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5月25號《中國民航報》: 數月以來,新冠疫情已席捲全球。在這段非常時期,GE航空集團在中國始終秉持長期承諾,與中國民航一起攜手共克時艱、共同戰「疫」。
1月24日除夕夜,抗擊疫情的戰疫已經打響,一架使用CFM56發動機的東航MU5000航班搭載著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和物資從上海飛往武漢,從那天起至今,GE從未缺席抗疫持久戰。
2月21日,使用CFM56發動機的海南航空飛機執飛了至廣州的復工包機。
2月28日,搭載GE90發動機的國貨航飛機從8000多公裡之遙的法蘭克福運送了16臺ECMO設備支援武漢。
3月17日,搭載GEnx的南方航空航班護送新疆援鄂醫療隊返程。
3月18日,搭載GE90發動機的東方航空B777飛機運送中國抗疫專家和醫療物資前往支援義大利……
4月8日,經過76日封城的疫情暴風中心武漢迎來第一個進港航班,是使用CFM56發動機的廈門航空MF8095;而搭載CFM56發動機的東航MU2527航班成為從武漢出港的第一班航班。
護送醫療團隊、運輸物資馳援、支持復工復產、接回海外同胞、護送醫護人員返程、海外醫療援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空中戰「疫」中,在每次安全飛行的背後,GE航空集團和其合資企業CFM的發動機,以及現場和後方的工作人員們,都是那默默堅守的力量,為每一架應用GE和CFM發動機的飛機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在中國民航,GE和CFM的發動機應用極廣,涵蓋了支線飛機、窄體機、寬體機以及大型寬體機。比如,CFM56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廣受歡迎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在支線飛機領域,國產ARJ21-700飛機採用了GE的CF34-10A發動機;窄體機737MAX、A320neo和國產大飛機C919均選擇了CFM的LEAP發動機;GEnx是全世界第一款在風扇葉片、風扇單元體都採用複合材料的發動機,主要安裝在B787和B747-8飛機上,目前中國運營B787的7家航空公司中,6家選用的都是GEnx發動機。
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
(並且將於6月1日履新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
即將於6月1日履新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並仍擔任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的向偉明先生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GE航空集團及時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同時也確保了業務的正常運作。不可否認,疫情對於航空業所帶來的衝擊是史無前例的,但我們對中國的民航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充滿信心。」
國內疫情發生初期,GE中國便捐助了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物資及現金,支持疫區抗擊疫情。
上海張江,GE航空集團的二樓,一塊巨大的全球監控屏。任何時候,這裡始終有員工堅守在屏幕前、電話邊。這是GE航空集團全球僅有的兩個支援中心之一,另一個則設在美國辛辛那提的GE航空集團總部。
作為美國總部以外唯一的全球支援中心,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每一天,甚至是春節期間,上海的這支團隊始終保持著7*12的工作模式,與美國團隊交替支援全球GE/CFM發動機用戶,實時監控全球近4萬臺運行中發動機的狀態,確保客戶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處理,並分配任務給相應的現場支援團隊。基於海量的飛行數據的應用以及物理和數學模型的開發,這支團隊平均每天處理數十萬條飛行記錄的數據。
向偉明曾在不同場合強調GE航空集團在中國開展業務始終有一個理念:「GE航空在中國不僅僅只是銷售產品,提供支持,我們更希望能與客戶、合作夥伴有全方位的合作,在中國有長遠的發展……」疫情的發生後,證明GE航空多年來的對華承諾是落到實處的。
2月春節假期結束後,GE航空集團在保障員工安全和符合當地政府法規要求的前提下積極組織員工有序復工。幾周之內,除個別湖北籍員工外,所有員工都抵達工作城市返崗復工,所有的供應商和大修廠也均回歸正常運作。目前,GE航空在大中華區的7家飛機發動機大修廠均達到了70%以上的產能,部分大修廠還幫助了全球其他地區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復工的兄弟大修廠分擔工作量。
