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 :記GE航空集團攜手中國民航抗擊疫情

2021-02-15 GE航空中國

原載於5月25號《中國民航報》: 數月以來,新冠疫情已席捲全球。在這段非常時期,GE航空集團在中國始終秉持長期承諾,與中國民航一起攜手共克時艱、共同戰「疫」。

1月24日除夕夜,抗擊疫情的戰疫已經打響,一架使用CFM56發動機的東航MU5000航班搭載著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和物資從上海飛往武漢,從那天起至今,GE從未缺席抗疫持久戰。

 

2月21日,使用CFM56發動機的海南航空飛機執飛了至廣州的復工包機。

 

2月28日,搭載GE90發動機的國貨航飛機從8000多公裡之遙的法蘭克福運送了16臺ECMO設備支援武漢。

 

3月17日,搭載GEnx的南方航空航班護送新疆援鄂醫療隊返程。

 

3月18日,搭載GE90發動機的東方航空B777飛機運送中國抗疫專家和醫療物資前往支援義大利……

 

4月8日,經過76日封城的疫情暴風中心武漢迎來第一個進港航班,是使用CFM56發動機的廈門航空MF8095;而搭載CFM56發動機的東航MU2527航班成為從武漢出港的第一班航班。

 

護送醫療團隊、運輸物資馳援、支持復工復產、接回海外同胞、護送醫護人員返程、海外醫療援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空中戰「疫」中,在每次安全飛行的背後,GE航空集團和其合資企業CFM的發動機,以及現場和後方的工作人員們,都是那默默堅守的力量,為每一架應用GE和CFM發動機的飛機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在中國民航,GE和CFM的發動機應用極廣,涵蓋了支線飛機、窄體機、寬體機以及大型寬體機。比如,CFM56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廣受歡迎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在支線飛機領域,國產ARJ21-700飛機採用了GE的CF34-10A發動機;窄體機737MAX、A320neo和國產大飛機C919均選擇了CFM的LEAP發動機;GEnx是全世界第一款在風扇葉片、風扇單元體都採用複合材料的發動機,主要安裝在B787和B747-8飛機上,目前中國運營B787的7家航空公司中,6家選用的都是GEnx發動機。

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

(並且將於6月1日履新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

即將於6月1日履新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並仍擔任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的向偉明先生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GE航空集團及時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同時也確保了業務的正常運作。不可否認,疫情對於航空業所帶來的衝擊是史無前例的,但我們對中國的民航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充滿信心。」

 

國內疫情發生初期,GE中國便捐助了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物資及現金,支持疫區抗擊疫情。

上海張江,GE航空集團的二樓,一塊巨大的全球監控屏。任何時候,這裡始終有員工堅守在屏幕前、電話邊。這是GE航空集團全球僅有的兩個支援中心之一,另一個則設在美國辛辛那提的GE航空集團總部。

作為美國總部以外唯一的全球支援中心,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每一天,甚至是春節期間,上海的這支團隊始終保持著7*12的工作模式,與美國團隊交替支援全球GE/CFM發動機用戶,實時監控全球近4萬臺運行中發動機的狀態,確保客戶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處理,並分配任務給相應的現場支援團隊。基於海量的飛行數據的應用以及物理和數學模型的開發,這支團隊平均每天處理數十萬條飛行記錄的數據。

 

向偉明曾在不同場合強調GE航空集團在中國開展業務始終有一個理念:「GE航空在中國不僅僅只是銷售產品,提供支持,我們更希望能與客戶、合作夥伴有全方位的合作,在中國有長遠的發展……」疫情的發生後,證明GE航空多年來的對華承諾是落到實處的。

 

2月春節假期結束後,GE航空集團在保障員工安全和符合當地政府法規要求的前提下積極組織員工有序復工。幾周之內,除個別湖北籍員工外,所有員工都抵達工作城市返崗復工,所有的供應商和大修廠也均回歸正常運作。目前,GE航空在大中華區的7家飛機發動機大修廠均達到了70%以上的產能,部分大修廠還幫助了全球其他地區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復工的兄弟大修廠分擔工作量。

