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一公斤的長江刀魚是誰在偷捕?

2020-12-21 人民日報

從2020年1月1日開始,長達十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目前,「禁漁令」實施已近半年,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暗訪發現,長江偷捕魚類現象並未禁絕,特別是「江鮮」仍在暗中交易,有的一公斤能賣6000元左右。暴利驅使下,對長江魚類的捕撈、運輸、銷售,已經形成完整的黑色地下產業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江鮮」仍在交易,價格比往年漲了一倍

10多條刀魚依次排開,江蝦佔了半個水箱……這是「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長江沿線某市水產市場看到的景象。

「清明後刀魚刺變硬了,小江刀一公斤500元,超過二兩的1公斤800元。」一位魚販子稱,江蝦的價格也在一公斤300元左右。

在另外一個市的商貿批發市場,一位紀姓商戶告訴記者,吃「江鮮」需要通過特殊渠道提前兩天訂貨。「很多『江鮮』館都從我們這裡拿貨。養殖的鮰魚一公斤24元左右,野生的價格是10倍以上。」

長江刀魚被譽為「長江三鮮」之一。由於環境惡化、捕撈過度等諸多原因,近年來刀魚資源嚴重枯竭。隨著數量減少,價格不斷走高,一些不法分子為獲取暴利鋌而走險。

「物以稀為貴,越是禁止價格越高。」當地商戶告訴記者,「刀魚的價格比往年漲了一倍,供不應求。清明前的長江刀魚刺很軟,一公斤甚至能賣到6000元左右。」

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在長江捕食野生刀魚屢禁不絕。記者在多個發生交易的市場上沒有看到監管人員。「他們來我們就躲,他們走了我們賣。」有商戶稱之為「躲貓貓」。

某市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曾聯合開展長江水產品專項執法行動,工作人員透露:「執法中發現,私下裡還是有偷偷摸摸點對點的銷售,在一些餐館發現有長江水產品。」

除了刀魚,長江裏白鱀豚、白鱘、長江鰣魚等物種也已多年鮮見,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極度瀕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出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保護岌岌可危的長江生物資源。但記者發現,「禁漁令」下,一些人還繼續在珍稀物種保護區偷捕。

長江航運公安局鎮江分局近期破獲一起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在凌晨駕駛小漁船開到江豚保護區,使用自製的電抄網捕魚,短短3個多小時就捕撈150多公斤的漁獲物。

非法電捕是主要方式,偷捕和銷售呈組織化、專業化

電魚是偷捕的主要方式。「這是標準的酷捕濫撈、竭澤而漁。過去,漁民都知道要讓水域休養生息,但現在,即便是長江禁漁以後,也仍看到不少人非法電魚,讓人憤怒、痛心。」多年從事長江水生物保護的志願者張明浩說。

「長江禁漁後,受暴利驅動,一些原先並非漁民的人也加入偷捕。」長江航運公安局鎮江分局刑偵支隊支隊長曹欽說,這些人主觀惡意大,反偵查能力強,呈現組織化、專業化特點。

「他們了解警方打擊偷捕需要查獲魚和漁具等證據,於是故意將捕獲的魚藏在一個地方,將漁具藏在另一個地方。」曹欽說,「而且,他們與漁民不一樣,不是個人或夫妻倆,通常是一個團夥協同犯罪。」

據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三級調研員嶽才俊介紹,長江禁漁以來,漁政部門已組織開展4次省級長江漁政專項執法行動,收繳違法違規捕撈網具近1000套,沒收漁獲物120公斤,查處非法捕撈案件58起。

嶽才俊說,從查獲的較大非法捕撈案件看,非法捕魚團夥常常使用可攜式電魚設備,快艇分工協作,機動靈活,遇到查處經常會把作案工具直接丟入江中銷毀罪證,導致執法取證難度大。

據警方和漁政部門反映,長江漁業資源的捕撈、運輸、銷售已經形成一條非法利益鏈。「魚需要當天處理,凌晨就被運到各大飯店或水產市場,利益相關者都是共謀。」

此外,為逃避監管,不少偷捕人員選擇夜裡作案。揚州市公安局濱江派出所所長王明超說,黑燈瞎火,船隻容易發生碰撞,江上執法危險性大。而偷捕人員軟暴力抗法現象也十分常見,甚至以跳江、自殘等手段相威脅。

