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初中的歷史課中,我們便早已了解到日本的歷史。在19世紀60年代,日本發生了一次在其歷史上最為關鍵且重要的改革運動,這便是明治維新運動。
還記得當時年少的我們,背誦過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最為關鍵的一個拐點。的確是這樣,即便是在今天,還有多數的日本人說過這樣一句口頭禪:「自從日本明治維新起……」。
明治維新帶給日本人的,不光是結束了長達600餘年的封建制度,這次改革運動更讓日本搖身一變,成為世界軍事經濟強國之一。
與此同時,明治維新改革運動更是讓日本人的生活、飲食習慣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之下,發展至現在,也讓日本人的身體基因發生了某些改變……
我們先來淺談下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在19世紀中後期,日本天皇並無實權,相當於幕府的傀儡。而將軍掌握著政權,組成了幕府。
大部分的武士、農民、商人對幕府的統治感到不滿,逐漸進行反抗鬥爭。
實際上,當時日本的幕府專制統治,已經非常嚴重的阻礙了日本的經濟發展。尤其發展至1853年黑船事件爆發,民族矛盾逐漸激化。而幕府的統治危機加劇,最終倒幕運動爆發。
中下級的武士通過暴力方式推翻了幕府統治,並將年號改為明治,在1869年遷都於東京。而明治天皇發起明治維新改革運動,這次運動以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為榜樣,對日本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我們暫且不談日本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上的改革,對普通百姓最為重要的,則是社會生活上的變革。
明治維新提倡向西方學習,日本的教育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最為關鍵的便是飲食方式的改變。
任誰也沒有想到,僅僅是一個飲食習慣的改變,就能夠讓百年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4釐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深受中國唐朝佛教的文化影響,古代的日本是禁止百姓吃肉的,一代又一代的天皇都頒布禁令。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天皇禁止全國人吃牲畜的肉,但是並不禁止人們吃魚肉。
伴隨著文化的影響,古代的日本人認為肉是汙穢的,這一想法讓肉食成為日本人避之不及的產物。
但是隨著日本明治維新的到來,政府帶領百姓崇尚西方文化。在這其中有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就是福澤諭吉。
他年幼喪父 ,後來為了補貼家用,便靠製作手工藝品。直到十四五歲,才開始學習漢書。為人天生聰穎,對事物的觀察細緻入微。
二十一歲時,有了接觸西學的機會,也成為了日本第一批前往西方國家留學的學生。
某一次他患了痢疾,體格虛弱,偶然之間福澤諭吉喝了牛奶、吃了牛羊肉,竟然很快恢復了健康。
因此,他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有關肉食之說的文章,並且推崇日本人吃肉。
福澤諭吉認為,日本人吃肉可以增強體質,因為從古至今,日本人的身材都是十分矮小的。福澤諭吉認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人不吃肉,營養不均衡導致的。
其次,福澤諭吉還認為,既然日本人不吃肉,那麼為什麼要吃魚蝦的肉呢?它們也同樣是生物,既然魚的肉可以吃,那麼為什麼不能吃牲畜的肉呢?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人因為長時間食用肉類以及奶類產品,他們普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
福澤諭吉的這篇文章,最終傳到了明治天皇的手中。既然當時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都在效仿西方,那為什麼吃肉這件事情不能效仿呢?
於是在1872年,明治天皇決定吃肉。並且他安排了眾多媒體報導這件事情,而百姓得知了天皇吃肉以後,也開始紛紛吃肉。
就這樣,明治天皇趁熱打鐵,頒布了各項法令,鼓勵百姓吃肉。話說,吃肉的好處真的非常多,它能夠讓人補充蛋白質,均衡營養。與此同時,吃肉能夠讓人的身高大幅度提升。
早在1914年的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為1.56米。百年後,發展至2014年,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已經變為了1米7。
在這100年之間,由於吃肉發生的改變,並不僅僅於此。怪不得即便是今天,日本人對明治維新的態度依舊崇尚尊敬。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福澤諭吉,因此他也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典型的窮兵黷武主義者。
比如他在《通俗國權論》一文中說過:「百卷外國公法不敵數門大炮,幾冊和親條約不如一筐彈藥」。
更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撰寫了數十篇鼓吹侵華的文章,包括有意無意地歪曲和忽略一些史實,也是令人十分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