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疫情依然兇猛 疫苗沒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2020-12-17 央視新聞

來源:環球資訊+

在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後,首批由輝瑞製藥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從當地時間14日開始分批發往各州,以「優先保護」一線護士和老弱人士等「脆弱群體」。

雖然對此大為興奮的美國總統川普自誇:「如果我不是總統,五年內都不會有疫苗」,雖然首批疫苗的到位對於新冠肺炎病亡人數已接近30萬的美國無論如何算是個好消息,但真正的挑戰恐怕才剛剛開始……

△《今日美國報》將FDA緊急授權使用輝瑞疫苗稱為「歷史性事件」,認為美國迎來「拐點」。

美國人信不過「趕工」疫苗

FDA對輝瑞疫苗的「緊急授權」並不意味著完全批准。輝瑞公司表示,完全授權申請要在它收集所需的6個月安全數據後再向FDA提出。也就是說,這次獲得「緊急授權」的首批疫苗是「趕工」的結果。當然,背後仍是來自白宮的施壓。

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白宮辦公廳主任梅多斯上周五向FDA局長哈恩下達了「今天必須批准緊急授權,否則就辭職」的最後通牒。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而已經在疫苗問題上對FDA施壓數月的總統川普當天也在推特上諷刺FDA像一隻「又大又老又慢的烏龜」,並敦促哈恩「現在就拿出疫苗」。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華盛頓郵報》援引專家的話說,白宮的行動再次為疫苗問題抹上了政治色彩,但這種政治施壓很可能會削弱美國公眾對疫苗的信任。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儘管美國衛生官員和輝瑞公司多次強調獲得緊急授權的疫苗很安全,但近期以來美英等國參與臨床試驗的志願者所出現的面癱、過敏等接種疫苗副作用加劇了人們本就存在的疑慮。

對疫苗的疑慮首先來自「優先保護」對象之一的護士群體。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調查顯示,全美僅有34%的護士願意接種疫苗。護士的接種意願不高主要歸咎於川普政府糟糕的抗疫表現,他們無法信任「趕工」出來的疫苗。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截圖

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總內科主任、詹森公司新冠肺炎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首席研究員卡拉斯基略博士表示,圍繞疫苗的所有錯誤信息一直是個大問題,許多患者告訴他,他們「不想要川普疫苗」。

△ABC報導截圖

少數族裔對疫苗的不信任感尤其強烈。民調顯示,只有55%的非洲裔美國人表示願在疫苗被證明安全有效的情況下選擇接種。而其他人拒絕接種疫苗的兩個主要原因是「擔心太倉促」和「想等疫苗安全性得到確認」。

△ABC報導截圖

疫苗的公平分配難保障

除安全性外,疫苗能否公平分配也日益成為爭議焦點。《今日美國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目前美國政府採取的按成年人口比例分配疫苗的方式將加劇種族不平等,因為少數族裔作為感染高風險群體,在各州的分布並不均衡。

△《今日美國報》報導截圖

雖然白宮稱「疫苗的分發應該以保護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脆弱美國人的健康和安全為目標」,但紐約州州長科莫在FDA緊急授權使用輝瑞疫苗後就指出,川普總統沒有為貧困和少數族裔社區提供疫苗的「公平分配方式」。如果聯邦政府不做出必要改變,他將「採取法律行動」。

△ 福克斯新聞報導截圖

本月早些時候,科莫曾致信美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呼籲他修改聯邦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因為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明顯更高。科莫說:「如果不能為這些社區提供足夠疫苗,無論從意圖還是效果上看,都將構成對這些社區的進一步歧視。」

科莫的要求得到了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拉美裔健康網絡、亞裔美國人社區權利組織、阿拉伯裔美國人家庭支持中心等少數族裔利益保護團體的支持。

疫苗分發本身也是個大難題

最現實的恐怕還是技術上的障礙。

首先是所需疫苗數量巨大。研究表明,要實現事實上的群體免疫,至少要有70%的人口具有抗體,這意味著全美需要數億劑疫苗。

△《今日美國報》報導截圖

負責協調疫苗分配工作的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司令古斯塔夫·佩爾納日前表示,雖然已經準備了數月,但要想為3億多美國人接種疫苗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

△古斯塔夫·佩爾納

其次,計劃發往美國各地的輝瑞疫苗對於運輸和存儲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據介紹,輝瑞疫苗需要被存儲在零下70攝氏度的超低溫密封箱內,期間還需多次續加乾冰,而疫苗前後的保質期加在一起只有30天。

△美國新聞網站「沃克斯」(VOX)報導截圖

按照約定流程,輝瑞公司僅需按照各州的訂單要求,將疫苗運送至各州指定的收貨點,接下來的工作由各州政府自行完成。然而,當選總統拜登的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成員布萊特表示,很多州面臨巨大的資金和技術障礙,要保證疫苗順利完成「最後一英裡」的運送以及最後的接種,工作難度很大。

