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與元青花相反的用色方式,創造的瓷器新品種

2020-12-21 奇點車迷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與元青花相反的用色方式,創造的瓷器新品種

在中國古代瓷器發展史上,元代的青花瓷器是受到世人喜愛的一隻瓷器品種。元代的青花瓷器,創造性的用藍白相間的對比色彩將繪畫藝術與瓷器燒造藝術,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它改變了宋代瓷器單一色彩為主的形象,開始在瓷器表面出現風格鮮明的器型。這是我國陶瓷生產史上重大的變革。因此元青花瓷器受到了瓷器收藏者的喜愛和追捧。

我們古代聰明的工匠們在研發多種瓷器品種的時候,採用了大膽的創造式手法,創造出了眾多新的品種。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瓷器,名字叫霽藍釉。它是在原來青花瓷器發展的基礎上,創製的一種新品種瓷器。

青花瓷器是在白色的瓷胎表面,用含有鈷元素的青花釉料,進行繪畫的一種瓷器,燒製成功後,青花釉料呈現出藍色,圖像便顯示出來。霽藍釉瓷器卻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作品,它將含有鈷元素的青花釉料,當作整個瓷器的底色,在原來不採用的白色胎體上,用刻花或者印花的形式,顯示出獨特的花紋,使這種藍白相間,不同於青花瓷的藍白相間,用反襯的方式將圖像顯示出來。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隻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就是這一時期優秀的代表作品之一。梅瓶是我國古代陶瓷作品中非常有特色的器具。以非常莊重典雅的外形設計,受到收藏者的喜愛。梅瓶口較小,只能插一支梅花,因此而得名。

這隻元代生產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通體以藍色為主,在未施藍釉的白色胎體的部分,用刻花的形式呈現出了一隻飛舞的蛟龍。顯得這隻蛟龍異常的威武雄壯,有雷霆萬鈞之勢。

元代景德鎮設立了專門為皇室生產瓷器的御窯廠,其中霽藍釉瓷器中的精品,被直接運往了北京,成為皇宮之中的珍貴藏品。但是由於瓷器的易碎性,使得後來完整的流傳下來的元青花瓷器和元代的祭藍釉瓷器都越來越少,因此元代瓷器的收藏,也成為眾多藏家所心馳神往的重要藏品。

1978年,舉行的全國文物會展當中,揚州市博物館的這隻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一亮相便引得國內外眾多藏家的極大關注,1978年的時候,揚州博物館以3000元的價格便購得了這隻寶瓶,經過專家的鑑定,這隻寶瓶被評為國寶級的文物。

