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休假難:有領導一年到頭不休 下屬不好意思休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把依法休假真正落實在行動上

  ——陸軍第39集團軍某裝甲旅轉變觀念、落實休假法規、解決休假難題的調查

5月14日該旅通信連圍繞相關法規開展專題討論。

  休假,在基層連隊是一個溫馨的詞。然而,有多少官兵「望假興嘆」?休假是軍人的一項權利,如何保證這項權利落實不打折扣?最近,記者在第39集團軍某裝甲旅調查採訪,調閱機關有關科室的《探親休假管理登記本》時意外發現,從2014年到2015年,該旅連續兩年官兵休假率達到100%。他們是如何解決官兵休假難問題的,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休假難,究竟難在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個旅過去官兵休假工作,在落實中有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分析原因,歸結起來有這幾種:

  老觀念影響不便休。有的領導一年到頭不休假,部屬也不好意思休;有的領導認為官兵休不休是個人的事,所以過問的少;還有的領導把放棄休假當做愛崗敬業的表現,把長期不休假的官兵樹為愛崗敬業典型!

  缺少規範難以休。機關缺少詳細制度規範,使休假步入「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不少單位一旦上級來人檢查,或有什麼大的教育、集訓等活動,就通知基層迅速收攏人員,暫停休假;有的單位以觀摩、競賽、考核、研討等活動,「拖」住官兵休不成假。

  統籌不科學休不上。不少官兵把休假時間定在重大節日,便於走親訪友。然而,這個時候單位卻因戰備工作任務重、人員在位要求高,休假安排困難,出現「擠」不上的現象。

  工作特殊不能休。一些單位因崗位重要、專業特殊的原因,一些骨幹休假後工作難開展,從而導致休假難。

  休假難落實,帶來什麼影響?

  休假難影響的不僅是官兵本人,而且還因此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工作效率不升反降。旅長闞洪力認為,保證官兵休假權益,不僅關乎個人切身利益,還會影響部隊戰鬥力。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機關幹部準備休假前,領導又給他布置了一堆任務,休假心切的他心頭多少有點添堵,完成工作任務時標準自然會降低。

  官兵身體健康堪憂。據這個旅衛生隊醫生介紹,官兵由於長時間繃緊弦,得不到休息,體力透支、心情煩躁,有的患上了慢性病。休假主要是調節身心,使官兵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步工作中。

  疏遠與父母間感情。官兵大多與父母不屬同一個省,有些官兵在駐地成家,與父母見面只能在休假探親期間。官兵休假難落實,家長表示理解,認為孩子只要在部隊有出息就行,但從內心講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常回家看看」。

  破解休假難,依法是關鍵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個旅近兩年官兵休假率之所以能夠保持在100%,一條主要經驗就是,旅黨委在認真總結官兵休假難這段走過的彎路教訓上,把休假這個「環節」套在部隊依法治軍大棋盤上。

  依法糾治觀念偏差。對以往不按計劃落實休假、把休假作為獎勵、隨意召回休假官兵等現象進行清理整治。組織官兵學習探親休假有關規定,依託開設的「法治講壇」,圍繞「如何依法落實官兵正當權益」等話題展開討論,引導大家樹立落實休假是執行政策法規的觀念,轉變「不休假就是重事業、主動休就是有私利」的認識偏差。

  依法制定剛性措施。旅裡前年年初拿出休假總體計劃,幹部科、軍務科分別建立探親休假管理系統,及時採集官兵探親休假信息;把落實休假制度等情況,作為考核單位全面建設的一項內容,定期通報講評。要求非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改官兵休假計劃,對確因重大任務等因素不能如期休假,或提前召回休假人員的,按要求事後全部補假。對確因工作原因不能休的官兵,依據相關規定進行經濟補償。對無特殊理由,官兵休不上假的單位要對主官問責。

  依法創新休假機制。根據機關幹部休不滿、營連主官「走不開」的問題,採取交叉代職鍛鍊、科室互相調換的方法,既保證休假率,又能提高機關幹部「一專多能」的本領;依法制定《分段休假方案》,明確機關幹部、營連主官、已婚士官、關鍵崗位人員根據需要,可以申請「分段休假」,並列入單位休假計劃。

  依法規範休假程序。依據軍官、士官探親休假規定等相關法規要求,簡化休假程序,基層幹部、戰士根據需要填好申請報告,連、營領導籤字,機關備案即可離隊,休假審批可在半天之內完成。他們還建立常態化督察機制,通過問計官兵,接受官兵監督,以提高休假質量。