作為中國商飛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GE航空集團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各國產飛機項目。自2月初中國商飛公司復工後,C919試飛團隊成員便在第一時間趕赴東營試飛現場,支持C919空中推力確認(IFTD)試飛任務,這是C919試飛過程中的關鍵課目,標誌著C919大型客機的取證試飛工作全面提速。此外,GE航空集團的團隊也為盡心盡力地支持ARJ21飛機的交付。4月23日,GE的CF34-10A現場服務團隊支持疫情復工後的第一架ARJ21飛機交付成都航空;5月1日,又一架ARJ21飛機交付天驕航空;5月15日,ARJ21飛機在其第三家運營商江西航空順利首航。

目前,GE在中國的裝機發動機已經超過6000臺,近60家國內航空公司均有使用GE和CFM的產品。但是疫情的到來,一下子打亂了全球所有的航班運行,成千上萬架飛機無法正常執飛,這既打亂了正常的航空秩序,也給GE航空的現場服務團隊帶了更多的工作和額外的挑戰。

 

2月6日,GE航空集團廣州現場服務團隊在接到客戶提出孔探打磨的需求後,立即與上海在翼支持團隊和客戶積極進行協調,靈活調配資源,不僅克服了部分員工因交通管制無法到崗的困難,還進行了充分的前期遠程溝通,減少了現場時間。2月10日,僅用6小時,GE團隊就完成了孔探打磨,安全及時地結束了工作,飛機於次日如期投入運營。

 

據了解,飛機一旦需要停飛,則必須按照維修手冊的要求,根據預期停飛的時長對發動機實施相應的預防性維修和防護措施。其中,發動機保護罩可使發動機免受碎片、溼氣以及可能導致腐蝕的天氣條件的影響。當疫情在中國不斷蔓延時,航空公司對發動機保護罩的需求量急劇猛增,而疫情期間物流受阻,一時間,GE方面也無法取得足夠數量的發動機保護罩。在這種情況下,GE航空的現場服務團隊第一時間想到在當地尋找可以提供合格產品的供應商,並將供應商的信息分享給整個大團隊,希望能幫助到中國其他有需求的航司。後來,隨著疫情擴散至全球,中國現場服務團隊的經驗更成為了其他國家GE現場團隊的「操作手冊」。

正是GE航空人的責任與擔當,讓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的應對依舊井井有條、忙而不亂,是他們的默默堅守為全球航空、中國民航的正常運營提供了強大的後援保障。

通常情況下,航空公司的飛機與發動機機務工程師需要來到GE的培訓中心接受現場操作培訓。然而在新冠疫情期間,交通出行與安全社交距離都存在著限制。在線下培訓活動取消的情況下,GE航空集團的客戶技術培訓中心(CTEC)向合作夥伴提供了更多的線上選擇,幫助滿足航空公司的維護需求。同時,培訓中心還在線上發布了飛機發動機停場至多90天的情況下的維護和防護視頻,指導航司在符合要求的的安全設備輔助下,依照維修手冊來執行防護。如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位於四川廣漢的航空發動機維護培訓中心已於5月逐步恢復現場培訓課程。

 

GE克勞頓培訓中心的領導力課程是享譽商業界的王牌管理課程,數十年來為中國的民航業培養了諸多管理人才。在疫情下,GE迅速開發了網上課程,既不影響原定的授課計劃還可以令更多的學員靈活參與。例如,4月28日,GE航空集團參加了南航的國際化大講堂,圍繞GE全球領導力的發展和培養進行線上主題演講,思考後疫情時代行業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如何主動求變等,與南航數千名員工實時展開在線互動、深入討論。

 

此外,GE航空集團還通過網絡工具為亞太區的供應商開展精益管理方面的培訓,並開展了15場講師培訓,培訓有基礎的供應商員工成為合格講師,從而可以在當地開展培訓,以克服GE團隊不能去現場授課的困難。據了解,GE還將開展20場類似的供應商講師培訓。在目前極具挑戰性的行業大環境下,精益管理的重要性尤為顯現。利用現在的契機提升行業的精益管理水平,從長遠來看對民航業和航空製造業的整理實力提升有很大的意義。

