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沒有乞丐,卻一堆人搶著去行乞的國家

2020-12-12 五六柒娛樂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富可流油」,就是那個近年來不論是不可能的任務,或是玩命關頭去取景的地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此行一共去了兩個城市,一個是首都阿布達比,另外一個則是大家都搶著去當乞丐的杜拜。

會去阿拉伯其實也算是無心插柳,原本只是要去法國,途中可以到杜拜轉機,於是友人就建議去杜拜玩個幾天,地理概念不是很好的我,只要可以去玩,我都好啊~哈哈!然後我們兩個女生就這樣買了機票,辦了籤證,去到一個女生有點麻煩的國家。因為信仰的關係,女生在這裡需要謹遵他們的規矩,譬如捷運車廂性別劃分,齋戒月的衣著禮儀等等。

這個國家由於石油與天然氣的關係,所以相當相當富裕,因此在這裡治安是世界第一的好,相當適合自由行,女孩子也完全不用擔心。由於我們去的時間正巧是齋戒月,所以其實很多餐廳賣場沒有營業,但我們卻看到另外一個面貌的阿拉伯,一整個街邊河畔全都是祈禱誦經聲。不過其實也不用擔心,部分店家及杜拜最重要的購物中心都是有營業的,所以其實意外碰上齋戒月,反而成為一種很特別的體驗(而且遊客旅行團大都會避開這個時段,你去自由行會很開心)。

其實阿拉伯的一般物價並沒有很高,個人體驗下來,覺得跟臺北差不多,貴的話就是信義區的程度,便宜的話也是有吃到一餐一百元的!來過阿拉伯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他們的購物中心及機場最多的禮盒伴手禮就是他們的棗子,單純蜜餞的棗子吃法或是裹上巧克力,將堅果塞到棗子裡等等各種不同風味的吃法,我不愛甜食也沒有特別喜歡棗子,但此行我買了好多各式各樣的棗子,一來當伴手禮真的適合,二來它真的很好吃!駱駝奶巧克力的話,建議買小盒的體驗看看即可,哈哈。總而言之,這裡沒有乞丐,像瓦幹達一樣的國家,有沙漠文化與最新科技並俱的地方,城市很美,傳統與創新完美融合的市容,我很喜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趟好好的旅遊,就像我們的計程車師機說的一樣,這裡很美很棒,絕對要待久一點才夠!

