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挖出元代瓷器窖藏,滿滿6大籮筐,專家:發財了,有6件國寶

2020-12-25 史料橫生

除了古墓中大量的文物之外,還有就是窖藏,那麼什麼是窖藏呢?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古人將自己的財物放在一個容器當中,然後將其埋葬在地底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錢財的安全,很多時候古代要發生戰亂了,那些有錢人就喜歡這樣做,所以千萬別小看古代窖藏,其實很多時候窖藏的寶貝不比古墓中的少,比如著名的唐代何家村窖藏,那簡直是轟動考古界。

咱們今天要說的也是和窖藏有關係的,事情發生在1980年的江西高安市,當時高安市一處地方正在進行挖掘施工,可是意外仍然還是發生了,一個工人在挖土的時候挖出了一個黑洞,很快所有幹活的工人們就被吸引了過來,大家往下看發現這個洞很深的,但是仍然清晰可以看到下面有東西,似乎是一些瓶瓶罐罐的。

這個消息不知道誰傳到了高安當地文物局的耳中了,只一會兒功夫,文物局的考古專家就趕到了施工現場,專家立即派遣了一個身材瘦小的考古隊員下去一探究竟,結果考古隊員非常興奮的大喊,這下面都是瓷器,言語中非常的興奮。

於是得到上級部門批准之後,考古隊就開始挖掘了,經過一番努力,證實下面並非是一座古墓,而且一元代窖藏,這次的考古挖掘活動非常的順利,一共挖出了6個籮筐的文物,其中瓷器就幾百件了,當時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趕緊搬回文物局,然後對這麼多文物進行一一鑑定的工作。

很快的,考古專家就完成了對這麼多文物的鑑定,得出的結論簡直是太讓人興奮了,其中國寶就有6件,而且其中一件元青花絕對是價值連城,其他的基本都是在一級文物和二級文物之間,最後更是連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專家都趕了過來進行觀摩。

而墓主則是元朝忽必烈的一個駙馬,叫做伍興浦,本來家族非常的顯赫,但後來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所以伍興浦為了保護財產,就不得不將家中的珍寶埋葬在了地底下。