長江禁漁不能淪為一紙空文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十年「禁漁令」旨在讓長江休養生息。

但承擔保護長江重任的漁政部門人員卻嚴重不足。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漁政執法處處長陳建榮說,長江江蘇段400多公裡,有漁業執法資格證的只有217人,長期在一線工作的約100人。

裝備同樣捉襟見肘。記者在揚州市廣陵區新壩漁港看到,這裡停著全區漁政部門唯一的一條執法艇。「這條執法艇只有6.36米長。」該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唐明虎無奈地說,這樣的技術裝備很難滿足高強度、全天候的禁捕執法監管需求。

為彌補長江漁政力量不足等問題,江蘇試點聘請退出捕撈的漁民為護漁員,建立護漁隊伍。「他們熟悉水上情況,適應水上工作,效果明顯。」王明超說。國網泰州供電公司守護長江碧水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長燕鑫偉等認為,應充分發揮民間保護組織和志願者的力量,參與江面巡護工作。

揚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石說,要加強漁政執法力量和裝備建設,同時加強信息化裝備的配置和應用。目前,揚州等地已在重點水域或問題易發江段安裝視頻監控,並藉助無人機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開展區域巡航。

有關人士認為,長江生態保護需加強部門聯動,對捕撈、運輸、銷售、餐飲等多環節進行監管。

記者還發現,一些漁民因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上岸定居後就業率不高。「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漁民真上岸,才有人與水的真正和諧。」長江淡水豚保護專家章賢認為,要進一步加強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順利轉型。

(來源:新華視點)

