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12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拉丁區一處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點,工作人員在回答人們的問題。法國總理卡斯泰16日宣布,法國將於12月最後一周開始新冠疫苗第一階段接種工作。據法國公共衛生部門12月16日發布的數據,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7615例,累計確診2409062例;新增死亡病例292例,累計死亡59361例。 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根據預算法案內容,法國政府此前提出的「振興計劃」將獲得22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同時,批准200億歐元用於應對疫情的緊急救助措施。此外,預算法案還確定了多項降稅降賦措施。據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

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法國政府同時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與預算政策的「組合拳效應」,助力經濟在大規模扶持政策多次「被打斷」的情況下,重新步入穩定復甦區間。

另據法國央行與法國統計局近期發布的經濟形勢展望顯示,2021年,法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將實現緩慢復甦。

這版「艱難出爐」的年度預算法案,以應對疫情、刺激經濟為軸,彰顯出法國政府重振經濟的決心。不過,文本審議過程「長路漫漫」,數次因開支過大、債務過高、忽視環保等原因遭到反對派議員強烈反對。據法媒報導,該預算法案於9月由法國經財部提交國民議會,經過三次國民議會審議、兩次參議院審議、一次兩院聯合委員會審議,歷時近3個月,最終經國民議會投票通過。如此「一波三折」的預算審議雖符合以「漫長拉鋸、艱難協調」著稱的議會傳統,但也再次顯示出,法國政府在疫情衝擊下正在艱難探索疫情防控與重振經濟間的平衡。

根據預算法案內容,法國政府此前於9月提出的「振興計劃」將獲得22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其中30億歐元用於建築能源改造,40億歐元用於青年就業。同時,批准200億歐元用於應對疫情的緊急救助措施,整體規模比預算法案初稿高出80億歐元。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表示,該項救助撥款將用於「團結基金」「部分失業補貼計劃」等,尤其是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與企業渡過難關。此外,預算法案還確定了多項降稅降賦措施,其中幫助大型企業降低疫情影響的生產稅減免規模高達100億歐元。據此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

面對疫情衝擊下的嚴峻經濟形勢,法國政府今年4次修正2020年度預算法案,推動一攬子大規模經濟救助措施與刺激計劃,誓言護航經濟平穩運行。此次通過的2021年度預算法案再次明確了法國明年的經濟發展方向。

短期來看,2021年度預算法案將長期振興政策與短期支持措施相結合,進一步加大了經濟刺激力度,延續了此前扶持政策的整體思路。一方面,預算法案對供應端的支持更為明顯,力爭幫助企業加速擺脫困境;另一方面,兼顧生態轉型、青年培育,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法國經財部負責公共財政的部長級代表奧利維耶·杜索普指出,預算法案的制定符合法國當前經濟運行狀況。

不過,法國內部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部分右派人士及學者認為,長期性刺激政策在初期的確能夠產生積極影響,但也同樣存在風險,特別是2021年度預算法案的通過將使支出不斷擴大、債務持續攀升,進一步加劇財政失衡,透支法國經濟未來,制約法國經濟的長期發展。

據法國經濟機構相關統計,按照新預算法案估算,截至2021年底,法國公共赤字GDP佔比將高達8.5%,公共債務GDP佔比更高達122.4%。法國共和黨議員維羅尼克·盧瓦吉表示,債務高企將嚴重損害法國的預算主權。國民議會金融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埃裡克·沃爾特則表示,「終將有人為高債務付出代價」,並呼籲加快結構性改革。無黨派參議員瓦尼納·保利加金認為:「預算法案的實質是將風險轉嫁給下一代。」但預算法案總報告員勞倫·聖馬丁強調,這些投資是為2030年的法國做準備,並呼籲對經濟形勢保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法國央行報告指出,如果法國11月採取的「二次封城」可以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且新冠疫苗接種部署順利展開,2021年法國經濟增長將達5%。此外,法國央行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將環比增長2%,但仍低於2019年疫情發生前水平約7個百分點。法國統計局也持類似觀點,認為控制疫情仍將是明年經濟復甦的關鍵。同時,該局謹慎預測,在疫情整體可控的情況下,法國2021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將達6%,但第一季度的經濟運行僅能恢復至2019年四季度水平的95%,第二季度將恢復至97%。

