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記者高博

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

時間回到1964年5月11日。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

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此蓋罐通高41釐米、口徑15.5釐米、足徑18.5釐米,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模印、貼等多種技法。青花和釉裡紅集於一器,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此蓋罐集多種裝飾手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頂級藝術品。」李立華說,青花的呈色劑是氧化鈷,呈色穩定;釉裡紅的呈色劑是氧化銅,極易揮發,因此對窯室的燒成氣溫要求十分嚴格。由於青花和釉裡紅是性質不同、燒成條件不同的兩種釉下彩,要使青花和釉裡紅都呈色鮮豔,燒制工藝難度很大。

李立華介紹,目前已知類似的元代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器物在全世界範圍內僅有四件存世,河北博物院這件是最大最完整的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與這件幾乎一模一樣,可稱孿生兄弟,另外兩件在國外。

經過考古人員專業清理,這個並非墓葬的洞穴內共出土瓷器11件。經文物考古人員初步鑑定,這批瓷器應為元代作品。此次發現,與1980年在江西高安出土的元代瓷器一併,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元代青花瓷最重要的兩次發現。

這件國寶出土半個世紀以來,直到上世紀90年代,僅有過一次十多天的短暫公開展示。直到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新館開放,這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和與它同時出土的青花海水龍紋帶蓋八稜瓶等珍貴文物,才得以讓世人細細品味觀賞。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青花與青花釉裡紅
    青花,即青花瓷,是以鈷為著色料,直接施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藍白兩色相間的藝術品。圖一青花魚藻凸花牡丹大盤,盤口為菱花口板沿,口沿、內壁青花的留白凸起纏枝花卉,盤心青花繪魚藻紋。印花凸起紋飾本是元代白釉、卵白釉瓷器常見的裝飾方法,移植到青花瓷器上非常少見。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釉裡紅瓷器最早創燒於元代,但是那個時候由於燒造技術不成熟,所以燒造出來的數量極少,可謂是鳳毛麟角,釉裡紅瓷器數量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文化有別,所以當時的釉裡紅產量一直要比其他瓷器少,其二,是燒造技術不完善,釉裡紅瓷器會發紅色主要是銅離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我們所看到的傳世元釉裡紅瓷器呈現的發色為黑紅色或灰紅色
  • 盛世臻藏:青花釉裡紅海水龍紋高足碗
    而釉裡紅瓷起源於元代,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後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裡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創燒於元,由於青花與釉裡紅二者呈色溫度交集很小,釉裡紅的呈色劑氧化銅對爐溫的溫度和氣氛要求也非常高,溫度低了,顏色發黑,溫度高了,顏色又會暈散,甚至完全揮發成不了紅色,期間不可預計因素幾多,因此自創燒之初,青花釉裡紅器物就極難燒造成功,成品率極低。故明清時期雖仍有燒造,而又以清代較明代多,明代時又以明初宣德時燒造最為成功。
  • 民國首任總理舊藏 | 天下無雙的乾隆青花釉裡紅
    今季香港拍賣就有這麼一件重器 - 青花釉裡紅鳩耳尊,飾纏枝蓮紋,大清乾隆年制,民國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舊藏,估價HK$600萬 - 900萬。天上天下,只此一件,再無二例。紋飾方面,近口沿處飾纏枝靈芝一周,頸部飾蕉葉紋,釉裡紅點綴。腹部飾纏枝蓮花,近足及足牆分別飾變形蕉葉紋及如意雲紋一周。最特別是肩部,青花如意雲頭開光,內以釉裡紅飾蝙蝠,如此紋飾甚為罕見。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中國作為瓷器之國,從古至今聞名四海內外,今天我們便來說說瓷器裡面的一種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花加紫」,這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 8位民工一次挖出19件「國寶」,竟然是元青花瓷器!
    ▲高安元青花博同時,在高安出土、驚豔世界的19件元青花、4件釉裡紅等國寶級藏品,在出土35年後首次與世人見面。今天趙顧問就給大家說說這批珍貴元青花的來歷!最熟悉的莫過於,2005年倫敦拍賣行1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約2.3億天價。除了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以外,其他元青花瓷器拍賣也屢創佳績,元青花收藏也異常火爆。
  • 永樂遷都600年後,大明皇帝最喜歡的青花和釉裡紅「回」南京了
    明 釉裡紅歲寒三友圖梅瓶南京市博物總館藏「明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則是另一器形的代表,亦是當時瓷器燒制的典例。從拍賣市場來看,洪武瓷器高價者幾乎全部為釉裡紅工藝。明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南京博物院藏與此次展出之玉壺春瓶近似例可見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中「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當年以7852萬港幣成交,至今仍然是洪武釉裡紅瓷器拍賣市場佼佼者
  • 瓷器中的貴族,青花釉裡紅為什麼少而珍貴
    元青花中的釉裡紅是大家所熟知瓷器種類,在瓷器收藏界頗有名氣,而且因為傳世的作品稀少,所以價格不菲。稍微對古瓷器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相比較其他瓷器種類釉裡紅在瓷器流通市場是極為少見的,那麼除了稀有程度,還有其他什麼因素導致它的價格不斷攀升?