相關焦點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藍釉白龍紋梅瓶
    ▲頤和園藏藍釉白龍紋梅瓶頤和園所藏的這件藍釉白龍紋梅瓶,系元代景德鎮窯燒制。目前陶瓷界公認傳承有序的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僅存世3件,除了此次展出的這件外,另兩件分別收藏於揚州博物館和法國吉美博物館。▲揚州博物館藏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
  • 古雅軒文化傳媒推薦元代霽藍釉留白龍紋梅瓶賞析
    元代霽藍釉瓷主要為「藍地白花」,且以雲龍紋為多見,光素無紋飾者幾乎未見。 這件霽藍釉白釉龍紋梅瓶口小頸短,口沿平坦,口凸岀處顯燈草邊,肩豐漸滑,肩以下鼓腹逐步收斂,至近底處微微外撇。於口沿內施藍釉,器物內無釉。
  • 元代藍色釉瓷器有幾種
    元代生活在大草原是上崇拜藍天白雲,同時遼闊的草原和藍天給蒙古人寬廣的胸懷,他們喜歡的顏色跟中原人也不一樣,比如喜歡藍色,通過元青花就知道了,其實除了知名的元青花,元代還有其它藍釉瓷器,元代的藍釉瓷器分為三類:「藍釉」、「藍釉堆白」和「藍釉描金」。
  • 中國元代瓷器選粹欣賞
    元 霽藍釉白龍紋大盤 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磁州窯系的產品,除了釉下繪黑褐花外,還有孔雀藍、綠、黃等色釉,釉下再繪黑花。宋以來的剔花、黑釉加褐彩等也有。定窯系各窯廠亦繼續生產定窯型白瓷,仍以河北曲陽為重鎮。以上元代瓷器發展概述引自《君友會-新民窯》。元代瓷器,廣銷海外,從東亞越印度洋,至波斯灣,中東的伊朗、土耳其亦有大量元代瓷器被發現。這些外銷的元瓷,以南方各窯的產品為主。
  • 【精品推薦】元青花纏枝紋梅瓶
    元代瓷器的纏枝紋,仰俯側背,極盡變化,部分瓷器上的牡丹紋可能參考了刺繡花樣,或為描造刺繡花樣的匠人所設計。元代牡丹紋、蓮花紋多採用折枝或纏枝的構圖方式。纏枝花裝飾具有典型的S型特點,和折枝花裝飾一樣強調對稱性,主要汲取了伊斯蘭文化藝術特徵。
  • 安徽秦漢閣拍賣——藍地留白龍紋梅瓶
    藏品名稱:藍地留白龍紋梅瓶規格:高:42.7cm元朝又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並統治中國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疆域廣闊的王潮。元朝祟白尚藍,在中國陶瓷史上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創燒了高溫鈷藍釉,代表了中國瓷器的一個頂峰,是當時世界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交融、陶瓷工藝革命性的變革及礦物鑽料的新發現與中國古老的陶瓷工藝完美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古人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 從景德鎮陶瓷博物館鎮館之寶——元青花牡丹紋梅瓶,閒說元青花瓷
    景德鎮鎮館之寶——元青花牡丹紋梅瓶。元青花瓷氣度恢宏,一改宋瓷的精巧秀雅,但元青花出現在陶瓷史上短短100年左右後,一度在中國絕跡。明清600年間,無人知曉世有元青花的存在。元青花瓷在中國歷史上的消失應該跟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主張有關係。
  • 8位民工一次挖出19件「國寶」,竟然是元青花瓷器!
    ▲高安元青花博同時,在高安出土、驚豔世界的19件元青花、4件釉裡紅等國寶級藏品,在出土35年後首次與世人見面。今天趙顧問就給大家說說這批珍貴元青花的來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元青花不僅深受國人喜愛,老外亦是情有獨鍾。
  • 晶哥聊古玩:這批出土的元青花,可作為鑑定比對的標準器!
    這批出土的元瓷分屬4個大的窯口:元青花、釉裡紅瓷、卵白釉瓷、龍泉窯青瓷、鈞窯瓷器239件,其中景德鎮窯產品包括了19件元青花,(包括高足杯9件、雲龍紋蓋罐1件、雲龍紋荷葉蓋罐2件、雲龍紋帶蓋梅瓶3件、纏枝牡丹梅瓶3件和蕉葉紋花觚1件)4件釉裡紅及青白釉
  • 鑑定元青花的標準器——大維德花瓶,細說元青花上的海濤紋
    本文作者另闢蹊徑,通過對瓶上極易被忽視的海濤紋的觀察分析,並比對其它飾有類似圖案的瓷器,為元青花的鑑定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元代的青花瓷器仿佛藍色的樂章,有限的圖案元素好比音符,變化出無窮的組合,競相輝映,各不相同。
  • 宋代磁州窯梅瓶瓷器的市場價值
    歷史上有名的磁州窯瓷器1.中國磁州窯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白地黑花龍紋大盆類似的白地黑彩剔花梅瓶,在國內是所知同類器物的較大件不多見器物之一,此梅瓶運用了磁州窯白地黑彩剔花裝飾技法,白地黑彩剔花是磁州窯裝飾技法當中最為精湛的種類。
  • 清早期 —— 顏色釉瓷器(高清圖)
    ,迤邐形色 十七世紀單色釉特展,北京正觀堂,2017年,第90頁 由於黃釉瓷器明清時期為皇家專用,因此民間燒造頗為罕見,類似的嬌黃釉梅瓶更是殊難一遇。本品的成分分析數據表明,孔雀綠釉是典型的以牙硝為熔劑、以銅為著色劑的中溫釉,與前述低溫綠釉為完全不相同的配釉和燒成方式。
  • 元青花為何如此珍貴:看看這些墓葬出土的就懂了
    出土的二件梅瓶,一件是元代青花雲龍紋梅瓶,青花發色濃豔,有鐵鏽斑痕,繪畫畫筆比較粗獷,一共繪有四層紋樣,肩部是雜寶蓮瓣紋和纏枝牡丹紋裝飾帶,腹部主題紋樣為四爪雲龍紋,龍紋形象威猛,細頸,脛部繪蓮瓣紋。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青花發色較雲龍紋梅瓶稍微顯得淡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