  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張桂林

  久張須得稍弛,休養方能生息。休假作為緩解身心壓力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官兵保持充沛精力、體力,部隊保持旺盛活力的有力保證。各級對官兵休假的規定,是從適應部隊打仗要求出發,根據相應年齡段官兵體力、精力恢復的實際予以確定的,有著科學的依據。定期休假就像給健康「加油」,可以使身心都得到休息放鬆,有效地緩解壓力。休假與工作並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促進。有了健康的身體,也就有了更多的「革命本錢」,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戰鬥力也會隨之提高。

  工作就像是長跑,不可能一直在衝刺,中間有適當的調整,就是為了更好的戰鬥。要強化依法治軍觀念,把保障官兵探親權、休假權提升到依法治軍的高度來看待、來落實;要加強工作統籌,對可能佔用官兵休假時間的臨時工作任務區分對待,與戰鬥力建設關聯不大的要堅決砍掉,必須完成的要科學統籌。對待特殊崗位的官兵,要做到「未等兵開口,早已想前頭」。即使有難度,也必須創造條件去落實,對不落實者要敢於「打板子」。

  (《解放軍報》2016年05月17日 10版)

相關焦點

  • 親子遊上演「媽媽去哪兒」 爸爸「喊冤」:不能休 不敢休
    然而,武漢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爸爸們並非不想參與親子遊,而是不能休假不敢休假不好意思休假。  年假被駁回 不得已稱病陪孩子  8月14日,胡先生遞交了一份病假申請,作為空中安全員,按照航空公司相關規定,突發頸椎病可以休息十天。事實上,他並沒有生病,只是為了兌現暑期陪孩子出遊的承諾,逼不得已出此下策。
  • 為何有的公務員不休假?暴露了什麼問題?
    而要把範圍擴大,公職人員中公檢法和紀檢系統的辦案人員休假相對更難。「手裡有案子,還有時間限制,案子都辦不完,還休啥假」,中部某省的公安民警趙偉說,特別是辦案水平高的人,更是不容易休。「如果社會平安無事,就可以按時上下班,甚至周末都可以休息。」
  • 爸爸們為缺席親子遊「喊冤」:不能、不敢、不好意思休假
    在不少人的潛意識裡親子遊多是一場「媽媽去哪兒」的旅行因為爸爸們總是工作忙然而,有些爸爸說並非不想參與親子遊而是不能休假不敢休假不好意思休假年假被駁回 不得已稱病陪孩子8月14日,武漢的胡先生遞交了一份病假申請,作為空中安全員,按照航空公司相關規定,突發頸椎病可以休息十天。
  • 年假不休能要經濟補償?上班族:不是不休是不敢休
    1月2日,人社部官方對未休年假能要求經濟補償一事發聲,對於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未休年假應當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截至1月3日下午4點,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了1.8億。對於一年到頭都沉浸在工作中的上班族來說,年假是一年中難得的帶薪假期,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抱怨公司強制不讓休年假以外,很多年輕人的年假不是不休,是「不敢休」。
  • 強制休假來了?「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的評論。10月29日,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提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該項法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實際上,帶薪休假20多年前就被寫進了勞動法。這次深圳市以國內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規的形式,推出強制休假制度,似乎更能讓勞動者看到「休息,休息一下」的切實法律保障。
  • 年末休年假令人糾結 請假條該不該遞?
    遞吧,年底任務繁忙,手上工作放不下,單位裡能批准休年假的名額也少之又少……  休假感覺會影響工作  談及年末為何不休年假,許多市民都表示很糾結,雖然很想好好休息幾天,但越到年底越忙,擔心休假會造成工作任務成倍積壓;也有人坦言,領導「三令五申」不讓員工在年底請假。
  • 今年帶薪年假你休了嗎?年休假可以等到明年休嗎?
    已經進入12月中旬了,2019年剩了沒幾天,可能很多人的年休假還沒有休吧?於是有很多職工抱怨,一年忙到頭,連年休假都來不及休真可憐,今年未休的年休假可以挪到明年休嗎?也有的職工期待著,不休年休假可以領取未休年休假補貼吧?更有的職工表示,年休假是何物?沒有見過。
  • 未休年休假補助,不再是公務員普遍性福利,只有極少數人能拿
    近日,市裡已要求上報去年未休年休假人員,準備給予未休年休假補助,在12月工資裡面同步發放,但要求比以前要嚴格的多,未休年假符合發放補助要求的人非常少。最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未休年假補助已經不能作為公務員的福利來發放。
  • 休假探親不用觀望,更不用不好意思了
    幸福來得很及時■第75集團軍某旅防空營排長 徐武斌 解放軍報5月中旬,剛剛休完婚假回到連隊的我就獲悉一個好消息:根據今年初下發的政策精神,旅黨委把官兵的休假探親當成一項重要工作抓,要求每季度講評各單位休假計劃落實情況,並建立健全跟蹤問責制度。
  • 勞動者如何休年假?不休年假有什麼待遇?
