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由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召開的「智能教育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合作共建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校園內舉行。
清華大學副秘書長暨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院長張華堂、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暨清華校友總會君子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項目總幹事徐林旗、江蘇樂易學教育科技董事長華敏、北京市昌平區智泉學校秦繼傑校長及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院辦、清華大學科創部、清華大學培訓部相關老師出席了研討會。
首先,徐林旗代表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根據近期調研結果,做了簡單的介紹。
他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集中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華北、華東等大中城市,而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區域小鎮基礎教育尚且不能滿足,根本無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突破基礎教育困境,提升老師教學效率是立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他還說道,「目前網絡發展迅速,各類線上教育軟體、課程迅猛發展,但這些信息資源、課程良莠不齊,家長很難辨別、抉擇。絕大多數的線上教育課程都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作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近兩年最重要的項目,「智能教育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在一年多時間的調研中,他們發現來自江蘇樂易學教育科技的愛學仕項目,可以為老師因材施教做到良好輔助作用。
座談會上,愛學仕負責人董龍對該項目的技術創新部分做了匯報。
愛學仕智課系統所有課程都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能夠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運用,給孩子推送合適的學習課程,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課包中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幫助孩子真正做到主動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愛學仕智課同時加入了遊戲化升級模塊,孩子學習更有興趣。
樂易學教育科技董事長華敏說道,「在教育的普惠性,高質量教育的普及,以及減輕家長、學生的負擔方面,愛學仕智課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將知識點進行納米級拆分 ,建立了百萬級訓練題庫和數萬教學視頻,確保了高質量的教育,極大程度地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讓老師更有精力關注學生的身心各方面發展。在學生成績提升,老師教學輕鬆的基礎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才能更快開展。」
張華堂院長表示,「愛學仕項目符合國家教育政策方向,對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希望能有機會到蘇州進一步調研考察,爭取能充分結合河北院相關資源,特別是河北省內教育資源展開合作,共創雙贏!」
座談會上,以張華堂院長為代表的的項目組領導充分肯定了樂易學教育科技在智能教育領域的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愛學仕項目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