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是一種常態,但歸根結底值得慶賀的是大器晚成者走向成功。人所共知的成功者那馬雲當然是當仁不讓的,不過在30多歲時完成了事業轉型逆襲,大器晚成用在他身上並不合適。
不過,又有一個著名的人物,用「大器晚成」來形容他非常恰當,他既是名流,又是個極富商業頭腦的人,他就是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1944年生於江蘇鎮江,長大後,成功地成為一名研究員,而且做了很長時間的聯想工作,也許是有了前期的積累,所以當經驗和經歷夠多的時候,他便厚積薄發,在40歲那年下海創辦聯想。
可是創業哪有那麼一帆風順,砸鍋賣鐵湊出二十幾萬去創業,結果半年內被騙14萬,隨後的幾年裡他更是嘗到了社會的險惡。四十多歲的他也算是經歷過太多太多,還好最後苦盡甘來,公司也由一個億發展到了十個億,產業鏈也逐步延伸,並成功地在香港上市。
今天聯想已經跨越了千億大關,今天的聯想公司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73歲的他依然堅持學習,所以不斷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沒有止境。所謂大器晚成,也只是時間的見證,讓他們從苦澀走向落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前半生吃苦,最後卻吃苦。
宗慶後到底有怎樣的經歷,又是如何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打工者轉變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呢?
1945年11月,宗慶後在宿遷哌哌墜地。自從他出生以來不久,家裡就很窮,加上姐妹太多,經濟壓力更大了。由於家境貧寒,父親一直找不到工作,就是長時間屬於無業游民的那種。全家人依靠他們母親的工資維持生計。因此,宗慶後讀書的時間也不長,可能考慮到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他在1963年初中畢業後,自己出去打工,從農場輾轉到茶廠,不斷地適應新工作,嘗試新職業,進入新崗位。一九七八年,母親從工作中退休後,他又回到杭州,在那裡找工作,做過很多各種各樣的工作,但收入卻很少。
四十二歲的時候,他決心要改過自新,幹點大事,於是心狠手辣,拉著臉到處找人借錢。雖然周圍的人給了他一些安慰,但也始終不能理解他的眼光,因為宗慶後拿著借來的錢,買了個人剩下的東西,就是當時因虧損而經營不起的一個校辦企業經銷部。但他心中有一盞燈,一開始他是在賣冰棍的。
日復一日的風雨無阻,雖然說掙的錢很有限,而且,這個市場其實非常狹窄,因為一般大人、老人都不買這些東西吃的,都是一些小孩子啊,年輕學生之類的才會考慮的。但他選擇了堅持每天工作,即使每天都是賺得多,賺的少。雖然過了一年,他還是賺了不少錢。更為重要的是,這段心酸的經歷讓他成長,做事情也更有決心,給他很大的激勵。
到了1989年,他開始思考並嘗試生產自己的產品。所以有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娃哈哈。由於當年他建了一個娃哈哈工廠,專門生產適合孩子們飲用的營養食品。我們知道,娃哈哈這個產品還是受到了廣大孩子們的喜愛,因為產品的口碑,口味各方面都還不錯,所以家長也非常支持給自己的孩子買這種品牌的產品,然後在以後的日子裡,宗慶後就算是賺了一大筆錢,於是在1991年正式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產量不斷增加,利潤自然也就不斷增加,最多的時候,娃哈哈集團就能賺到上百億。而且宗慶後也經常出現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還是很靠前的。根據有關資料和報導,他的集團在2010年就已實現營業收入550億元,並分別於2010、2012、2013年三度躋身福布斯富豪榜,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身價早已達到上百億。
想發財不容易,想一夜暴富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痴心妄想,風險很大。要多向宗慶後同志學習,一步一步打好基礎,當然,要想成為真正的成功人士,敏銳的嗅覺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人也許不能實現大器晚成,但愛崗敬業,安心做好自己那份工作,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