相關焦點

  • 中國乞丐人數可能達到上百萬 行乞不受法律保護
    中新網12月18日電 乞丐是指以乞討為主要謀生手段的人或人群體。乞討行為是乞丐的日常行為。據《法制日報》報導,不同來源的統計數字對於目前全國乞討人員的估計擺動在十多萬至上百萬之間。且不說這裡講的「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的主體是指「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公民,而不包括年輕力壯、健康或有勞動能力者,僅從後面的限定也可看出,對於這項權利,國家所予以保障和發展的措施和制度中,並不包括國家有為乞討行為提供合適場所或方便的責任。  也就是說,乞討的權利並沒有成為我國法律制度所保護的一項權利。
  • 史上最牛乞丐,以乞丐身份被記入正史,穿著黃馬褂行乞幾十年
    史上最牛乞丐,以乞丐身份被記入正史,穿著黃馬褂行乞幾十年如果說起乞丐,或者說是在路上遇到乞丐,大多數人,可能會遠遠的避開,或是表現出很看不起的樣子。因為在很多人的看來,乞丐四肢健全,卻不靠自己的勞動賺錢,而且連自己的吃飯穿衣都保證不了,所以根本就沒有尊嚴可言。可是在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乞丐,不僅被記入了正史,還被後人敬仰,那麼這位乞丐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位乞丐被人們叫做武七,這是因為他在家裡排行老七,所以人們都這麼叫他。武七在六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後來家裡還遭遇了一系列的變故,很早就沒有了依靠。
  • 現在大街上要錢的乞丐變少了了,甚至基本沒有了,他們去哪了?
    現在在馬路上或者公園裡看到乞丐我的第一感覺是:騙子,好吃懶做。特別看到小孩子行乞,就會想到找警察,這肯定是團夥作案,強迫孩子行乞。以現在國家的扶貧力度,真正的乞丐應該不會有了。所以同情心不會泛濫了。我所在的小城,好多年難見乞丐了,但今年上半年大概五六月份,晚上去公園散步,看到了幾波放著音樂,扮演各種殘疾人造型行乞的,還有一個躺在一塊木板上,只露出凌亂頭髮旁邊一人守著收錢的造型。當時想的就是這事警方怎麼不管……我想,現在大部分人和我一樣,心態變了,不會再隨意給錢了,相應的沒了收入,職業乞丐也就越來越少了!
  • 德媒起底國際乞丐「大腿哥」:4年行走8地「專業」行乞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德媒稱,來自德國的「大腿乞丐」來到中國的消息在中文網絡媒體上傳開,有報導提醒,此人「利用身體畸形行乞,拿善款交女友住酒店」。這個離奇故事是如何開始的呢?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28日報導,德國《明鏡》周刊今年7月中曾刊出題為「沒錢走世界」的報導,介紹了班傑明·霍斯特成為「國際乞丐」的經歷,這位32歲的流浪漢在漢堡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霍斯特孩童時代就患上了「象腿症」,右腿腫大得像腰一樣粗,雖然無法治癒,但病情在有效控制下。中學畢業後他無所事事了一段時間,後來在一家超市當學徒,並在網上結識了一個女友。
  • 背包行乞不是窮遊!捐錢去旅行都是套路,我們拒絕捐一分錢
    之前就興起了一個背包行乞窮遊的方式,像這樣背著一個背包窮遊世界,聽起來好像更酷,也更刺激。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這樣的窮遊我們真的該捐錢嗎,答案是拒絕捐一分錢。背包乞丐窮遊指的是背著背包在地上行乞,然後希望過路的人可以好心幫助他們,捐助點錢財完成他們環遊世界的夢想。
  • 美國乞丐絕無兒童 中國乞丐兒童淪為工具
    網易教育訊 我回國探親時,遇到過兒童乞丐糾纏。親友問我:美國有沒有乞丐?我回答:有。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市中心,經常會看到乞丐。美國人通常將乞丐叫做hobo,意思是無業游民、流浪漢。行乞叫做panhandling。pan,是盤子。handling,操作。用盤子來操作,很是形象。事實上,美國許多乞丐並沒有用盤子行乞。
  • "史上最牛"乞丐:白天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圖)
    夏海波通常是選擇最繁華的地段行乞,一站就是一天,站煩了,他會掏出一本英語書讀上一會兒。晚上他會去網吧,打開自己的博客寫下自己一天的感受。上床後,還要讀一段泰戈爾的詩直到睡去。他自稱:「一年多的乞討生活,艱辛但也有快樂!」夏海波放錢的編織袋裡放了一本泰戈爾的著作,夏海波不看書就能背誦其中的詩歌。
  • 英國專業乞丐日掙200英鎊 白天上班晚上行乞
    當人們看到街邊一些衣衫襤褸,挨家挨戶行討的乞丐時,相信很多人都會出自善心掏出錢包,但也許你並不知道,這些「乞丐」可能比你還富有。  據英國媒體報導,在英國就有一些專業「乞丐」,白天是衣著光鮮亮麗的上班族,下班後把上班服脫掉,換上一身破舊衣裝,馬上就可變身一個日賺200英鎊的街頭乞丐。
  • 歐洲街頭看乞丐
    □餘平    我曾經在國際旅行社當導遊,由於工作原因,我經常去歐洲,以前我以為高福利且養老醫療制度很完善的歐洲沒有乞丐,到了歐洲才發現無論是英國、法國還是德國、義大利的街頭都有乞丐,不過歐洲國家的乞丐看上去並不邋遢骯髒,也並非衣衫襤褸,相反他們大多數人穿戴整潔甚至衣著光鮮,有的對人還很友善
  • 乞丐白天說英文行乞 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
    白天發名片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昨日,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小夥夏海波現身蓉城街頭。名片:留著QQ號,自稱行為藝術家穿一身灰色衣服,鼻梁上架一副眼鏡,手杵一根竹拐棍,兩眼呆呆地望著前方,只在有人往面前的編織袋裡放錢時,才動動嘴說聲謝謝。「哇!他就是網上說的『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