  • 到底存世多少元青花,元青花何時還能再創天價
    青花其實是一種釉下的藍彩,但是與其他中國古代陶瓷品種不同,她沒有用工藝本身來命名,比方同樣創燒於元代,以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為彩料繪於瓷器胎坯表面,再罩上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後在1350℃以上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被稱為「釉裡紅」。然而同樣的流程,僅僅是將成色劑換成了含氧化鈷的礦物顏料,這樣的青花瓷卻並未叫做「釉裡藍」。這被許多學者認為是中國人賦予青花瓷的遐想,所以起了一個極富意境的名字。
  • 千窯一寶,一紅難求|浣溪復燒青花釉裡紅系列
    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將青花與釉裡紅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兼有青花瓷的明淨素雅,釉裡紅的深沉濃鬱。因而,青花釉裡紅自誕生之日起,歷經數百年,精品迭出,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品種。
  • 鑑賞|經典元青花青花藏品
    清明節總是會讓小編想到《青花瓷》裡的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既然如此,不妨讓我們一同來欣賞青花瓷中最「奇葩」的元青花吧。青花纏枝牡丹紋罐,藏於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弦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
  • 精品在線—元青花
    元青花的美麗是另一個極端,它大膽而熱情,似乎一夜之間為中華文明注入了另一種美學情趣。 如何區分真假元青花火石紅?一般來說,多數假窯紅是從外部塗抹上的。真窯紅是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區分。但是,幾年前在窯中燒制高仿窯紅已試驗成功。
  • 走進江西博物館,觀賞精美青花瓷藏品
    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太白罐  「青花」是瓷器的品種,青花瓷常簡稱為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清康熙青花山水紋八角盤  說起青花大家都耳熟能詳。喜歡看鑑寶節目的,想必對元青花、宋代青花、明代青花都有了解。
  •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與元青花相反的用色方式,創造的瓷器新品種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與元青花相反的用色方式,創造的瓷器新品種在中國古代瓷器發展史上,元代的青花瓷器是受到世人喜愛的一隻瓷器品種。元代的青花瓷器,創造性的用藍白相間的對比色彩將繪畫藝術與瓷器燒造藝術,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
  • 元青花辨別真偽很重要 收藏應從古瓷片開始
    景德鎮是創燒元青花的聖地,我國同時也是使用元青花最為普遍的地區之一。考古資料表明,凡是元朝統治過的一些重要區域,幾乎都能發現有使用元青花器物的痕跡。而來自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考古資料表明,元青花在元朝就被輸送至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的「出口」業績,充分說明了元青花在當朝時的受歡迎程度和巨大影響力。
  • 域鑑古陶瓷鑑定師趙哲老師瓷片講解:元青花瓷器的鑑定特徵
    元代青花瓷器的創製,是陶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從此以後,以青花為主體的彩瓷成為瓷器的主流品種,以往一貫佔主流地位的顏色釉退居次要地位,陶瓷美學上從以素雅為美的中古時代進入了五彩繽紛的近古時代。元青花最關鍵、最首要的問題就是分清真偽。這篇文章中域鑑平臺古陶瓷/玉器/銅器鑑定師趙哲老師將通過一系列元青花瓷片,講一講元青花瓷器的鑑定特徵。元青花瓷器的鑑定我們要從胎 ,釉,以及畫工,這幾個方面來講解。
  • 文玩市場上的元青花罐可能是古人的骨灰罐
    說起老瓷器的名貴,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元青花,有些手裡有幾個閒錢且喜歡玩瓷器者做夢都想收幾件元青花,或者有些人可能手裡就有幾件,放在家裡把玩。對於這些元青花的作用,很多人沒有想過。因此,我們有必要揭秘一下元青花為啥特別有名。現在的網紅要火,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元青花當紅,離不開三個原因。首先,在這個短命的朝代裡,大量的文人讀書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一部分人便參與到瓷器繪畫中去,所以元青花的繪畫水平比較高。第二,元青花的主要產區在景德鎮,優質的瓷器原料為優質的產品奠定了基礎。
  • 百窯而難求其一,故成精品|魚藻紋青花釉裡紅缸杯
    青花與釉裡紅,天性乃是冷暖兩重天。前者要求溫度偏高氣氛淡,後者要求溫度偏低氣氛濃,燒造難度無以復加。若青花燒得翠藍則釉裡紅灰飛,若釉裡紅髮色鮮潤則青花青黑。但看似水火難相容的二者,卻在機緣之下兩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又一創舉。由於燒制難度大, 「十窯九不成」是常事。
  • 「青花帝國」裡的歷史隱秘 第A21版:悅讀慢生活 20180211期 濟南時報
    在悲痛的人們把燒成了焦炭的童賓從窯裡抬出後的第二天,有人想到了還在窯裡的大龍缸,便進入窯中將大龍缸搬出,在準備當做廢品處理的時候,人們卻發現,奇蹟出現了——一隻符合皇帝要求的完美的大龍缸誕生了!施工現場挖出驚世元青花  故事總是勾連著歷史,一座景德鎮,聯繫著古代與現代、廟堂與民間、東方與西方。一朵青花,成為解開古典中國歷史和命運的密碼。
  • 青花筆架獨一無二 或是最早國產青花瓷
    如今,十年寒窗的科舉制度已不復存在,但希望讀書人好好學習,做官高升的美好願望被別樣地保留在了杭州博物館「月隱天城——杭州市朝暉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上的一件獨一無二的元青花筆架中。這是一件怎樣的元青花珍品?筆架的主人又會是誰?元青花從何而來,又為何如此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