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祭灶,拜灶王爺,起初這位灶王爺,卻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

2020-12-20 蔡駟問好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祭灶,達官顯貴家二十三祭灶,平頭百姓戶二十四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所用的供品一樣,都是糖瓜一類的甜食,專門用來對付灶王爺夫婦的。本意是用糖瓜糊住灶王爺夫婦的嘴,不讓他們說三道四,要開口就說甜的,中聽的好話。起初這灶王爺,不是夫婦倆,而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後來是老奶奶,再後來才是灶王爺夫婦。

上古時代,受人崇拜之物或自然現象,往往被人格化,爾後升級,往高處去就是神了。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君菩薩。

火的使用,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先民們點燃一堆火,永續長明,用來取暖,照明,烤熟食物,燒制器皿,順便驅趕野獸,這就是最原始的平地大火灶。那會兒是母系社會,婦女當家作主,說一不二的,這火灶可是寶貝,因此均由威望最高的婦女掌管和值守。

這位掌管火灶的女性,就是最初的灶神,什麼模樣呢!《莊子》說她「著赤衣,狀如美女」,就是穿紅衣的漂亮女郎。後來在道家書中則把灶神描繪成了昆倉山上的一位老母,叫做「種火老母元君」,她手下有五方五帝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孫、運火將軍、進火神母等三十六神。她專門管理人間住宅,記下每家人的善惡,夜半上奏天庭。人們大概嫌紅衣女郎不大穩重,便將這位灶神從小姑娘升至奶奶級,並常與灶王公公並肩而坐,共享人間糖瓜。

漢代以後,灶神才出現了男性。當時,灶神頗受人們敬重,祭品的規格與社稷神同等,擔當灶王爺的人也非同凡響,都是一些大人物。《淮南子》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又說:「炎帝於火,死而為灶。」《五經異議》則認為「火正祝融為灶神」。黃帝、炎帝和火神祝融才有資格充當灶神,體現了「民以食為天」地位,在頌揚灶神功德的同時,也傳遞了人們通過祭灶所表達的感恩之心。

這以後,有關灶神的傳說越來越多,出現了不同姓名的諸多灶王爺,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是張單。張單,字子郭。這個傢伙將灶王爺的好名聲帶入了歧途,他的太太一屁股給他給他生了六個女兒,自己總覺得老天不公,不讓他生兒子。時間長了,這傢伙就心裡變態,行為怪異,專門搜集一家一戶的隱私,然後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敗壞人間名聲。玉帝偏心,同凡間官兒一個德性,喜歡聽這個卑鄙小人的。慢慢的就縱容了人間歪風,好事看不見,專愛扒門縫,瞧人家不好,「望人壞」的陰鬼。於是,張單這類人間陰鬼,人們對他也沒有好辦法,就只得用糖瓜糊他的嘴。這實在是天大的滑稽事,誤了我們灶王爺的神聖使命。

灶王「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被舉告者,大錯則減壽三百天,小錯也要損壽一百日。好厲害的灶王爺,人們既然惹不起,又躲不掉,那家不生火做飯過日子,於是只好供著。這就有了每年臘祭灶的習俗,達官顯貴家二十三日、平頭百姓戶二十四、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供品都是糖瓜等甜食,每年烘他一次,也叫送灶王爺上天。

