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一「鬼見愁」景點,后羿在此射日,雖免票可遊客卻直言想走

2020-08-28 濟南吃喝玩樂指南

說到中國眾多的旅遊景點,可以說有很多的旅遊景區,遊客都是在「冒險」。因為中國的大好河山,雖然看起來非常讓人震撼,但是當你走近之後才會發現,這裡真的是一個既然震撼,又危險的地方。但是即便如此,遊客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去到這些氣勢磅礴的旅遊景區,感受著大自然帶來的刺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山東的一個「鬼見愁」景點,是后羿射日的地方,可如今雖然免票,但遊客卻直言想走,這是為何?

這個山東的「鬼見愁」景點,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南部的一個旅遊景區內,這個旅遊景區叫做「九龍峪」。如今是青州一個主打生態,自然,高端的一個旅遊度假勝地。很多遊客因為這裡的「生態旅遊」而來。雖然九龍峪在2019年的時候才被評選為國家級別的4A景區,但是來這裡的遊客卻總是絡繹不絕。

尤其是在進入夏天的時候,九龍峪景區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避暑勝地,而且這裡還免票。這裡距離青州市只有15公裡,有著非常高的植被覆蓋率,所以,九龍峪景區是一個有著非常高的負氧離子含量的養生度假區。而來到這裡,你可以感受到這個景區從酒店住宿到休閒娛樂等一條龍式的服務。

而這裡也不單單只是個休閒娛樂度假區那麼簡單,這裡還有著非常多值得參觀的名勝古蹟和特色景點。有陳毅紀念館,陳毅元帥1947年的時候,指揮臨朐戰役,在這裡展開了一場非常激烈的戰鬥,因此成立了這個紀念館。而還有一個特色景點,龍門崮,是九龍峪風景區北端的一個景點。

而龍門崮也是整個九龍峪景區的最高點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我們今天說的「鬼見愁」景點就是在龍門崮內。龍門崮是一座非常險峻的山,如果想要去到龍門崮山的頂端,需要經歷1176級臺階。而如果你夠堅持有勇氣,你就可以在半山腰的時候,見到「鬼見愁」。而「鬼見愁」就是龍門崮非常險要的一個階段,這裡還是后羿射日的地方。

​坡度非常的陡,高達70多度,可以說是已經幾乎垂直了,非常的危險。而「鬼見愁」作為龍門崮的一個地勢險峻的地方,你一旦上去了,就別想後退下來了,只能一個勁兒地往上走,因為你身後還有很多遊客。所以,很多遊客在來到「鬼見愁」的時候,都直言說想走,想離開這個地方。所以不但是這一部分被稱為「鬼見愁」,有些遊客打趣的說,整個龍門崮都是「鬼見愁」,因為這裡的地勢真的非常險峻。

