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大規模性侵案指向難民 默克爾挨罵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德國西部城市科隆跨年夜發生近百起針對女性的性侵和搶劫案件。初步調查顯示,大約1000名「長相像阿拉伯人和北非人」的男子可能涉及此案。目擊者看到,這些男子三五成群,盯上目標後,將其團團圍住,而後實施性侵或搶劫。

  這一案件讓德國舉國震驚。儘管當局稱,尚無「確鑿證據」表明涉案男子是去年湧入德國的中東北非難民,但德國媒體、右翼政黨和民眾6日均把矛頭指向難民,並對向難民打開大門的默克爾口誅筆伐。

  【要嚴查】

  德新社報導,截至6日,科隆警方已經接到100多起性侵報案,其中包括一起強姦案件。此外,在漢堡和斯圖加特也發生類似的群體性案件。

  德國內政部長託馬斯·德邁齊埃6日表示,要嚴查此案,並追究嫌疑人的法律責任,不管他是什麼身份背景。

  德邁齊埃說:「犯罪者,不管他們是哪來的,必須受到懲罰。如果其中有難民,我們也必須公開處理此事。」

  德國警方說,眼下尚不確定嫌疑人是否與難民有關,也不清楚他們是剛剛來到德國的難民還是在本地出生的移民二代。

  科隆鄰居城市杜塞道夫的警方說,他們正在調查科隆性侵案是否與流竄在當地的一個有組織犯罪團夥有關。該團夥由2000多名有北非出身背景的人組成,自2014年以來在附近城市作案多起,大多數為偷盜案。

  【被責難】

  隨著案情逐漸公開,德國民眾和媒體紛紛把矛頭指向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不少人指責她「玩火」,缺乏讓難民融入當地的清晰計劃。

  大約300人5日在科隆舉行集會,要求政府嚴查此事,呼籲給予女性更多尊重。法新社記者看到,一名示威者舉著的標語上寫著:「默克爾,你在幹嘛?這太恐怖了!」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賽貝特當天早些時候說,默克爾已致電科隆市長亨麗埃特·雷克,對諸多女性在科隆受到襲擊和性侵表示「憤慨」,並要求儘快查清此案,將罪犯繩之以法,「不管他們是什麼身份背景」。

  遭到責難的不止默克爾一個人,還有德國主流媒體。案件發生在跨年夜,但德國媒體直到4日才開始陸續報導此事,令不少民眾感到憤怒。

  德國電視二臺6日對沒有及時報導此事作出公開道歉。該電視臺的品牌晚間新聞節目「今日」欄目組的責編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帖道歉。