人們還會在灶王爺夫婦像旁貼上,這樣一副對聯: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對灶王爺的感覺是:感恩+敬畏,喜歡+討厭。每家每戶離不開的家神,拜一拜,求個好兆頭,讓希望有一種溫暖的儀式感。祝灶王爺夫婦好人一生平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降人間歲歲平安,萬事如意,幸福永遠!(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祭灶及關於灶王爺動人傳說!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
    神州日知 樂兒放鞭炮、貼春聯、掛燈籠、辦年貨、祭灶君、拜祖先、吃團圓飯、守歲、逛廟會、舞龍舞獅、玩社火、穿紅戴綠、發壓歲錢……年,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獨有風景,綿延千年,成為中國人最為深邃民族信仰。農曆12月23和24,是我國民間傳統祭灶日,又稱「小年」,是過大年開始。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灶王爺的來歷是什麼?為何臘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王爺,有何典故?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是古代神仙等級中最低的地仙,也就是玄幻小說中修煉成仙后,一開始的檔次。古代的神靈中,灶王爺是信徒最多的神仙之一,但同時他也是身份最多的幾個神之一,甚至連性別都極為模糊,有人說他是男,有人說他是女。
  •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每年到了小年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民間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祭灶神必須是要家中的男主人來完成。那祭灶神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我們每年祭拜的灶王爺又是誰呢?(1)灶王爺到底是何方神聖?對於灶神是誰,在民間的說法比較多,有些說是炎帝、有些說是皇帝,還有些說灶神是一個老婦人。
  • 祭灶節:灶王爺的年度述職報告
    雖然種種說法不一,但這些灶王爺的原型都是「帝級」大人物,可見分量極為重要。接著來看下灶王爺的家當。我們經常可以在「紙馬」上看到灶王爺。「紙馬」就是繪製神像的紙,祭灶時會用來焚燒。在紙馬上,原來灶王爺也有老婆,就是灶王奶奶,又叫灶神奶。兩邊分別站著侍奉的童子,前方有灶火燒著,有時還有白馬趴著。
  • 除了小年,還有哪次拜灶王爺的好時機?拜灶神安家宅有哪些講究?
    每年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祭灶,用灶糖糊住灶神的嘴,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帝面前言好事的民俗。從這一天起,就開始了熱熱鬧鬧的新年。灶王爺,是民間普及度很高的家神。這是故宮中的灶神位藏品除了過小年的「祭灶」和過大年的「接灶」,一年中,還有一個日子,很適合祭拜灶神。就是在農曆的八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是灶王爺的生日。
  • 臘月廿四|祭灶神、吃灶糖、剪窗花、掃房子!灶王爺的傳說你都知道嗎?
    北方的臘月二十三南方的臘月二十四儘管時間上有差異但小年一到這年就算來了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神灶王爺知道吃人的嘴短,所以「上天言好事」,光撿好聽的說。這不,祭祀灶王爺要選在小年,由此可見,灶王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多麼重要。但祭祀灶王爺的糊塗帳在於,究竟誰是灶王爺?
  • 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文/張華泰臘月,天寒地凍,然而人們的心情似乎熱氣騰騰。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
  • 民間故事丨臘月二十四灶王爺上天的故事
    我就說個臘月二十四祭灶的故事。從前,在沂蒙山區裡的一個村莊裡,有這麼一家子,老兩口辛辛苦苦把兩個兒子養大,都給說上媳婦,分了家,各自過日子。很快十幾年過去了,老兩口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要兩個兒媳婦輪流過來侍候,燒火做飯,洗衣服。
  • 劉國琳‖說說灶王爺(隨筆)
    後來,漢族百姓也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沾點官家貴氣,圖吉利,其實好事壓根刮連不上的。古時祭灶不分貴賤、高低,對灶神畢恭畢敬。資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設供案,安神牌,供香燭,擺奉品,殿廷設燎爐、拜褥,皇帝、皇后依次在神位前拈香行禮,以迎新年福禧。也用粘糖封灶君嘴,怕他在玉帝面前洩露秘密。
