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起油鑊』,炸煎堆啦!」1月31日,九江鎮煙南南水村吳氏宗祠內熱鬧非凡,煙南村村民、志願者和新市民歡聚一堂,準備炸煎堆迎賀新春佳節。
新春將至,年味漸濃,各項傳統年俗也陸續登場。而說起年俗,在春節前起油鑊,炸煎堆、油角等好意頭食物,是廣東人迎新年必備的。而在九江鎮煙南村,每逢過年過節,村民們都會起油鍋炸空心煎堆。
當日上午,由煙南村黨委、煙南村村委、煙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辦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年味飄香·情滿煙南『我在九江過大年』」關愛新市民活動在煙南南水村吳氏宗祠舉行。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不少煙南村村民和新市民帶著孩子前來,一同在現場學習炸煎堆這個佛山傳統年俗美食的製作,在製作濃濃「年味」美食的同時,感受傳統年俗文化的魅力。
「一碗糖兌兩碗水,再放八把糯米粉……」煙南村有近二十年炸煎堆經驗的好姨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做空心煎堆的步驟,「『猜』好粉後可以開始包了,包的時候手指要靈活,要留足夠的空間在裡面。」活動現場,市民們一家大小一同前來,在志願者的悉心指導下,家長和孩子們認真地做起了「煎堆」美食。一壓一捏,每一道工序的背後,都包含著煙南村村民在傳統民俗美食文化上的傳承與發揚。
「大煎堆很容易頭重腳輕,所以要儘量放滿這個鍋,讓他們相互擠壓固定。」守在鍋邊的阿姨不斷地用篩子的底部在煎堆上輕壓、打圈,讓其受熱均勻。
經驗豐富的志願者不斷地用篩子的底部在煎堆上輕壓、打圈,讓其受熱均勻。「下了油鍋,空氣遇熱就會撐大煎堆。」眼看小小的煎堆胚在油鍋裡膨脹,慢慢地變成了「大煎堆」,小朋友們興奮得不得了。在小朋友們看來,第一次接觸到製作煎堆的活動,對他們來說非常新奇有趣。
家住煙南的新市民梁小姐帶上自己的孩子來到了現場,由於他們的家鄉在廣西,今年雖沒有辦法回家,但是能來參加活動,讓自己的孩子感受下九江的年俗文化,非常開心。「我們家鄉的習俗跟廣東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次機會十分難得,讓我們對九江人的過年習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感受到了這座小鎮的包容和開放。」
煙南村村民吳先生則表示,「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會製作這些傳統美食,此次活動給孩子們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不僅能夠親手製作傳統美食,也讓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
剛做好的煎堆渾圓飽滿,薄薄的一層皮脆脆的,通體金黃,滾滾芝麻,賣相相當吸引人。所謂「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象徵著金銀財寶「堆」滿屋,寓意著來年好事連連、財源滾滾而來。
此次活動共製作了800多個空心煎堆,除了展示傳統民俗手藝外,還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通過製作傳統年俗美食,把那些大家記憶裡關於「年」的味道重新「熬製」出來,為市民獻上了一道具有濃濃「年味」的文化大餐,同時也令群眾感受到煙南村歡樂和更深的社區鄰裡情。據了解,煙南村計劃將800多個空心煎堆進行義賣,義賣所得將用於幫扶有需要的困難群眾,「用美味傳遞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