 

GE航空集團在華開展業務的近40年中,始終積極踐行全面而務實的本土化發展策略,數十年堅持開展培訓工作,為中國民航培養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為中國航空人才的儲備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民航運輸也在逐步復甦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國內航班的執飛率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60%以上。」 向偉明表示:「中國正在引領民航業的復甦,作為中國民航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將長期支持中國市場並繼續推進在華發展戰略,堅守對華承諾,與客戶及合作夥伴一起,奪取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相關焦點

  • 民航抗疫:航班管家上線「中國民航抗擊疫情實時動態」數據監測工具
    民航抗疫:航班管家上線「中國民航抗擊疫情實時動態」數據監測工具 2020-02-13 20:41: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 重慶城投攜手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設立總規模300億元航空產業...
    5月16日,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132個重大項目籤約落地重慶,籤約總額3375.3億元。其中,重慶城投集團將與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共同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航空產業投資基金。
  • 入華40年,GE航空助飛中國民航
    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表示,「我們也將繼續紮根中國,用可靠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為中國航空業在後疫情時代下的發展貢獻力量,創造價值。」兩年百萬飛行小時背後向偉明所指的航空公司客戶的信任,源於LEAP-1A發動機的高可靠性、行業領先的利用率水平、出眾的燃油效率和低噪音及低排放。
  • 「非典」記憶: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民航
    2002年末至2003年上半年,中國遭遇SARS衝擊,在新世紀開始後一路高速增長的中國民航,也在這一時刻遭遇了沉重打擊。全國疫情背後,民航市場又又是如何發展?本文也將藉此機會,回顧2003/2004中國民航運輸情況。2002年末的中華大地上,一個叫SARS的不速之客出現了。
  • 中國民航2020圓滿收官 迎接「十四五」開局之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航人都是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逆行者,擔起了重大運輸保障任務的重擔。前期運輸援鄂醫療隊、為湖北運送防疫物資,用民航速度架起了生命的橋梁;後期為海外留學生運送「健康包」等防疫物資,運送中國醫療隊馳援海外,接運滯留海外的中國公民回國,展現了中國速度和大國擔當。
  • 民航局下發《關於轉發民航系統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日前,民航局下發《關於轉發民航系統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名單的通知》,鼓勵受到表彰的個人和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民航強國建設再立新功。10月23日,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 航空工業集團:未來4年中國民航市場都將以國內航線為主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12月17日,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0~2039年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下稱「年報」) ,《年報》預測,2024年之前,中國航空客運市場將以國內航線為主,並且短期內客運周轉量佔比將維持在
  • 關於中國民航重組升級新三大航空集團的構想
    現在,中國民航面對的是一個國際寡頭壟斷的全球航空市場。對此缺乏認識,可追溯到2002年民航「一次重組」的戰略定位失誤,中國民航在國際航空競爭中的弱勢地位與此有很大關係。結果,國內航空公司至今仍擠在國內幹線和短程國際航空市場上自相競爭,在當前世界經濟金融危機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創。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民航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目標、定位和任務,在正確政策的引導下,組建新的三大航空運輸集團。
  • 宜昌三峽機場參加「當代民航精神中南行」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湖北...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馮智君 通訊員王婷婷 報導:為進一步弘揚中南民航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大力營造學習先進、學習典型、樹立時代新風的良好氛圍,「當代民航精神中南行」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宣講團最後一站來到武漢,為歷時1個月在中南轄區進行巡迴宣講的「當代民航精神中南行」宣講會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 【泛美航空】中國民航職業教育新標杆
    四川泛美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美教育集團」)是一家隨著中國民航業飛速發展成長起來的國際化集團公司,專注於民航職業教育及相關產業二十五年,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創新,服務於中國建設民航強國的發展戰略,致力於培養民航專業人才
  • 中國民航與哥倫比亞視頻交流疫情防控經驗
    5月15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哥倫比亞民航局舉行視頻會議,就民航領域疫情防控及促進行業恢復運行進行交流。會議由萬向東總飛行師與哥倫比亞民航局長撒拉扎共同主持。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路易斯·蒙薩爾韋以及哥倫比亞移民局、民航局和機場當局等130餘名代表參加視頻會。