此外,為配合疫苗注射,還需要準備足夠的注射器。布萊特說,國家戰略儲備的注射器只有1500萬支,而全美實際的需求是數億支。

△VOX報導截圖

還有資金的問題。按照美國衛生及公眾服務部早前的計劃,到今年年底前,聯邦政府將投入約84億美元幫助各州分發疫苗。但到目前為止,美疾控中心已撥付各州的款項只有2億美元,12月可能會再撥款1.4億美元,而這點錢顯然遠遠不夠。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事實上,美國政府以疫苗為「救命稻草」的想法從一開始就嚴重跑偏,更何況「緊急授權使用」的首批疫苗對於美國的實際需求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正如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近日再次強調的那樣,控制疫情不能完全依賴疫苗。

哈裡斯:「疫苗將會很有幫助,但疫苗距離提供完全的免疫屏障還很遙遠。要阻止感染病例激增,我們必須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例如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檢測出每一例病例,還要追蹤到確診病例的每一個密切接觸者。我們必須嚴格地採取這些措施,才能控制病毒的迅速傳播。」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侯晨

編輯丨黃濤 林維

籤審丨李鵬 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焦點

  • 美國疫情依然兇猛 疫苗沒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華盛頓郵報》援引專家的話說,白宮的行動再次為疫苗問題抹上了政治色彩,但這種政治施壓很可能會削弱美國公眾對疫苗的信任。《今日美國報》報導截圖雖然白宮稱「疫苗的分發應該以保護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脆弱美國人的健康和安全為目標」,但紐約州州長科莫在FDA緊急授權使用輝瑞疫苗後就指出,川普總統沒有為貧困和少數族裔社區提供疫苗的「公平分配方式」。如果聯邦政府不做出必要改變,他將「採取法律行動」。
  • 環球深觀察丨確診病例不到一周又增百萬 多重對立炙烤疫情下的美國
    △CBS報導截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醫療記者桑傑·古普塔在接受採訪時悲嘆,疫情已經在美國奪去近25萬人的生命,相當於今年美國有625架客機墜毀。「真正的悲劇在於很多情況本來是可以預防的。」△《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報導截圖《華盛頓郵報》記者阿什利·帕克日前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政府在抗擊疫情的問題上一直沒有履行自身應有的職責。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疫苗霸權」把弱小國家逼上絕路
    隨著來自不同製藥公司的多款疫苗研發成形,「明年接種」成了全球深受疫情肆虐之苦的人們翹首期盼的頭等大事。然而,有分析指出,「疫苗霸權」的作祟讓事情並不像憧憬中的那麼樂觀,很多國家可能會陷入「沒錢買」或者「有錢也買不到」的困頓中。在這方面,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首當其衝。
  • 環球深觀察丨亂象遠未結束 美國抗疫希望在哪裡?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17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31萬例,這一數字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鬥中喪生的人數。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能否挺得過這個至暗的冬天?被寄予厚望的疫苗能帶來奇蹟嗎?前景恐怕並不樂觀。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面臨「財政懸崖」和經濟「二次探底」 疫情救助...
    美國的「財政懸崖」近在咫尺。 ——聯邦政府臨時支出預算將在12月11日到期,新一輪支出法案卻遲遲沒能通過; ——12月底將有1200萬美國勞動者失去失業保險福利和其他關鍵保障,他們一直等待著的新一輪疫情救助計劃卻依舊「難產」。 而美國國會,卻即將進入假期休會期。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無良政客是如何借疫抹黑中國的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無良政客是如何借疫抹黑中國的 2020-07-26 21:08:08   來源:央視網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和大選難掩美國社會主要矛盾 警察暴力執法背後的...
    隨著美國疫情的持續失控和兩黨選戰的日趨激烈,美國輿論的關注重點也越來越向這些「熱門話題」傾斜,曾經長時間佔據媒體頭條的種族主義問題被推到了次位。根據美國『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統計,2019年全美有1099人死於警察暴力執法,其中24%是黑人;同時,美國司法部估計,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黑人男性會在一生當中的某個時刻入獄,這個概率比白人男性要高出5倍。另一個關鍵詞是『系統性頑疾』。從美國警察系統來看,美國警察受教育水平低,還有警察裝備的軍事化,也助長了執法的暴力化。」
  • 新冠成年度搜索熱詞,全球疫情依然兇猛,中國人的犧牲被浪費
    想想也是,新冠病毒在2020年席捲全球,在全世界所有人的心裡都留下了深深烙印,這都沒有成為全球熱搜的話,也就太沒天理了!所以本文將圍繞新冠病毒話題展開,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對2020年最重大事件的一個年度總結吧,主要包括全球疫情依然兇猛、中國的犧牲被浪費,以及新冠疫苗能否終結疫情三點內容,希望各位小夥伴感興趣!
  • 環球深觀察丨這個感恩節,見證了美國人生活的「冰火兩重天」
