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為營造安康、暖心的別樣年味,讓「就地過年」群眾感到暖心舒心安心,中山市文化館、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石岐街道宣傳文化服務中心聯合策劃開展了《留在中山過春節挺好》專題節目,系列「文化大餐」已備好,一起「雲」上過個熱鬧年吧!
大年初一
中山這邊就會製作煎堆
寓意「煎堆碌碌 金銀滿屋」
今天你們開油鑊了嗎?
皮薄餡料豐富且金黃
是舌尖上的記憶
讓我們回顧一下它的美味吧~
正月初一,是農曆年、月、日的開始,這一天是農曆正月的頭一天;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隋代杜臺卿在《玉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正月一日是農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南 瓜 煎 堆
糯米粉 500克 // 熟南瓜 100克
泡打粉 10克 // 食粉 5克
白砂糖 150克// 豬油 50克 //清水 200克
餡料:白蓮蓉加白蓮子
小貼士
1、南瓜需蒸熟後搗成泥。
2、鍋中放油,小火燒油,用木筷子測溫度,起泡
就可以下鍋。
3、鍋自己撈起來後發現皮有點軟可以下鍋在小火
翻動炸5分鐘,炸的工具別沾水,水碰到油很恐怖。
把蒸熟的南瓜搗成泥,將糯米粉,澱粉,白糖,一次性加入南瓜泥裡,揉成麵團;揉好的麵團是光滑略有硬度的,太軟的不好成型,根據麵團柔軟可以適量添加麵粉和水,將麵團分成50g左右的小麵團。
麵團包入白蓮蓉加白蓮子,糰子做好後 灑上芝麻,放在揉面墊繼續揉光滑,如果太黏的話可以加點粉進去揉,蓋保鮮膜醒20分鐘,切開兩半,一半半保鮮膜包起備用,一半先擀成厚約2毫米的面片,用圓形玻璃杯壓出圓形。
油先燒到六成熟,然後再降到三四成熱的樣子,保持火候不變,把糰子放進去,馬上輕輕的翻滾動糰子,要不停的轉動,把篩子了底部適當的輕輕把糰子壓扁,再放開,一直到糰子炸的是原來的兩倍以上,直到表面金黃圓潤,即可出鍋。中山市石岐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
中山市星聲教育藝術培訓中心
中山金鑽酒店
中山市逢源酒家
中山威尼斯西餐廳
中山市小欖人家酒樓
中山市豐源軒粵式茶樓
中山市採蝶軒食品有限公司
中山市有得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廣東省林開勝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
進館參加活動的市民請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掃碼登記和測量體溫,全程佩戴口罩,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