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特派記者 王樽)融會東西的詩歌盛宴——「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3」今天將在香港拉開帷幕。為期5天的詩歌盛會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共同主辦,昨天下午,主辦方在香港地標中國銀行大廈舉行國際記者招待會,本報記者應邀前往出席,將全程觀摩和進行全方位追蹤報導。
首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於2009年秋天舉辦,今天開幕的第三屆即「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3」由詩人北島主導籌辦,在為期5天的詩會期間將有內容豐富的詩歌交流活動,包括《跨界與詩歌》、《詩歌與全球化》、《詩歌與語言的革命》等多場研討會以及5場亦歌亦詠的詩歌朗誦會。
本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主題是島嶼或大陸,關於此次的主題意涵,北島進行了詩意的闡釋,主題源自英國古典詩人約翰·鄧恩的名句:「沒有誰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塊,/是大陸的一部分。」北島說:這詩句穿越了三百多年黑暗,成為人類團結與尊嚴的隱喻。然而,在當今時代,這詩句卻成為全球化疾病的隱喻——如果全球化是「大陸」,那麼詩歌就是「島嶼」。全球化的新版圖背後,充滿了語種、民族、宗教、文明的交錯、並置與對抗。在某種意義上,象徵島嶼的詩歌,獨立而高傲,成為人類精神家園的保證。
本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邀請了13位國際詩人和5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的漢語詩人,都在詩壇頗具影響和代表性。18位嘉賓分別是:阿多尼斯(敘利亞)、沃瑟·拜麗耶(瑞典)、康慈天娜·告魯茲(菲律賓)、曼娜·埃爾芬(英國)、李晟馥(韓國)、添姆·利爾本(加拿大)、颯雅·林恩(緬甸)、敦雅·米卡埃爾(伊拉克)彼得·明特(澳洲)、託馬什·魯日茨基(波蘭)、奧爾維多·加西亞·巴爾德斯(西班牙)、楊君磊 (美國)、勞爾·朱利塔(智利)、洛楓(香港)、韓東(中國)、藍藍(中國)、袁紹珊(中國澳門)、葉覓覓(中國臺灣)等。
主辦方介紹,本屆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除了按慣例舉辦多種多樣的詩歌朗誦會和專題討論會外,還像上屆一樣,詩歌節期間還會同步出版發行18位詩人的多語種詩歌手冊,用文本的形式記錄詩人們的作品。
本屆詩歌節另一大亮點是「詩歌電車行」環節。主辦方與英國文化協會、香港電車有限公司以及歐盟等多方合作,將十首詩歌用中英文印在20多輛有軌電車上,詩人們將在行進的電車上朗誦詩歌,和市民分享詩歌的魅力。這道流動的風景線將把詩歌帶入普羅大眾的生活,讓香港充滿詩意。
另外,本次活動還在廣州、汕頭和深圳設立分會場。據主辦方負責人透露,從下屆(2015年)開始,「香港國際詩歌節」將會把分會場設在更多的大陸城市中,讓詩歌沒有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