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從裡面打破就是生,從外面打破就是死。思維模式的不同會造就不同的職場人生。
相信酒店行業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應該非常多,因為這是來自酒店行業一個資深酒店人的故事和感悟。
「不一樣的認知,讓你有不一樣的職場生涯賦能、跨越、創變!8月31日,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林聰帶來主題演講在 」2018先之崗位勝任能力研習社年度大課上,用自己的職場生涯給酒店人來了一場精彩的「開悟」之旅。
林聰
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
「我的職場生涯從沒紅海!」
人不輕狂枉少年,人在職場,誰不想「變「與」突破「。現任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的林聰,在自己36年的職業生涯中,有著非常輝煌的履歷——服務過3家世界500強集團公司。
林聰的職場起源於酒店,「當初考清華是11選1,考酒店是21選1。」回憶當初入行的情景,現在的林聰給當年的「小林」點讚。
(一張老照片,猜猜「小林」在哪兒)
早在1984年,林聰便選擇進入第一家涉外飯店北京長城喜來登飯店。然而,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讓很多年輕人都萌生到外企,甚至是世界500強工作的念頭,林聰便是其一。1989年,林聰離開飯店進入了世界上排名第26位的美國麥道飛機公司。作為第一批進入外企的年輕人,林聰至今仍然記得自己曾是外企員工1300號。賣飛機的歲月並未持續太久,1994年,林聰離開麥道飛機公司,去到了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美國的菲利浦莫裡斯公司,也就是著名香菸品牌萬寶路的製造商。不過,在兜兜轉轉之間,林聰又回到了最初熟悉的酒店行業,成為了萬豪中國的一員,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萬豪及酒店行業都經歷了一個黃金時代。
一個酒店人,三次行業跨界,又回歸酒店業,是什麼樣的認知模式指導他準確預判市場商業浪潮的快速變化並順勢而為?林聰在現場對職場中出現問題頻率多的現象——溫水煮蛙、跳蚤定律、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進行了解構、賦予其全新的認知。
36年職場生涯,精彩仍在繼續,林聰的說,「不要掙扎於非趨勢的機會!」無論是當初去快消品領域還是後來回到「酒店開發」/房地產,他只看「藍海」。
經營你自己
」 我從來不通過獵頭找工作。我也不認為一個年輕人在職場中永遠把你的簡歷擱在獵頭上那兒要職位、要要薪水的時候,這個人從來沒有主動性。「在林聰看來,人都躲不來一個波期,不要掙扎於非趨勢的機會。但是你是可以經營自己的人生,人生有頻譜。
「我的人生有得意有低谷,其中有2次低谷,注意這個低谷是我自己選擇的。」換句話說,林聰是被失業的,他的職業生涯是自己選擇、自己走出來的。重新回到酒店行業,加入萬豪,林聰從總經理「降「到了業務總監,可是他後來用4年的時間,控制了中國區業務的80%。
「為什麼可口可樂沒死?他說了一句話,可口可樂每到高峰期都會歸零,這個企業才沒有死,用東方的理論講,就是要有空杯心態。「林聰告訴做場酒店人,人生空一兩次非常重要,請逃離你的舒適區,觸底才會有反彈。
挑戰自己,不僅體現在職場更是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如今的林聰在探究「藝術家」之旅,不僅畫高難度的原子筆畫,還對音樂表現出來濃厚的探索欲。以音樂悟人生,林聰表示,生命的節奏如音樂,有時一定會走音;走音就一定需要「調音師」——要麼別人調要麼自己調,但最好的調音師就是你自己,「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是自調音的三要點。」
「我老在變,我跨行,沒有換崗,我一直是銷售。「通過換行,林聰拓展了自己的帶寬,回頭看,他說自己是「換行不換崗「,玩的是換道超車而非彎道超車,」 如果在一個行業走了一生,30年、40年之後,實際上你的年份很長,腦子裡帶寬很窄,逼著我做不同的行業,打著我的帶寬變長,就是不同行業的知識來豐富我,我的思維模式跟很多人不一樣。「
「變革就一定有放棄「,林聰建議年輕人在變革的時候,不妨放棄你的過去的經驗、放棄你的所謂核心競爭力、放棄你沾沾自喜的東西、放棄你的習慣性(包括你的地位)
做麻雀還是當雄鷹?