相關焦點

  • 再見,長江刀魚
    已經到了不得不發布「最嚴禁捕令」之時。「禁捕令」來了是好事,可管住了「捕」能否也管住市場上的「嘴」?   「非常時期」,「誰還敢賣江刀」早上6點,柴勇的「貨」到了。現在全面禁捕,誰還敢賣『江刀』?」在靖江做了十幾年刀魚生意,柴勇在當地的水產行業算是「老江湖」了。確如他所說,雖然在靖江市兩大水產交易市場——漁婆農貿市場和時代農貿市場裡,水產經營戶都打著刀魚銷售的招牌,但是卻又都有意無意地迴避著「江刀」這個詞。
  • 長江刀魚禁捕了 火了幾十年的老半齋刀魚汁面今年還有的吃嗎?
    原標題:長江刀魚禁捕了,火了幾十年的老半齋刀魚汁面今年還有的吃嗎?  每到春季,被譽為「長江第一鮮」的刀魚總會勾起不少食客的味蕾;不過今年2月1號,長江刀魚禁捕令正式生效,市場上從此「江刀」難覓。長江刀魚今年肯定是吃不到了;但那些以刀魚為賣點的刀魚汁面,今年還有的吃嗎?
  • 野生刀魚今年或是最後一捕 售價最高每斤4000元
    批發商分析,受刀魚即將列入野生動物名錄和長江很可能全面禁捕兩則消息影響,加上人工養殖刀魚遲遲不能批量上市,今年刀魚售價和銷售都很可能出現「最後瘋狂」。  菜場假江刀屢見不鮮  「刀魚通常指的是長江刀魚,今年刀魚晚上市原因之一是因為市場上假江刀過多。」在東方國際水產經營已10多年的李老闆表示,今年沒有像其他幾家批發商那麼大膽進貨,海刀、湖刀、冰刀已搶先於2月底上市,很多市民因此畏首畏尾,怕花高價買假貨,因此不敢趕早市買刀魚。因為江刀的價格畢竟貴,如果買到的是假江刀,這叫誰也不願意。
  • 5日長江揚州段刀魚開捕 氣溫低一魚難求
    記者昨從揚州市漁政站了解到,今年長江刀魚(簡稱「江刀」)開捕時間為3月5日。不過,因受氣溫低和水位低等因素影響,江刀真正開捕日依然還是一個未知數。即使遠赴長江口崇明島的漁民,因為一魚難求,現如今也在閒著。
  • 子兮:「禁漁令」下,長江偷捕緣何不絕
    從今年1月1日開始,長達10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禁漁令」實施已近半年,有媒體記者近期暗訪發現,長江偷捕魚類現象並未禁絕,特別是「江鮮」仍在暗中交易,有的一公斤能賣6000元左右。暴利驅使下,對長江魚類的捕撈、運輸、銷售,已經形成完整的黑色地下產業鏈。
  • 刀魚啊,一不小心又搞了個大新聞!野生刀魚今年或是最後一捕!
    「天價」「最後一捕」等等的字眼,再次出現在媒體報導中,讓市民饞癮十足。這兩天,刀魚的確是少量開捕上市了,但想要嘗真正的長江刀魚,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啊。在一年多以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野生動物調整方案公開徵求意見,長江三鮮中的刀魚、鰣魚被列入其中。就在傳聞刀魚即將入野生動物名錄的同時,有關長江全面禁捕的傳聞也開始出現。
  • 8000元一斤的長江刀魚究竟有多好吃?
    「長江三鮮」中,野生鰣魚在上世紀已經絕跡,如今吃到的鰣魚都是人工養殖的。而每年可以吃到河豚和刀魚最長也只有明前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過清明,肉質粗老,骨頭變硬,行家是不會再吃的。如今養殖興盛,河豚到還算好養活——河豚遇險會把身體漲成一個球,有些孩子都拿它當球踢,可見生命力之頑強。而刀魚卻嬌弱至極,離水便死,養殖難上加難,所以也就更為金貴。
  • 今年起,「長江第一鮮」刀魚全面禁捕!野生「江刀」將告別餐桌
    最嚴「禁捕令」出臺 停止發放刀魚特捕證要不要禁捕?答案是肯定的。揚中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社給出一組數據:從1986年左右到2015年,長江(揚中段)的刀魚從最高產20多噸已經下降到不足5噸,「斷崖式」的下跌讓近兩年江刀的產量都不足以用噸來計算。
  • 今起上海禁捕刀魚、烤子魚、野生大閘蟹,春節期間不間斷執法
    今起上海禁捕刀魚、烤子魚、野生大閘蟹,春節期間不間斷執法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實習生 鄭瑜坤 2019-02-01 20:58
  • 江陰的長江刀魚情結
    84歲了……他也有一肚皮長江裡的魚,你去問他,他們那時候,新溝河到鵝鼻嘴一帶,有13隻船……      說起長江,這個名字消失了。老人不說「長江」兩字,說「甜水」:      「刀魚,甜水裡來產卵……」      「怎麼叫甜水呢?」      「因為江水甜的呢,你沒喝過嗎?水有點甜的,再渾的水,燒飯吃不澀嘴的!可是——」老人臉上掠過一絲陰涼。
