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稻城亞丁的途中,9月21號我們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參觀了位於理塘縣城西北部老城區的勒通古鎮·千戶藏寨。
勒通古鎮由13個藏寨,4000餘戶藏房組成,是規模最為龐大的藏民聚居地。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詩歌,在民間廣為流傳。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的詩以情歌為主,表現了他短暫而傳奇的一生中愛與憎、苦與樂、行與思、感與悟,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願望。他的詩歌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因其生前絕筆《潔白的仙鶴》使得倉央嘉措與勒通古鎮有了解不開的緣。
座落在勒通古鎮中的仁康古屋也被稱作「七世達賴故居」,是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誕生之地。
據導遊介紹,仁康古屋在四百多年中先後降生過13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其中著名的有7位。在仁康古屋內可以看到這7位活佛的畫像。
勒通古鎮的藏族民居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外牆上的裝飾令人耳目一新。
漫步在勒通古鎮,令人目不暇接。若時間充裕,真該好好在古鎮裡轉轉。
長青春科爾寺由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於1580年創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甘孜康巴藏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黃教寺廟。
據導遊講,長青春科爾寺,應該讀作長青·春科爾·寺,「長青」意為彌勒佛(即未來佛),「春科爾」意為法輪,「長青春科爾」意為彌勒佛法輪(標誌著法輪常轉、妙諦永存)。
長青春科爾寺原為黑教寺廟,在明萬曆年間三世達賴途經該地時改為黃教並為其開光,現為康南佛教聖地。
雄居理塘縣城最高點的長青春科爾寺,佔地面積龐大。站在這幾座氣勢恢弘的大殿前,會讓人立刻有一種渺小的感覺。
據稱,在藏區有「上有拉薩三大寺,下有安多塔爾寺,中有理塘長青春科爾寺」的說法,可見該寺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
去往稻城亞丁的途中,在到達理塘前所經過的沿途風光也令人讚嘆。
如天路十八彎。
進藏第一高原,海拔4668米的尼瑪貢神山。
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
過理塘後所經過的兔兒山。
有著「世界最大古冰體遺蹟」之稱的海子山。
去稻城亞丁,除了親臨有最後的香格裡拉、人間仙境之稱的亞丁景區外,實際上沿途風光也非常迷人,一路上驚喜不斷。
雖然隨旅行社出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反帶來的風險,但我感覺,如身體許可,還是自駕出行更好,因為沿途有太多風景值得駐足欣賞。
我是愛旅行、愛攝影的
關注我,發現更多精彩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