相關焦點

  •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據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已步入穩定復甦區間的法國經濟遭受了二戰後最嚴重的打擊,市場表現持續黯淡,前期結構性改革紅利消耗殆盡。  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與艱難的復甦挑戰,法國政府出臺了大規模經濟復甦計劃,旨在對衝疫情負面影響,彌合疫情在經濟領域撕開的巨大缺口。未來,法國將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側重強化經濟復甦韌性,爭取早日走出風雨,迎接彩虹。
  • 澳門立法會一般性通過《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
    中新社澳門11月6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特區立法會6日舉行全體會議,一般性討論通過《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 列席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引介法案時表示,政府預計明年一般綜合預算收入為960.3億元(澳門元,下同),較2020年的最初預算收入減少266.3億,減幅為21.7%。一般綜合預算開支為952.1億元,較2020年的最初預算減少54.7億,減幅為5.4%。
  • 2021年油市將艱難再平衡:需求復甦緩慢、上遊投資萎縮、供應高增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2020年疫情重創石油市場,2021年油市將艱難步入再平衡進程。12月17日,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石化經研院」)在當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中預判:2021年全球經濟艱難復甦,國際油價緩慢回升,在中東、亞太地緣政治高動蕩、低烈度的新格局之下,國際油價將保持高波動、中低位運行的新常態,國際石油市場再平衡新周期開啟。
  • 匈牙利波蘭否決1.8萬億歐元預算,歐盟復甦基金要泡湯?實際情況沒...
    11月16日(周一),匈牙利和波蘭投票否決了總額達1.8萬億歐元的歐盟未來7年的預算(2021-2027年),此舉導致7500億歐元的疫情後歐洲經濟重建計劃也無法啟動。不過,歐盟其他國家暗示仍將努力達成解決方案。
  • 義大利批准2021年預算法案 救助和恢復經濟唱主戲
    歐聯網1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參議院於2020年12月30正式通過了2021年國家財政預算法案。在該預算法案中,遏制疫情、加強對企業和民眾救助,以及刺激市場消費和恢復經濟增長佔據了重要篇幅。義大利經濟財政部長瓜爾蒂耶裡(Roberto Gualtieri)表示。
  • 義大利內閣通過2021年預算
    路透社11月16日報導,義大利內閣周一通過2021年預算,赤字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率設定為7%(今年為10.8%),債務與GDP的比率將從2020年的158%降至155.6%。但兩位政府消息人士稱,赤字目標將很快被提高,以便採取更多經濟刺激措施。
  • 歐洲大國經濟復甦需待明年春:這個國家目前最艱難
    【歐洲大國經濟復甦需待明年春:這個國家目前最艱難】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西班牙和義大利是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歐洲國家,將更難恢復活力。疫情反彈和各種防疫措施的持續,加上主權債務市場的現狀,將成為歐洲經濟復甦面臨的最大威脅。
  • 汶萊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分析
    【摘要】隨著新冠肺炎在汶萊暴發,汶萊立法會會議只進行了5日就宣布休會,但是2020/2021財政年度供應法案獲得三讀通過。本文通過對汶萊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進行評析,以了解汶萊政府活動的範圍和方向,並把握政府政策的意圖和目標。
  • 聯大會議上不顧美以反對,中俄等167國投票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
    據新華社2020年12月31日報導稱,在當天舉行的聯大會議上,聯合國批准了總額約為32.31億美元的2021年常規預算法案,較2020年常規預算高出約2億美元。此外,中俄等167個參會國家,不顧美以兩國對此次預算案的反對投下贊成票,最終促成法案以167:2成功通過。
  • 綜述:新加坡經濟復甦之路「緩慢且崎嶇」
    新華社新加坡7月18日電 綜述:新加坡經濟復甦之路「緩慢且崎嶇」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萎縮41.2%,創單季度跌幅最大紀錄;同比萎縮12.6%,也是歷史最差表現
  • 2021年度越南國家預算收入或比上年縮水11.1%
    《報告》分四部分:2020年國家預算執行情況評價,2021年度國家預算預估,2021-2023階段3年國家財政預算計劃,相關數據附錄。  《報告》評價了2021年全球經濟將繼續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導致投資、貿易、人力資源、供應鏈走弱並對消費者心理帶來的巨大影響。認為增長復甦將高度依賴疫情防控過程。此外,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和其它疾病也將威脅許多經濟體的復甦。
  • 公務員明年會減薪嗎?
    明年公務員薪酬不變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解釋,第三度動用「超額財政儲備」的主因,是由於賭收少於本年度預算收入,又強調追加預算足夠應付今年的預算開支,將用於部門運作、居民福利開支等。至於新一輪追加的預算由10月初預計的200億元,縮至81.5億元。
  • ...的人口增長緩慢,經濟復甦或將更依賴移民,2021年加拿大移民還...
    2020年是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一年,它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也對加拿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人口等等。2020加拿大人口增長緩慢據相關部門統計, 加拿大的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即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僅增加了2767人。
  • 經合組織發布報告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很難實現均衡復甦
    OECD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收縮4.2%,好於早前預測的收縮4.5%,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在2021年底達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平均達到4%。  不過,OECD同時指出,全球經濟很難實現均衡復甦。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有望在明年的經濟恢復期中領跑全球,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 預計泰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表示,泰國經濟復甦緩慢反映出疫情對國際旅遊和本地旅遊業造成的持續損害,很大程度上是主要市場重新開放邊境速度緩慢的原因。 穆迪表示,經濟增長放緩隨之而來的是債務上升,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表示,疫情對全球旅遊業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GDP增長的下降和更高的公共債務。
  • 南亞經濟「寒冬」盤踞:區域大國復甦緩慢 下行風險依舊存在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2020年,南亞地區經濟估計將萎縮6.7%,2021年預計將增長3.3%。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業率上升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南亞地區的經濟仍處於「寒冬」中。區域大國復甦緩慢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三大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該地區疫情情況最為嚴峻的3個國家。
  • 菲律賓眾議院通過刺激經濟復甦法案
    菲律賓眾議院15日三讀通過了刺激經濟復甦法案,其中將撥款580億比索振興菲旅遊業。菲眾議長艾倫·彼得·卡耶塔諾解讀說,隨著菲律賓逐漸重新開放經濟,政府的投資將導向受打擊最嚴重的旅遊部門等。該法案將致力於加快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助菲旅遊業未來一兩年回到正軌,並助中小微企恢復活力。
  • 疫情下的日本政府致力於經濟復甦
    (圖源:pexels)日本政府的年度預算草案顯示,從明年4月開始,日本政府的支出將增加到106.6萬億日元(約合6.7萬億人民幣)。草案顯示,除償債和向地方政府轉移外,社會保障支出將佔54%左右,官方數據預計將於下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