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下一個家樂福?

2020-12-18 聯商網linkshop

家樂福被蘇寧易購收購之後,又一外資零售巨頭——「麥德龍」在中國的發展引起大眾的關注。其實也不能責任大眾過於八卦,近兩年麥德龍一直陷在「被收購」的泥潭裡:

2018年8月,麥德龍中國即將「被收購」的消息傳出:麥德龍中國業務正在尋求出售,復星國際正在洽談收購麥德龍股份;

9月外媒報導,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包括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夥伴等事宜;

10月,麥德龍再次傳出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夥伴,麥德龍中國方面極力否認:完全造謠,絕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新店也在按計劃籌備;

2019年1月2日,曝出麥德龍與騰訊的「緋聞」;

2月14日,路透社報導稱,阿里巴巴正與麥德龍展開新一輪談判,或收購其中國業務的部分股權;

5月底消息,目前至少有8家競購者準備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進行第二輪競購。

綜合網絡信息

不知是價格談不攏還是如何,變數不定,接盤者也遲遲不肯落錘。

更有獵雲網透露:6月26日,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的相關事宜合同已籤定,即將撤離中國,至於誰是接盤人,有待官宣。

先簡單介紹一下中國麥德龍

麥德龍股份公司(Metro AG)常稱作"麥德龍超市",是德國最大、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發超市集團,在麥德龍和萬客隆(僅限歐洲)品牌旗下擁有多家麥德龍現購自運商場,是德國股票指數DAX的成分公司,世界500強之一,54年歷史,分店遍布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760多家批發商場及食品配送業務。1996年進入中國大陸,北京和上海等59個大中城市擁有95家門店和房地產資產。

雖然麥德龍進入中國大陸時間較早,但中國大陸的發展似乎並不那麼順利。我們先看一下門店數量,開店比較乏力,與其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進入中國大陸的外資零售企業作對比:

而在業績方面也似乎不如意:

事實上,這家世界零售百強第三位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超市,自2010年開始營收就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麥德龍營收實現歷史最好的655.29億歐元,之後緩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億歐元,但在2016年其營收一度下降63%,至218.70億歐元。據2019年公布的麥德龍2018年年度財報來看,2018整個財年,麥德龍集團營業收入高達365.3億歐元,而中國市場的金額僅佔到7.3%。

麥德龍為什麼越混越差?

1、成也定位,敗也定位。麥德龍主要客戶為單位、中小企業等客戶,而這些客戶的消費相對固定,無法帶來銷售的激量增長。而這幾年,更是遇到國內單位消費限制等諸多因素,其業績增長疲軟。而對於大眾消費者,其採取的是高端會員付費制度,顯然難以在大眾消費者中推廣,無形中捨棄了消費能力更強的大眾消費者。

2、謹慎的擴張策略與低調的宣傳。麥德龍1996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至今開店才95家,而差不多同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家樂福有210家大賣場,而沃爾瑪更是達到440家。同時,麥德龍更是使用的低調的宣傳策略,各種媒體廣告基本上是看不到的,政府關係維繫也很薄弱,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麥德龍很難打開知名度,發展沒那麼順利。

3、國美、蘇寧、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品類殺手的成熟,京東、阿里、拼多多等新舊電商的發展壯大,新舊競爭對手的崛起,搶食了麥德龍的不少市場份額。

定位、擴張、競爭等內外都出了問題,麥德龍的日子理所當然的越混越差了。

麥德龍有自救嗎?

麥德龍越混越差,它自己也並非當局者迷,麥德龍也有過一些策略調整,可惜都沒有達成預期目的。

2014年,麥德龍對中國市場作出了一個全新的判斷,認為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小型業態,於是開始試水便利店「合麥家」。麥德龍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一個便利店品牌,被列為重點發展同樣選擇從上海開始,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商品涵蓋生鮮、熟食和零食等。還迅速開啟了特許加盟模式。

但是合麥家門店只開了4家,到2017年,因為門店銷售始終有限,而房屋租金持續上漲,7月,最終僅有的4家門店全部關門。而從提出便利店計劃到全部關門,不足3年時間。

便利店業務折戟,麥德龍不得不轉向其他小業態賣場。2017年12月6日,麥德龍在上海普陀商場開設了「美食匯」,試點餐飲+賣場模式,主要銷售以麥德龍優質食材和調味品製作的套餐產品。

2018年,麥德龍在上海新開了第一家緊湊型商場麥德龍優品匯上海虹口江灣店。與以往動輒1萬多平方米的大賣場不同,該店的營業面積僅2500平方米左右,同時也是麥德龍在中國首家嘗試使用自助收銀機和電子價籤的商場。

為了更快實現中國本土化,麥德龍還藉助阿里進行線上突圍。2015年,麥德龍與阿里達成合作,入駐天貓國際,雙方將在商品供應鏈、跨境電商和大數據方面進行合作,不過此舉並沒未給麥德龍帶來多少增長空間;2018年,麥德龍與菜鳥達成合作,並通過菜鳥的供應鏈體系全程把控,進一步降低供應鏈成本。

儘管在C端做了不少嘗試,但在大賣場整體不景氣的環境下,麥德龍的優勢似乎仍在B端業務。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表示,麥德龍40%的銷售額來自專業B2B的銷售。數據顯示,麥德龍的福利禮品業務(商業採購)在2016/17財年的營收增長達30%。

為什麼大家還搶著收購麥德龍?

