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肉類的價格還是處於一個比較高的趨勢,我們最近推薦得比較多的是素食類的下飯神器。只要我們勤快起來,哪怕是素材我們也能做得比肉都好吃。最近小編去某餐館吃飯的時候,點了一份乾鍋排骨,整個裡面可能最多有8坨小小的排骨,其餘的全是土豆。完事後相當鬱悶,想了想還是勤勤懇懇買點素菜回家做好吃的吧。
於是小編選擇了最下飯的茄子,茄子其實是一個很神奇的菜,做得好就無比好吃,做不好那是吃一口就難忘終生。曾有幾次,小編吃到了那種異常油膩的茄子,一口茄子半口油,真的是可以把人吃到懷疑人生。所以小編找了下口碑不錯的菜譜,自己跟著做了下,沒想到巨下飯。下面我會把製作方法寫在最後,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茄子的由來
茄子在以前有一個很好聽的別稱叫做「落蘇」。據說茄子原產於印度,所以茄子最初流傳到中國的時候是屬於「進口蔬果」。一般的尋常百姓都沒有就會能夠見到它的聲影,到了唐代後期就開始產生了「落蘇」一詞,直到那個時候茄子仍然沒有普及。後來又因為不管茄子是什麼形狀幾乎顏色都是紫色的,於是人們又把它稱作「紫菜」。在「落蘇」與「紫菜」之間還有一個別稱,稱為「崑崙瓜」。我們國家現在栽培的茄子大多數是圓形的,很像茄子自己野生生長的形狀。然而在元代,我們培育出的大多是長條形的茄子,最後這種長條形茄子被日本引入。
怎麼挑選茄子
不經常買菜的朋友或者不知道怎麼挑選茄子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看下接下來的內容。我們自己買茄子的時候,買回去發現裡面的籽已經老了,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好,所以用茄子做菜的朋友要學會怎麼挑選茄子。
首先我們看茄子的顏色,嫩茄子的顏色是烏紫色的,皮很薄,在它的花萼下面有一部分綠白色的皮。老茄子的話就相反,顏色是發亮的,一根重量很大,買回去後會發現茄子肉跟表皮很容易分離。我們挑選茄子看見的茄子表面幾乎都是發亮的,這是因為上面有一層蠟質,可以起到保護茄子的作用。我們買回家需要保存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把這層蠟質給弄掉了,也不要磕磕絆絆,儘量放在陰涼處保存。
現在市面上的茄子分為紫紅色跟淡紅色,這是品種不同的原因,並無關茄子的新鮮嫩度。除了上面說的幾種方法以外還可以用手握一下,有粘滯感的就是嫩茄子,硬的就是老茄子。關於之前提到的花萼下面的綠白色的皮,是呈環狀的,環狀越大也代表茄子越嫩。
醬爆茄子
本期沒有介紹大家熟知的魚香茄子,而是醬爆茄子,光聽名字是不是就覺得這道菜很帶感。這道菜就如名字一樣在嘴裡能瞬間引爆你對米飯的念想,一口茄子下去立馬就能吃幾口米飯,兩者結合在嘴裡的味道剛剛好。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如何製作這美味的醬爆茄子吧。
首先準備食材:3根茄子、1個尖椒、適量薑末、適量蒜末、少許辣椒末、1大勺生抽、一大勺甜麵醬、一點點鹽、一點點糖。
尖椒切絲,不能吃辣的可以換成青椒或彩椒,放這個主要是解膩,同時可以讓菜色也更加好看。姜蒜小米辣剁碎,不能吃辣的可以不放小米辣。茄子洗乾淨,用手撕成條狀或者用刀切成滾刀狀,然後放在冷水裡泡十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茄子氧化,並能使茄子在後面炒的時候不吃油,泡好後撈出擠幹水分。
小編用到的是細長條茄子,所以很好掰,另外手撕的茄子更容易入味。如果大家用到的是普通的粗長茄子或者圓茄子,那就是上面說到的用刀切,因為實在是不好手撕。鍋裡放比平時炒菜多-些的油,油放少了茄子容易焦。燒熱後下茄子大火爆炒至斷生,然後加薑末蒜末辣椒末翻炒出香味。茄子變軟後,加一大勺生抽和一大勺甜麵醬,再放入一點點的鹽和糖,翻炒均勻。不喜歡甜口的可以把甜麵醬換成黃豆醬、豆辦醬等等,因為醬很鹹,所以千萬少放鹽!接著放尖椒絲大火炒至入味,小心嗆到哈。最後就是起鍋裝盤啦,妥妥可以吃三碗飯!
小貼士
茄子在炒之前無需做任何處理,只需在烹飪的時候多放點油,大火爆炒接可以了,簡單快速又省事。沒有處理過的茄子原汁原味,特別好吃。如果油放少了,最後實在怕糊鍋的朋友,可以中途沿著鍋邊加一丟丟熱水,味道不會差的喲。如果不想油太大吃油多,又想使茄子快熟不變黑的,可以將茄子撕好或切好後表面撒點鹽抓拌均勻醃一下,十分鐘後再用清水洗乾淨,擠幹水分後再烹飪。一定要擠幹哦,不然下鍋會濺油。這樣操作炒茄子的時候只要放和平時炒菜一樣多的油就可以啦。
美食小看法
從小吃到大的茄子真的是美味,家裡人做的茄子基本都是紅燒味,後來自己慢慢愛上了魚香茄子,巨下飯的啊。不過小編很少自己做茄子,因為實在是做不出來記憶中的味道,不過小編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出來的醬爆茄子是真的好吃。所有的味道都被茄子吸收完全了,吃一口茄子就能扒拉好幾口飯。有的朋友覺得茄子很油,經常吃對身體不好。可是我們一個星期吃兩三次還是沒有問題的,況且自己在家做的茄子吃起來也很健康,不用擔心太大的安全問題。另外做茄子的時候老師會有朋友覺得油少了,茄子一倒下去,油就立馬被吸乾淨了。不過不用擔心,炒的時候我們開大火快速翻炒是不會出現糊鍋的問題的。喜歡吃茄子的朋友一定要試試上面這道醬爆茄子,絕對引爆你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