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愛用中國成語,還愛瞎改?

2020-12-12 環球網

據韓國《中央日報》25日報導,韓國《教授新聞》12月20-22日對全國611名教授進行了「年度四字成語」問卷調查,24日公布的結果顯示,「君舟民水」成為2016年度韓國四字成語。

「君舟民水」的出處為中國的《荀子·王制篇》,原文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韓國教授們之所以選擇這一成語,主要是因為韓國的「總統親信幹政門」醜聞,再次印證了水能覆舟的歷史教訓。

等等!

什麼,韓國也有成語!

中韓文化一脈相承,韓文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響,中國成語傳入並滲透到韓國的語言文化中,韓語當中的成語有很多都來自中國的典故。

比如

각골통한 (kag gor tong han)

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它翻譯過來是:刻骨銘心。

不可思議吧?

看讀音猜成語環節

「사면초가(sa muan co ga)」

「四面楚歌」

「사상누각(sa sang lu ga)」

「空中樓閣」

「설상가상(soul sang ga sang)」

「雪上加霜」

「수주대토(su zhu dei to)」

「守株待兔」

「와신상담(wa xin sang dam)」

「臥薪嘗膽」

你猜對了嗎?

除此之外,韓語中還有一些你看漢字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的自創四字成語:

鳥足之血

東亞文化講究整體和諧,人不可強出頭。所以,在社交活動中人們有時候會謙虛過頭。韓國人為我們發明了一個形容工作「微不足道」的成語「鳥足之血」。朝鮮半島上的人們從生活經驗中發現,鳥腳裡的血量不多,便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小東西。

堂狗風月

乍一看這是一個奇怪的成語,其實它背後的意味叫人忍俊不禁。這是韓國的一個歷史典故,說的是一隻狗在主人的書齋裡趴了三年,後來學會了吟風弄月。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在一個環境裡浸淫久了,自己也會成半個專家,和「久病成良醫」有點像。

十伐之木

《荀子·勸學篇》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韓語裡的「十伐之木」與之相似,「十」在朝鮮半島文化中類似於中國的「九」,是用概數表現「多」。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再堅硬的木材經過工人無數次砍伐也總有被砍倒的那一天。把山林裡的勞動經驗普及到學問,鼓勵年輕人有志於學不可半途而廢。

身土不二

「身土不二」是韓國隨處可見的廣告詞,意思是說,我生在自己的國家,擁有養育我成長的國土,而生我養我的土地上生產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的,時刻提醒國民用本土的產品。

身土不二精神現已貫穿於韓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飲食上,相對於外來食品,韓國人更喜歡韓國傳統美食,比如烤肉,大醬湯,泡菜等。

在韓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韓牛」比進口的牛肉還要貴,進口食品遠沒有韓國本土生產的食品貴,儘管如此,韓國人還是會選擇購買國貨。

在日常生活上,75%的韓國人的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會是LG,三星等韓國品牌,很少有外國牌子。

類似這樣的韓國成語還有很多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韓文中的中國成語大約有400多個,而在明清之前還要更多。

明朝以前,韓國人使用的都是漢字,自然也懂中國的成語,甚至包括一些中國的俗語。這些成語和俗語流傳下來,直到現在韓國人還在使用,只是使用的頻率較低,而且成語的數量也有限。

漢字在韓國正流行

韓國首都前稱漢陽、漢城,穿城而過的叫漢江,最高山峰名為漢拿山,還有宗廟、殿堂牌匾上隨處可見的漢字……韓國遍地有「漢元素」,讓人不得不感嘆:當「韓流」兇猛來襲之時,原來其背後強大的文化支撐居然是漢文化。

韓國曾全面停止過漢字教育,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這些政策最終造成韓國20到40歲的人幾乎完全不懂漢字,被稱為「表音字的一代」。

如今「你認得漢字嗎?」成為不少企業對應聘者提出的要求,漢字考試也出現在企業的招聘考試中。

韓國教育部現在規定,初中和高中6年,學生需要掌握1800個漢字。目前,在韓國小學,漢字課已經成為準必修科目。還有很多學校利用自由活動等課外時間開設漢字課程。

韓國從2000年開始,開設全國性的「漢字檢定能力考試」,想取得1級的話,至少需要會寫2000個、會讀1500個漢字。2004年,由韓國語文學會舉行的漢字能力考試,應試者有104萬。

最近,很多大學不僅專門開設了漢字課,而且每逢放寒暑假的時候,還開設漢字特別講座。甚至連監獄裡也掀起了學習漢字的風潮,那些成績優秀的服刑者可以被減少刑期。隨著學漢字浪潮的高漲,與漢字有關的習題集、參考書銷路大開。最近三四年,其銷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圖片來源:韓國熱播劇《屋塔房王世子》

走在韓國的大街小巷,漢字隨處可見。地鐵站的名字、書名、名片、廣告牌、商標……用漢字寫出的名字似乎增加了幾分學識和典雅。

在歷史上,漢字曾經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各國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當年的漢字文化圈也開始出現了新一輪的漢字熱。重新走向世界的漢字所展現的,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

編輯:王茜

參考:環球時報、豆瓣、滬江韓語、字媒體

微信編輯:郭瑋瑾

別走開!