既然麥德龍業績不那麼令人如意,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企業還要搶著收購麥德龍呢?

先看一個問題:阿里近幾年多次向麥德龍伸出橄欖枝,尋求合作,為了啥?那是因為在B端麥德龍中國卻又鮮少能遇到競爭對手,如一旦合作成功,這讓阿里在To B業務上的布局加速。麥德龍的第一個優勢在於,它有足夠多的B端用戶且黏性相對較高,再加上會員制的政策,讓麥德龍在線下也能更清楚客戶的購買習慣以及商品數據。一旦與阿里合作,對阿里會有極大幫助。這是其一。

其二、』作為大型倉儲超市,麥德龍在供應鏈和採購能力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數據顯示,麥德龍在全球35個國家擁有760多家批發商場及食品配送業務。麥德龍的全球供應鏈使其作為跨國公司,以強大的採購能力、低成本的運作為客戶提供高質低價的商品,其中不乏符合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高品質進口商品,這也是目前本土零售企業的短板。

其三,也是意料之外的是,地產或是麥德龍最大王牌。進入中國後,麥德龍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雖然前期投入大,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麥德龍早期購置的城郊地產成為稀缺資源,將存在巨大的增值空間。在最近曝光的八個競購企業名單中,就有萬科的身影。

如今,中國零售業線上網際網路巨頭與線下商場紛紛聯姻,當沃爾瑪牽手京東,蘇寧買下家樂福,一眾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找到網際網路依託後,具備B2B深厚優勢的麥德龍選擇與哪家合作,必將成為行業焦點,未來或將影響中國的零售業格局。

(來源:新零售研究智庫)