  • 20多天捕6條,今年江陰的刀魚竟賣到了這個價!市場上的刀魚到底誰在吃?
    吃貨們也愁,看這情況,禁捕前咱還吃得上一頓長江刀魚麼?物以稀為貴,按照這個魚量,今年會不會再次出現天價?對此,小最作為一名長山土著,作為一個對刀魚有著很深研究的吃貨,在前幾日親自登上了漁船——拿高師傅自己的話說:以前母親拿小刀魚剪碎了餵鵝,現在卻連刀魚影子都看不到。高師傅告訴小最,「上個禮拜捕到了第一條,3兩8,個頭還挺大,但是就一條我們也出不了手,老闆自己蒸著吃掉了。然後上周六算是捕到了第一網,5條重8兩6,平均下來2兩都不到。」老闆自己吃掉了?!太任性!!!
  • 今年長江刀魚吃不上了?是的!
    往年的3月1日是春季禁捕的開始,同時也是「江刀」開捕的日子,江面上本該是船來船往十分忙碌的樣子,但今年站在漁政船的甲板上放眼望去,開闊的江面上未能找到一艘捕魚的船隻。2019年3月1日,未來或許也將被寫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大事記。2019年3月1日長江春季禁捕,長江禁漁線內無捕撈長江刀魚的船隻。
  • 被譽為「長江第一鮮」的長江刀魚為什麼這麼貴?
    刀魚,因其長相酷似一把尖刀故得此名。小時我們叫毛花魚,或毛葉,是回遊魚。
  • 長江刀魚難覓蹤影 漁民用「小兜網」趕盡殺絕
    按照以往的規律,這個時候應該是長江刀魚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也會略有下降。但今年直到現在,長江刀魚產量仍然很低,價格卻是奇高。就拿二兩以上規格的長江刀魚來說,去年的價格是一千多元左右,今年少說五千,有的地方賣到了八千。
  •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 近年最貴賣到萬元1斤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最貴時曾賣到上萬元一斤。進入3月,浙江嵊泗、江蘇江陰、上海崇明等長江沿線的漁民陸續開捕刀魚,刀魚市場隨之熱鬧起來。然而,刀魚價格經歷了4年回落後,在今年突然暴漲。  17日,大刀魚平均批發價從去年同期的500元/斤暴漲至2800元/斤,大刀魚的零售價達到每斤3200元,二兩半大刀魚的零售價更是高達3500元/斤,中刀魚零售價也高達1200元-1300元/斤。無論大刀魚還是中刀魚,今年的零售價都是4年來最高的。  每年3月之後,刀魚從東海進入長江尋找產卵地,而在其洄遊的過程中,海刀魚逐漸被「淡化」成為江刀魚。
  • 長江刀魚生態調查:趕盡殺絕式的捕撈(圖)
    直到這條兩億年前本來是奔向地中海的龐大水體在我們這一代慢慢死去……(主筆 胡展奮)追「捕」長江刀魚陳興法清楚地記得,「在2000年左右,一網打下去,能捕獲大約十幾斤左右的江刀。現在,一網能捕到一兩斤江刀,就算蠻好的了。」
  • 「刀魚的滋味 貓和你我都想了解」——秋刀魚?長江刀魚!
    去不了日本,那就來江陰,江陰三鮮之一----刀魚享負盛名。刀魚體型狹側扁,色白如銀,江水中燕。長江刀魚被稱為「長江第一鮮」,肉質嫩滑,口味特別鮮、甜,有入口即化的感覺。平常特別喜歡吃鯽魚湯,總覺得特別鮮,蛋白質很多。刀魚不僅富含蛋白質,還有脂肪,磷脂和維生素A、D,那想來刀魚湯夠我可以吃下好幾大碗的米飯。
  • "清明"消費格外火 青團鮮花大賣刀魚反跌價-清明 長江刀魚 清明...
    刀魚大「跌」了:明前1.5萬一公斤如今「腰斬」  清明時節,除了青團、鮮花,「長江第一鮮」———長江刀魚也是時令鮮物。清明前夕,可謂「鮮花與刀魚價格齊飛,春水共長天一色」!!隨著漁汛期將至、產量增加,加之「明後刀魚硬如鐵」的說法,清明期間,上海市場的長江刀魚價格已明顯「腰斬」。
  • 今年起「長江三鮮」取消專項捕撈許可
    &nbsp&nbsp&nbsp&nbsp張建軍告訴記者,發出長江刀魚禁捕令,是因為放開捕撈也捕不了多少了,長江魚類資源不斷萎縮,已不能形成食物種群。也就是說,再不禁捕,這些魚蟹逐步要絕種了。
  • 長江刀魚禁止生產性捕撈:產量急劇下降,野生每斤價格逾萬元
    鳳鱭(鳳尾魚)作為長江中下遊曾經的主要的捕撈種類,在20世紀70年代,長江下遊的四省一市的中華絨螯蟹年均捕撈量高達300噸~500噸,21世紀初這四省的蟹汛已逐漸消失,僅上海市尚有不足1噸的年均捕撈量。但隨著中華絨螯蟹人工繁育技術的成熟,人工蟹苗已成為了河蟹養殖主要的苗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