相關焦點

  • 8位民工一次挖出19件「國寶」,竟然是元青花瓷器!
    1980年11月29日下午,時任高安縣博物館館長的劉裕黑接到一個緊急電話:電機廠的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土窖,裡面藏有大量的瓷器。▲窖藏出土的6件元青花梅瓶這是一個圓形窖藏,在窖藏上鋪了一層錫片,離地表深約1.6米,直徑約2米,器型大的罐子放置於土窖表面,打開大罐,很多小件物品放置於內部。
  • 元青花全世界只有300件,這家博物館竟藏有19件!
    目前,高安元青花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瓷共19件,在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元青花名列第一,全世界第三。這所博物館裡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青花瓷,源於38年前曾轟動世界的一次窖藏發現。高安市地處江西省西北部,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高祖時期,已經建縣。
  • 河北隆化鴿子洞元代窖藏:洞藏國寶六百年
    茶綠色絹繡花尖翹頭女鞋1999年,河北隆化縣西北境一個野鴿子出沒的山洞裡,有了震驚中外的發現——元代窖藏。又仔細看了鞋、帽、衫、和五顏六色的絲織料片與一些骨角器,認真辨讀了幾件至正年間(1341年——1368年)的文書後,討論的結果:此為元代窖藏,是重大發現,要儘快請專家鑑定。1999年4月8日,我到北京找到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劉東瑞秘書長,請求組織專家鑑定鴿子洞出土文物。
  • 國寶傳奇:土山上挖草藥,發現一個土坑,一批窖藏瓷器,價值連城
    在挖出瓷碗的地方,他又接連挖出了大量瓷器。劉正富割來一些青草,把瓷器上的泥巴全部擦拭乾淨,並對瓷器進行清點,發現共有瓷碗、錫壺30多件。這些瓷器和錫器造型精美,花紋別致,一看就知道是古代的東西。當天中午,劉正富把挖到的瓷器和錫壺用背簍背回了家。
  • 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年前貴族專用品
    導語: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前年貴族專用品!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部,這裡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2014年這裡又發現了一處古墓,墓葬從外圍來看 保存得比較完好,但是專家卻因為古墓裡的兩件瓷器變了臉色。這座古墓是在江西瑞昌碼頭鎮的工地上發現的,這裡之前是一片菜地,但已經荒廢多年。之後因為準備改成工業用地,工人們進行了緊張地施工,在施工過程中 挖掘機突然挖出了一個大洞。經過施工人員檢查,發現洞口處堆砌著比較整齊的青磚。
  • 一場暴雨過後,工人挖出棺材板,專家看後:貸款多少我都要買下來
    文/歷史人物趣事一場暴雨過後,工人挖出棺材板,專家看後:貸款多少我都要買下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當時中國古代經濟更是響徹整個世界。在山東境內的一條運河上,一場大雨之後讓山東省的菏澤市成了一片汪洋,而工人抽取積水的時候,卻突然間發現在坑底下有一個一米左右長度的木板,而工人更是拿起鐵鍬將這個木板抽取出來,將整個木板給挖出來之後,發現挖出的卻是一道元代時期的沉船。
  • 村民挖墓穴挖出一硬東西,翻開泥土一看驚呆了,專家:價值5000萬
    「金魚村的地裡挖出東西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數以千計的遂寧人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王世倫和另外幾個農民寸步不離,他們搭了個簡易的帳篷,吃住都在田地裡,擔當起這些瓶瓶罐罐的護衛職責,直到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經文物部門的搶救發掘,總共出土了985件宋代瓷器、18件宋代銅器。
  • 元代任氏家族及其墓葬出土瓷器
    元代墓葬和窖藏發現的通常是三供,如江西萍鄉市福田鄉下石村窖藏出土青花香爐和花瓶一對,四川三臺出土有青花香爐和花瓶、湖北武穴舒氏娘墓出土青花香爐和青白瓷雙耳瓶一對,湖南常德出土香爐和花瓶。還有未經正式發表的安徽繁昌窖藏出土的藍釉三供器也是如此。此類組合,當作為祭器與供器使用,相關墓葬及出土器物用途,學界研究較多,筆者也已有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 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新華社記者高博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 南宋窖藏:重慶榮昌出土瓷器賞析
