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才是中國最厲害的文化輸出,伊朗人日本人都愛用……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在中國文化血脈延續和對外輸出中,成語居然默默無聞地佔據了一個制高點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還是出現了全球性的蔓延。除了南極的企鵝北極的熊,各大洲似乎都發現了感染者。

其中,內憂外患中的老朋友伊朗,是西亞版圖上最嚴重的地區。3月4日,伊朗大使館在微博上發言,懇切地請求支援:

短短的導語裡,用了好幾個中國成語:雪中送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拳拳盛意;銘感五內。

中國網友很受用,紛紛曬出捐款記錄。順便調侃一下伊朗兄弟成語用得好不好。

如果說伊朗兄弟的成語用法,只是讓中國網友會心一笑,那麼日本小哥的成語,就讓中國人不明覺厲了。

在日本疫情來勢洶洶之際,北海道當機立斷地執行了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甚至在安倍首相發布停課指示之前,早兩天就開始了停課要求。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表示,既然上邊拿不出答案,我們就要自己去解決,希望道民振作。(日本)因疫情停課一事並無先例,但自己基於政治判斷做出以上決定,一切後果將由本人負責」。

他還引用了一個中國成語——「請自隗始」來表達自己的決心。

鈴木直道(資料圖)

在此次日本的抗疫行動中,鈴木直道是日本知事中,第一個積極開展核酸檢測、第一個每天堅持親自舉行記者發布會、第一個要求學校停課、第一個全程戴口罩開記者會以及第一個宣布緊急狀態的知事。

成語「請自隗始」出自《史記·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請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裡哉?」據百科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是,戰國時期,燕昭王即位後,一心想振興燕國,想招攬天下賢才為之服務,就與謀士郭隗商量計策。郭隗說:「今大王想招攬賢才,請先從我郭隗開始。像我這樣的人都能被重用,那麼比我能幹的人肯定會來歸附的。」燕昭王採納他的意見。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這個詞可以認為是相當冷僻了。

之前火爆全網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日本皇子寫給鑑真大師的書信,雖然文化基因有中國元素,但智慧財產權是人家的。這句「請自隗始」就不同了,完完全全的中國血統。

舉這些例子,並沒有什麼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意思,畢竟論起用成語用典故,中國人自己在國際國內發言裡,用得頻率可以說是只多不少了。我只是突然發現,在中國文化血脈延續和對外輸出中,成語居然默默無聞地佔據了一個制高點。

對於中國人來講,許多成語及其背後的典故,幾乎是寫入了遺傳基因的。什麼畫蛇添足、圍魏救趙、雞犬升天、一諾千金……除了《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大多數人都可以毫無障礙地用於日常溝通,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

想當年,皇阿瑪讓小燕子學文化,從成語開始教起,其實實在是一件特別英明的決定。

只是小燕子比較奇葩之處在於,外國人都能學會的成語,她是真的學不會呢。

前段時間網絡熱播的電影《囧媽》裡,戰鬥民族的姑娘娜塔莎能隨口說出「一丘之貉」。

然後我們小燕子的念法是:一兵之貓。看把五阿哥氣的。

徐錚的《囧媽》電影雖然是母子親情,但在國際文化交流上也不該沒有名字。比如,母子倆聯手給大家上了一課數字成語課,著實精彩。

成語,每個中國人都能隨手使用的文化,也是每個外國人不明覺厲、喜歡學、學了就愛用、用了也不管對不對都很高興的文化。這一點,金庸先生也可以做證。

倚天屠龍記裡就有一段,張無忌去冰火島迎接義父謝遜,遇到了一夥波斯明教總壇來的客戶,雙方大打出手之後握手言和。其中雙方的交流就顯得很有文化:

智慧王道:「爾等快快開船,回歸中土。吾人只派小船,跟隨爾等之後。」

張無忌抱拳說道:「中土明教源出波斯,爾我情若兄弟,今日一場誤會,敬盼各位不可介意。日後請上光明頂來,雙方杯酒言歡。得罪之處,兄弟這裡謝過了。」

智慧王哈哈笑道:「爾武功甚佳,吾人極是佩服。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七上八落,不亦樂乎?」

張無忌等起初聽他掉了兩句書包,心想此人居然知道孔子之言,倒是不易,不料接下去竟是學著趙敏說過的兩句話,忍不住都大笑起來。

趙敏道:「爾的話說得很好,人之異于波斯人者,幾希!說爾等多福多壽,來格來饗,禍延先考,無疾而終。」

智慧王懂得「多福多壽」四字的意思,料想下面的也均是祝壽之辭,笑吟吟的連聲說道:「多謝,多謝!」

趙敏也算是戰鬥血統少女,但早早就完成了漢化流程,所以,文化程度比起上過幾天孔子學院的波斯友人,還是高出了一個境界的。後來口出傷人之語,也是因為本質上雙方是敵非友,倒不必太過苛求(當時敏郡主也不是啥好人)。