    用人單位對履行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負主體責任。組織部門、人社部門對用人單位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相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外,勞動者也應知道如何維權並積極維權,以共同促使年休假普遍落地。以下4個案例,分別回答了勞動者如何休年假,以及未休年假有什麼待遇等問題。
  • 職工休年休假,是否必須自己申請?
    公司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職工休年休假,應當事先提出申請;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本年度年休假。年休假不跨年度計算。」2019年王某未申請過休年休假。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量驟降,決定關閉該站點,經與王某協商,雙方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對於是否該支付2019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雙方發生爭議。
  • ...完可以轉年再休?怕是知道也不敢補吧?專家建議:不讓員工休年假...
    對此,大多數人都會默默選擇「認了」,也有少數人會閃念想找公司申請一下,把假併入第二年一起休,可又不好或不敢向老闆開口。據了解,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員工因單位工作安排原因無法休年假,可以跨年休。然而,近日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未休完年假的市民,其中17位聽說年假未休完可以跨年休都吃了一驚,因為他們一直以為年假未休完會直接清零。
  • 彈性休假「真難休」!10省份提出增設地方節假日,這次能落實麼?
    又到了春暖花開,休假出門旅遊一趟容易嗎?這些問題都讓人糾結。記者日前赴京、滬、皖、瓊等地調研發現,當百姓有錢有出遊衝動後,時間卻成為攔阻百姓出遊腳步的重要因素。現實條件下,帶薪休假該如何保障?彈性休假的路線圖又該從哪開始?
  • 隨意取消下屬公休假?聽聽兩千年前的一位領導怎麼說
    ,但他們內心的實際想法是:上級領導看過來,我們公而忘私,公休日都不休息,我是如此敬業,不提拔我提拔誰?意思是:公休日,這裡指的是夏至或者冬至日放公休假,公安局長張扶不肯歇公休假,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向上司表示自己敬業,當然局長不休,下面的科長、警員也不允許休,本來是向領導邀功,結果碰上了薛處長,薛處長一看就明白了,直接就給了張局一個下不來臺,並著重指出,"吏以令休",下屬們是根據國家法令來休假,你這樣做就是違法。
  • 記者調查丨官兵休假率達到90%多,難還是不難?
    1月6日,得知被連隊列為新年度第一批休假對象,我立即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嘴上雖信誓旦旦,其實我心裡還是沒底:對於咱摸爬滾打了一年的軍人來說,幾十天的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要想一次性休夠,確實不容易。剛剛過去的2016年,一波三折的休假經歷讓我感觸太深了。我和妻子是2015年10月領證結婚的。
  • 春節沒歇夠休個探親假?多數人不敢休
    老家鎮江的朱女士直說假期不夠用。「春節忙著走親戚,陪父母家人的時間真的不多。如果能多幾天假,多陪陪他們就好了。」探親假已施行38年,最長可休45天為了多陪陪家人,有人想到了探親假。據了解,國務院於1981年發布了《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規定最長能一次休45天,至今已施行38年。所謂探親假,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
  • 軍士的輪休和春節休假
    作者:克裡近日,收到一條讀者的留言:對於休假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深有感觸。第一次到基層任主官的小劉,在到基層之前,覺得基層工作還能有多難,只要管理好不出錯就可以了。02除了輪休之外,還有過年過節的休假。記得之前,休假遇上公休假,比如說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國慶節等等假期,國家規定放三天假的,軍人可以加一天,國家規定放七天假的,軍人可以加三天。
  • 這些人可以休帶薪年休假!
    晨小妹掐指一算今年你可能還剩個隱藏「小長假」——帶薪年休假這些人可以休帶薪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 今年沒休的年假明年還能休,未休年假可獲經濟補償
    沒休的年假只能跨一年安排「平時忙忙碌碌,總怕耽誤工作,暑期還要先緊著有孩子的同事休假,所以遲遲不敢請年假,眼看著這一年沒幾天了,又是年底衝刺業績的時候,這時候請年假又很不合時宜。」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小李這幾天正為這事愁眉不展。
  • 今年的年假休了嗎?
    資料圖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號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才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