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角逐,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是如何落入美國手中的?

2020-12-11 3D看個球

美國通過巴拿馬運河向南可以直驅南美腹地,向西可以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擴張的跳板,而且運河極大地方便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的聯繫和調動,對於這樣一條生命線,當時美英法進行了怎樣的鬥爭,美國又是如何在這場爭鬥中贏得最後勝利的?

巴拿馬運河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運河由太平洋一側的巴爾博亞港起,止於大西洋一側的克裡斯託瓦爾港,全長81.3公裡,運河開鑿前,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行,必須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和合恩角,而運河的開通使航程縮短了5000至13757千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以及越南戰爭中,巴拿馬運河成為美國輸送大批兵員,軍火和物資的主要通道,在1965年入侵多米尼加,和1983年出兵格瑞那達時,美國均以巴拿馬的基地為中心進行侵略,控制巴拿馬運河極大地加強了,美國在拉美乃至世界的霸權地位。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是從獲取開鑿權就開始謀劃的,誰挖的運河,自然誰的話語權就更重一些,最先提出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是世界上第一批殖民美洲的帝國之一 西班牙,早在1534年,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曾下令對巴拿馬地峽進行勘察,並計劃在其最窄的地段開鑿一條運河,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一設想不可能付諸實施,西班牙人只能用鵝卵石鋪了一條穿越地峽的驛道。

1810年拉丁美洲爆發獨立戰爭,巴拿馬脫離西班牙獨立,加入了南美洲的一個國家 大哥倫比亞,而西班牙的運河計劃,也隨著巴拿馬的脫離而轉移到大哥倫比亞,1826年第一屆美洲國家代表會議,討論了開鑿巴拿馬運河的問題,美國為了加強對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的控制,在會上提議巴拿馬運河應向世界各國開放,這是美國官方第一次提出對運河的政策,因為它尚無力單獨修建運河,也無力獨佔運河,所以它只提出分享運河的計劃,而美國與大哥倫比亞,就開鑿運河一事達成一致,獲得運河的開鑿權之後,為了解除當時海洋霸主英國的顧慮,1850年美英兩國在華盛頓籤訂了《克萊頓-布爾沃條約》,規定未來運河由兩國共同使用,共同確保運河的中立。

說到這兒,巴拿馬運河的中立性質基本上已經確定了,既然各國都沒有異議了,那就開挖吧,1879年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審查巴拿馬運河問題的國際代表會議,法國由於有先前開通蘇伊士運河的經驗,於是首先獲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1880年1月,法國的全球巴拿馬洋際運河公司,宣布正式開工挖鑿巴拿馬運河,但是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傳染病的蔓延以及經費困難,此項工程被迫於1889年中斷,為了收拾這個爛攤子,法國政府牽頭另組了一家新運河公司,接手運河工程。

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俄勒岡號」戰艦從舊金山出發,歷經48天才駛抵加勒比海,這使美國意識到自身的弱點,戰爭結束後,決心開鑿並控制運河,1901年,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決定拍賣運河開鑿權和設備,為了儘快回流資金,這家公司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把運河售價從1.09億美元降至4000萬美元,美國一面與法國新運河公司進行交易,一面誘迫哥倫比亞出賣巴拿馬運河主權,1903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同哥倫比亞駐美公使,託馬斯·埃蘭籤訂《海-埃蘭條約》,條約規定哥倫比亞永久割讓運河區給美國使用,美國先付給哥倫比亞1000萬美元,以後每年付25萬美元,但這一條約並未獲得哥倫比亞國會批准。

圖與正文無關

美國人為儘快拿到運河開鑿權,決定繞過哥倫比亞,為此策劃支持巴拿馬獨立,在美國經濟 武力等多方支持下,1903年,巴拿馬宣布獨立,比諾·瓦裡耶被任命為巴拿馬駐美公使,並被賦予締結條約的權利,同年,比諾·瓦裡耶同美國籤訂了《美巴條約》,根據這個條約,美國攫取了16公裡寬的運河區,並取得建造 經營和保衛運河的「永久」權力,美國在法國原先開鑿航道的基礎上,又繼續投資3.87億美元,1914年8月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1920年對世界開放,成為公認的國際航道。