    更糟糕的是,美國國會3月底批准實施的疫情救助法案中的每周600美元聯邦失業救濟補貼(FPUC)已於7月底到期,而疫情失業援助(PUA)和疫情期間緊急失業救濟(PEUC)兩項臨時福利也將於12月最後一周到期。然而,國會兩黨圍繞新一輪疫情救助計劃的爭吵已經持續數月,至今沒能談出一個結果。
  • 環球深觀察丨從歐洲到中美洲 美國政策加劇全球難民危機
    當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們的收入大大減少,還面臨著積蓄迅速耗盡和糧食不足等問題。他表示,如果不探究並盡力解決迫使人們流離失所背後的根本原因,更多的人將無家可歸。難民問題如同歐盟一道難愈的傷痕,時刻考驗著歐洲的團結。當地時間9月9日,希臘最大難民營——位於萊斯沃斯島的莫利亞難民營發生大火,大火幾乎燒毀了整個難民營,超過12000名難民被迫撤離。
  • 疫苗問世也無法控制疫情?美國或迎來轉機,卻將面臨一個棘手問題
    現在全球疫情依然在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除了少數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之外,很多地方開始出現反彈,醫療系統也面臨著重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3日下午四點半,全球累計報告的確診患者的數量達到了6396萬例,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了148萬。
  • 華爾街想插隊打疫苗,白宮疫情專家:疫苗救不了美國人
    按照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新冠疫情指導方針,一旦這部分群體被列為「基礎勞動者」,則意味著他們可以在大多數美國人,甚至包括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健康問題的成年人之前接種新冠疫苗。美國銀行家協會在聲明中稱:「從疫情一開始,我們就把客戶和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 美國第二支新冠疫苗即將獲批?首支疫苗問題頻發:接種者過敏、供應...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報導,12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一醫護人員在接種新冠疫苗數分鐘後出現嚴重不良過敏反應,面部和身上出現皮疹,呼吸急促且心跳加快。醫院首先給她注射了一針腎上腺素,這是治療嚴重過敏反應的標準療法,但過敏反應消退不久後再次出現,她因此又接受了類固醇和腎上腺素輸液治療,並轉移到重症監護室(ICU)整夜觀察。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的經濟還不至於要靠關閉駐俄總領館來拯救」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的經濟還不至於要靠關閉駐俄總領館來拯救」 2020-12-24 14:15:04   來源:央視網
  • 天氣轉冷後,美國第三波疫情將更兇猛?
    專家擔憂,隨著天氣漸冷、更多人待在室內,第三波疫情恐將比夏季第二波疫情更兇猛。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12時23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3124萬例,累計死亡超96.3萬例。全球單周新增病例創新高;美專家稱或將迎來「最糟糕的秋天」;英國上調疫情警戒級別;156個國家加入世衛新冠疫苗計劃。
  • 北美觀察丨美國養老院疫情兇猛 住院人數再創新高
    疫情肆虐之際,由於聯邦層面的疫苗計劃和紓困談判均不給力,外界對於美國能否儘快控制疫情、復甦經濟,都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美國衛生保健協會和美國國家輔助生活中心總裁兼執行長馬克·帕金森在一份聲明中說。上述報告顯示,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養老院疫情特別嚴重,自9月中旬以來,每周病例增加了400%以上。在11月15日—21日的一周,全美49%的養老院新增病例來自中西部地區。
  • 環球深觀察丨連創新高!美急救系統已到崩潰邊緣
    環球深觀察丨連創新高!美急救系統已到崩潰邊緣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截至美東時間5日16時15分(北京時間6日5時15分),全美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450萬,病亡人數超過28.1萬。
  • 環球深觀察丨確診人數越過800萬大關 科學被「捂上嘴」的美國疫情...
    許多衛生專家指出,繼今年春夏兩波疫情高峰後,美國事實上已迎來第三波疫情高峰。還有人懷疑,美國的第一波疫情是否結束過,因為美國50個州的新增確診病例從未被穩定壓制到流行病學基本線下。隨著天氣變冷,戶外活動都將轉入室內,這讓許多專家擔憂病毒傳染風險大大增加。
  • 西街觀察丨疫情防控應警惕一切「可乘之機」
    來源: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冬季疫情防控形勢比想像中更嚴峻。冬季疫情防控形勢比想像中更嚴峻。近一段時間以來,黑龍江、遼寧、北京、河北等多地接連出現疫情散發病例,而河北疫情形勢最為緊張。截至1月12日24時,河北省現有本地確診病例395例,尚在醫學觀察本地無症狀感染者215例。仔細梳理多地疫情,有些案例雖然一反常態,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疫情防控依然存在局部短板。這些短板可能體現在以農村為代表的局部地域,也可能體現在一小部分特定人群。相較於城市,農村地區在疫情防控意識、防控資源等多方面,都處於相對薄弱環節。衛生條件差、醫療設施不足等客觀因素也制約了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實。
  • 等不住美國疫苗「救命」,菲律賓尋求中國幫忙:中國疫苗安全有效
    前不久,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放話稱,如果美國不拿出兩千萬支疫苗來,那麼美國駐菲律賓軍隊便要離開菲律賓。此舉被認為是杜特爾特為了遏制疫情而使出的"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