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26日19時《朝向一首詩:楊牧詩歌之夜》。頂級學者杜維明、陳平原、楊牧,共話詩歌之美。公眾講座,無需預約,直接前往,會場300座。
一、本期內容
朝向一首詩:楊牧詩歌之夜
楊牧是臺灣學府派的詩人和散文家。早期以筆名「葉珊」發表詩作,在現代詩壇中普遍被認為開闢了一條婉約的路子;一九六四年赴美後詩風漸趨雄健渾厚,長於敘事詩寫作,文辭典贍雅麗,意象繁複紛奇,情韻醇厚,詩意深湛雋永,散文亦為人稱頌。2013年,獲第三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該獎項第一任獲得者為莫言《生死疲勞》。
在一九七七年《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中,編者引介楊牧的文字,尤其代表了文學界對詩人的普遍認知:「楊牧是位『無上的美』的服膺者,他的詩耽於『美』的溢出--古典的驚悸,自然的律動,以及常使我們興起對古代寧靜純樸生活的眷戀。」
5月19日,在騰訊書院《文學·歷史·記憶》文化論壇上,向大陸觀眾首次推介了記錄楊牧文學生涯的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5月26日19時,楊牧將做客騰訊書院,與大陸讀者面對面探討詩歌之美。著名學者杜維明將出任嘉賓主持、陳平原將作為對話嘉賓,騰訊書院邀您共度典雅雋永的「楊牧詩歌之夜」。
二、嘉賓介紹
楊牧:本名王靖獻,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開始對社會進行關注。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詩作曾被譯入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蘭文。曾任麻州大學及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等重要獎項。
杜維明: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是當代研究和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現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國際哲學學會名譽院士(代表中國)。先後求學於臺灣東海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自1981年,一直在哈佛大學東亞系擔任歷史及哲學教授,其間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還曾擔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長期以來,致力於儒學第三期發展、詮釋中國文化、反思現代精神、倡導文明對話,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執行院長。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995,1998,2003,2009,2012)、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2010,2012)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等著作三十種。另外,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三、活動安排
時間: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19:00-21:00
地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阿里巴巴報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