作為中國商飛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GE航空集團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各國產飛機項目。自2月初中國商飛公司復工後,C919試飛團隊成員便在第一時間趕赴東營試飛現場,支持C919空中推力確認(IFTD)試飛任務,這是C919試飛過程中的關鍵課目,標誌著C919大型客機的取證試飛工作全面提速。此外,GE航空集團的團隊也為盡心盡力地支持ARJ21飛機的交付。4月23日,GE的CF34-10A現場服務團隊支持疫情復工後的第一架ARJ21飛機交付成都航空;5月1日,又一架ARJ21飛機交付天驕航空;5月15日,ARJ21飛機在其第三家運營商江西航空順利首航。
目前,GE在中國的裝機發動機已經超過6000臺,近60家國內航空公司均有使用GE和CFM的產品。但是疫情的到來,一下子打亂了全球所有的航班運行,成千上萬架飛機無法正常執飛,這既打亂了正常的航空秩序,也給GE航空的現場服務團隊帶了更多的工作和額外的挑戰。
2月6日,GE航空集團廣州現場服務團隊在接到客戶提出孔探打磨的需求後,立即與上海在翼支持團隊和客戶積極進行協調,靈活調配資源,不僅克服了部分員工因交通管制無法到崗的困難,還進行了充分的前期遠程溝通,減少了現場時間。2月10日,僅用6小時,GE團隊就完成了孔探打磨,安全及時地結束了工作,飛機於次日如期投入運營。
據了解,飛機一旦需要停飛,則必須按照維修手冊的要求,根據預期停飛的時長對發動機實施相應的預防性維修和防護措施。其中,發動機保護罩可使發動機免受碎片、溼氣以及可能導致腐蝕的天氣條件的影響。當疫情在中國不斷蔓延時,航空公司對發動機保護罩的需求量急劇猛增,而疫情期間物流受阻,一時間,GE方面也無法取得足夠數量的發動機保護罩。在這種情況下,GE航空的現場服務團隊第一時間想到在當地尋找可以提供合格產品的供應商,並將供應商的信息分享給整個大團隊,希望能幫助到中國其他有需求的航司。後來,隨著疫情擴散至全球,中國現場服務團隊的經驗更成為了其他國家GE現場團隊的「操作手冊」。
正是GE航空人的責任與擔當,讓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的應對依舊井井有條、忙而不亂,是他們的默默堅守為全球航空、中國民航的正常運營提供了強大的後援保障。
通常情況下,航空公司的飛機與發動機機務工程師需要來到GE的培訓中心接受現場操作培訓。然而在新冠疫情期間,交通出行與安全社交距離都存在著限制。在線下培訓活動取消的情況下,GE航空集團的客戶技術培訓中心(CTEC)向合作夥伴提供了更多的線上選擇,幫助滿足航空公司的維護需求。同時,培訓中心還在線上發布了飛機發動機停場至多90天的情況下的維護和防護視頻,指導航司在符合要求的的安全設備輔助下,依照維修手冊來執行防護。如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位於四川廣漢的航空發動機維護培訓中心已於5月逐步恢復現場培訓課程。
GE克勞頓培訓中心的領導力課程是享譽商業界的王牌管理課程,數十年來為中國的民航業培養了諸多管理人才。在疫情下,GE迅速開發了網上課程,既不影響原定的授課計劃還可以令更多的學員靈活參與。例如,4月28日,GE航空集團參加了南航的國際化大講堂,圍繞GE全球領導力的發展和培養進行線上主題演講,思考後疫情時代行業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如何主動求變等,與南航數千名員工實時展開在線互動、深入討論。
此外,GE航空集團還通過網絡工具為亞太區的供應商開展精益管理方面的培訓,並開展了15場講師培訓,培訓有基礎的供應商員工成為合格講師,從而可以在當地開展培訓,以克服GE團隊不能去現場授課的困難。據了解,GE還將開展20場類似的供應商講師培訓。在目前極具挑戰性的行業大環境下,精益管理的重要性尤為顯現。利用現在的契機提升行業的精益管理水平,從長遠來看對民航業和航空製造業的整理實力提升有很大的意義。
GE航空集團在華開展業務的近40年中,始終積極踐行全面而務實的本土化發展策略,數十年堅持開展培訓工作,為中國民航培養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為中國航空人才的儲備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民航運輸也在逐步復甦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國內航班的執飛率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60%以上。」 向偉明表示:「中國正在引領民航業的復甦,作為中國民航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將長期支持中國市場並繼續推進在華發展戰略,堅守對華承諾,與客戶及合作夥伴一起,奪取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