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休假來了?「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2020-11-11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劉晶瑤)11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強制休假來了?「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的評論。

10月29日,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提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該項法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實際上,帶薪休假20多年前就被寫進了勞動法。這次深圳市以國內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規的形式,推出強制休假制度,似乎更能讓勞動者看到「休息,休息一下」的切實法律保障。

然而,新聞跟帖中,網友紛紛「內涵」表示,這個好消息怎麼能讓老闆看到?不少人更是直言,「公司加班早成了規定動作,法定節假日加班也沒有三倍工資,更不用說帶薪休假了」「工資全靠績效考核,KPI完成不了壓力山大,想休不敢休是常態」……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勞動者都深刻感受到,「好好休息」已經成了一種奢侈。總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項目,寫不完的材料,熬不完的夜在等著你。

此前,有種聲音,鼓吹無節制加班。但這種以掏空勞動者身體為代價的工作方式,不僅無視勞動者合法權益、無視勞動法明文規定,更製造了不良競爭的工作環境。工作竭盡全力,盡職盡責,理應提倡,但崇尚奮鬥,不等於強制996,更不能給反對996的員工貼上「混日子、不奮鬥」的道德標籤。

此前,武漢科技大學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智勇及其團隊發布了一項職場行為與疲勞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成勞動者承受著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處於過勞狀態。這次,深圳版《健康條例》明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的立法宗旨,正是對腦力和體力勞動負荷較重的員工,實行輪休制度,避免對員工健康造成人體機能過度損耗或者身心健康傷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幹好工作的前提條件,必須要有良好的體魄。然而,近年來,屢屢出現勞動關係扭曲、畸形的案例,例如企業讓員工「自願」籤署「奮鬥者協議」,自願加班,自願放棄加班費和年休假;還有老闆稱,其員工自願「996」「715」「白加黑」,並且「喜悅這麼做」「享受這麼做」……

可見,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法律利器保護消費者的休息權,消除員工長期過勞帶來的健康隱患。用更細化,可操作性更強的制度,破解「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讓「牆上的福利」變成實實在在的好處。

規定都是好規定,怎麼落實到位才是關鍵。不論是「強制休假」,還是落實「帶薪休假」,都要靠有關部門採取切實行動,一方面加強勞動監察,加強對企業的過渡性引導;另一方面,激發企業落實休假制度的動力,對企業多一些實在的鼓勵,如減免稅收等,讓企業和職工實現「雙贏」。(完)

