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網易航空(公號ID:wyair163)
作者 | 忠義雙全袁宮保
編者:在面臨疫情衝擊時,交通運輸行業往往會受重大影響。
2002年末至2003年上半年,中國遭遇SARS衝擊,在新世紀開始後一路高速增長的中國民航,也在這一時刻遭遇了沉重打擊。
全國疫情背後,民航市場又又是如何發展?本文也將藉此機會,回顧2003/2004中國民航運輸情況。
2002年末的中華大地上,一個叫SARS的不速之客出現了。
SARS疫情在2002年12月15號診斷第一例,到2003年2月10日,廣東共305例,並開始在有蔓延的趨勢。
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SARS(非典)全球警報。
但此時,中國民航發展勢頭卻依舊迅猛。
2003年第一季度,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比2002年同比增長17.8%、14.1%和15.1%。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大多數民航從業者都沒有意識到到疫情將會帶來的影響,普遍樂觀的認為當年完成年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16%沒有絲毫問題。
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SARS(非典)全球警報,此後情況急轉直下。
4月下旬,國務院果斷決定將非典型性肺炎列入我國法定的傳染病進行依法管理,從4月21日開始,將原來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為每天公布一次,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接軌。
由於疫情影響,全國出行人數大幅下降,中國民航也在這時開始面臨直接衝擊。
4月20日以後,民航旅客運輸量開始直線下跌,整個4月我國民航完成民航旅客運量0.06億人,旅客周轉量91.37億人公裡,同比下降25.7%和17.1%。
到了5月,SARS疫情對民航客運的影響到達頂峰。
為了防範疫情傳播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取消「五一長假」,不提倡組織跨省市旅遊,「五一」期間機票全額退款等。
國際方面各相關國家政府都在採取措施以防止SARS的進一步蔓延,泰國,新加坡,越南,約旦等數十個國家對中國入境旅客採取入境隔離等防疫措施,許多國家取消對中國的商務活動和旅遊活動。
甚至國內部分城市也一度規定凡從疫區來的旅客隔離14天。
上述行為導致5月旅客出行信心和意願到達冰點,民航客運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
五月第一周,中國累計航班班次同比下降61.1%,完成客運量34.4萬人,同比下滑81.2%,其中國內航線、國際航線和港澳地區航線航班班次分別下降59.3%、69.7%和80.6%,完成客運量分別下降80.6%、84.5%和88.1%。
深圳機場甚至創造了日客流3千人的歷史最低記錄,整個5月份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下降78%,整個第二季度,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48.9%,比2002年同期減少旅客約1000萬人。
當時,中國民航剛完成整合不久,三大航基本定型。相對其他航企,民航三大航空集團由於國際航線比重較大,因此業績受到的衝擊也更為明顯。
根據當年民航公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虧損8.2億元,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前三季淨虧損11.93億元,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前三季度淨虧損7.829億元。
三大航在2003年前三季度,成功虧掉了28個2016年王總口中的小目標。
民航一時間猶如進入生死存亡的奮戰關頭。
南方航空從5月起取消正處級以上幹部全部獎金,其餘員工月獎金扣除50%,先後停飛了所有波音777客機在內的約30%客機。
由於民用航空業受打擊過於重大,客運業務瀕臨崩潰,為減輕疫情影響緩解民航業嚴峻形勢,國家也開始採取一系列扶持政策。
5月1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決定民航業在2003年5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對民航的旅客運輸業務和旅遊業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費。
5月23日起,凡乘坐南航、東航、上航的旅客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承保「航空承運人非典型肺炎(SARS)責任保險」。全年國家免徵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23.3億元,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等稅金14.3億元。
好在,隨著全國衛生機器啟用,非典型肺炎(SARS)蔓延情況也得以遏制。
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現零記錄。6月1日,衛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撤消。6月14日,WHO解除對河北、內蒙古、山西、天津的旅遊警告。6月20日,小湯山醫院最後18名患者出院。
6月份以後,隨著疫情緩解,在行業振興措施促進和國家政策扶持下,國內航空運輸量開始恢復。
到12月,國內航線航班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而國際航線也達到去年同期的80%~90%。
航空公司終於開始緩過氣來。
頗有象徵意義的是,南航波音777客機重啟復飛後的第一個航班就是接回廣州第一軍醫大學赴小湯山醫院抗擊SARS第一線的醫務人員。
不過,雖然客運遭受巨大衝擊,中國民航貨運尤其是全貨機運輸卻是另一番景象。
由於大量客運航班停運,客機腹艙載貨量大幅度萎縮,全貨機貨運艙位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暴漲,部分航線甚至數倍於往年價格,東方航空貨運僅前五個月就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量,不得不將原定於2003年9月的5架MD11客改貨的計劃提前。
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2003年全年民航業完成旅客運輸量8759萬人,貨郵運輸量21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9%和8.4%,貨運增幅罕見出現高於客運6.5個百分點的情況,其中國際航線高於國內航線15.8個百分點。全國註冊全貨機也從13架增至18架。
「非典」結束後,不少民航人回憶起當年的日子還心有餘悸,剛開始迅猛發展的中國民航,差點就倒在了那一場「戰役」中。
多年過去,中國疫情防控水平已經大幅提升。但是,此次肺炎疫情爆發時間點正值春運高峰時期,顯然也會對中國民航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旅客運輸量到民航從業者身心健康兩方面看,2020年初,中國民航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