    清·畢沅編撰《續資治通鑑》中有「寶祐二年,蒙古憲宗四年(1254年),蒙古侵合州,廣安軍守臣王堅、曹世雄敗之」的記載。  榮昌宋代窖藏是20世紀重慶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所出土的瓷器皆為宋瓷珍品,今分別儲藏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榮昌區文物保管所,現分窯口選其精美者以介紹。  定窯以生產類銀似雪的白瓷著名,與汝窯、官窯、哥窯、鈞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榮昌窖藏共出土定窯白瓷8件,碗3件、盤5件。
  • 寶雞農民砸開千年窖藏,出土百件西周重器,其中這件堪稱無價國寶
    其實關於觥這種器物,很多專家曾經為了爭論它的用途分成了兩派,而其中一件文物的出土,最終使得人們對觥的定義基本得到了肯定。觥其實是古代一種很大型的盛酒器皿,而出土文物表示,其實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用來當酒杯喝酒的,因為這件青銅器實在太大了,而因為觥屬於比較高檔的酒器,是貴族們喝酒使用的,所以很多出土的觥,都十分的精美,堪稱國寶級別的文物。
  • 四川窖藏文物見證宋元戰爭史
    四川古代窖藏多分布在川西平原及其周邊地區的城鎮,川西南和川西北的山區也有發現。發現窖藏最多的,有彭州市、劍閣縣、遂寧市和成都市區等,其中不少規模相當大。專家指出,四川出土宋代窖藏瓷器中最為常見的是景德鎮窯系,其次為龍泉窯系,而北方窯系除少量定窯、耀州窯器物外,其他名窯如鈞窯、汝窯、磁州窯等尚未發現。專家推測這有可能是因為北宋滅亡以後北方窯場受戰爭影響太甚,同時南北對峙的格局也對南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北方產品要進入交通本就不便的蜀地則更加困難。
  • 山上取土發現小洞,挖出大量瓷器,專家200元徵走,如今價值百萬
    這些瓷器種類很多,青花瓷有:青花帶託蓋碗5件,碗底均有「大清嘉慶年制」文字,青花梅花紋深腹碗1件,青花菊花紋杯、博古文杯各1件,青花靈芝茶花紋碗、青花喜字紋深腹碗、青花寶相花紋碗36件,青花西番蓮花紋盤36件。
  • 欣賞:兩岸故宮館藏元代瓷器
    此盤屬於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
  • 日本人收藏的文物中,這8件中國瓷器被他們尊為國寶
    中國古代生產出的精品瓷器,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很多都流落到了海外。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有八件精品瓷器流落到當地,有的還被尊為國寶。本文就來帶你看看這八件中國瓷器。一、建窯曜變茶盞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1966年被指定為國寶
  • 陝西工人發現唐代窖藏,一文物成國寶,上面的畫和唐玄宗有關
    馬戲團,顧名思義就是以馬為主角的雜技,在早期,動物表演確實是以馬為主角的,只是後來有其他動物的加入,馬戲團不再是單純的以馬表演雜技為主了。馬戲團這詞來自於西方古羅馬鬥獸場,其實早在中國魏晉時期,就有馬戲團的存在了,比西方還要早,不過那時不叫馬戲團,而是「蹀馬」,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舞馬」。魏晉時期的蹀馬表演比較簡單。
  • 廣州挖出一件罕見酒杯,價值不輸戰國水晶杯,專家:傳聞能解百毒
    說起酒杯類的國寶級文物,大家能說出幾件來呢?比如杭州半山出土的那件「穿越」的戰國水晶杯,還有被公認目前最珍貴的「唐代瑪瑙獸首杯」,它出土於陝西何家村窖藏;此外還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西漢角形玉杯」。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下今天的主角「西漢角形玉杯」吧,「西漢角形玉杯」顧名思義是西漢時期的酒杯,出土地點在廣州南越王墓,高18.4釐米,口徑5.8~6.7釐米,重量只372.7克,杯的形狀和犀牛的角一樣,為此才有了這麼一個名字。
  • 元代藍色釉瓷器有幾種
    元代生活在大草原是上崇拜藍天白雲,同時遼闊的草原和藍天給蒙古人寬廣的胸懷,他們喜歡的顏色跟中原人也不一樣,比如喜歡藍色,通過元青花就知道了,其實除了知名的元青花,元代還有其它藍釉瓷器,元代的藍釉瓷器分為三類:「藍釉」、「藍釉堆白」和「藍釉描金」。
  • 小夥瞞著家裡18元出售祖傳瓶子,如今「國寶瓷器」飆升至3.4億、40億元!
    這件價值連城的「元代祭蘭白龍紋梅瓶」,其曾經的主人是揚州輕工機械廠的退休工人朱立恆先生,這件國寶本是他家祖傳之物。1976年地震震情緊張,因擔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壞,朱立恆瞞著媽媽和哥哥來到揚州市文物商店,當時收購人粗略驗瓶後開價16元,最後以18元成交。
  • 農民挖出上億身價的青花瓷,專家用兩斤麻花換回,那時的人好淳樸
    就在準備收工回家時,他的鐵鍬碰到了一件硬物,他忙用手拂去塵土,看到一道幽藍的光,是一個繪著藍花的大瓷罐。26歲的燕孝榮高興壞了,那時工分才幾分錢,這憑白多了一個大罐子,多喜慶。那時人都很淳樸,根本沒有文物的概念,但也知道這是老物件。他像捧貢品一樣地回到家中,家裡人都挺高興,把大瓷罐放到了家裡的躺柜上,平時拿它當擺設,看著養眼。逢年過節,拿它裝點心。因此保存了8年還跟當時挖出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