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一樣,都是世界重要的航運要道,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船舶通過海峽,往返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大量船舶的通行,給土耳其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就像新加坡的做法一樣,土耳其通過為過往船舶提供維修、裝載、停靠等有償服務,獲取了大量利益,可以說伊斯坦堡的繁榮,就是土耳其海峽帶來的。
土耳其海峽之於土耳其,就像馬六甲海峽之於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正是這些國家得以發展的關鍵。土耳其海峽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由於屬於國際航道,根據《蒙特勒公約》規定,世界各國的商船都可以自由通過海峽,土耳其不得收取過路費。但近年來,土耳其提出了一項計劃,試圖為免費通行土耳其海峽的船舶提供一個新的通行選擇。
這個計劃就是開鑿運河,海峽是免費通行,但運河屬於人工開鑿,是可以收費的。為了實現這一計劃,土耳其集中了全國七所高校的頂級科研力量給出了全方位的研究報告,並模擬了所有生態和地震風險,最終確定了運河的選址。具體位置位於伊斯坦堡歐洲城區以西,運河以城市命名,就叫做伊斯坦堡運河。
這是一條連接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運河,長40到50公裡,寬約150米,深約25米,預計投資110億美元。那麼既然有了天然的海峽,土耳其為何還要投入巨資開鑿運河呢?
具體有兩個原因,第一,船舶越來越多。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海上商業總規模已達到了30萬億美金,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船舶搭載著幾百萬噸的貨物,航行在世界各大海域。而土耳其所在的地中海地區正是世界最繁忙的海運區域之一,大約佔到了世界海洋航運規模的25%。
大量船舶的通行,給土耳其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博斯普魯斯海峽非常狹窄,最窄處只有708米,而且海峽兩岸即是伊斯坦堡市區,每天大量船舶的通行,使博斯普魯斯海峽成為了世界公認的最窄,最繁忙以及最危險的航道。
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安全通行量為每年兩萬五千艘船舶,但現在這一數字已經達到四萬艘,而且還在不斷上漲。船舶數量過多,而且多裝載油氣資源,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給經營者帶來損失,對伊斯坦堡市區也會造成威脅。迄今為止,博斯普魯斯海峽已發生多起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通行的安全,市區的安全,這些都是土耳其面臨的壓力。
第二個原因,利益的誘惑。船舶數量的增長,意味著收益的增長,但只靠提供服務,利益還是不夠大。可能是隔壁的埃及給土耳其帶來了靈感。埃及位於亞洲和非洲的交通要衝,依靠蘇伊士運河,埃及每年可以收取數十億美元的過路費。那麼如果土耳其也能向過往船舶收過路費,這無疑是一筆巨額收入。所以綜合這兩方面考慮,土耳其決定開鑿運河。但由於投資較大,也有人對運河計劃提出過質疑,因為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免費的,而運河是收費的,那麼運河完工後會有市場嗎?
對於這一點,土耳其專家直言,根本不必擔心,因為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來說,伊斯坦堡運河相當於一個增值服務,博斯普魯斯海峽非常擁堵,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還會越來越堵,擁堵會造成運輸成本的上漲,只要運河過路費少於海峽擁堵造成的成本上漲,就不愁運河沒有市場。據土耳其估算,預計這條運河完工後,將成為黑海航運的新選擇,不僅實現了增收,而且可以極大的改善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擁堵狀況,並將鞏固伊斯坦堡作為世界海運貿易中心的地位,成就更強大的土耳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