相關焦點

  • 年假不休能要經濟補償?上班族:不是不休是不敢休
    1月2日,人社部官方對未休年假能要求經濟補償一事發聲,對於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未休年假應當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截至1月3日下午4點,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了1.8億。對於一年到頭都沉浸在工作中的上班族來說,年假是一年中難得的帶薪假期,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抱怨公司強制不讓休年假以外,很多年輕人的年假不是不休,是「不敢休」。
  • 今年帶薪年假你休了嗎?年休假可以等到明年休嗎?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帶薪年休假怎麼休?實際上。只要職工累計工作已滿一年的職工,就有權利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一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工作滿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可以分開休。比如一個星期就5個工作日,可以15天拆成三個星期,連續休23天。因為國家規定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 軍人休假難:有領導一年到頭不休 下屬不好意思休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個旅過去官兵休假工作,在落實中有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分析原因,歸結起來有這幾種:  老觀念影響不便休。有的領導一年到頭不休假,部屬也不好意思休;有的領導認為官兵休不休是個人的事,所以過問的少;還有的領導把放棄休假當做愛崗敬業的表現,把長期不休假的官兵樹為愛崗敬業典型!  缺少規範難以休。
  • 勞動者如何休年假?不休年假有什麼待遇?
    【案例1】 帶薪年假系法定 違法違規須糾正小徐在一家個體書店工作1年多時間後想出去散散心,於是,他就在2019年12月初向老闆提出休幾天年假的申請。不料,老闆竟然說自己是個個體戶,哪來什麼年休假?小徐雖然知道自己依法享受有年休假,但面對老闆的拒絕,他不知如何是好。
  • ...完可以轉年再休?怕是知道也不敢補吧?專家建議:不讓員工休年假...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0日訊(記者賈雪梅 實習生陳宇君)2020年已來,許多忙了整整一年的人才猛然發現,2019年的年假,自己還未休完。對此,大多數人都會默默選擇「認了」,也有少數人會閃念想找公司申請一下,把假併入第二年一起休,可又不好或不敢向老闆開口。
  • 親子遊上演「媽媽去哪兒」 爸爸「喊冤」:不能休 不敢休
    然而,武漢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爸爸們並非不想參與親子遊,而是不能休假不敢休假不好意思休假。  年假被駁回 不得已稱病陪孩子  8月14日,胡先生遞交了一份病假申請,作為空中安全員,按照航空公司相關規定,突發頸椎病可以休息十天。事實上,他並沒有生病,只是為了兌現暑期陪孩子出遊的承諾,逼不得已出此下策。
  • 「沒想到我也有休假休夠的一天」
    4月14日,四川發布提振經濟發展意見,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提出培育汽車影院、線上旅遊、鄉村民宿、網上博物館等新興文旅消費熱點,打造新的黃金周等內容。此前已有浙江、江西、河北等多地鼓勵2.5天帶薪休假,促進消費。對此,你怎麼看?      (據《中國青年報》)七嘴八舌@星:從年初耍到現在,我缺五一那幾天假期嗎?2月份的工資還沒發,不出去旅遊消費是因為沒錢吶!@城南月湧:說實話如果疫情結束了,沒有假期人民也會想辦法去消費旅遊,問題是現在境外輸入那麼多,誰敢呀?
  • 春節沒歇夠休個探親假?多數人不敢休
    不少人已經上班一周,心卻還沉浸在過大年的氣氛中,於是有人絞盡腦汁地想出拼假攻略,除了年假,連最多45天的探親假也用上了。2月1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人社部門了解到,由於許多人不知情、不了解,不少員工沒請過探親假。另外,因為沒有具體罰則等原因,近年來有關探親假的投訴為零。
  • 網友拼55天長假攻略:職工不敢休 老闆不願批
    有網友想出了通過請假拼出24天長假的點子。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有廣東的「休假達人」介紹,將中秋國慶假加上探親假,不另請工作假也可休31天。另一種休法甚至可以休55天,而且這是法律規定的,很多年輕職工都符合要求。  這類請假攻略在網上火速傳播,但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職工對「24天、37天、72天」假期直言不敢休;老闆們則坦言,肯定不會準假的,「活誰來幹?」
  • 還沒休的年假會清零嗎?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可分成兩次或者三次休。法定節假日或者周末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時間內。
  • 今年沒休的年假明年還能休,未休年假可獲經濟補償
    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到這時候才猛然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再不休就來不及了。可偏偏年底又是各單位工作最繁忙的時候,似乎不是休假的好時機。那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歲末年終,「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
  • 年假原來要這樣休!不休可拿經濟補償,你休對了嗎?
    1月2日,人社部官方對未休年假能要求經濟補償一事發聲,對於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未休年假應當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  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休年假嗎?年休假的天數應該怎麼計算?比如在春節放假時,把超過國家安排休息的天數,記作年休假;也比如在職工休事假時,安排年休假;還有在工作不忙的時候,可以安排部分職工年休假。不是被動地等職工來休年休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 強制男人休30天產假?上海這個提議腦洞很大,西安市民怎麼看?
    借鑑國外經驗,將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合併為可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可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女方和男方各自休假的天數。建議將現有夫妻雙方合計138天的產假和生育假(其中女方產假和生育假128天,男方陪產假10天)延長至半年,即182天,並強制男方休假不少於30天。  產假不夠用?媽媽「喪偶式」育兒?
  • 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你怎麼看?
    二、四川省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的黃金周。在提振消費方面,意見提出通過穩定傳統大宗消費和培育新興消費來推動消費回補。其中包括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的黃金周。三、南京試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4月11日南京市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
  • 職工休年休假,是否必須自己申請?
    公司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職工休年休假,應當事先提出申請;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本年度年休假。年休假不跨年度計算。」2019年王某未申請過休年休假。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量驟降,決定關閉該站點,經與王某協商,雙方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對於是否該支付2019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雙方發生爭議。
  • 五一小長假,你準備怎麼休
    五一小長假,你準備怎麼休呢?是否準備把帶薪年假拼在一起?我國法律關於年休假又有哪些規定呢?   問:小孫2018年7月應屆畢業入職一家科技公司,計劃五一期間休年假來一場夢想已久的海島之旅。然而,公司人事卻告知其沒有年休假。小孫認為自己是2018年入職,2019年就可以休年假了,小孫的理解對嗎?
  • 未休年休假給補償嗎?國家人社部官微發聲
    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1月2日,人社部針對離職時未休年假問題發話了。人社部表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離職時,未休的年假應折算成經濟補償。一、年休假如何計算累計工作時間不僅包括本單位工作時間,也包括員工在不同單位的工作時間。
  • 鼓勵生育,應強制男性休育兒假
    鼓勵生育,應強制男性休育兒假 2020-03-18 10:45:00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出於自身職業發展考量和僱主有形無形限制,男性有假不休比較普遍,也是一大現實瓶頸,所以,為了讓育兒假真正落實,必須由法律加以強制休假。
  • 年末休年假令人糾結 請假條該不該遞?
    許多「上班族」猛然發現:自己還沒有休過年假。然而,該不該遞請假條呢?不遞,辛苦了這麼久,年假可能就要到期作廢了。遞吧,年底任務繁忙,手上工作放不下,單位裡能批准休年假的名額也少之又少……  休假感覺會影響工作  談及年末為何不休年假,許多市民都表示很糾結,雖然很想好好休息幾天,但越到年底越忙,擔心休假會造成工作任務成倍積壓;也有人坦言,領導「三令五申」不讓員工在年底請假。
  • 年假、婚假……官方休假標準來了!算算你能休幾天?
    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這些假期該怎麼休?近日,人社部官網發布《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準》,對包括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五類休假標準予以明確。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