有三隻小鳥一起向前飛,第一隻鳥,飛到花園和草地,感覺這就是它們夢想中的家園,便留下來了;第二隻鳥,接著向前飛,飛到一片森林,一片湖泊,停留了下來;第三隻鳥繼續向前飛,飛到高山上,森林之上,向更廣闊的天空飛去。
第一隻小鳥是麻雀,麻雀的平均壽命為 8—10歲,每10隻麻雀中只有1-2隻能活到繁衍後代;第二隻鳥是大雁,大雁的平均壽命是 32 歲,但是每年需要進行兩次南北遷徙;第三隻鳥是蒼鷹,老鷹很多能夠活到 70 歲,那是因為在它們 40 歲的時候,會飛到150米高的巖石上,用尖銳的巖石磕掉它的喙和羽毛,重新換上鋒利的喙和嶄新的羽毛,但這個過程需要經歷痛苦的140 天。
這是老林講了很多年的故事——三隻鳥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是卻代表了人境界的三個層次——夢想、理想和思想。
「我認為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你的夢想,當你能有夢的時候,不要放棄你的追求,世界是沒有盡頭的,但是你有無限的潛能,只要你心中還有一個不變的追求。人生真正的終點是希望的終點,就是你不敢去挑戰你自己,雄鷹的驕傲是飛翔的雙臂,人生的意義是不斷地追求。」老林在這次會議上再次講了這個故事。
「因我求變,所以我會有新生。「這是林聰職場生涯原點和善果。多年來,他一直在追求那個成熟的自己——不斷地設定人生新起點,不斷地擺脫你的圍城,不斷地提醒你自己「我會有一個更精彩的生命「。
做麻雀還是當雄鷹?相信每個人都將會找到方向。
一次和林聰的互動
學員:你的人生經歷非常豐富,我們該經常換行嗎?
林聰:可口可樂的HR研究過一個課題,美國的心理學研究過一個課題:人有一個工作疲勞期,如果賣百威做到主管,可口可樂請他來,他已經不想幹這行,他已經很討厭經銷商,他在這個行幹膩了。一個美國副總裁說一句話,炫你的能力給我看。
講到用人,我可能做到四個字:爭證徵拯。第一個爭就是工作的機會,我一定要去;第二證是,你要給我機會,我自己去證明給你看;第三個徵是要徵服這個市場,徵服這個公司,不捨得讓我走;第四個拯,當你帶領企業與世界同步、無數就業機會的時候,你能拯救世界。
學員:我看你的PPT,有很多西化的東西,也有很多中國文化思想,怎麼去實現的。
林聰:這心是我努力奮鬥將近七八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因為我人生的考慮在三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做,一直在跟美國人/西方人打交道,你看我的PPT跟中國老闆的PPT不一樣,全是曲線圖,我相信科學、數學還有曲線、邏輯推理,有很多西方的基因傾向。但是你們也看到我拿了很多東方的祖聖的東西來詮釋西方,這是這幾年不斷學習。
今天的中國企業99.9%是金字塔型的,金字塔型就是代表了專職和獨裁,金字塔在西方企業是滅亡的結構,組織結構就是執行力,中國也在變。張瑞敏說我的企業是倒金字塔型的,打破了金字塔。我簡單地說,以德服人,以道服人者為王,以歷史為鑑者為大,你把這兩句祖先的話對應金字塔型,你突然發現道就是經營模式,它能夠支持西方的矩陣管理模式。為什麼很多企業到千億級了,突然倒下來了,倒就倒在組織結構,組織結構就是企業的執行力。
學員:我是做開發的,我想知道怎麼樣去說服業主?
