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新加坡經濟復甦之路「緩慢且崎嶇」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新加坡7月18日電 綜述:新加坡經濟復甦之路「緩慢且崎嶇」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萎縮41.2%,創單季度跌幅最大紀錄;同比萎縮12.6%,也是歷史最差表現。

  新加坡GDP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萎縮,意味著其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

  新加坡貿工部指出,為抑制新冠疫情蔓延,新加坡政府實施大規模停工停產措施。同時,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導致新加坡外部需求疲弱。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疫情影響下,不少國家採取嚴格隔離措施,導致需求持續不振,新加坡「復甦之路預計緩慢且崎嶇」。新加坡政府已採取多種措施扶持企業,還將幫助企業轉型調整、推動員工及時接受培訓,以應對挑戰。

  據了解,新加坡政府為應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採取三輪救助措施,包括追加約600億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約合0.72美元)財政預算,約佔GDP的12%。救助計劃總撥款額已將年度財政赤字推高至443億新加坡元,佔GDP的8.9%。

  新加坡政府表示,相關救助措施旨在穩定就業、確保企業繼續經營,同時加強經濟和社會韌性,為經濟復甦做準備。

  儘管救助措施涉及資金規模巨大,但無法完全阻止企業在疫情期間被迫裁員。新加坡當地媒體近日披露,著名旅遊景點聖淘沙名勝世界公園運營方將裁員2000人。公園運營方表示,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企業不得不轉型以適應新環境。

  不少分析師表示,新加坡經濟最糟糕情況或已過去,但「復甦之路」仍充滿不確定性。

  大華銀行經濟師顏聖充認為,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是影響新加坡貿易、投資和工業產值的關鍵因素,新加坡經濟走勢並不樂觀。

