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體檢我的血壓是130/95mmHg,是高血壓嗎?還能恢復正常嗎?
血壓分為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平時測量血壓要讀取這兩個讀數,通過這兩個數值來判斷血壓的正常與否。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大於140/90mmHg,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這兩個數值都達到標準才能診斷,只要有一個超過標準即可診斷患上了高血壓,由此可見這兩個血壓既有聯繫又各有意義,那麼哪一個血壓更重要呢?
其實,血壓就像是我們的左右手,哪一個都很重要,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手習慣,有的人右手利用率最高,而有的人卻是「左撇子」,比右手用起來更靈活,兩隻手加起來才能最好的完全各項活動。左右手的之間存在的這些差異,與不同的人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強弱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不同,又受哪此因素的影響呢?
人的血壓高低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心臟的收縮功能心臟每收縮一次就會將大量的血液泵入血管,此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即為收縮壓;而心臟舒張一次血管中的血液便會回流進心臟,血管承受的壓力降低,稱為舒張壓。正常情況下,血液的泵出與回流處於動態平衡中,而這個過程與心臟收縮的頻率密切相關。
當心率增快時,往往會出現心臟來不及完全舒張的情況,便使得血液不能及時回流入心臟,血管中滯留的血液量增多,就表現出舒張壓升高,所以舒張壓偏高的人心率通常也會快。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血壓升高的早期,提示應當及時採取幹預措施,是有機會恢復正常的,否則將成為真正的高血壓患者,更多見於中青年人。
血管發生動脈硬化血管的彈性決定了其收縮功能的強弱,心臟泵出血液後,血管會擴張管腔容納更多的血流以緩衝血流壓力,隨後降著血液回流進心臟,血管回縮所受的血流壓力減小。當血管發生動脈硬化及粥樣硬化時,這種擴張和回縮能力下降,特別是擴張時受到的影響更大,就表現為收縮壓升高的更為明顯。
由於老年人血管本身在不斷老化,或因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等導致血管發生了病理性的粥樣硬化,因此往往表現為收縮壓升高的更為明顯,甚至只是收縮壓升高,在醫學上稱為單純收縮壓升高性高血壓。
全身血容量的多少 人的全身血管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其中血液總量的多少,對血管承受多大的壓力有一定的影響。吃的過鹹時,血液中由於大量鈉元素存在,滲透壓會升高,身體組織細胞中的水分大量進入血液,便導致了血壓的升高,且對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影響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是血管受到異常壓力的結果,長期存在都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只不過反映出的問題各有側重,舒張壓升高明顯往往在高血壓發生的早期, 收縮壓升高更多見於年齡較大的人,或是伴隨高血壓患病的進程延長表現的更為明顯,需要採取措施給予更有效的控制。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