  • 二十三,糖瓜粘:神界基層幹部灶王爺的奮鬥史
    臨近春節,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作為神界的基層幹部灶王爺也需要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去匯報工作。作為與我們生活最貼近的一位神仙,關於灶王爺的奮鬥史,大家到底知道多少呢?灶王爺中國人關於祭灶由來已久,而且灶王爺的地位還很高。在秦漢之前,灶王是五位一定被祭祀的神靈之一。
  • 新春祭灶:灶王爺乃五帝之子,史上最著名火神
    大年初四迎灶神,祝大家身體健康,衣食無憂,行善積德,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我們聊一聊新春祭灶的民間習俗,灶神是什麼來歷?如何祭灶迎接一年的好運?灶王爺在民間不僅主抓居家食品安全,同時還兼任紀檢監察特派員一職,不管玉皇大帝有沒有頒發「敬業福」獎勵,老百姓們都早早備好接風宴,因為灶王爺全年無休,恪守職責、兢兢業業保平安,因此深得民心。古時祭灶不分身份貴賤高低,上至皇宮貴胄,下至平民百姓,對灶神皆是畢恭畢敬。連皇帝每年春節都要主持進行祭灶儀式。送灶王爺上天,也要迎灶王爺回家。
  • 神評論|灶王爺姓什麼?網友:這種人還能當:灶王爺?
    導語:灶王爺姓什麼?關於「灶王爺姓什麼?」這個問題,小編精心挑選了一個回答供大家討論。本人做為山東省民俗協會會員,曾對灶王的傳說進行過調查,略陳於下。「灶王爺本姓張,搖搖擺擺下了鄉。這首民謠直接道出灶王爺的姓氏。灶王爺原本是姓張的。說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張單,字子郭。話說這張生的妻子叫丁香,為人勤勞賢惠、孝順父母。後來發了財,回家後竟嫌棄起自己的糟糠之妻來,一紙休書把丁香趕出了家門,娶進一位名叫海棠的妓女做老婆。由於海棠生活揮霍奢侈,而張生在外又吃喝嫖賭,很快家道敗落。後來一場天火又將家裡的財產全部燒光,海棠也改嫁他人。這張生急火攻心,竟然瞎了雙眼,只得靠乞討度日。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一年的時間,灶王爺像是家裡的一口人,給我們守著灶臺,享受煙燻火燎,享受我們的煙火。
  •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大家好,今天是1月28日,又是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又到了灶王爺辭灶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了。民間說法,家家都有個灶神,在人間監視著人的舉動,特別是有沒有浪費食物的舉動。
  • 你知道祭灶的那些事嗎,如何「祭灶」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呢
    臘八北京人過春節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就算開始了。顧二就是有送信的臘八粥,民諺傳流傳。「送信臘八粥」之說,就是在北京可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實際上一入臘月,大街上賣薏仁米,菱角米等熬臘八粥,煮果的叫賣聲告訴人們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喝臘八粥系佛教習俗,每年臘月初八日,佛教寺院做佛事,並勞佛州與敬佛此書傳入民間,因而有臘月初八熬臘八粥的習俗。
  •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灶王爺分別是誰?
    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過小年的習俗,而過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拜「灶王爺」,在臘月23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早早地準備一大盤糖瓜,糖瓜是一種吃起來很黏的糖,百姓們相信,灶王爺住在每家每戶的灶頭,每到這辭舊迎新之時,灶王爺就要返回天庭,向玉帝報告這家人在這一年中的善惡,玉帝會根據灶王爺說的話來決定這家人新的一年的運勢。
  • 漫話臘月祭灶
    漫話臘月祭灶文/王應祥  人類發現火,利用火之後
  • 「小年」到,聊聊「灶王爺」的前塵往事
    民間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曾有「祭灶」的傳統,這一天要送「灶王爺」上天。我們這位「灶王爺」也是不知道輪換了多少回,換了多少任,今天就講講「灶王爺」的身世故事。到了唐朝,道教大行於世,此時的「灶神」被升級為「灶王」。這時的「灶神」又換人了,男姓名張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而且「灶王爺」長得貌如美女,他還有六個女兒,女兒也帶有官職。道教還將他劃為天上的玉皇大帝張堅的族人。此後民間即有「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稱謂。有些地方「灶王爺」身邊有「兩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