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首任總理舊藏 | 天下無雙的乾隆青花釉裡紅

2020-12-25 值點網

對陶瓷發燒友而言,夢寐以求的事莫過於收藏到天下無雙的珍品。今季香港拍賣就有這麼一件重器 - 青花釉裡紅鳩耳尊,飾纏枝蓮紋,大清乾隆年制,民國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舊藏,估價HK$600萬 - 900萬。天上天下,只此一件,再無二例。

乾隆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鳩耳尊|香港邦瀚斯

西周 青銅壺|大英博物館

此尊高34.3cm,闊頸,溜肩,鼓腹,腹部重心在下,對稱鳩首銜環耳,器形應該是仿古代青銅器而成。鳩為「不噎之鳥」,寓剛直、祝年長者不得噎病,有長壽健康之意。底施白釉,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紋飾方面,近口沿處飾纏枝靈芝一周,頸部飾蕉葉紋,釉裡紅點綴。腹部飾纏枝蓮花,近足及足牆分別飾變形蕉葉紋及如意雲紋一周。最特別是肩部,青花如意雲頭開光,內以釉裡紅飾蝙蝠,如此紋飾甚為罕見。

清 青花纏枝蓮紋鳩耳尊|中國國家博物館

雍正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雙螭耳尊|北京故宮

雍正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玉壺春|瀋陽故宮

乾隆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鳩耳尊|香港邦瀚斯

翻查資料,如此器形紋飾的青花釉裡紅,世上只得這一件。最接近的是青花纏枝蓮紋鳩耳尊,北京故宮與國家博物館皆有所藏。兩者器形相同,紋飾類近,但青花燒制難度遠不及青花釉裡紅,肩部飾一周如意頭紋,亦不及內繪蝙蝠的如意雲頭精彩。

若果只以青花釉裡紅比之,那北京故宮的纏枝蓮紋雙螭耳尊、以及瀋陽故宮的纏枝蓮玉壺春,都算是較為接近的例子。

細心鑑賞此器時,發現青花發色鮮亮而帶暈散,紋飾中有黑褐斑,仿明朝宣德青花風格,應是人為重筆點染而成。釉裡紅以淡繪手法表現,深淺與青花互相補足,釉面多有桔皮紋。綜觀這些特徵,風格更傾向於雍正官窯的青花釉裡紅。此尊既帶前朝遺風,相信應該是乾隆早期製品。

此尊為唐紹儀(1862-1938)舊藏,此後由其家族傳承。唐紹儀是清末民初的人物,廣東出生,年少赴美留學,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從政仕途上,專職外交,多有建樹。 1922年,他就任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踏上人生高峰。 1938年,他被軍統特務刺殺,命喪上海,結束傳奇一生。

唐紹儀同時是深愛瓷器的古董收藏家

唐紹儀內閣合照

政治生涯以外,唐紹儀是一位深愛瓷器的古董收藏家。他曾以瓷器古玩為「外交武器」,成功解決中、英間的糾紛。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也是因為熱愛古董而為特務所乘,可說是因古玩而死。這位人物的古董故事,遲些再跟大家詳細談之。

瓷器價值,極受狀況影響。此鳩耳尊估價僅HK$600萬 - 900萬,我們開初還以為是有修補或損毀的地方。後來向邦瀚斯(Bonhams)查詢,確認此尊是完美品相。這個估價保守誘人,相信競投氣氛定必熱烈,有興趣的朋友多準備一點彈藥吧。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鳩耳尊 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拍品編號:71高度:34.3cm

來源: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舊藏(1862-1938)

估價:HK$6,000,000 - 9,000,000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專場: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地點:香港 金鐘道88號 太古廣場一期 20樓2001室

