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這個街道組建「送餐紅小二」為村裡老人提供家庭式溫暖

2020-08-29 金華抽屜

「爺爺奶奶們,開飯囉!」每天一到飯點,位於赤溪街道山背崗村的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就會聚集從四面八方趕來吃飯的老人。五菜一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豐盛菜餚,總會贏得老人們的稱讚。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山背崗村的黨員幹部們還化身「送餐紅小二」,為老人上門送餐。

來源:蘭溪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為了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更多惠及基層群眾,讓村裡的老年人吃上一頓熱乎飯,赤溪街道根據各村老年人口多、年齡大,兒女常年在外無暇照顧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建設了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前不久,赤溪街道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山背崗分點正式投入使用,村裡凡是年滿70周歲的老人,只要拿上兩元錢,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截至目前,赤溪街道共建立了15所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共有346名老人參與其中。

同時,赤溪街道為突出專業化、網格化、特色化等特點,由村黨支部書記帶隊,村兩委和黨員志願者為成員,成立了一支「送餐紅小二」隊伍,為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和日間照料,極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生活。「他們平時對我就比較照顧,上次我突然發病,也是他們發現得早,把我送到醫院,我才沒有生命危險。」提到村裡的「送餐紅小二」,村民吳寶通連連稱讚。

原來,8月13日中午,山背崗村老書記吳志民如往常一樣,把飯菜送到75歲的老人吳寶通家,烈日高溫下使得本就患有心臟病的吳寶通陷入暈厥,吳志民在敲了幾次門得不到回應後,立刻踹開房門,第一時間將吳寶通送往醫院,使老人及時得到救助。在吳寶通病情穩定後,吳志民便第一時間修好房門並為老人添置了電風扇,叮囑老人有什麼不適一定要第一時間打他電話。「我們『送餐紅小二』的職責就是照顧好村裡的老人,能及時幫助到他們,並為老人提供家庭式溫暖,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吳志民說。記者 成超通訊員 張子逸編輯 何麗萍