林聰:我以後給你講一課,這個課在中國從來沒聽過。銷售銷售,在中國的市場從來沒聽過對的「銷售」的概念。我們理解一般人這個很好,你就買我杯子,我們杯子立即價值多少,很合適。銷是銷概念,售是售概念。
每次賣飛機、賣菸草,我有一個秘密——賣自己。我們現在接觸很多大佬,當你把自己賣給客戶了,你需要去跟他們溝通,如果我不會做這個,他們不會見我,今天我們要修煉自己、修煉我的溝通能力。
前一陣剛做完一個項目,我們那個業主總裁是國家幹部、很有水平,我的團隊跟他談很辛苦,我去了之後,我告訴你什麼都沒談,我談企業、談社會、如果怎麼樣會好,他非常高興,他真的很驚喜地發現,在外企裡有這麼一個人很博學。結果,合同籤了。
在銷售的時候,通常是在賣自己,我瞧這個客人非常好,什麼是財務管理,什麼是客房管理,都不是太大問題。
理解思維模式很重要:如果你只在事務的層面,只能做事務;如果你的道開了,你的術自深。
學員:你的課在講創新,但是天天創新必死無疑,或者說創新跟可持續發展怎麼融合?
林聰:萬豪《毫無保留》講創新從不是說innovate而是change。再比如,特斯拉是創新嗎?不是創新,特斯拉絕對是把我們玩得碰碰車在電池續量上完成最大的續量,特斯拉根本不是創新,完全在演變。他們知識把所有知識擱在一個平臺上優化。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在中國很多孩子拿著父母的退休金去創業,我們非常不支持。
所謂改變,有個很簡單的例子:北京街邊賣煎餅果子的,以前是付現金,後來有了信用卡出現了,你只要擱張紙條說我走了,就結帳了,現在有了支付寶。這就是利用新技術的改變。
學員:我從小在這個行業,我一直想我可能終身選擇這個行業。按照你的邏輯,我是該見好就收還是從一而終?
林聰:這個問題非常好。你的第一人生責任是什麼?你的人生第一責任是什麼?
學員:家人。
林聰:如果你的從一而終已經讓你養活不了家人,你還從一而終嗎?
2012年雜誌記者採訪我的時候,我說過一句話——我喜歡杜月笙,遭到人們的反對。2014年有一個小記者非常生氣告訴我,老林,我能不能再採訪你,為什麼兩年前你在雜誌上公開說喜歡杜月笙。我說對啊,為什麼不可以呢。他說,因為杜月笙是黑社會黑幫老大。我說好,你喜歡《教父》,我說為什麼不能喜歡杜月笙。他告訴我因為《教父》得了奧斯卡。
《教父》為什麼在世界上這麼火、獲得奧斯卡獎,四大理由:第一必須權力,如果你堅持,讓你的事業成功堅持什麼?第二權力與家庭,第三幫派利益,第四是傳承。杜月笙跟我們《教父》一模一樣,必須成功,因為你成功了,你才能把家保護、幫派利益,才會有傳承。
學員:在中國老闆很重要,我們選擇了平臺,如何選擇平臺的關係,如何處理老闆的關係,我們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團隊利益,另外老闆利益和員工利益的關係怎麼處理。
林聰:這個問題其實挺大的。我先簡單回答你。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面臨選工作的問題。前一陣有個年輕人跟我說老林,一到這公司,我很後悔,難道你在去考慮這個公司之前沒有做調查——這是什麼公司?我選擇都是500強公司,這些不用考慮。
回到你剛才問這個問題,我覺得不佔用太多時間,今天在什麼職位上就該幹好什麼事情。你沒有必要評論一個老闆的對錯,能做企業的老闆都是非常優秀的老闆。我認識一個孩子跟我說,老林我辭職了,我說為什麼?他說我老闆是傻B,我說孩子對不起,你再說一遍,他說我老闆就是傻B,我說傻B給你發工資,你不是更傻B嗎?
每個員工不要思考老闆的問題,但是可以思考公司長期可持續的發展。你在哪個位置,就把那個位置做得更好,千萬別在你的位置想領導的事。
掃碼領取!
掃碼領取!
掃碼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