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邑市立足優勢資源,全城區布局,精心創建「四就近」品牌社區,打造「十分鐘」為社區為老樂老服務圈,紮實推進老幹部工作向基層延伸,構建老年人幸福家園。
全域布局規劃,構建「十分鐘」服務圈。開展老幹部工作專題調研月活動,聯合民政、人社、衛健、醫保、文旅等職能部門組建調研組,深入市直部門和鎮街區以及部分離退休幹部代表家中,就推進老幹部工作向基層延伸、就近精準服務老幹部等工作問計問策。召開黨建研究會離退休幹部黨建研究分會,專題研究討論「本色家園·四就近服務綜合體」工程建設事宜,綜合老年人生活聚集、社區配套設施成熟、周邊交通便捷等因素,在城區打造城南、濰水、大灣3處「四就近」服務綜合體品牌社區,區間距離10分左右車程。並要求統一懸掛「本色家園·四就近服務綜合體」標識,配套設置共享式黨員活動室、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詩書畫之家、長者工作室、長者文化沙龍)、義工志願服務驛站等必備功能室。社區黨委專門安排1人作為老幹部工作聯絡員和黨建指導員,具體負責相關活動組織引導和日常管理服務。
立足優勢資源,打造「多特色」綜合體。充分挖掘各社區優勢資源,致力形成城南「文潤昌城」、濰水「愛在濰水」、大灣「多彩大灣」3處各具特色的品牌社區。城南社區,依託文山詩書社駐地優勢,深挖豐富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引導周邊社區老年人就近學習活動、接收薰陶,組織文山詩書社會員帶動書畫愛好者開展楹聯下鄉、書畫捐贈、搶救歷史文獻等特色志願服務活動。濰水社區,依託昌邑市義工聯、康寧中醫院駐地優勢,主抓志願服務、中醫康養特色,組建峻青文學館學雷鋒志願者團隊、老中醫愛心團隊等特色志願隊伍,靈活利用善德教育基地、峻青文學館、愛心慈善超市等特色機構,傳播愛心善德、科學養生知識,打造愛心健康示範社區。大灣社區,位於城區中心,是全市退役軍人、老幹部主要集散地,結合全市城市社區紅色物業工作開展,專門動員成立退役軍人(綠色)、巾幗(紅色)、老年人(銀色)「三彩」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社區微治理和志願服務,在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凝聚長者力量,釋放「同心圓」新活力。本色家園引領幸福家園。每處「四就近服務綜合體」品牌社區均建立功能性或兼合式離退休幹部黨支部,並從「本色家園」中挖掘培育「長者先鋒」,示範引領、集聚帶動更多長者來到社區「幸福家園」學習活動、互幫互助。濰水社區峻青黨支部,組建「夕陽紅」宣講團,匯集、整理紅色革命教育講稿,每年深入各中小學宣講60餘場次,傳承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並組織支部成員及身體好的同志,經常性到社區生病、獨居老同志家中或老年公寓探望、慰問,送問候、送溫暖;大灣社區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組織離退休幹部黨員到居住地小區黨組織報到,主動掛牌「共產黨員戶」亮明身份,走出家門參與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組織動員支部中身體條件良好、社會責任心強、關心公益的老幹部黨員、老黨員義工,組建「鄑邑紅物業服務」長者志願者服務隊,統一佩戴黨徽和「鄑邑紅物業服務」袖章等鮮明標識開展志願服務。擔任社區事務監督員,協助推進小區協商民主自治,共同制定小區「紅色公約」「微法典」。(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都鎮強 通訊員 魏全晉 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