相關焦點

  • 寧波這個街道為老年人定製愛心送餐到家服務
    從今年12月1日起,浙江省寧波市大榭開發區大榭街道7個社區全面推進「營享家」老年人愛心送餐到家服務。截至12月9日,已有近70名老人享受到該服務。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送到家門口的熱氣騰騰的飯菜,溫暖的不止是老人的胃,更有老人的心。
  • 村幹部私家車當作送餐車 颱風天給獨居老人送飯
    村裡的愛心食堂讓獨居老人吃上熱飯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侖梅山街道梅西村,雖然颱風已經過去,但村裡一些地勢低洼地帶,還是有一些地方有積水。在獨居老人許大爺家,記者看到老人正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有帶魚、對蝦、花菜肉絲羹和米飯,看起來非常新鮮。
  • 「蘭溪紅」走進杭州 好吃的楊梅來啦
    杭州網訊6月6日,2020年「蘭溪紅」楊梅品牌發布杭州推介會在西湖文化廣場隆重舉行。每年的6月是蘭溪傳統的楊梅節,自2005年開始,蘭谿市人民政府每年舉辦蘭溪楊梅節系列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每年吸引遊客約30萬人次。楊梅已成為蘭溪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金名片。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一口熱乎飯 溫暖阿婆心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陳麗雅老人家裡的灶也冷著。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 為100餘戶老人提供配餐助餐服務
    康怡養老公寓工作人員為康紫健(中)和韓愛純(左)送餐上門,並詢問二老飯菜是否合乎口味。宋彬彬 攝星沙時報訊(記者 宋彬彬)「康爹爹,我們送餐來了,您開下門咯!」從康老家出來,康怡養老公寓工作人員抱著印有「替子女盡孝 為社會分憂」的「長者餐廳」飯箱,繼續走向另一戶獨居老人家中。
  • 浦江三個孩子找到了 蘭溪一位老人又走丟了 這回結果怎樣
    浙江在線02月21日訊在浦江救援緊張開展的同時,一位走失老人,牽動著蘭溪全城市民的心。  蘭溪寒冷的夜晚,因一群熱心人士不懈的找尋而溫暖。300多名公安幹警、300多名志願者、近千名街道社區幹部投入到老人的救援中。
  • 這家長者餐廳不簡單:年花幾十萬元為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每天上午9時30分,老人陸續趕來,站在餐廳門口的志願者熱情地攙扶老人入內。餐廳很寬敞,有五六百平方米,劃分為就餐區和活動區,活動區設有休息桌椅、播放設備。「這裡經常舉辦健康知識、傳統文化講座,老人們很喜愛,餐廳充滿歡聲笑語。」孔老師說,長者餐廳每月還不定期為老人義務剪髮。
  • 一張張從汶川寄來蘭溪的明信片 背後故事很溫暖
    無限金華客戶端消息「潘雨同學,感謝您贈送的紅圍巾,歡迎您到汶川棉虒來做客。」蘭谿市聚仁學校七年級二班的潘雨同學,收到一張從汶川寄來的明信片。不僅僅是她,班上其他同學也都收到了從汶川綿虒中學寄出的、富有當地特色的明信片。
  • 長春一社區開設助老餐廳,為社區內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
    >助老餐廳可為老人免費送餐 8日上午10時許,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從外觀上看,該餐廳嶄新的裝修,應該是營業不久。 這家餐廳12月2日才剛剛開業,直接的定位就是「助老」,為社區老人和居民提供早餐和午餐,午餐定價11元。60歲以上的老人收費為9元錢,菜品包括四菜一湯,外加三四個小涼菜。 「每天的四菜一湯,廚師會變著樣兒做,就是為社區內的老人提供更周到、可口的飯菜!」
  • 深圳「光明版美團」上線,送餐代購上門清潔全包辦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起通訊員 張琦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緊迫,深圳市光明區光明街道快速建立簡潔平臺提供相關服務,「光明版美團」服務模式火速上線,組建微信群為小企業與餐廳提供送餐對接平臺,為轄區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跑腿代購、上門清潔等一系列服務。
  • 全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文化賦能空間專項賽在蘭溪古村舉行,村裡的老舊房間就是你的參賽空間
    9月10-11日,蘭溪黃店鎮王家村、女埠街道渡瀆村和永昌街道夏李村熱鬧非凡,近200名來自全省高校的師生在為自己的參賽項目做著最後的修飾,迎接專家現場評審,並在王家村小木屋裡進行了整整一天的答辯。這3個村子,在浙江財經大學和蘭谿市政府的組織下,成為「農信杯」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蘭溪文化賦能空間專項賽的賽場,每個村子都有10個老舊或閒置空間被選為參賽空間。
