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被收購:從共贏走向通吃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格隆匯

作者:劉潤

來源:劉潤

10月11日,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籤訂最終協議,物美集團將持有80%股份。

繼家樂福中國後,麥德龍中國也被賣了。

作為1995年一同進入中國市場的家樂福和麥德龍,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那這樣的國際零售巨頭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是經營不善,水土不服嗎?

都不是。

其實很可能是這個時代從一個大家一起賺錢的共贏競技場,變成了通吃競技場。

而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沒能夠很好地適應。

— 1—

線下零售最重要是什麼?

地段。

沒有人流的店鋪是無源之水。而地段承載的就是人流。

因為城市那麼多,那麼大,地域關係天然隔絕了他們進行惡性競爭。

這樣的競爭邏輯就是分散的共贏競技場。

你選這裡、我選那裡,大家慢慢選。

雖然有些區域可能會有較激烈競爭,但從整個零售業來看,大家還是在競爭中相安無事,彼此共贏。

所以,家樂福、麥德龍過去在共贏競技場中,一直活得還不錯。

直到這兩年,隨著電商突飛猛進的發展,競爭從共贏競技場走向通吃競技場,讓他們感受到了強烈的不適應。

— 2—

什麼是通吃競技場?

三體裡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人類越來越文明後,變得非常有禮貌,互相謙讓。

因為那時的人類是在一個共贏競技場裡面,資源充沛。

但是當三體人拿到了地球的控制權,立刻把幾十億地球人全都趕到澳大利亞,這時就進入了通吃型競技場。

澳大利亞的資源只能夠養活5000萬人,就必須幹掉其他的70億人。

這時候,就不要談什麼共贏,什麼禮貌,什麼文明了。

什麼都沒有了。

已經從共贏競技場走進了通吃競技場。

回過頭再說零售,為什麼電商突飛猛進會對家樂福、麥德龍有巨大的影響?

2018年的雙十一,天貓佔整個銷售額的67.9%,而京東佔了17.3%,將近20%。

整個電商零售進入了721的邏輯,也就是贏家通吃的邏輯。

— 3—

贏家通吃的邏輯是非常殘酷的競爭模式。

很多傳統零售人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競爭,所以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競爭。

他們還習慣自己多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

實在不行,別人第一,他就第二,甚至第三、第四也行。

但是現在競爭的本質邏輯變了,通吃競技場裡,只有第一名。

這時,他們一大群秉持著共贏競技場競爭邏輯的人來玩通吃遊戲,過得就會很艱難。

— 4—

關於共贏競技場,我們往回看,長期霸居著世界500強第一名的沃爾瑪公司。

沃爾瑪出現之前,人們購物是去Department Store,在這樣百貨商店,不同的商品是分門別類的。

你要買五金,就去五金店;買小吃,就去食品店;買文具,就去文具店等等。

這樣的小店一家挨著一家。

那沃爾瑪做了什麼?

沃爾瑪跑到郊區,建一個商品品類特別全的Super Maket 。

為什麼沃爾瑪要這樣做?

因為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汽車以及冰箱的普及,人們可以把日購變成周購。

一周買一次,塞到冰箱裡,一次用一周。

那為什麼人們會去沃爾瑪購買?

因為郊區租金便宜,沃爾瑪的採購量又大,所以商品的價格就會相對便宜很多,人們自然會樂意選擇去沃爾瑪購買。

沃爾瑪讓人們的採購更集中了,從過去分散的共贏競技場裡,邁到了聚集的通吃競技場。

也只有這樣,沃爾瑪才能多年佔據世界500強的第一名。

但那時的百貨商店,那些Department Store 就會過的很艱難。

最後的話

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這樣的商業模式,把過去零散在各個社區裡的購買聚集到城市集中區,如果我們給他下個定義,叫城市級通吃。

也就是他們把一個城市人的購買聚集起來,沃爾瑪在這個城市強,家樂福在那個城市強。

那麼如今的電商,因為交易成本更低,他們就可以把一個國家人的購買量聚集起來,成為國家級通吃,甚至更遠的未來也有可能形成地球級通吃。

今天,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被收購,可能有在這個行業從事多年的人會感到困惑和不解。