這裡有個小驚喜!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6年國內十大新聞

有獎評選活動開始啦!

回想2016

中國發生了哪些事令你難忘?

點擊「閱讀原文」投票,

精美獎品等你來!

動動手指,中國十大新聞聽你的!

相關焦點

  • 韓國人愛用鮮花祭祖
    原標題:韓國人愛用鮮花祭祖  新華網首爾4月4日電(記者權香蘭)與中國一樣,韓國也有清明節,也是4月5日。雖然這一天不是公共假日,但卻是韓國人非常重視的節日。清明節前,你會看到各地的大小花店裡,都會擺上素色的鮮花,供人們在清明節祭祀時使用。   韓國人喜歡用鮮花祭祖,在掃墓時,會放上鮮花以示對故人的懷念。
  • 留學生:韓國人愛喝燒酒 就像青島人愛喝扎啤
    免稅店不多,只有在機場和碼頭才有,而且還得買票才可以進去。     連電視節目也都喜歡看國產的,韓國有一個中華TV頻道,專門播中國電視作品,韓文字幕中文發音,以前還播過《還珠格格》,一般都是些老電視劇,不過說實話,他們還是更喜歡看韓劇,以家庭劇為主。     韓國人還是很熱情的,像中國舉辦奧運會,他們的評價可不低。
  • 王嶽倫:永遠愛你們,至死不渝,網友:又有一個成語不能用了
    還配上了去很經典的情話,「永遠愛你們,至死不渝。」連用了兩個感嘆號。可想而知,他對家人的愛是真的。一個女人,能有一個這麼疼愛自己的老公,李湘應該感覺到很幸運。事實上她也是這樣的,去回復了三個心,從這一點上來看,李湘接受了王嶽倫的道歉。網友說,他們這麼搞也不要緊,又把一個好好的成語給搞髒了。至死不渝,是何意?意思是到死都不改變。那是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
  • 成語才是中國最厲害的文化輸出,伊朗人日本人都愛用……
    3月4日,伊朗大使館在微博上發言,懇切地請求支援:短短的導語裡,用了好幾個中國成語:雪中送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拳拳盛意;銘感五內。中國網友很受用,紛紛曬出捐款記錄。順便調侃一下伊朗兄弟成語用得好不好。
  • 用愛發電、古今臺外、自自冉冉……臺政壇新「成語」你知道幾個
    2年多前,民進黨主導的一場反核遊行赫現「用愛發電」的標語。如今民進黨上臺執政卻面臨限電危機,島內民眾心生不滿,並以「用愛發電」來諷刺政客用空話來誤導選民。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近年來島內政客名嘴的奇葩言行,他們貢獻出來的另類「成語」,記錄下一幕幕官場現形記。用愛發電、木栓閉氣民進黨一直視「反核」為「神主牌」,但對於如何解決缺電問題則是避而不談。2015年3月14日,民進黨組織廢核大遊行,有人在現場打出「不要核電 用愛發電」的標語。
  • 崔智友愛的迫降是哪一集 愛 尹世莉趙哲柱下線已哭瞎
    崔智友愛的迫降是哪一集 愛 尹世莉趙哲柱下線已哭瞎時間:2020-02-09 15: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崔智友愛的迫降是哪一集 愛 尹世莉趙哲柱下線已哭瞎 2月8日晚,玄彬和孫藝珍主演新劇《愛的迫降》播出第13集,令不少觀眾感到驚喜的是,劇集邀請了韓國一線女星崔智友客串
  • 韓國人最愛的街頭小吃,炸醬麵大醬湯上榜,在中國早已經落伍
    韓國人的最愛,炸醬麵。但是看了之後的網友們表示弱爆了好嗎。先不說配料怎麼樣,就單說豐富程度就徹底被老北京炸醬麵完爆好不好啊。炸醬麵可以說是我國的家常菜了,根本就算不上小吃,更何況除了老北京炸醬麵我們還有山東陝西山西等地各式各樣的炸醬麵,見多識廣的網友只是抱著同情的心態去看土包子了。
  • 經濟又健康的美味 韓國人最愛「三花肉」(圖)
    韓國樂天百貨商店為慶祝「五花肉節」曾推出用咖喱、香草、百年草、紅酒、辣椒醬等各色材料醃製而成的「多彩五花肉」。  如果你問韓國人最愛吃什麼,恐怕大多數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五花肉。在慶祝新年的時候,韓國幾乎所有酒店都為食客們準備了烤五花肉。
  • 河南林州的5A景區,竟是韓國人最愛的中國名山,韓國人都搶著來玩
    而除了中國人之外,河南林州的「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竟然還是韓國遊客最愛的中國名山景區之一,當我們在景區內遊覽時,隨處可以看見韓國旅行團的大巴車,韓國遊客也確實數不勝數。所以,你在「太行大峽谷」風景區裡,也能看見許多帶有韓國元素的裝飾物,比如這個「石頭老人」的雕像,相信去過韓國濟州島的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吧?這也說明了「太行大峽谷」風景區跟韓國遊客之間的親密聯繫。
  • 韓國人愛喝酒 地鐵末班車成了「酒鬼專列」
