。而我想做那個設計方案和落實方案去解決用戶痛點的人。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確定了目標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 我推薦產品經理讀的10本書
    今日欄目:乾貨分享這是奶爸第106篇推文最近很多剛開始做產品經理,或者準備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的人經常會問我,產品經理應該讀哪些書來提升自己,希望我推薦個書單,今天就把我這麼多年讀過,感覺不錯的書,本著不吹牛
  • 五大管理原則——產品經理的利器
    編輯導讀:產品經理的工作中總不乏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能夠立體化、系統化地解決問題是身為產品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跨多團隊協作時,項目管理能力更顯重要,否則一地的雞毛和相互扯皮讓團隊成員相互推諉和彼此抱怨。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好一個項目管理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分享了產品經理的五大管理原則,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上影節林家文分享迪士尼業務經驗:講好故事 延續共鳴
    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及韓國消費品副總裁及總經理林家文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及韓國消費品副總裁及總經理林家文在金爵電影論壇上分享迪士尼消費品業務發展經驗
  • 不講故事,怎麼騙錢?
    一樣的物質構成,一樣硬度的石頭,用唯美愛情故事講出來的,是訂婚聖物,用化學工業方式講出來就是切割玻璃的工業產物。一樣的小電影,放在P站你看都不會看一眼,但是編造一個出軌的小故事,微信裡無數人轉的恨不得手都不要。開局一張嘴,產品賣更貴,故事扛起KPI,憑空創造ROI。講故事,切實成了這個年代的核心生產力。
  • 產品經理入門必讀好書推薦:《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
    產品經理是近幾年熱門的熱門崗位之一。對於有興趣想入職該崗位的人來說,讀書是必不可少的入門學習方式之一。市面上產品經理的入門書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蘇傑寫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本文要推薦是比那本更適合想入門的朋友閱讀、由唐韌寫的《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成為全棧產品經理》。唐韌,前京東產品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