其實這與我們身在其中的人工作努力與否無關,只是因為新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把物理上的隔離用更新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聚集。

這背後本質上是競爭已經從分散的共贏走向聚集的通吃。

恰如,《三體》中所說的一句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不過,對於感到困惑和不解的朋友,競爭模式的變化,也意味著機會越來越多。

只要能適應並擁抱新的模式,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和經驗,未來的你也一定大有作為。

相關焦點

  •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這筆生意划算嗎?
    麥德龍中國也賣了!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籤訂最終協議。麥德龍集團執行長奧拉夫·科赫(OlafKoch)如是回應出售中國業務。1996年,麥德龍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市普陀區開出第一家店。彼時,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帶著「歐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的光環走進中國市場。和家樂福、沃爾瑪不同的是,麥德龍採用的是綜合性現購自運(Cash& Carry)的方式。
  • 麥德龍,下一個家樂福?
    家樂福被蘇寧易購收購之後,又一外資零售巨頭——「麥德龍」在中國的發展引起大眾的關注。其實也不能責任大眾過於八卦,近兩年麥德龍一直陷在「被收購」的泥潭裡:2018年8月,麥德龍中國即將「被收購」的消息傳出:麥德龍中國業務正在尋求出售,復星國際正在洽談收購麥德龍股份;9月外媒報導,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包括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夥伴等事宜;10月,麥德龍再次傳出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夥伴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 蘇寧60億抄底家樂福後,19億歐元收購麥德龍的物美為什麼賺翻了?
    文 / 華商韜略 方樂迪 編輯/倪晨繼家樂福(中國)作價60億元賣給蘇寧易購後,又一外資零售巨頭、世界第三大超市麥德龍賣身離場。但此次,麥德龍的買家卻是本土零售品牌——物美。此前呼聲較高的永輝沒能競購成功本筆交易,而永輝超市繼家樂福之後,再次失去了麥德龍。此次作價19億歐元的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 ...物美拿下麥德龍、永輝放棄收購中百……2019中國超市12大收購...
    2019年以來,家樂福、麥德龍中國先後被蘇寧、物美收購,至此早期國內外資零售巨頭僅剩沃爾瑪。當然,還有永輝收購中百計劃落空、華潤萬家退出山東、北京大賣場市場、家家悅進軍安徽...2019年,可以稱之為超市「整合」元年。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一年 這筆買賣能打幾分
    來源:澎湃新聞被蘇寧易購收購一年以後,老牌外資商超家樂福終於跟上了中國速度。去年6月,蘇寧易購公告稱,擬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去年9月27日,雙方正式完成股權交割,蘇寧易購通過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
  • 家樂福被接盤,下一個輪到麥德龍屈臣氏?
    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收購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構築線上線下融合的超市消費場景,完善最後一公裡配送網絡,豐富蘇寧會員生態。換而言之,營業額接近300億元、擁有210家大賣場的家樂福中國整體估值僅為60億元人民幣。
  • 2020上半年零售業10大事件|零售|家樂福|家家悅集團|麥德龍集團|...
    從收購華潤萬家山東大賣場到收購快樂真棒,一直深耕山東市場的家家悅近年來越發注重增強主營超市業務的規模優勢和市場競爭能力,持續擴大線下實體規模,形成區域密集布局優勢。事件五物美、麥德龍交割完成,品牌保持獨立運營影響指數☆☆☆☆☆事件詳情:4月23日,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完成交割。新股權結構下,物美集團持有麥德龍中國8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持有20%的股份。
  •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調查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成為重磅新聞,但此事也在業界意料之中,因為關於麥德龍中國業務或出售的傳聞已不絕於耳。就在不久前,蘇寧控股了家樂福中國業務。相比多年前,華潤系收購TESCO中國業務時,大家的詫異,這幾年零售業之間的併購越來越頻繁,而沃爾瑪、家樂福與中國本土業者的資本或戰略合作也成常態。
  • 家樂福中國姓「蘇」 樂天瑪特、百盛退出 外資零售凜冬已至?
    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一時之間引發諸多熱議。此次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中國,蘇寧公布了家樂福的業績,顯示2018年末,家樂福中國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9.27億元,2018年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