山東有一「鬼見愁」景點,后羿在此射日,這下你知道是哪裡了吧。雖然了這裡免票,但是遊客卻總會在去到「鬼見愁」的時候,直言想走。

相關焦點

  • 中國上古傳說故事:后羿射日
    今本《山海經》不見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記載。唐人成玄英《山海經·秋水》疏引《山海經》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該九日當為九黎或多個部落方國的代名詞。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云:「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說明古本《山海經》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後來失落了。
  • 射日的是后羿還是大羿?
    后羿射日是我們都熟知的古代神話故事。故事大意是遠古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一起出現,大地出現嚴重的旱災,為了拯救人類,后羿張弓搭箭,射掉了九個太陽。但現在,卻有很多人糾正,神話故事中射日的人不叫后羿,而應該叫大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是因為在上古時代,有兩位叫羿的善射之人。首先看射日的羿。
  • 《后羿射日》歷史傳說或許真實的存在,揭密后羿射日的由來
    小時候看《后羿射日》的故事,覺得新鮮刺激,不可思議!小腦袋瓜裡想著,天上如果真的有10個太陽,會不會馬上熱死,會不會被烤熟,變成烤乳豬呢?!長大了學了點科學知識便覺得這故事真是可笑,簡直是不可能的。天空不可能會有那麼多太陽,太陽也不可能用箭射下來,還掉下來變成了三隻腳的烏鴉?!
  • 「后羿射日」的困惑,「后羿」到底是傳說人物還是確有其人?
    我們通常傳說中的「后羿射日」這其中的后羿,是傳說中的上古射日英雄,據說為堯時期人物,傳說堯時,天上有十個太陽,草木枯死,又有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惡獸四處為害,羿受堯的命令除去這幾種惡獸,又射去九日,為民除害。這就是傳說中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但這個傳說是怎麼傳出來的呢?
  • 后羿射日,我們有沒有想過后羿射的不是太陽,而是……
    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在你們的認知中是不是只有后羿射日的記憶,在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然而真正射日的並非是后羿,其實有兩個人后羿是夏朝的一個君主,因為後字是夏朝最尊貴的稱號,所以後世尊稱他為后羿。后羿在統治期間沉迷打獵,雖不至於殘暴,但也絕說不上賢明,最後做了八年大王被其妃子勾結寒促所殺,和射日並無太大關係。
  • 「后羿射日」是荒誕神話?后羿其實還是個「科學家」
    可有沒有想過,所謂「十日」可能並不是張冠李戴,而是一種文學的隱喻。在先秦神話中,是女神羲和創造了「十日」。《山海經》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記載。這麼說來,「十日並出」時為什麼要讓后羿去射落太陽,而不是讓這位太陽的「媽媽」管一管自己的孩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羲和所創造的不是「日」而是「十日」,一字之差有著本質性區別。
  • 后羿射日在湯山?女媧補天「砸」出玄武湖?
    后羿射下來的太陽掉在湯山化成了溫泉?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掉下來砸出了玄武湖?燕雀湖的由來和昭明太子有關係?后羿射日在湯山,9個太陽化成了溫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大家都聽過,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乾了大地,曬乾了禾苗草木,人們快要無法生存,后羿掏出神弓,先後射下9個太陽,氣候從此風調雨順。你知道他是在哪兒射日的嗎?
  • 「后羿射日」神話故事誤讀多年,其實是大羿射日,而不是后羿所射
    >「后羿射日」的神話傳說,經過與故事起源對照,經常發現我們有很多的誤讀之處,這個神話傳說不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其實是三個不同的故事的糅合體。這裡的后羿是巫族的大巫,為了天下生靈的生活環境和好友「夸父」的情義,以燃燒自己精血的方式射落九日,為天下所有生靈帶來環境的恢復和生命的自然發展;以大無畏的勇氣與天帝之子進行鬥爭,雖知會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但也義無反顧,這種為了天下蒼生幸福生活的英雄壯舉,被後世人們所懷念和傳頌。
  • 射日的到底是后羿還是大羿?嫦娥到底是誰的妻子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一直都有對后羿崇拜,這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射日救民於水火,卻不能與自己的妻子相聚,壯闊且悲情。然而對於后羿與大羿的傳說,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清楚,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射日的到底是后羿還是大羿?
  • 破解后羿射日密碼:后羿為何射日?竟被誤解千年
