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節開幕式現場。 蔣才虎 謝鑫 攝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蔣才虎 通訊員/謝鑫)2月5日,農曆正月初九,河源市連平縣在該縣忠信鎮人民廣場舉辦的第十屆忠信花燈節開幕式及演出,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逾萬名觀眾,歡樂的群眾幾乎將活動現場圍得水洩不通,喜慶至極。花燈節從農曆正月初九持續至正月十五,主會場設在忠信鎮,縣城設分會場,油溪鎮、大湖鎮設參觀點。
忠信花燈起源於連平忠信鎮,是傳統元宵賞燈習俗中的一種獨特的民間造型藝術,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獨特美觀,集繪畫、剪紙、書法、對聯、詩詞、編織等民間文化於一身,風格迵異於外地花燈,是連平獨特的藝術瑰寶。
按照忠信的傳統風俗,每年的正月初九,當地人家當年生了男孩就應該在祠堂裡掛起花燈慶祝,以告知祖先和鄉親。吊燈儀式一般由放燈繩、選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道程序,其間還有客家鑼鼓、舞龍獅、祭祖、飲燈酒等熱鬧場景。隨著風俗的演變,忠信花燈具有了不同的內涵,它象徵著百業興旺、豐衣足食。
花燈節開幕式現場。 蔣才虎 謝鑫 攝
近年來,忠信花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忠信吊燈習俗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連平被評為「廣東省客家花燈藝術之鄉」。從1999年舉辦首屆花燈節至今,連平已成功舉辦了9屆花燈節。十多年來,忠信花燈節的內容、形式愈加豐富,忠信花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增強。
河源市委書記張文在本屆花燈節開幕前一天晚上查看籌備情況時指出,忠信花燈不僅是連平的文化品牌,也是河源、客家地區的文化品牌,是一種鄉愁。河源要把忠信花燈打造成文化旅遊、年俗文化品牌,讓更多人了解忠信花燈。
本屆花燈節包含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設置「花燈觀賞展區、花燈製作藝術展示區、花燈燈謎競猜活動區、忠信花燈博物館展覽區、連平非遺文化及文化產品展示區」五大展區,花燈節期間還有民間自發組織的香火龍、踩龍等豐富的民俗活動。本屆花燈節精心挖掘提升了「忠誠信義」的花燈精神,充分展示了連平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
連平希望借花燈節平臺將其好山好水好資源宣傳推介出去,吸引更多人到連平來走走看看,帶動連平的旅遊觀光、投資興業,促進連平經濟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