  • 梁啟東: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的啟示
    本文大概4200字,讀完約12分鐘「 國際商界大咖家樂福和蘇寧達成協議,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如果交易完成,家樂福集團僅持中國公司20%股權,蘇寧將成為控股股東。中國零售業的版圖又發生了變化。」6月下旬,一個出人意料的新聞爆滿中國的商界:國際商界大咖家樂福和蘇寧達成協議,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近幾年國際商業巨頭在中國經營萎靡,甚至折戟沉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家樂福和蘇寧的交易卻不一樣。除了它這麼急切地想要離開中國市場外,更是兩下交易的價格令人跌了眼鏡。
  • 德國超市叫麥德龍,法國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超市叫什麼名字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名字小的時候大家非常喜愛跟父母一起去超市。在日常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伙兒不可或缺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購到自身要想的物品。自然超市的知名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一個超市都是相互競爭,在其中有很多國際性知名品牌超市,例如麥德龍,家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這些。中國的象徵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來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來大伙兒都是知道麥德龍。
  • 家樂福中國,終於賣掉了
    但由於家樂福中國業務出售與麥德龍中國業務競標發生時間段有些「重合」,家樂福中國的資產質量情況又顯然不如麥德龍中國,導致家樂福中國業務的出售顯得有些「低調」。受關注、受歡迎度不如麥德龍中國業務。此次,家樂福中國最終以60億元人名幣的整體估值,將80%股權出售給蘇寧。好的一面是,有結果了。令人感概的一面則是價格有些「寒酸」。
  • 頻傳「賣身」緋聞,麥德龍會成為下一個家樂福嗎?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和中國消費環境的變化,一邊是亞馬遜、樂購等外資企業紛紛出逃,一邊是阿里、騰訊等國內巨頭攻城掠地。身處其中的麥德龍,似乎難逃外資企業「水土不服」的魔咒,面臨被收購的命運。巨頭競購,麥德龍的三張王牌細數近兩年,麥德龍一直陷在「被收購」的泥潭裡,不知是價格談不攏還是如何,變數不定,接盤者也遲遲不肯落錘。
  •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小的時候我們特別喜歡跟爸媽一起去超市。在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超市的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個超市都會相互競爭,其中有很多國際大品牌超市,比如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等。中國的代表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必大家都會知道麥德龍。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成立時間是1964年,至今也是很多年了,同時它也是世界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有分店的,在國內也是經常會看到麥德龍這個品牌。
  • 頻繁「被出售」 麥德龍為何在中國屢次受挫?
    但麥德龍在出售這些增長型資產後,還剩下什麼?麥德龍中國的價值,到底還有多大?被收購後還能否保留其品牌?歐洲零售巨頭為何在中國戰略失靈?   緋聞不斷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麥德龍中國第一次傳出「被收購」的消息。   2018年就有消息稱麥德龍中國業務正在尋求出售,復星國際正在洽談收購麥德龍股份。
  • 美國有沃爾瑪超市,法國有家樂福超市,德國有麥德龍,那中國呢?
    美國有沃爾瑪超市,法國有家樂福超市,德國有麥德龍,那麼中國呢?如今網絡購物愈來愈便捷,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愛去門店買東西,例如商場。在晚飯後的休閒娛樂時間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或是去超市看一下有木有新鮮的物品能夠 買。
  • 家樂福撤離,沃爾瑪「賣身」,今麥德龍也要跑?為何國內留不住人
    到了中國後Costco顯然再次受到了熱捧,倉儲會員的模式讓它佔據了諸多的優勢條件,低毛利、貨架精簡、大包裝等,正是憑著核心的運行模式,讓Costco在全球都能吃得開。不過即便Costco進入中國,也不能否定大賣場在中國的隕落,很多大型商超紛紛選擇了賣身或和本土企業合作,這是為啥呢?
  • 蘇寧正式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
    歷經3個多月後,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的交易終於落下錘音。9月27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已經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這意味著,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蘇寧時代。  此前,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擬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