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合作共建研討會圓滿結束

2020-12-25 愛學仕智課

2020年12月18日,由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召開的「智能教育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合作共建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校園內舉行。

清華大學副秘書長暨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院長張華堂、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暨清華校友總會君子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項目總幹事徐林旗、江蘇樂易學教育科技董事長華敏、北京市昌平區智泉學校秦繼傑校長及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院辦、清華大學科創部、清華大學培訓部相關老師出席了研討會。

首先,徐林旗代表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根據近期調研結果,做了簡單的介紹。

他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集中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華北、華東等大中城市,而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區域小鎮基礎教育尚且不能滿足,根本無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突破基礎教育困境,提升老師教學效率是立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他還說道,「目前網絡發展迅速,各類線上教育軟體、課程迅猛發展,但這些信息資源、課程良莠不齊,家長很難辨別、抉擇。絕大多數的線上教育課程都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作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近兩年最重要的項目,「智能教育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在一年多時間的調研中,他們發現來自江蘇樂易學教育科技的愛學仕項目,可以為老師因材施教做到良好輔助作用。

座談會上,愛學仕負責人董龍對該項目的技術創新部分做了匯報。

愛學仕智課系統所有課程都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能夠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運用,給孩子推送合適的學習課程,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課包中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幫助孩子真正做到主動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愛學仕智課同時加入了遊戲化升級模塊,孩子學習更有興趣。

樂易學教育科技董事長華敏說道,「在教育的普惠性,高質量教育的普及,以及減輕家長、學生的負擔方面,愛學仕智課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將知識點進行納米級拆分 ,建立了百萬級訓練題庫和數萬教學視頻,確保了高質量的教育,極大程度地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讓老師更有精力關注學生的身心各方面發展。在學生成績提升,老師教學輕鬆的基礎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才能更快開展。」

張華堂院長表示,「愛學仕項目符合國家教育政策方向,對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希望能有機會到蘇州進一步調研考察,爭取能充分結合河北院相關資源,特別是河北省內教育資源展開合作,共創雙贏!」

座談會上,以張華堂院長為代表的的項目組領導充分肯定了樂易學教育科技在智能教育領域的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愛學仕項目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