總而言之,讓小朋友好好學成語吧,說不定哪天,全世界要用用成語做暗號來對付外星來客。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到中國旅遊,下車後整個人都崩潰了:中國司機都這麼厲害嗎
    這幾年中國的旅遊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很多有名的景點經常會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所以現在很多遊客更喜歡去一些人比較少的地方旅遊,特別是外國遊客,因為他們來中國是為了體驗中國文化,那麼去哪裡其實都一樣,不一定非要去景點。
  • 好萊塢愛用武士刀,三國劇全是日系鎧甲?日本文化輸出有那猛?
    風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中,但凡有長刀長劍這類冷兵器出場,基本都是日本刀或是以日本刀為原型的現代日本刀。比如美劇《殺死比爾》中烏瑪·瑟曼手持日本刀大殺四方的經典場景;《黑客帝國》中墨菲斯拿日本刀砍汽車的經典場景;以及標誌性背著兩把日本刀的死侍。但是除去用歐洲小說改編的題材外,基本看不到歐系的長劍,難道說真的是日本的文化輸出厲害到排擠美國白人文化本源的冷兵器了嗎?
  • 伊朗、中國和日本
    當時的伊朗駐日大使是一位滿腹經綸的人。在我一次對他的採訪中,本應該問一問關於日伊關係以及能源方面的問題,但是在不知不覺間話題就轉向了「文明論」。大使說:「伊朗和日本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兩個國家都處在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夾縫之中,並且都創造了各自偉大的文明。
  • 韓國人愛用中國成語,還愛瞎改?
    中韓文化一脈相承,韓文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響,中國成語傳入並滲透到韓國的語言文化中,韓語當中的成語有很多都來自中國的典故。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在一個環境裡浸淫久了,自己也會成半個專家,和「久病成良醫」有點像。
  • 伊朗故事之十六:伊朗旅遊資源豐富多元,最有溫度的資源是伊朗人
    兩千多年來,羅馬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先後粉墨登場,多元文化在素有東西方走廊的伊朗高原碰撞,融合和發揚光大。伊朗在地理位置上同樣得天獨厚。伊朗高原四面山脈環繞,中部是沙漠盆地。扎格羅斯山脈以西是兩河流域平原過渡地帶,其西南是波斯灣和印度洋。
  • 一個日本人出了個成語,我國網友看了後急喊,自己白當中國人了
    中國自古是語言大國,我們的文字如浩瀚海洋,負載起文明的巨船,從混沌初開駛向了科技為主的新時代。一直以來,我們很為自己的文字驕傲,因為我們的文字使我們的詩詞歌賦冠絕當世,因為我們的文字記錄了我們文明的完整性,還因為我們的文字為我們創造了簡短深刻的詞語,我們叫它「成語」。
  • 迪斯尼與人民朋克:中國文化輸出的命運路口
    所以,迪斯尼的本質是什麼— —伴隨著美國在二十世紀的崛起和文化輸出,美國的文化公司用他們更現代化的通俗文化,更先進的動畫技術,重新演繹了舊世界的文化故事,並風靡了全球。這才是迪斯尼的本質,財務報表,渠道盈利,具體營收的數字多少,都不過是這個時代浪潮下的一朵小水花。
  • 伊朗文化伊朗有十個「最」,你都知道嗎?
    所有去過那裡的人,都對伊朗人的熱情、友好、淳樸,讚不絕口。走在街上,總有人熱情的跟你打招呼。如果你想問路,交流上又有困難,當地人一定會親自帶你去。伊朗人尤其喜歡中國人,經常離得老遠就喊你qin(波斯語中國的發音)。2、波斯 伊朗 前世今生
  • 最能喝酒的俄羅斯人,為何對中國白酒望而止步?老外:太厲害了!
    最能喝酒的俄羅斯人,為何對中國白酒望而止步?老外:太厲害了!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書法文化,醫學文化,戲曲文化、酒文化等等。其中,酒文化迄今為止,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歷代以來,都有著無數的文人墨士寫下了品評鑑酒的著述。
  • 韓國日本紛紛翻拍中國劇,中國人的文化輸出終於到來了
    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流星花園》系列電視劇,以及隨後衍生出的《一起再看流星雨》系列,所屬版權都是源自於日本的著名漫畫《花樣男子》。也是因為影視劇翻拍一度佔據華語影視市場這樣的背景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文化輸出問題,一直都是籠罩在眾多影視從業人生,導演以及編劇們的心頭病。畢竟,搞創作的人,尤其是從事文娛產業的人,沒有人不想把自己國家的文化推廣出去,沒有人希望一直靠著翻拍其他國家的作品,而自己的創作卻無人問津。
  • 中國女孩在伊朗演電視劇爆紅!猜猜伊朗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
    「伊朗人對中國也有標籤化的認識,聽說你是中國人,他們說,你們製造的東西一用就壞。但他們喜歡中國女性,在波斯語的詩句中,經常有形容『中國美人』的詞彙,他們叫中國人的眼睛『巴旦杏眼』。」劇中,她扮演了一名嫁給伊朗農村青年的中國姑娘「春常」。  張夢晗認為,喜歡春常的人是被中伊兩種文化的碰撞所吸引,此外,「有外國人用伊朗的語言演本土劇,在某種程度上,伊朗人因此重拾文化自信。」  在網絡和現實中,張夢晗發現,中國人對伊朗存在著「標籤化」的認識,而很多時候,伊朗人對中國「一無所知」。
