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隊員下地幹活,卻無意挖出西周窖藏,出土此物成禁止赴外國寶

2020-12-25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1976年12月15日,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陝西扶風縣法門公社莊白大隊白家生產隊的隊員都在田裡埋頭幹活,突然一個隊員感覺腳下的土塊有點兒奇怪,再用鋤頭挖了挖,竟然挖出了一個洞大。眾所周知,陝西地下墓葬眾多,於是生產隊趕忙把情況往上匯報,專家隊伍很快就趕至現場,發現這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窖藏,命名為「莊白一號」窖藏。

▲「莊白一號」窖藏發掘舊照

「莊白一號」窖藏的出現,使得大批珍貴青銅器物重現人世。有周一朝,器以青銅為尊,那時的青銅冶煉製作水平已經達到一個讓現代人都為之驚嘆的高度。對歷史學家而言,青銅器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製作的精美程度,更在於其上鐫刻的銘文和背後所蘊藏的歷史信息。因此在眾多專家看來,「莊白一號」窖藏所出土的文物之中,最特別也最有價值的當屬「西周牆盤」。

▲西周牆盤

牆盤剛被發現的時候,模樣並不顯眼,整體看上去灰撲撲的,所以並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然而隨著一件件文物被清理、修復,牆盤也露出了它的真容。牆盤通高16.2cm、口徑47.3cm、深8.6cm,盤腹外附雙耳。在盤腹位置,刻畫著一隻象徵祥瑞的鳳鳥,這隻鳳鳥有著華麗的鳥冠和長長的尾羽,姿態活靈活現。而在牆盤內部,共篆刻有18行、284字的銘文,記述的是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以及微子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發展史。

▲西周牆盤器銘

雖然是兩千多年前所鐫刻上去的,但是銘文的字體非常整齊,字與字之間的間距非常勻稱,大小一致、筆勢流暢。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加上又有一定的磨損,所以無法將每個字都準確辨識出來,不過大體內容已經研究出來了。由於這件器物的銘文一直記述到周共王為止,因此學術界一般認為此器製造於共王姬繄扈(yī hù)時期。之所以將這件器物命名為「牆盤」,是因為這些文字是一個名字叫「牆」的史官刻的,此人是微子家族的成員。據史料記載,微子是商紂王的長兄,也是周朝宋國的開國始祖。牆盤的出現證明了微子家族存在,並填補了微子家族的歷史空白,無疑有非常巨大的研究價值。

▲微子啟畫像

銘文的前半部分,表達了對國君的愛戴和稱頌,記載著周朝文王至共王的事跡偉業,後半部分就是家族自述史了,講述家族自遠祖以來在周朝作出的功績。銘文記載武王滅殷以後,微子啟領著兒子前來面見周武王,表示願意成為周朝之臣,即銘文中的「雪武王既錢殷,歌史使祖道來見武王」。到乙祖時,他已在周朝擔任大官,而且是周王的心腹重臣。再到後來,微氏家族一直有子孫擔任周王室的史官,製造這個器物的人就自稱為「史牆」。從銘文的內容來看,主要是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銘文,因此這一器物乃是為紀念先祖而製造的。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外景

通過研究發現,牆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的內容非常吻合,這無疑證明了其記載的真實性,因而具有更高的研究價值。如今,牆盤珍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眾人都很看重的「鎮院之寶」,而且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錄。說起來,當年那名隊員,絕對不會想到自己一鋤頭挖出的,是這樣一件驚世寶物吧。

參考文獻:

