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
香港,地處中國的華南,珠江口以東,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大都市之一,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大區域組成,目前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三。說起香港大家對於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富裕、經濟發達、生活水準高,但是在這些美好的現象背後也隱藏的不美好的方面。
作為繁華大都市,貧富差距日益增大的背後,高額的消費水平,迫使窮人在香港的生活越發的艱難,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無處安放的貧窮背後,他們為什麼不選擇逃離,而是堅持留下?
在香港月薪過萬依舊生存艱難
在內地,月薪過萬是一個不錯的收入,也是很多年輕人為之奮鬥的小目標,但是對比香港,由香港政府的統計資料顯示,月薪12000港幣在香港僅屬於中下水平。
在香港的衣食住行中,佔最大消費的是「住」這一塊,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想要買得起房子,靠著上班是不可能的,(根據政府數據)有一半的人在租住房屋,每人平均在住房這一塊,月均花費高達5000。
除了住,最重要的「大頭」是吃食,我們就以九龍塘為例子,作為簡單的一份皮蛋瘦肉粥,售價在20-50元之間,最普通的一份午餐價格也在30元左右,而且香港相對好一些的餐廳、酒家、日料等還有一項額外的服務費,一般都收取10%左右,所以在香港生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香港更是有「籠屋」這個特殊稱呼的貧民窟聚集地,人均居住面積僅為2平方米左右。
不願離開的原因
如此艱苦的生活環境,為什麼這些讓你不願離開前往內地發展呢?這其中涉及到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居住在「籠屋」的人,大多數沒有一技之長,但即使是從事清潔工,刷盤子等工作簡單性質的工作,一個月的收入也有9000左右,相比大陸的工資價位,對半砍是正常的工資收入水準,相同行業甚至很多都達不到香港工資的一半,於是很多人就不願離開,更不願去冒險。所以即使生活壓力再大也會留在香港。
第二個方面:香港對於永久永久居民提供了比較多的福利,例如福利房的申請、永久居民老年綜合援助基金等,加之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很多人的虛榮心作怪,沒辦法放心那份大都市生活的「高大」感;因此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因素,香港的窮人不願離開家鄉,更多選擇留了下來。
生活方式的改變,需要極大的勇氣,無論從適應角度,還是從想法出發,我們大致可以體會他們不願離開的原因,從最根本的角度來看,「家鄉」一詞對於很多人都是沉重的,不到萬不得已,誰又願意離開自己從小生存的地方呢?相同的條件下,如果你在香港,你又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