預展時間:2018/11/24 - 26|10am - 7pm拍賣時間:2018/11/27|2pm

相關焦點

  • 青花與青花釉裡紅
    圖一青花魚藻凸花牡丹大盤釉裡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一個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後罩透明釉一次燒成的,它對溫度要求極高,因此製作技術較難掌握。圖二釉裡紅福慶圖壯罐為清乾隆時期製造。此罐外壁滿繪五層紋樣,上下四層為回紋、如意雲紋、變形蓮瓣紋、錦地紋;中間主題紋樣由並蒂蓮、玉磬、蝙蝠組成「福慶」的吉祥圖案,十分美觀。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中國作為瓷器之國,從古至今聞名四海內外,今天我們便來說說瓷器裡面的一種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花加紫」,這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成化龍紋釉裡紅局部發色圖 另一種是銅料塗抹均勻,不濃厚,發色顯得較為鮮豔,在景德鎮御廠發掘資料中,僅見相同圖案、造型的成化中期青花類製品,暫未見青花釉裡紅製品,由於銅料塗抹均勻
  • 永樂遷都600年後,大明皇帝最喜歡的青花和釉裡紅「回」南京了
    洪武帝以喜愛釉裡紅瓷器聞名,從南京明故宮出土的文物看來,也印證了這一傳言,而在各類器形中,又以玉壺春瓶與梅瓶為珍。明 釉裡紅歲寒三友圖梅瓶南京市博物總館藏「明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則是另一器形的代表,亦是當時瓷器燒制的典例。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73件拍品,主打一直以來頗受好評的大清瓷器,青花、彩瓷、單色釉各佔比例,各具看點。青花濃淡暈散,彩瓷熱烈生動,單色釉有素淨如玉之青釉,有熱烈絢爛之紅釉,更有造化萬千之仿鈞釉,將一色之美發揮至極致,繼而追求鬼斧神工之變化。本場拍賣會的封面作品是一件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曾於2009年出現於嘉德拍場。此瓶整體呈四方形,撇口,束頸,溜肩,器足外撇。
  • 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新華社記者高博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 瓷器中的貴族,青花釉裡紅為什麼少而珍貴
    元青花中的釉裡紅是大家所熟知瓷器種類,在瓷器收藏界頗有名氣,而且因為傳世的作品稀少,所以價格不菲。稍微對古瓷器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相比較其他瓷器種類釉裡紅在瓷器流通市場是極為少見的,那麼除了稀有程度,還有其他什麼因素導致它的價格不斷攀升?
  • 盛世臻藏:青花釉裡紅海水龍紋高足碗
    而釉裡紅瓷起源於元代,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後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裡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創燒於元,由於青花與釉裡紅二者呈色溫度交集很小,釉裡紅的呈色劑氧化銅對爐溫的溫度和氣氛要求也非常高,溫度低了,顏色發黑,溫度高了,顏色又會暈散,甚至完全揮發成不了紅色,期間不可預計因素幾多,因此自創燒之初,青花釉裡紅器物就極難燒造成功,成品率極低。故明清時期雖仍有燒造,而又以清代較明代多,明代時又以明初宣德時燒造最為成功。
  • 千窯一寶,一紅難求|浣溪復燒青花釉裡紅系列
    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將青花與釉裡紅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兼有青花瓷的明淨素雅,釉裡紅的深沉濃鬱。因而,青花釉裡紅自誕生之日起,歷經數百年,精品迭出,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品種。
  • 深挖北美生貨,福開森等名人舊藏集中亮相奧克裡奇拍賣
    包括芝加哥Zaun先生和加州薩克拉門託Anshin女士購藏的玉器;芝加哥Hillebrand夫人的家族舊藏;來自維吉尼亞州羅頓藏家的瓷器及玉器(早年購藏於當地私人收藏及拍賣);康州藏家的鼻煙壺收藏(購藏於過去25年之間);香港永安百貨公司股東Kwok Woon Kun的舊藏;傳承於John Calvin Ferguson(福開森)的舊藏等。
  • 百窯而難求其一,故成精品|魚藻紋青花釉裡紅缸杯