《周原(莊白西周青銅器窖藏考古發掘報告)》

相關焦點

  • 楊家村村民又發現西周窖藏,出土27件珍寶,專家:每人獎勵20萬
    大家知道中國哪裡出土的古代窖藏是最多的嗎?估計很多人說起窖藏只知道何家村窖藏、德陽孝泉鎮窖藏、彭州窖藏等等,其實除了這些古代窖藏之外,我們還有海量的古代窖藏,而其中位於陝西眉縣的楊家村窖藏無疑是出土次數最多的。
  • 哐一鍬下去挖出西周窖藏青銅器(組圖)
    隨後,這位西周貴族和家人每天都欣賞著這些寶畛天物,孰料風雲突變天下易幟,這位西周貴族不得不命僕人把這些重器窖藏起來,待日後再挖出使用。這一藏,就藏了近3000年。2006年11月8日下午5時30分,對扶風縣城關鎮五郡西村的六位農民來說註定是一個吉祥的日子,他們一鐵鍬挖下去,一處青銅器窖藏就出現了,它不就是那位西周貴族逃跑時留下的窖藏麼?!  驚現在眼前。
  • 寶雞農民砸開千年窖藏,出土百件西周重器,其中這件堪稱無價國寶
    其實關於觥這種器物,很多專家曾經為了爭論它的用途分成了兩派,而其中一件文物的出土,最終使得人們對觥的定義基本得到了肯定。觥其實是古代一種很大型的盛酒器皿,而出土文物表示,其實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用來當酒杯喝酒的,因為這件青銅器實在太大了,而因為觥屬於比較高檔的酒器,是貴族們喝酒使用的,所以很多出土的觥,都十分的精美,堪稱國寶級別的文物。
  •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
    1890年,一個叫任致遠的農民在扶風縣任家村的土壕裡挖出了一個青銅器窖藏,共出土青銅器120多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小克鼎和衛鼎等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50年之後,幸運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任致遠的孫子又挖出了各類青銅器多達170多件。此時,我國的考古學家已經開始注意周原地區的考古發掘。這次發掘出的文物立即引起了考古學家的重視。
  • 考古發現的周原窖藏青銅器,「史牆盤」實錄西周王朝的滄桑歷史
    建國以後,大批商周青銅器不斷出土,特別是陝西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從銘文的內容上看,不少銅器可以準確地確定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和宣王時期的東西。正因為不少銅器銘文上記載著周王的名號和十分可靠的紀年,可以把大量銅器中出現的重要人物聯繫起來,使西周中晚期供斷代分期的標準銅器數量大為增多。
  • 工人挖出元代瓷器窖藏,滿滿6大籮筐,專家:發財了,有6件國寶
    除了古墓中大量的文物之外,還有就是窖藏,那麼什麼是窖藏呢?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古人將自己的財物放在一個容器當中,然後將其埋葬在地底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錢財的安全,很多時候古代要發生戰亂了,那些有錢人就喜歡這樣做,所以千萬別小看古代窖藏,其實很多時候窖藏的寶貝不比古墓中的少,比如著名的唐代何家村窖藏,那簡直是轟動考古界。
  • 彭州青銅窖藏的出土故事
    很多讀者對彭州考古工作充滿了好奇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 彭州西周和宋代青銅窖藏的出土故事 1959年在彭州市濛陽鎮出土的西周(前11世紀—前771)蟠龍蓋獸面紋罍,通高50釐米,口徑17.4釐米,腹徑25釐米,現藏於四川省博物館。
  • 陝西扶風:西周晚期青銅窖藏乍然"現身"
    自漢代以來,周原已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是我國目前出土西周青銅器最多的地區。經過清點,共出土27件(組)計100多件西周青銅器,其中刻有銘文的有六七件,內容涉及召公、弋、白(柏))等四五個家族,其中涉及召公家族的兩篇銘文長達110多字。
  • 農民挖出3000年前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驚喜若狂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農民一鋤頭挖出3000年前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驚喜若狂。可是這件事兒卻被傳得沸沸揚揚,後來專家也知道這件事情,在詢問了農民黑洞的具體位置之後,考古專家趕到黑洞現場,後來專家對這個黑洞進行探測,發現原來黑洞底下並不是一座古墓,而是一處古代的窖藏