  • 13天伊朗沙發客之旅,我看到了伊朗人最真實的生活
    然而無奈時間有限,深入式旅居還只是一個夢想,所以找一個當地人共同生活幾天則是最快、最簡單解決我這一訴求的方式。Couch Surfing,國內稱沙發客,是一家全球化的非盈利組織,網站給全球會員提供一個發布和尋找分享住宿的免費平臺。我之前的幾次旅行也都有過住沙發客的經驗,為了深入了解伊朗當地人的生活,這次的伊朗之行我全程都選擇了沙發客的方式。
  • 這次不再是差強人意,還用了更厲害的成語!
    而某協會在國足1:2輸給敘利亞,裡皮憤然辭職後也鬧出了一個大笑話,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國足對陣敘利亞和菲律賓的表現是差強人意」,這引發全民吐槽,因為「差強人意」這個詞的意思是大體還讓人滿意,而不是讓人不滿意的意思,國足的這種表現如果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明細是誤用,他們平時發文的評論最多是幾百條,而這個發文讓評論一下子上到了6萬多條,可見球迷真是不吐不快!
  • 他是日本公認「拳聖」,面對誇獎卻說:我的中國師傅才是最厲害的
    ——《詠達摩》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在吹捧他人方面向來是比較誇張的,經常會有很多在我們聽上去特別"尬"的臺詞,比如說動不動就來個"地表最強XXX"。 不過面對眾人的誇獎,澤井健一從來都很謙遜表示:"我不是最能打的,我中國師傅才是最厲害的。"比日本"拳聖"還厲害,這位中國師傅是什麼來頭?
  • 中國人對日本文化有何誤解?日本人:愛看漫畫只吃壽司已成歷史
    導語:中國人對日本文化有何誤解? 日本人: 愛看漫畫只吃壽司早已成為歷史旅遊是越來越多人喜歡的一個休閒娛樂方式,很多人都能在旅途中找到樂趣,並且在旅遊時增加對旅遊目的地的了解。很多國家人民對我們都有一些刻板印象,直到來了中國之後才發現自己這麼多年對中國的看法和觀念是錯誤的,而我們國家的人到了國外也可能會顛覆了自己對該國的傳統認識。我們對日本人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是人人都愛看漫畫,在日本的地鐵上很多人手裡都會捧著一本漫畫書看得津津有味?又或者是日本街頭到處都是玩cosplay的人?
  • 竟然還有人喝茶比中國人還講究?伊朗人不可一日無茶!
    說起來,伊朗也算是主要的產茶國了,可是國內生產的茶葉根本經不起國民們的消耗啊,所以國內茶葉產量再多,依舊還有三分之一的消耗需要依靠進口。因為伊朗人們對茶的喜愛完全可以拼得上酷愛功夫茶的中國南方茶民了。伊朗人不論男女老少,一天十來杯茶都不算多。
  • 花木蘭、迪斯尼與人民朋克:中國文化輸出的命運路口
    誰強大,誰就能掌握講故事的方式,誰就能對外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美國強大,所以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觀眾都習慣了孤膽英雄的美式主角,用美國視角看待世界,突然冒出一個戰狼來很多人都覺得不習慣,對不對?
  • 致敬《最美逆行者》馬來西亞報導_最好的中國精神文化輸出
    傾聽他們內心最真誠的聲音~"致敬最美逆行者!最好的中國精神文化輸出,生為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有一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說:「致敬英雄,向最美逆行者致敬。願祖國繁榮昌盛,我是一個長期居住在海外的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祖國的繁榮昌盛就是我們每一個國人的底氣!」這應該是每一個海外華人的心願,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抗疫工作者之一:「致敬英雄,期待最美逆行者!作為大年三十晚上送達第一封隔離告知書,至今奮戰在社區一線的我來說,這場疫情,漫長而艱難。很多人犧牲和付出,彰顯了人間大愛。
  • 新冠疫情下,伊朗人怎麼看中國?伊朗網友:感謝中國朋友,一起加油
    中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在伊朗人常用的社交網絡中傳播著「病毒是因為中國人吃蝙蝠引起的」說法。隨著伊朗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多,讓筆者感到吃驚的是,有一些伊朗網民開始攻擊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甚至對德黑蘭的中餐館、在伊朗生活的中國人「指指點點」。社交媒體是一面鏡子,照出伊朗普通百姓對中國的態度。
  • 化狸:日本傳說中的妖怪,愛喝酒捉弄人,會用樹葉變身,原型是貉
    這個迷之生物在日本文化中的名字叫「化狸」,也可以簡稱為「狸」和「狸貓」,許多旅遊景點都有小型的化狸擺飾供遊客挑選,跟達摩不倒翁一樣,成為了日本的標誌性紀念品。化狸在日本妖怪傳說中的地位很高、傳唱度很廣,類似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狐仙」、「黃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