    青花與釉裡紅,天性乃是冷暖兩重天。前者要求溫度偏高氣氛淡,後者要求溫度偏低氣氛濃,燒造難度無以復加。若青花燒得翠藍則釉裡紅灰飛,若釉裡紅髮色鮮潤則青花青黑。但看似水火難相容的二者,卻在機緣之下兩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又一創舉。由於燒制難度大, 「十窯九不成」是常事。
  • 清早期 —— 顏色釉瓷器(高清圖)
    清康熙 郎窯紅釉油錘瓶 高46釐米,口徑5.2釐米,足徑12.1釐米 油錘瓶是康熙時期的典型器型,僅出現在康熙晚期,因器型頗似油錘葫蘆而得名,非常具有標識性。所見品種頗為豐富,有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礬紅彩、烏金釉、青釉、哥釉、郎窯紅等。
  • 瓷器收藏:清乾隆御製青花海水雲龍趕珠紋缽盂式大卷缸的前世今生
    極有意思的是,馬嘎爾尼訪華時乾隆皇帝賞賜喬治三世的這一對青花雲龍紋大卷缸,其中一隻於1819年5月7日在佳士得「夏洛特皇后(喬治三世夫人)所藏東方瓷器與珍品」專場中售出,另一隻則一直寶藏於英國皇室之中,現在仍為英國王室庋藏珍品。
  • 清乾隆官窯窯變釉長頸瓶
    今天介紹兩件都是乾隆窯變釉。由於雍乾時期仿鈞窯燒制的瓷器,已經形成本朝特點,後人已經習慣稱呼他們為「窯變釉」,不再稱為仿鈞釉。上面是我朋友的——清乾隆窯變釉如意雙耳直口瓶,下面這件是我的——清乾隆窯變釉長頸瓶,這件是賞瓶器型,由於賞瓶主要是指青花,其他顏色釉總稱為長頸瓶。雍乾時期的瓷器,大多數情況下,雍正比乾隆雋永漂亮,乾隆比雍正富貴華麗。
  • 收藏之旅:估價1.5萬的「青花釉裡紅小碗」,還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383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鑑賞點評: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六字楷書款識的青花釉裡紅鬥雞圖小碗,其生產年份並不是您所說的天啟時期,而是清朝康熙時期所生產的,此類製品在當時生產出來的主要目的是供給到日本市場其紋飾畫工還是相對富有情趣的,畫風用筆較為簡練,公雞繪製的較為生動,但是其底部款識、青花發色、以及胎釉特徵都顯示此件器物是迎合日本市場所生產的,並且屬於當時的民窯瓷器
  • 瓷器的頂峰:乾隆朝工藝爐火純青的窯變釉
    釉料中沒有或只有及微量的呈色劑,生坯掛釉,入窯經過高溫火焰燒成的素白瓷器。清乾隆 蘭地黃龍紋盤清乾隆 蘭地黃龍紋盤盤高4.4、口徑25.3、底徑16.1釐米。內外壁均為蘭地黃釉雙龍趕珠紋。內底為正面趕珠龍紋。圈足內白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書款。龍是封建權威的象徵,皇帝以「真龍天子」自居,皇室使用的器物上充滿著龍紋。
  • 清朝瓷器——乾隆
    乾隆款仿哥釉筆山子 青花、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 乾隆朝的釉下彩製作基本上是雍正的繼續。 乾隆款青花八寶紋螭耳罐 乾隆釉裡紅大多紅色偏淡,基本上和雍正釉裡紅色調一致,但雍正有三魚盤、碗及三果高足碗等極鮮豔紅色的官窯器,乾隆朝則十分鮮豔的極為少見
  • 清代鹹有人知道的釉下彩瓷器,釉裡三色瓷器
    清康熙釉裡三色鶴鹿同春圖橄欖瓶清康熙釉裡三色鶴鹿同春圖橄欖瓶高22.3釐米口徑6.1釐米。釉裡三色是指以青花、釉裡紅與豆青釉作畫的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種,統稱為「釉裡三色」或「釉裡三彩」。古代以仙鶴和鹿的壽命長,寓意吉祥,而出現於瓷器圖案或繪畫圖案之中。
  • 有一種驕傲的中國顏色,千嬌百媚傳世青花
    這些品種裡有的非常普及,有的鮮為人知,有的相互差別很大,有的看著又極為類似。熟悉陶瓷的人一眼就能夠分辨,不熟悉的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青花」這個品種,明清時期燒造的產量最大、最普及,幾乎是人人皆知。我們就從「青花」說起,然後再說和青花有關的其它品種,比如「青花五彩」、「青花釉裡紅」、「藍上藍」、「釉裡三彩」等等。這些都是「青花」這個品種的衍生品。
  • 素雅純淨的單色釉瓷器:只應天上有,人間絕此一品
    清康熙豇豆紅釉七件(組)這一組康熙豇豆紅瓷器是由瑞士玫茵堂收藏的。該組中包括了豇豆紅釉鏜鑼洗、豇豆紅釉萊菔尊、豇豆紅釉太白尊、豇豆紅釉印盒、豇豆紅釉菊瓣瓶、豇豆紅釉蘋果尊、豇豆紅釉柳葉瓶。康熙豇豆紅是很難湊成一套的,因為有幾個品種存世非常少,能湊成這麼一組十分不易。由於是藏家慢慢搜集而來的,所以這7件的顏色會有一些差異。豇豆紅瓷器往往因其色調淡雅宜人、造型輕靈秀美而博得藏家的傾心。從這組收藏也足見藏家的眼光和口味都十分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