  • 茹家莊發現神秘窖藏,還出土一尊怪鼎,並破解一個西周王族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青銅器是「西周文明」的象徵,所以要研究西周的歷史,就不得去研究青銅器,因為每一件青銅器的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隨後,又有村民挖出了幾件殘破的青銅器,看起來頗為怪異,很快,村裡的幹部騎著自行車聞訊趕來,這位幹部經常去縣城,故此,對文物還是有一些見識的,他經過辨認,發現這幾件青銅器不尋常,於是他就趕忙回村,打電話聯繫了寶雞市博物館,讓他們安排專人前來看一看
  • 從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窺探燦爛的西周青銅器文化
    1939年在河南省安陽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通高133釐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銅器,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葉,周武王滅掉了商王朝,從此,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便移到了關中中部的豐、鎬二京。據史書記載,周武王十分重視繼承殷商的文化傳統,他曾在戰俘中挑選出大批懂得採礦、冶金、鑄造技術的工匠,將他們遷居到豐、鎬二京,發展西周的手工業生產。
  •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
    1890年,一個叫任致遠的農民在扶風縣任家村的土壕裡挖出了一個青銅器窖藏,共出土青銅器120多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小克鼎和衛鼎等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50年之後,幸運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任致遠的孫子又挖出了各類青銅器多達170多件。此時,我國的考古學家已經開始注意周原地區的考古發掘。這次發掘出的文物立即引起了考古學家的重視。
  • 河北農民耕地時,無意間挖出奇特的青銅器,揭開3000年前神秘古國
    而考古專家在元氏縣農民的幫助下,發現了西周史上沒有記載的一個神秘古國,並且還在這裡出土了非常多的文物,一時間轟動了考古界。在河北元氏縣西張村有一個神秘的霸王崗,據當地的村民說,霸王崗曾經是西楚霸王項羽排兵布陣的一個場所。
  • 慢讀丨海南出土的宋代窖藏銅錢,背後蘊含著哪些時代信息?
    去年下半年,瓊海市博物館新入藏了一批宋代銅錢,這批錢幣是在瓊海大路鎮的一處施工工地被挖出的。這樣的宋代窖藏古錢,在海南並非第一次發現,2015年在海口市瓊山區也曾出土過130多斤的宋代銅錢。銅錢為何要窖藏?為何海南兩次發現的窖藏銅錢都出自宋代?
  • 揭秘西周青銅器銘文
    寶雞是周秦文化發祥地,青銅文化極為豐厚,自西漢神爵四年出土西周青銅器,兩千年來寶雞出土周秦青銅器數以萬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寶雞地區又出土大批青銅器,尤其是西周初期重器「何尊」的出土、史籍失載的弓魚國墓地的發現、岐山董家村窖藏青銅器37件的面世、扶風莊白一號窖藏103件青銅器的發掘等,令世界為之震驚。
  • 海南出土的宋代窖藏銅錢 方圓錢幣 匯通絲路
    去年下半年,瓊海市博物館新入藏了一批宋代銅錢,這批錢幣是在瓊海大路鎮的一處施工工地被挖出的。這樣的宋代窖藏古錢,在海南並非第一次發現,2015年在海口市瓊山區也曾出土過130多斤的宋代銅錢。銅錢為何要窖藏?
  • 宋元窖藏出土瓷器——龍泉窯系
    龍泉窯系瓷器是窖藏出土瓷器的第二大類,其時代集中在南宋到元。目前還未發現有北宋時期的龍泉窯產品。,如遂寧窖藏、忠縣中壩窖藏、武勝縣谷壩村窖藏、資中縣窖藏、閬中縣窖藏、巴中縣窖藏、什邡縣窖藏、彭山縣窖藏、成都市窖藏、中江縣窖藏、三臺縣窖藏等,都有南宋時期龍泉窯瓷器出土。
  • 尋找西周王陵
    ,這些西周王陵遺址殘跡讓周原考古隊的成員隱約地相信,他們很有可能不經意觸及到了真正西周王朝的「碎片」。王佔奎算了一下,考古人員對面積不足20平方公裡、包括20多個自然村落的周原遺址的研究從60年代就開始,進行了40多年,差不多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翻了數遍,前後耗資已經近億,「因為只有找到真實可靠的線索,才能談得上尋找到西周王陵。現在是揭開這個謎底的時候了。」 周公廟遺址東20公裡,屬於陝西岐山縣和扶風縣的交合處,就是周原遺址。
  • 西溪誠園工地挖出的古錢幣可能屬於「洪武窖藏」
    12月10日,「西溪誠園」建築工地上,施工人員挖出1萬多枚古錢幣(事後警方封鎖了現場,古錢幣已挖掘完畢),這個消息成了最近兩天的熱門話題。  這批古錢幣有漢代的五銖錢,也有唐宋時期的「開元通寶」、「崇寧重寶」,以及明朝的「洪武通寶」等,出土時蛇皮袋裝了幾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