就這樣,美國以經濟實力為後盾,輔以外交手腕,相繼把英法勢力趕出運河,隨後又鼓動巴拿馬獨立,這樣經過大半個世紀的謀劃,最終確立了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霸權地位,保證了自己在運河區的既得利益。

相關焦點

  •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法國人修了一半,最後落入美國之手的
    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不過巴拿馬運河的建造卻是經歷了一番波折,我們來看一看。 1、西班牙的運河計劃——只 雖然1492年,哥倫布就發現了新大陸,但是他沒有發現太平洋。雖然1520年,麥哲倫繞過麥哲倫海峽到達了太平洋但是他並非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
  • 巴拿馬運河與美國崛起
    審視巴拿馬運河的變遷,我們得以明晰權力如何在世界範圍內完成轉移。
  • 大國間的利益角逐,或已讓克拉地峽成為「東方巴拿馬」的美夢破滅
    所以人們放棄了這個曾經的黃金水道,寧願選擇繞行馬來半島。 萬事俱備,只欠泰國政府的臨門一腳,事情就成了,克拉地峽或許將變成第二個巴拿馬,而泰國也可能因此成為第二個新加坡。但我們都清楚,這一步棋到如今還沒走下來,到底是出於何種原因呢?
  • 大事記 | 美國為何巴拿馬運河還給巴拿馬
    1902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接盤了爛尾多年的巴拿馬運河工程,並想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擁有巴拿馬運河100年租借權,同時無限期續約。但是哥倫比亞議會拒絕了這個要求。當時巴拿馬獨立意識正濃。美國也不和哥倫比亞廢話,直接把軍艦開到巴拿馬,支持巴拿馬獨立。面對強大的美國,哥倫比亞只得忍氣吞聲。
  • 巴拿馬運河
    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設有6座船閘。船舶通過運河一般需要9個小時,可以通航76000噸級的輪船。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成,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間一直由美國獨自掌控。不過,在1979年運河的控制權轉交給巴拿馬運河委員會(由美國和巴拿馬共和國共同組成的一個聯合機構),並於1999年12月31日正式將全部控制權交給巴拿馬。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在世界上有兩條人工開鑿而成的黃金水道,兩個國家靠著它們建立收費站,每天日進鬥金,活得悠哉悠哉。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在美國的推動下,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成功的通航,美國也如願的獲得了巨額的回報。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巴拿馬運河是分割南北美洲的一條重要運河。是由美國修造的一條可以使美國南北兩岸交通縮短8000多海裡的水上通道。在20世紀初,美國製造了巴拿馬共和國的獨立。目的就是為了要通過自己的手段掌握這條美洲黃金水道,獲得了這條運河的開鑿權,控制權,更獲得了該地區的永久主權。
  • 巴拿馬運河:貫通兩大洋,收益上百億,被美國控制了百年
    由於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一直被美國所把持。百年以來,巴拿馬運河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花園。美國不僅擁有巴拿馬運河區的永久租借權,而且還可以駐軍,儼然是一幅「國中國」的狀態。一直到1999年,經過漫長的談判,巴拿馬政府才從美國手中收回了運河控制權。那麼,這條巴拿馬運河,究竟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被美國控制的呢?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但是對巴拿馬人而言,這一天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迎接千禧年,而是巴拿馬從美國手中正式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和很多中東國家以石油為生一樣,巴拿馬主要靠運河過活,整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於運河收入和與運河相關的產業。因此,對巴拿馬而言,收回運河就相當於收回了一個「金飯碗」,喜悅之情,可想而知。
  • 美國出錢出兵出力,終於挖通巴拿馬運河,為何最後卻還給巴拿馬