  • 專訪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中國在航空領域角色重要 責任日增
    中國航空業抗疫成效帶來樂觀信號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和《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國際民航組織是聯合國重要的專門機構之一。  柳芳說,航空運輸是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是連接各大洲民眾、社區和企業不可或缺的生命線。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給人類帶來痛苦,亦令航空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 中國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北京翔宇通用航空集團隆重舉行
    (圖一 授牌儀式現場)  11月19日,中國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北京翔宇通用航空集團(以下簡稱「翔宇集團」)隆重舉行。中國民航科普基金會理事長劉彥斌、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張躍華、副秘書長錢進全、辦公室副主任高玉全、科普教育部副部長白偉;翔宇集團董事長呂松濤、副總裁吳立功、高級顧問崔金生、北京翔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根立及部分集團合作院校領導等出席了儀式。
  • 肩負神聖使命 踐行多邊合作——評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抗擊新冠肺炎...
    這是對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壯舉的極大肯定,我國在國際民航組織大舞臺唱出了「中國好聲音」,藉助這個大舞臺讓國際民航業界認識了中國的智慧和中國的行動,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一、國際民航組織積極行動:彰顯使命  國際民航組織是聯合國體制下的專門機構,被賦予促進與維護國際民用航空秩序的重大使命。
  • 致敬民航精神,傳遞中國力量——民生銀行攜手四川航空發行「機長...
    9月30日,心懷敬畏,忠守初心——民生×川航機長精英信用卡發布會,在成都市雙流國際機場航空大廈舉行。活動現場,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林雲山、信用卡中心總裁陳大鵬、成都分行行長馬駿與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鷹、總經理石祖義、黨委書記薛和華共同啟動了民生×川航機長精英信用卡的首發儀式。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客機升空後平穩飛行過程中,突遇極端緊急情況。
  • 抗擊疫情中閃亮的航空品牌
    中國航空報訊: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在全國打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航空上下遊企事業單位挺身而出, 衝鋒在前,通過各種形式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也讓航空品牌在業內外更加奪目。
  • 民航企業馳援 中國包機接回遊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越來越多的民航企業(集團)已經行動起來,積極投入到馳援武漢疫情的工作當中。武漢「封城」已經9天。《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連日來,為了將各地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及防控物資快速運輸到位,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航集團、春秋航空、華夏航空等多家航空企業緊急派出多架包機參與運輸,並開通抗疫物資運輸「綠色通道」。1月30日,為了幫助滯留海外遊客儘快返回武漢,民航局批覆部分航空公司申請境外至武漢的包機運行。
  • 民航總局發布《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民航大事記》
    7月28日 民航總局向重組合併後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頒發了運行合格證書和運行規範。中國民航三大航空集團重組後,中航集團旗下的主業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率先實現一體化運行。在《中國民航報》開闢專欄,出版百年特刊;12月7日舉辦大型文藝晚會;編輯出版《今日中國民航》畫冊;與中央電視臺聯合拍攝電視專題片《志搏藍天——中國民航紀念人類動力飛行百年》於12月14日、15日在中央電視臺1套、10套節目中播出。
  • 中國民航發展論壇 | 中國電科:構建民航網絡信息體系 支撐智慧民航建設
    著眼於航空運輸領域,吳曼青分析指出網絡、信息及體系對於民航發展的重要性,首次提出民航網絡信息體系的概念,並闡釋了以網絡中心為基礎、信息主導為核心、體系引領為支撐的民航網絡信息體系三大特徵,描繪出民航網絡信息體系的廣闊前景和發展藍圖。精彩演講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贊同。
  •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介紹中國民航改革與發展情況
    活動標題活動描述2004年1月15日上午10時,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楊元元介紹中國民航改革與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2004-01-15 10:01:46楊元元: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中國民航遭受了「非典」疫情的重大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全行業從七月份開始,按照總局的要求,實施「藍天振興」計劃,到年底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70.8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8759萬人,貨郵運輸量219萬噸,這三項指標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3.6%、1.9%和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