    韓國人愛喝酒,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來一杯,在韓國的影視劇中,韓國人貪酒、醉酒的事總是少不了。而在韓國人的生活中,也有不少跟酒有關的趣事。
  • 小學生質疑成語,是暢想還是瞎想?
    小學生質疑成語,是暢想還是瞎想?,是暢想還是瞎想?  出自《戰國策·燕策》的成語「鷸蚌相爭」,沒想到在兩千年後卻引來了「爭議」。這幾天,一位小學生對這個成語的質疑引發了一場教育爭論,焦點直指這樣的質疑是有利於培養創新思維還是鑽牛角尖。  近日,家住重慶市的李女士被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侄兒小黃問道:「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
  • 韓國人來中國最愛吃什麼,原因竟然和食材無關
    韓國人的飲食向來以清淡為主調,並以自己國家的飲食文化而感到自豪。然而韓國人到了中國卻和我們想像中完全不同。大醬湯,泡菜湯,參雞湯,牛雜湯……感覺韓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喝湯的國家,在韓國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酒文化是一定要接受的。因此同輩、前輩之間聚會免不了要喝上幾瓶燒酒。因此清淡的湯鍋配著米飯確實是用來解酒的最佳佐餐搭配了。
  • 韓國人篡改了哪些中國歷史? 為何韓國人喜歡改歷史?
    在回答韓國人為何喜歡篡改歷史前,我牛耳歷史先帶大家看看韓國究竟改了哪些中國歷史: 1、在韓國熱播歷史劇《淵蓋蘇文》裡,這劇朝代是在隋煬帝時期,然後有個鏡頭卻是: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出現在隋煬帝的屏風上。雖然是穿幫,實則是悄悄地篡改了中國歷史。
  • 真假韓國人?Doinb成語解讀舉一反三
    除了賽場上的表現外,他的直播風格也受到了廣大粉絲觀眾的歡迎,不僅有技術還十分具有節目效果。自從加入FPX戰隊後還和隊內上單金貢組成了口吐芬芳組合。就在今年年初,Doinb和中國女友正式領證,成為了一名中國女婿。
  • 中國那麼多景區,沒想到韓國人最愛去這裡!韓元可在景區內使用
    我們出國旅行的時候經常發現,除了滿世界都是國人的身影,韓國人也是到哪都能遇見。其實中國也是韓國人出國遊的熱門目的地,那麼你知道,在那麼中國景區裡,韓國人最熱衷去哪嗎?不是北上廣,也不是靠近韓國的威海、煙臺,而是一個你怎麼想都想不到的內陸景區。
  • 中國那麼多景區,沒想到韓國人最愛去這裡!韓元可在景區內使用
    我們出國旅行的時候經常發現,除了滿世界都是國人的身影,韓國人也是到哪都能遇見。其實中國也是韓國人出國遊的熱門目的地,那麼你知道,在那麼中國景區裡,韓國人最熱衷去哪嗎?不是北上廣,也不是靠近韓國的威海、煙臺,而是一個你怎麼想都想不到的內陸景區。
  • 韓國人最討厭的3種中國食物,最後一種是國人最愛,網友:不識貨
    韓國人最討厭的3種中國食物,最後一種是國人最愛,網友:不識貨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中國的美食讓全世界人都隨之瘋狂,也是中國打開世界最好的明片,中國的美食千千萬萬,各種特色美食,小吃,應有盡有,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在世界排名前三
  • 「人妖」評價遊客:日本人很正經,韓國人愛佔便宜,中國人一個字
    泰國「人妖」評價遊客:日本人很正經,韓國人愛佔便宜,中國人就一個字。現在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很多人在節假日都會去出國旅遊,而泰國作為有名旅行大國,生活物價不高,氣候好風景美,泰國是亞洲很多國家最愛去的地方。
  • 韓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泡菜?吃泡菜竟然能減肥?!
    吃方便麵要配泡菜,吃烤肉要配泡菜,煮湯還要用泡菜,泡菜在韓國人的生活裡永遠都不會空缺。提起泡菜,韓國人似乎眼睛都在發亮,他們對泡菜的讚美毫不吝嗇。那麼,為什麼韓國人那麼愛泡菜?一、泡菜究竟是什麼東西?泡菜分為很多種,韓國泡菜是其中的一種。
  • 日本人愛生吃雞蛋,韓國人愛生吃章魚,中國人:這算啥,看我的
    #90後旅行#日本人愛生吃雞蛋,韓國人愛生吃章魚,中國人:這算啥,看我的每個國家的生活習俗不同,因此造就的飲食文化也就不一樣了。再來看看韓國,韓國人也有點太個性了,該國家的老百姓,貌似對這個生的八爪魚,特別的感興趣。尤其是在當地百姓都會製作一些很辣的辣椒醬,然後再用活章魚蘸著吃,用他們的話說,可以體驗到章魚不一樣的精力,但是作為國人,想想這種場景,就覺得難以接受。就算不吃,光看看都能夠讓人嘔吐不止。不知道韓國的朋友,是怎麼下得去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