    10年工期,5億美元投入,巴拿馬運河在美國人手中,最終於1914年正式通航。巴拿馬運河開通後,美國東西海岸航程縮短了1.2萬公裡,經過運河的船隻70%為美國商船,運河公司收取的過河費也非常可觀。時間一長,運河這塊肥肉的誘惑越來越大,巴拿馬人想收回運河主權。但美國人按合同說話,當然不幹。只是在租金上作了讓步,從1936年起巴拿馬運河租金升至43萬美元, 1955年,再次上漲到193萬美元。
  • 擴建巴拿馬運河 中國受益多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中國目前已是巴拿馬運河第三大用戶,排在美國日本之後  全世界貨物貿易總額的近5%通過巴拿馬運河完成,其中88%是美國與亞洲地區的貿易貨物,與中國有關的貿易貨物佔38  %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與美洲國家間的海運聯繫將越來越緊密  巴拿馬22日就巴拿馬運河擴建舉行全民公投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 100多年前,巴拿馬運河是如何取代尼加拉瓜大運河的?
    殖民時期,中南美洲向來都是歐洲列強把控的,是否在中美洲區域修建運河完全是歐洲人說了算。但美國在結束了與墨西哥的戰爭後,一躍成為北美第一大國,地緣條件最適合修建運河的尼加拉瓜政府立刻成為了牆頭草,趨向於與美國合作修建運河。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通航?美國最終又為何歸還運河?
    作為新生的小國,新格拉納達既缺乏建設運河所需的龐大資金,又缺乏相應的工程技術。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局只得與美國籤訂了一份關於通商和航運的合約,以保證美國公民和商品可以自由的進入巴拿馬地峽為條件,換取美國在運河開鑿上的支持。但美國人只是通過這項條約不斷滲入巴拿馬地區,幹涉新格拉納達內政,甚至在1856年以保護僑民為藉口,武力佔領了巴拿馬火車站。
  • 揭秘美國放棄巴拿馬運河的原因:回顧運河歷史,了解百年的恩怨!
    但是對於巴拿馬人來說,這一天不僅僅是迎接千禧年這個重要的日子,還是巴拿馬運河從老美的手中正式收回的日子!對於巴拿馬來說,收回巴拿馬運河這個香餑餑,有多麼高興多麼喜悅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以老美的性格會讓這個搖錢樹從自己的嘴中飛走嗎?就算老美已經看不上這棵搖錢樹了,但是老美不要臉嗎?吃了的東西再吐出來,這是丟面子的事!
  • 全球最貴「收費站」:巴拿馬運河,漲價了
    1700多個港口,是不折不扣的黃金水道。沒有這條黃金水道,巴拿馬的繁榮怕是要大打折扣(圖片來自:Rob Stokes / shutterstock.com)此外,以運河區位優勢為依託,在巴拿馬運河的大西洋入海口
  • 巴拿馬運河如何成為國家的「名片」?回望「運河之國」的百年風雲
    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重要航運通道,自開鑿以來,巴拿馬運河就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水路,不僅極大的縮短了各個海岸之間的航程,在戰爭時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航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正是通過巴拿馬運河向幾乎被摧毀的太平洋艦隊提供補給的。
  • 巴拿馬運河要擴建(組圖)
    鄰國也有意建「貨運走廊」  除了不能適應新形勢外,巴拿馬人支持擴建運河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來自鄰國尼加拉瓜的競爭。據報導,尼加拉瓜正在積極考慮修建一條耗資180億美元、航運能力遠超巴拿馬運河的新運河。醞釀中的新運河將為來自亞洲、無法穿越巴拿馬運河的巨型郵輪提供便利通道,並使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和東海岸的紐約之間的海上運輸時間縮短一天。
  • 歷史上的今天,106年前,巴拿馬國把巴拿馬運河「賣給」美國
    巴拿馬運河在1914年建成,距今已有106年的歷史,這條讓巴拿馬聞名世界的運河,建成者是美國,它也被美國控制了整整85年,直到1999年12月31日才徹底回歸巴拿馬政府的手裡。巴拿馬運河這段曲折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 美國的後院:大國博弈下,尼加拉瓜運河只能是活在夢裡
    2018年尼加拉瓜GDP為131.18億美元,而2019財年,巴拿馬運河為巴拿馬創造的財政收入為17.8641億美元,對半分,9億美元的可能收入對尼加拉瓜是致命的誘惑。但是想修運河,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光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裡是美國後院。想修運河,繞不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