  • 不讓老人被高科技拋棄 蘭溪「適老」金融服務不斷檔
    近日,蘭谿市民唐靜芝來到蘭溪農商銀行蘭江支行,為92歲的父親辦理市民卡啟用業務。得知老人行動不便無法來到網點,又急需市民卡內資金購買高血壓、糖尿病等藥物時,該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為其辦理了市民卡激活。
  • 志願當大廚,六旬老人李會蘭為村裡老人做飯
    蒸包子,做炒菜……她帶領著一群志願者為村裡70歲以上老人做飯,用行動倡導文明新風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溫暖、更和諧。一頓頓熱乎飯菜,溫暖老人心 「大家快坐好,準備吃飯啦!」村裡有不少空巢老人,這些老人平時一日三餐沒有規律,有的甚至很長時間吃不上一頓熱乎飯,村支書的韓浩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改善村裡空巢老人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在他的帶動引領下,村委會「幸福院」裡的幾間庫房被改造成了「一元餐廳」,並於2017年重陽節正式投入使用,「凡是本村年滿70周歲的老人,只要交上1元錢,就能在工作日內在「一元餐廳」裡吃到可口的午餐。
  • 漢城街道辦為289名老人送溫暖
    今天,未央區人社局攜漢城街道部分班子成員前往戶縣澇店永安村開展了「慶國慶迎重陽 關愛留守老人」主題關愛活動,看望、慰問了該村留守老人,並為289名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共計4萬元的外放音樂播放器和慰問金。今年80歲的吳桂英老人領到紅色的音樂播放器後,特別高興,頭髮花白的她不停的「請教」年輕人該怎麼使用,「有了這我晚上再也不用擔心沒事做了,唱的可好了。」
  • 「醫養結合」為老人提供服務 沙坪街道衛生院養老中心成為「國字號...
    沙坪街道衛生院組織、聯繫鶴山市紅十字會、鶴山市博愛社工服務中心及義工組織等,到該中心開展慰問活動。江門日報訊 (文/圖 見習記者/張舜同 通訊員/李廣池)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的決定》,鶴山市沙坪街道衛生院養老中心獲評全國「敬老文明號」,並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的表彰。
  • 什剎海街道四環社區聯手老字號烤肉季開啟為社區老年人送餐服務
    小編從西城區什剎海街道四環社區了解到,該社區已與老字號烤肉季聯手正式啟動送餐服務。「我們社區老年人多,」什剎海街道四環社區黨委書記徐軍介紹,「還有返京之後按照規定居家隔離的人員,便民網點可能還滿足不了他們的生活需要。同時,經過我們的走訪和電話了解,像返京隔離人員,就餐需求量十分大,但是又自不同地區、口味有差異大,對餐飲質量和食品衛生安全都有著嚴格要求。
  • 餘杭丨讓老人暖胃又暖心 餘杭街道啟用中央廚房集中配餐
    在華塢村助餐點,85歲的黃玉英老人接過工作人員送來的午餐。近年來,隨著空巢、失能、高齡老人的增多,「吃飯難」成了困擾老人的生活難題。餘杭街道積極探索多樣化養老服務模式,專門為老年人開設中央廚房,街道下屬各村社分設了23個愛心助餐點,實行「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社區就餐」的助餐服務新模式。餘杭街道60周歲以上老年人,行動方便的,可到社區助餐點就餐,行動不便的則由工作人員送餐上門,把味美價廉的「老年福利餐」送到社區老年人家裡。
  • 寧波橫街鎮"送餐"服務突然要停 獨居老人有點不適應
    浙江在線04月29日訊昨天中午,93歲的林奶奶和往常一樣在家吃午飯,一葷一素一湯,這些菜可不是老人自己做的,而是別人專門送上門的。  鄞州區橫街鎮為留守老人提供送餐服務已經持續一段時間,老人不用自己買菜燒飯,花不多的錢就可以吃上新鮮的熱飯菜,這是件好事。目前,老人還不知道,這樣「愜意」的日子,也許下個月就沒了。
  • 平頂山湛河區:丁家兄弟攜母為村裡老人送年貨
    1月15日,寒意逼人,78歲的湛河區輕工路街道高樓村村民董桂枝和村裡幾個70多歲的老人一起,早早地在村部旁邊等著。   「今天是個喜慶日子,孩子們又回來送年貨了,我們得了信兒,都來等他們。」董桂枝滿面笑容地告訴記者。   老人口中的「孩子們」是該村的丁國良、丁國鋒等兄弟。
  • 重慶忠縣:社區建起「幸福食堂」 200多位老人有了溫暖的家
    近日,忠州街道香怡社區黨委為社區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建起「幸福食堂」,讓社區內200多位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有了這個『幸福食堂』,咱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再也不用為做飯、買菜問題發愁了。」居住在香山湖17號樓的陳小莉夫婦說到這事,就笑得合不攏嘴。兒女在單位上班,無暇照顧家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是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