  荷蘭國際集團亞洲經濟師普拉卡什·薩克帕爾表示,已將新加坡今年經濟預期從之前的萎縮6.1%下調至萎縮6.9%。

相關焦點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經濟復甦需要更長時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新加坡11月5日訊 記者蔡本田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日前發布半年一度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新加坡經濟從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二季度累計下降14%,降幅比過去幾次經歷的危機更大。
  •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法國政府同時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與預算政策的「組合拳效應」,助力經濟在大規模扶持政策多次「被打斷」的情況下,重新步入穩定復甦區間。
  • 預計泰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表示,泰國經濟復甦緩慢反映出疫情對國際旅遊和本地旅遊業造成的持續損害,很大程度上是主要市場重新開放邊境速度緩慢的原因。 穆迪表示,經濟增長放緩隨之而來的是債務上升,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表示,疫情對全球旅遊業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GDP增長的下降和更高的公共債務。
  • 2021年新加坡經濟預計將增長4%-6%
    貿工部表示,2021年,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有望從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中恢復過來,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也有望從今年的低位回升。不過,各經濟體的復甦之路預計將是緩慢而不均衡的,許多經濟體要到2021年底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國外經濟觀察: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國外經濟觀察)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近期將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幅由此前的「-7%至-5%」調整為「-6.5%至-6%」。新加坡貿工部預測,2021年新加坡經濟將恢復增長,預期增幅是4%至6%。新加坡貿工部稱,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未來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表現,以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勢。今年以來,疫情嚴重衝擊新加坡經濟,政府接連出臺一系列刺激政策舉措,成功止住經濟下滑趨勢。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環比增幅達9.2%。
  • 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國外經濟觀察)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近期將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幅由此前的「-7%至-5%」調整為「-6.5%至-6%」。新加坡貿工部預測,2021年新加坡經濟將恢復增長,預期增幅是4%至6%。新加坡貿工部稱,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未來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表現,以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勢。今年以來,疫情嚴重衝擊新加坡經濟,政府接連出臺一系列刺激政策舉措,成功止住經濟下滑趨勢。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環比增幅達9.2%。
  • 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
     人民日報12月15日報導: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近期將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幅由此前的「-7%至-5%」調整為「-6.5%至-6%」。新加坡貿工部預測,2021年新加坡經濟將恢復增長,預期增幅是4%至6%。新加坡貿工部稱,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未來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表現,以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勢。
  • 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12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拉丁區一處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點,工作人員在回答人們的問題。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法國政府同時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與預算政策的「組合拳效應」,助力經濟在大規模扶持政策多次「被打斷」的情況下,重新步入穩定復甦區間。
  • 七成以上日本大企業認為:日本經濟今年復甦緩慢
    新華社東京1月3日電  (記者劉春燕)共同社3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七成以上日本大企業認為日本經濟今年將復甦緩慢。與政府此前預測日本經濟有望出現創紀錄增長相比,大企業的展望相對保守。  這份對日本109家主要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由於2020年11月以來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擴散,企業對2021年日本經濟復甦持謹慎態度。
  • 瑞士經濟復甦之路不平坦
    受疫情影響,今年瑞士經濟陷入衰退。不過,由於在春季第一波疫情襲來時,瑞士實施了「軟封鎖」和經濟支持計劃,瑞士經濟在前三季度的最終表現好於預期。然而,隨著10月第二波疫情復燃,未來瑞士經濟的復甦之路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 希臘經濟復甦緩慢 旅遊業獨木難支
    78%的受訪者對經濟前景表示悲觀。2009年10月初,希臘政府宣布,當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預計將分別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規定的3%和60%上限。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希臘債務危機正式拉開序幕。接受了三輪援助後的希臘依然債臺高築,債務佔GDP比例已經高達180%。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全球航空業正在疫情重創下緩慢復甦,但各國恢復情況不同,有快有慢。」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對本報記者表示,疫情防控形勢是影響各國航空市場的主要因素。亞太航空市場特別是中國國內航空市場正加速恢復。
  • 南亞經濟「寒冬」盤踞:區域大國復甦緩慢 下行風險依舊存在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南亞經濟「寒冬」盤踞本報記者 施普皓2020年,南亞新冠肺炎疫情總體嚴峻,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均遭受嚴重衝擊。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2020年,南亞地區經濟估計將萎縮6.7%,2021年預計將增長3.3%。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業率上升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南亞地區的經濟仍處於「寒冬」中。區域大國復甦緩慢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三大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該地區疫情情況最為嚴峻的3個國家。
  • 全球經濟復甦 新加坡去年外貿激增百分之二十二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七日電新加坡消息: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十七日說,新加坡去年對外貿易總額為五千八百億新元(約合三千五百四十四億美元),激增百分之二十二。  該機構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新加坡去年外貿激增得益於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經濟復甦以及全球電子業的強勁需求。
  • 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利馬11月1日電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新華社記者張國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在關閉近8個月後,於11月1日重新開放,迎來四方遊客。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秘魯正在努力促進這一產業復甦。燦爛的印加文明和各異的地貌風光賜予秘魯豐富的旅遊資源。宏偉壯觀的庫斯科古城、令人嘆為觀止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神秘的納斯卡地畫和西班牙殖民時期建築風格的利馬老城等景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近年來,秘魯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據官方統計數據,2019年秘魯接待了440萬外國遊客。
  • 經濟師預測:新加坡明年可取得5.5%經濟增長
     《聯合早報》12月10日報導:經濟師預測新加坡明年可取得的5.5%經濟增長,但受訪分析師普遍認為,經濟復甦之路仍存下行風險,可能對增長前景帶來衝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昨天發布的最新經濟師調查報告(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顯示,經濟師維持新加坡今年經濟預測,全年預料萎縮6%。
  • 綜述:謹慎應對 科技助力——新加坡抗疫面面觀
    新華社新加坡11月28日電綜述:謹慎應對 科技助力——新加坡抗疫面面觀新華社記者王麗麗近期,新加坡本地社區日增新冠確診病例基本保持在個位數,一段時間甚至實現「零增長」,但當地並未放鬆疫情防控。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必須做好與疫情持續鬥爭的準備。自6月2日結束「病毒阻斷措施」且重啟經濟活動以來,新加坡分3個階段逐步放開疫情管控,目前正處於第二階段,政府表示最早於今年底進入第三階段。每一階段,新加坡政府都會在謹慎評估後對相關措施進行微調。如現階段規定,一般性聚會每次不超過5人,大型聚會人數上限為100人,但必須分成2個不超過50人的區域且不能交叉。
  • (國際)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利馬11月1日電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記者張國英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在關閉近8個月後,於11月1日重新開放,迎來四方遊客。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秘魯正在努力促進這一產業復甦。
  • 郵輪業復甦的步伐恐怕是旅遊行業中最為緩慢的
    海外疫情持續,國際郵輪巨頭們在復甦道路上似乎走得格外緩慢、艱難。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諾唯真三大郵輪集團三季度財報發現,這些國際郵輪集團雖然季度虧損環比減少,不過仍深陷虧損泥沼,為回流資金甚至有企業開始變賣郵輪。由此可見,在大規模停航狀態下,郵輪公司的經營甚是慘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