相關焦點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了多場講座,收穫了大量的「文化粉絲」。2020年12月6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
  • 文武二聖故裡攜手創建優秀傳統文化示範區
    在運城市舉辦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儒學創新與發展研討會上記者獲悉: 中華武聖關公故裡運城市與文聖故裡山東濟寧市共同啟動「文武二聖故裡攜手創建優秀傳統文化示範區」,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與山東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籤署了《締結友好景區協議》。
  •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第四屆京臺高等教育研討會在臺舉行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第四屆京臺高等教育研討會在臺舉行 2017年11月15日 13: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本屆研討會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為主題,京臺兩地高校代表圍繞京臺高校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構建、傳承發展、融合創新、教學管理和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  北京市高等教育參訪團團長、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在致辭中談到,京臺高等教育交流研討會為兩地高等教育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受到了兩岸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 梅花代表:傳承創新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區進一步開展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國人大代表、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蘇木中心校校長梅花說。民族團結是內蒙古的光榮傳統,作為一名鄂溫克族人民教師,梅花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靈中,讓它們深深紮根、開花結果。
  • 激發客家民間藝術活力 客家民間美術與優秀文化傳承研討會在蓉舉行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裴蕾客家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特色鮮明,是客家文化中的重頭力量。而今,客家民間藝術如何創新傳承?12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龍泉驛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獲悉,12月14日客家民間美術與優秀文化傳承研討會在成都市龍泉驛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召開。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陶旭泉,四川師範大學教育培訓學院教授曹正善,四川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李松林,四川省教科院教育科研副所長楊賢科,龍泉驛區教科院書記羅登遠等參加會議。
  • 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
    【編者按】近年來,貴陽孔學堂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方針,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發展的新路徑,得到了專家學者及市民百姓的廣泛認可,聲名遠播,成為貴州省貴陽市一塊重要的文化名片。2020年5月22日,中國文化報以《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為題,以兩個整版篇幅,系統地對貴陽孔學堂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報導。孔子雕像利用周末及節假日開展「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公告,聽眾自願、免費參加。
  • 走進江西尋烏,校地共建紅色教育實踐基地
    「共建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研討會暨集中簽約揭牌儀式」。   共建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研討會上,江西省尋烏縣委黨校副校長凌雁作了《興調查研究之風,謀社會發展之策——毛澤東尋烏調查及其現實意義》的報告,列舉了毛澤東當年開展尋烏調查的例子,告誡領導幹部要學習這種深入、唯實的作風,搞好調查研究。凌校長全面講述了尋烏調查的歷史背景、調查方法、調查過程以及新時代下的現實意義,使得師生們對於尋烏調查有了深刻的認識。
  • 「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在澳門舉行
    人民網澳門9月26日電(記者毛磊)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於9月25日在澳門舉辦「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並邀請清華大學教授彭林、廣東五邑大學副教授譚金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鄧立光及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林發欽作分享。
  • 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央廣網西安12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今天(12月11日)在陝西西安召開,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朝鮮大學、哈薩克斯坦馬古蘭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國內外專家就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相關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對此,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也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出全新需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必要條件、海南特色性地方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可靠動力、海南地方性社會組織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開創實踐範例等四個方面,表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
    圖為 「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現場   >  4月11日下午,「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觀山湖區喀斯特公園舉行。  一、我們要研究這個時代傳統文化的變遷及地方文化的蛻變。   二、在這個網際網路井噴式發展、新媒體成功佔領所有陣地、新技術革命引發顛復性創新的時代,傳統文化如何演化、變身、融合。   三、在這個重視政治與社會效益又呼喚市場效率,講求公益性又追求產業性,「公私合營」混合經濟的時代。
  • 山東發布《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規劃》
    推進山東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部署,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傳承創新發展之路,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平臺,特制定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規劃。
  • 我校獲批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
    2020年7月16日,山西省教育廳下發《山西省教育廳關於公布第三批全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名單的通知》(晉教體函〔2020〕19號),全省共有15所高校的16個基地入選。其中,我校美術系申報的「晉南民間布藝」成功獲批。
  • 李路明 杜建鑌 張宇飛:傳承優秀教學文化 建設院系優良學風-清華...
    傳承優秀教學文化 建設院系優良學風航天航空學院 李路明 杜建鑌 張宇飛今年上半年,航天航空學院面向全院師生進行了學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家普遍認為激發學生內生動力和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是創建優良學風的最重要的兩個方面。
  •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9月8日上午,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承創新與使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於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學習研討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明德樓一層會議室及線上同時舉行。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文化角度說,「內循環」就是要充分做好中國傳統的儒家、墨家等不同文化遺產之間的交流,「大循環」就是通過尼山論壇這樣的平臺向世界發出文明互鑑的信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舉辦這次研討會意義十分重大。
  •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高端論壇...
    原標題: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  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5日在廣州舉行了建設推進會和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高端論壇。    建設推進會暨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高端論壇現場(韓希 攝)  按照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的指示精神,暨南大學將華僑華人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更名並改組為「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
  • 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召開
    「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召開。 王鵬威 攝中新網西安12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11日召開,旨在聚焦絲綢之路文明傳承及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館和企業資源,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研討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保護與管理重大議題,協同開展合作研究、人才培養和技術應用。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在「共建平臺—共育人才—共研項目—共享成果—協同創新」的幫扶工作路徑上,「非人靈長類動物疾病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暨南大學—五邑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智能物聯網聯合實驗室」等平臺先後謀劃、籌建,譜寫著「僑校」+「僑鄉」的幫扶新篇章。
  • 天津授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校
    本報天津12月26日訊(記者徐德明)今天,天津市教委召開首批天津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授牌大會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工作交流活動。  通過綜合評定,天津西青區實驗小學、和平區鞍山道小學等108所學校被市教委授予天津市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 2018首屆石鼓文化傳承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為弘揚石鼓文文化,繼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5月6日,2018首屆石鼓文化傳承研討會在西安賓館二樓西唐傳統文化藝術基地召開,參加會議人員既有專家學者和石鼓文化的踐行者,以及熱愛傳統文化人士、媒體、愛好者數十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