  • 史上"最牛乞丐"長沙行乞:沒病我早上北大了(圖)
    花錢上網、買手機和印名片,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我,從而給我幫助。」夏海波坦稱,他平均每天能賺50元,這種「效率」在乞丐裡算低的。「南門口有個唱陳楚生歌曲的街頭藝人,他每天花兩小時就可以賺上百塊,我在外頭辛苦了一整天也沒這麼多。」夏海波說。
  • *牛乞丐發名片說英文行乞 晚上寫博客讀詩
    他就是網上說的『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昨日下午3時,總府路銀行大廈門口,行人對站在路中央的乞討者夏海波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他在網上火得很!」慷慨解囊的多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會不會是假的哦!小夥子有文化,幹嗎不做點其他的,偏偏出來要飯!」有人前來打聽他的遭遇,問他是不是騙子。他一一作答並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寫著自己的QQ號碼和博客地址。
  • 吳冠中:乞丐站著行乞,有些藝術家卻跪著要飯!
    吳冠中當即站起來反駁:「生活第一,藝術第二,這樣的第二,永遠是第二,藝術永遠上不去。我說,這個看法有問題,應該辯論。」會場一片寂靜,竟沒有人敢接他的話茬兒。會議結束不到兩周,吳冠中就看到報紙上出現大量批判自己的文章,從藝術觀點到人身攻擊,什麼都有。
  • 政府為乞丐發「上崗證」,可行嗎
    乞丐是任何一個都市都趕不走的特殊群落。他們中,雖不乏有人因遭遇天災人禍或者喪失勞動能力而走上乞討之路,但更多的是以欺騙、偽裝、敲詐等手段去博取社會同情將行乞作為一種「職業」。因而,這讓城市管理者頗為頭疼——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影響城市文明形象和幹擾市民生活的惡劣乞討問題?為此,很多城市紛紛設立禁討區,限定乞討範圍。
  • 港媒:跨國犯罪集團拐騙內地殘疾人到馬來西亞行乞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販賣人口情況嚴重,部分人被拐後甚至被弄殘及毀容,再帶到國內外多地,淪為行乞工具,情況存在多年。馬來西亞警方前日搗毀一個有組織的行乞集團,抓獲1名集團首領及6名負責接送行乞者的司機,並救出14名中國籍殘疾行乞者。
  • 背包行乞不是窮遊?捐錢去旅行都是「套路」,我們拒絕捐每一分錢
    在此之前,有一種背包行乞窮遊的方式,像這樣背著背包環遊世界聽起來更酷更刺激,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這樣的窮遊真的值得我們捐錢嗎?答案是拒絕捐一分錢。背包乞丐拿著背包在地上乞討,然後希望路人能好心幫助他們,捐點錢來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近幾年各國都在大力打擊,倒是很少聽說過這樣的事情,但是之前很多人都做過,而且很多其實都是騙子。
  • 無處安放的憐憫之心——被乞丐嫌棄
    圖片來自網絡那日在公司團隊聚會後,朋友因為離家不遠,所以步行回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偶爾的步行都是奢侈,在朋友享受於夜晚的微風帶來的清涼之時,天橋邊有一個乞丐還沒有回家,雖然夜深了乞丐低著頭,穿著破爛,趴在地上,似乎有一隻褲管空空的,粘在一起的頭髮遮住容顏,讓人分不出年齡。朋友愛心爆棚,想翻出點零錢接躋一下乞丐,可是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揣現金啊,都是手機分分鐘就可以支付了。於是乎朋友翻遍全身上下,只在手提包的隔層裡找到一個五毛和一個一毛的硬幣。於是朋友把這兩枚錢放到了乞丐面前的盆裡,還友好的點了點頭。
  • 女人抱BB在馬路中間行乞!有隱情?抑或「拐子佬」?
    流浪女懷抱孩子沿馬路行乞按照報料人的線索,記者在下班時間來到了指定地點,果然見到有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孩子站在路邊。只見她不停地向正在等紅燈的司機鞠躬乞討。記者觀察發現,這個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子,年紀約30歲左右 ,衣著比較殘舊,背上背著書包 ,懷中抱著小孩。
  • 千裡行乞辦義學千古奇丐遠名揚
    武訓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農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東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武訓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中因排行老七,故名武七。因為武訓用自己乞討的錢,創立三處義學清政府為嘉獎其教育之功替他改名武訓。 武訓並非書香之人,他大字不識,早年喪父,以乞討為生,更沒錢入私塾,那為何他又被稱之為教育家呢?這得從他14歲那年去地主家當傭工說起。
  • 安徽乞丐把要飯當職業,1988年已是"萬元戶",如今千萬身家兒女雙全
    我們經常會在天橋下、街道旁看見衣衫襤褸,居無定所的乞丐,在大多數人看來,除了極個別的是騙子,這些人中絕大部分應該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可你能想像嗎?一個流浪在各地的乞丐其實是身家千萬的富豪,有別墅,有豪車,他就是把要飯當職業、幾十年行走江湖,被稱為"中國最牛乞丐"的宋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