相關焦點

  • 家樂福被接盤,下一個輪到麥德龍屈臣氏?
    3.逛精品超市不僅僅是一件時髦的事,而是在尋求身份認同,這是線上無法提供的服務,也是線下的差異化生存之路。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收購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構築線上線下融合的超市消費場景,完善最後一公裡配送網絡,豐富蘇寧會員生態。
  • 頻傳「賣身」緋聞,麥德龍會成為下一個家樂福嗎?
    在麥德龍中國總部,上海普陀區麥德龍真北店,一位自稱是商場負責人的男士告訴獵雲網:「大概一個月前開始聽到這類消息,具體賣給誰,我們也不知道。」這是麥德龍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門店,儘管佔地一萬餘平米,商品琳琅滿目,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卻寥寥,整個賣場稍顯冷清。
  • 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被收購:從共贏走向通吃
    來源:格隆匯作者:劉潤 來源:劉潤10月11日,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籤訂最終協議,物美集團將持有80%股份。繼家樂福中國後,麥德龍中國也被賣了。作為1995年一同進入中國市場的家樂福和麥德龍,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這樣的國際零售巨頭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是經營不善,水土不服嗎?都不是。其實很可能是這個時代從一個大家一起賺錢的共贏競技場,變成了通吃競技場。
  • 麥德龍等於兩個家樂福?永輝、物美究竟看中它什麼
    繼家樂福中國以作價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蘇寧易購後,早在去年就傳出出售消息的另一外資零售企業麥德龍(需求面積:8000-9000平方米)最近被外媒曝出消息,稱關於麥德龍的競購目前已進入最後一輪,潛在買家的範圍逐漸縮小,目前只剩下兩家本土零售企業物美和永輝在角逐。
  • 2020上半年零售業10大事件|零售|家樂福|家家悅集團|麥德龍集團|...
    事件影響:作為一個典型的中產倉儲式會員制超市,Costco的火爆從去年八月在上海開業的閔行店延續至今。Costco三店的敲定,意味著Costco的門店擴張路線已經從上海擴散輻射到周邊省市。而門店擴張戰略和低價策略背後要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來維持,就目前而言,未來的Costco的門店擴張之路道阻且長。
  • 德國超市叫麥德龍,法國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超市叫什麼名字
    自然超市的知名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一個超市都是相互競爭,在其中有很多國際性知名品牌超市,例如麥德龍,家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這些。中國的象徵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來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來大伙兒都是知道麥德龍。
  • 麥德龍株洲店10月開業 家樂福第二店正在籌備
    麥德龍株洲店10月開業 家樂福第二店正在籌備來源:聯商網2014-04-04 14:58  昨日,河西麥德龍商場正式發布招聘計劃,意味著商場正醞釀開業。記者昨日獲悉,麥德龍商場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開業,營業面積達1萬平方米。另外,家樂福也將在株洲開設第二家分店,有望2016年開業。  特色:絕大多數商品都是捆綁式或整箱銷售  麥德龍是德國最大、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美的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麥德龍經營面積達1萬平方米,今年9月試營業,10月1日正式開業。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小的時候我們特別喜歡跟爸媽一起去超市。在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超市的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個超市都會相互競爭,其中有很多國際大品牌超市,比如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等。中國的代表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必大家都會知道麥德龍。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成立時間是1964年,至今也是很多年了,同時它也是世界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有分店的,在國內也是經常會看到麥德龍這個品牌。
  • 主題:家樂福麥德龍轉型便利店 永輝7萬員工轉型當老闆
    2014年11月底,橘色、黃色相間的「easy家樂福」LOGO低調現身上海,標誌著家樂福在中國首家便利店正式試水。與此同時,其他同業巨頭也沒有閒著,大潤發也正在醞釀進軍便利店業態,而常年主打B2B零售業務的麥德龍在中國區也悄然嘗試便利店模式,並計劃未來在華以特許經營模式擴張便利店。
  • 家樂福撤離,沃爾瑪「賣身」,今麥德龍也要跑?為何國內留不住人
    而後家樂福也選擇了將80%的股份賣給了蘇寧,有了這一本土企業的全面改造後,家樂福也在加速的融入到蘇寧中,目前來說銷售業績也有了新的轉變。麥德龍也要離開?1995年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和錦江集團展開合作,在1996年開設了第一個商場,剛投入就贏得了巨大的經濟反響,其倉儲式的經營模式讓很多本土企業也隨之模仿創新。當然麥德龍之後也在58個城市開了八十六家商店。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 美國有沃爾瑪超市,法國有家樂福超市,德國有麥德龍,那中國呢?
    美國有沃爾瑪超市,法國有家樂福超市,德國有麥德龍,那麼中國呢?如今網絡購物愈來愈便捷,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愛去門店買東西,例如商場。在晚飯後的休閒娛樂時間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或是去超市看一下有木有新鮮的物品能夠 買。
  • 「賣身」緋聞背後藏著一個矛盾的麥德龍
    這一次是阿里和麥德龍。據媒體此前報導,阿里巴巴和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正在展開新一輪談判,或收購其中國業務的部分股權。難道麥德龍要步家樂福中國的後塵,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一顆棋子?麥德龍被「賣身」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騰訊、復星都和麥德龍有過「緋聞」。
  • 蘇寧60億抄底家樂福後,19億歐元收購麥德龍的物美為什麼賺翻了?
    文 / 華商韜略 方樂迪 編輯/倪晨繼家樂福(中國)作價60億元賣給蘇寧易購後,又一外資零售巨頭、世界第三大超市麥德龍賣身離場。但此次,麥德龍的買家卻是本土零售品牌——物美。此前呼聲較高的永輝沒能競購成功本筆交易,而永輝超市繼家樂福之後,再次失去了麥德龍。此次作價19億歐元的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調查
    不少知情者更是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麥德龍、家樂福等巨頭出售中國業務背後的故事與緣由。這些國際零售巨頭的「退」也是為了「進」,如果把中國市場業務看做是一個項目,那麼這些外資零售商也不虧。只是在未來整合的道路上,本土接盤者如何對接融合值得探討。
  •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這筆生意划算嗎?
    相比一般的超市,麥德龍的賣場要更大,像一個巨大的倉儲車間,各類商品被整整齊齊地碼在儲物貨架上。店面面積的要求使得麥德龍的選址往往在遠離城市中心的地方,加上麥德龍採取了獨特的會員制,只有申請加入並擁有「會員證」的顧客才能進場消費。這一切都讓中國消費者不習慣。
  • 主題:看麥德龍是怎樣"大躍進"的
    德國麥德龍超市集團獲得的巨大成功背後究竟有何秘密?  成功秘訣  麥德龍集團首先在全球範圍內以食品經營為主,在確保質量和品種的前提下堅持天天低價的經營方針,該超市集團在採購的時候就牢牢掌握其低廉的售價。
  • 線上家樂福逐鹿京城
    家樂福網上商城依託了線下大賣場優勢,網上貨品來自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消費者可以選擇在門店自提,也可以在門店進行退換貨。  家樂福去年5月開始在上海進行網上商城內測,6月正式上線。去年12月28日,家樂福網上商城App正式上線,家樂福還獲得了「上海自貿區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牌照,這就意味著允許第三方商戶入駐家樂福電商平臺,家樂福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電商業務。
  • 再見,麥德龍!上海曾經的超市大賣場,你還記嗎?
    小功能垃圾分類快查籤到領紅包繼家樂福「賣」給了蘇寧之後又一家外資超市也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它就是麥德龍!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籤訂最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