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地點位於孟加拉灣東岸緬甸的蘭裡島,此地以風景秀麗而聞名於世,英日在此交戰。
在天空剛亮起魚肚白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的偵察的小艇飛速返回指揮部報告,從小艇下來的幾個偵察兵個個臉色慘白,驚魂未定地向指揮官報告。
「報告指揮官,在那個島上幾千個日軍幾乎全都死了,而且還有數都數不清的鱷魚!」這些被驚嚇過度的英軍偵察兵語無倫次地報告著情報。
對於鱷魚吃人的事件,古今屢見不鮮,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千名日軍士兵同時遭到鱷魚的襲擊並被吃掉,這個故事可能很多朋友並不是特別了解。
在蘭裡島的周圍,海平面波平如鏡,在水中到處可見矗立無數的莽蒼「山脊」,其實,這些「山脊」正是當地的鱷魚,此島也是當地一座著名的「鱷魚島」,這些鱷魚長期盤踞在這個島,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萬隻。
這些「土著」一直安穩地生活在這裡,水土富饒並藉助著這裡奇特的地形與地貌,成為了他們特有的保護色,不斷地繁衍與生存。
形象
在1945年的2月19日,太平洋戰爭已然接近了尾聲,在孟加拉灣周邊海域巡邏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截擊了企圖從海上逃回日本本土的侵緬日軍戰艦,因為缺少相關的史實記載,對於這支日軍戰艦的番號就無從考察了。
在英日雙方遭遇之後,激烈的炮戰那是在所難免的,由於英國皇家海軍的炮艦威力要遠強於日軍的小船,在海上炮戰沒多久後,日軍多艘護衛艦就被擊沉了。
打不過就得跑,於是,載有數千名日軍的幾艘運輸船就慌忙地駛向了蘭裡島的周圍,然後他們直接在那裡登島,還打算將蘭裡島作為最後的陣地負隅頑抗。因為在島上日軍憑藉著地形優勢與瘋狗般地反擊,著實給英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雙方的激戰一直從天明打到天黑,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也一時很難徹底幹掉這股藏匿於島上的日軍殘餘。於是,他們開始對小島進行海上封鎖,同時還研究與制定次日的作戰方案。在各艦的指揮官接到命令後,他們也都陸續回到自己的指揮艦上休息。
到了深夜,已經高強度打了一天仗的日軍早已疲憊不堪,七零八落地躺在了地上以備應付第二天即將來到的戰鬥。
但就在這個時候,這些日軍士兵仍然沒有注意到那些藏在水中的鱷魚,深夜這些鱷魚為了覓食全都從水中竄了出來,兇猛地撲向了這些精疲力竭的日軍。為啥這些鱷魚白天不出來,原來是因為英日白天激戰的隆隆炮聲嚇得他們都藏在了水中。
在天黑以後,潮水退去,戰火停止數以千計的鱷魚都被血肉所散發出的血腥味兒給引了出來,面對食物的誘惑,這些冷血動物那可是不會害怕的。
疲憊不堪的日軍士兵,被這些突如其來的鱷魚給嚇傻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儘管拼命橫掃機槍,不停地扔出手雷,但還是招架不住無數鱷魚群的猛襲,最終恐懼戰勝了理性,戰鬥力瞬間潰散,慘叫哀號不斷響遍天際,悽慘程度猶如地獄一般。
即使是在島外的英軍指揮部裡,也能聽到哀嚎聲,不明所以然的英軍指揮官們正在討論情況,艦上執勤的情報員急匆匆地跑過來匯報情況:可能是日軍與盟軍其他部隊交火了,這個回答令英軍指揮官困惑不已。
隨後,英軍指揮官開始詢問他處值班的軍官,是否有部隊來協助我們對抗島上日軍,值班軍官回答說並沒有接到消息。於是,英軍艦隊指揮官立刻下令派遣偵察兵乘坐小艇前往調查情況。
當英國偵察兵登島後才發現,滿島全是被鱷魚撕碎了的日軍屍體以及數百隻被槍彈打死的鱷魚屍體。
就這樣,數千名日軍士兵一夜之間幾乎都成了鱷魚的口糧,原本美麗的小島也都成為了「血紅色的島」。最後,在天亮後英軍僅發現了20個倖存下來的日軍士兵,但這些倖存者幾乎人人精神崩潰。
本文參考資料:《太平洋戰爭》,《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蘭裡島之戰,蘭裡島鱷魚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