    資料一: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云:「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後人認為古本《山海經》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後來失落了。資料二:《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繒,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 百科:后羿射日的傳說
    而後「嗖」地一箭,那箭穿林披草遠去,不偏不倚地落在家門口,后羿得以與家人團聚。凡此,均可見后羿的神射屬於天授。后羿善射的最著名故事就是「射日」。早在屈原《楚辭·天問》就有提及:「羿焉彃日?」可見這一傳說的源遠流長。最早完整記錄后羿射日的就是來自《淮南子·本經訓》中。后羿在人間「恤百艱」。
  • 后羿射日是神話傳說,現實中卻是后羿代夏
    關於這位東夷部落的首領在歷史文獻中對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但在在神話故事中他卻有這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就是射日英雄后羿。后羿射日在歷史傳說中,上古時期天空中有十個太陽,以至於江河湖泊乾涸,農作物枯萎,人們在驕陽似火的苦難中苦苦掙扎,這時,英勇的后羿挺身而出,展開了與十個太陽的殊死較量
  • 后羿能射日,為何不把月亮也射下來?真相有兩種可能
    后羿發現嫦娥跑月亮上去了,於是就朝月亮趕去。結果后羿向前走三步,月亮就向後退三步,怎麼追也追不上。於是在傳說中,后羿便和嫦娥永遠分開,再也見不到了!但仔細想想這兩個故事,其實又很大的問題!后羿既然擁有能射日的神弓,為何不用神弓把月亮也射下來,這樣嫦娥不就回到人間了嗎?
  • 后羿射日?
    后羿(生卒年不詳),本稱羿、大羿、司羿,中國遠古五帝時期的神話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神話傳說中的射日英雄。在民間有「后羿射日」的典故。後人訛傳為后羿(歷史上「后羿」是指夏朝有窮國君主)。 羿在年僅五歲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 他善於射箭,後來成為射師,被帝堯封於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大羿曾經幫助帝堯射下九日,匡扶黎明。
  • 破解:后羿射日
    我們中國廣為流行的神話傳說「后羿射日」就出自於西漢劉安撰寫的《淮南子》,據說其是根據《山海經》中的某些說法編寫而成的。 《山海經 海內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繒,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山海經》:「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
  • 歷史不光有后羿射日,還有大羿射日,嫦娥奔月並非你所想?
    大羿與后羿歷史上有一個大羿,一個后羿,前者是帝堯時人物,後者是夏太康時期人物。后羿射日傳說蚩尤被殺之後,東方各部落方國又陷於長期的內戰之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今本《山海經》不見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記載。唐人成玄英《山海經·秋水》疏引《山海經》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該九日當為九黎或多個部落方國的代名詞。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云:「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說明古本《山海經》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後來失落了。
  • 明明取代堯帝成為射日英雄的是大羿!為什麼後世流傳的卻是后羿?
    昨天的閒話五分鐘,小宋在文中把射日的功勞還給了作為三皇五帝中的堯帝。 既然堯帝才是真正的射日英雄,那為什麼後人會認為后羿會擁有射日的能力?后羿其人後在上古時期有君主的意思,后羿也就是君主羿,我們此刻所說的后羿傳說是夏朝有窮國的國君,但作為有窮國國君的后羿卻並非是真正的射日英雄。《楚辭天問》記載,「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 《后羿射日》的故事,主角本是后羿,為何「堯」出現3次之多?
    而後「嗖」地一箭,那箭穿林披草遠去,不偏不倚地落在家門口,后羿得以與家人團聚。凡此均可見他的神射天授。后羿善射的最著名故事是「射日」,早在屈原《楚辭·天問》就有提及:「羿焉驊日?」可見這一傳說的源遠流長。而最早完整記錄此事的則數《淮南子本經訓》中的此篇。從語法角度看,本篇主角應是「堯」,他的名字出現三次之多,且是主動者;「羿」名僅出現一次,而且是被動者。
  • 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其實是同一個故事
    以為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甚至胤徵羲和。講的都是同一回事。華夏人從遊牧文明,升級到農耕文明,正式因為他們掌握了農作物的種植的時間周期,在神話時代,掌握農曆節氣的劃分簡直是黑科技。想不到大家都知道農曆,正是陽曆和陰曆的結合,能準確判斷時間,又可根據四季變化來指導農事生產。
  • 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這裡的「日」,有什麼涵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的中華文明史上,充滿了燦爛輝煌的一頁又一頁,而其中的「第一頁」,就是那惹人浮想聯翩的遠古傳說時代。在遠古的傳說時代,自然有不少的美麗傳說,而其中的「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就是非常著名的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