  該欄目組稱,之所以沒有及時報導是因為編輯的「誤判」,「雖然事態已經足夠明朗,但是我們沒有(及時)報導此事,這是一個錯誤」。

  法新社評論,德國媒體之所以「有所忌憚」,是因為顧及到「政治正確性」和難民問題的敏感性,不願冒頭炒作。

  雖然不少民眾和媒體把科隆性侵案指向難民,但也有一些政客和媒體呼籲,不要隨便將性侵案與難民聯繫起來,防止極右翼勢力藉機宣傳排外思想。(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德國科隆反難民示威演變為騷亂
    當地時間1月9日,德國科隆爆發反對移民的抗議示威,警方使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則朝警察投擲爆竹和瓶罐。為抗議元旦節慶期間的連串性侵事件,數百名由極右翼團體PEGIDA發動的群眾在科隆進行抗議。示威群眾揮舞布條和標語牌,上面寫著「我們不歡迎有強暴行為的難民」字眼,並高喊「趕走他們」的口號。
  • 科隆性侵案成為德國收緊難民政策導火索
    2016年元旦跨年夜,德國、瑞典以及芬蘭等歐洲多國發生針對女性的暴力案件,其中德國科隆的性侵與搶劫案件參與者多達1000人,大部分嫌犯指向北非與中東難民。德國乃至歐洲社會對於穆斯林裔難民的恐慌情緒驟增。這成為德國民意扭轉的關鍵,同時也觸發多元社會文化衝突,促使默克爾政府不得不在短期內改變其開放性難民政策。
  • 科隆性侵案背後,是撕裂的德國和歐洲
    新華社/路透  當地時間1月9日,千餘名右翼示威者在德國科隆市舉行大規模遊行,部分示威者高呼「默克爾必須下臺」,並在街頭投擲鞭炮和酒瓶。最終,防暴警察用高壓水槍驅散了這場由德國極右翼勢力「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運動」(Pegida)發起的遊行,並有多人遭逮捕。同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支持修改法律,以便降低驅逐難民出境的「門檻」。
  • 德國:科隆性騷擾案嫌疑人幾乎都不是德國人
    當地時間1月9日,德國科隆爆發反對移民的抗議示威,為抗議元旦節慶期間的連串性侵事件,數百名由極右翼團體PEGIDA發動的群眾在科隆進行抗議。警方使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則朝警察投擲爆竹和瓶罐。
  •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美國又開始煽風點火了?一直以來,發起「顏色革命」、扶持親美勢力掌控別國話語權,都是美國政客最擅長使用的招數。但讓默克爾沒想到的是,這一回,美國居然將矛頭對準了德國。
  • 科隆性侵案挑戰德國「歡迎文化」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巴黎恐襲案後明確表示,德國對中東難民的開放政策將繼續。  但新年前夜發生在科隆的事件所引發的憤怒已經遠遠超過襲擊者團夥本身。它使歐洲嘴上不說、但心裡對移民抱有的各種恐懼公開化——對文化碰撞的恐懼、對暴徒人數多過警察的恐懼、對向那些憎惡女人的人寬容地打開大門的恐懼。
  • 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市長建議與陌生人「一臂之遙」
    大規模性侵事件曝光女性走上街頭表示抗議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後, 科隆市長1月5日建議女性應該與陌生人保持保持一臂之遠的距離。這一言論引起了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的熱議。另一方面,德國警方目前確認了4名嫌犯。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對這一「令人作嘔的襲擊」表達了憤怒。
  • 多名女子稱被騷擾 德國小鎮禁止男難民進泳池
    德國西部小鎮博恩海姆決定,禁止滯留鎮內的男性難民進入室內公共泳池。此前,博恩海姆鎮執法部門接到報案,多名女子稱被貌似難民的男子性騷擾。博恩海姆位於德國科隆市以南大約30公裡處,後者在新年跨年夜發生大規模性侵和搶劫案,震驚德國。
  • 難民問題困擾德國社會
    ,德國社會對難民問題的討論愈發激烈。大批難民的到來對德國到底意味著什麼?德國到底有沒有能力應對……一系列疑問尚未找到答案。  截至19日,科隆警方已收到超過800起報案,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性侵。調查顯示,新年前夜在科隆火車站前實施性侵、偷盜和搶劫的作案者幾乎都有移民背景,不少人是剛到德國不久的難民。警方眼下已逮捕了8人。
  • 土耳其「開閘」放難民入歐 默克爾:德國將給予希臘全力支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連日來,大量難民從土耳其湧向希臘邊境。9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到訪德國就難民問題進行商討。默克爾強調,將與希臘保持團結,盡最大努力解決當前難民滯留土耳其希臘邊境的問題。默克爾表示,難民必須通過合法途徑進入歐洲。她解釋道,難民在偷渡時往往處於險境之中,這就是歐盟與土耳其2016年籤署相關協議的原因。默克爾稱,希臘在保衛歐盟外部邊界問題上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德國將給予全力支持。
  • 開姆尼茨「群毆」事件:處置難民問題,德國政府力不從心
    2014年敘利亞內戰如火如荼的時候,默克爾因為在聯邦政府大樓門前毫不委婉地在鏡頭前拒絕一個敘利亞小女孩的難民申請而遭到口誅筆伐。2015年,一張3歲小難民伏屍海灘的照片震驚世界,默克爾政府因為對難民問題的無動於衷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其後,德國政府宣布了歡迎難民且沒有上限的政策。
  •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並且這幾年法國做的事情也是不得人心,當中東亂局發生之後,很多國家都抵制中東難民湧入自己的國家,但是法國卻敞開懷抱接受這些中東難民,並且還接收來自非洲的難民,根據統計2015年到2016年一年之間,德國接收難民的數量就從45萬增長到了150萬。默克爾這樣接受大量難民,難道不怕德國被來自中東的難民伊斯蘭化嗎?
  • 百餘難民聚集德國駐希臘大使館前抗議 高喊:默克爾媽媽,開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難民問題現已成為德國社會最嚴重問題之一。自2015年開始接收難民至今,德國難民人數已達德國人口總數的5.8%,而難民支出逐年上升已成為德國庫重擔。鑑於此,德國政府近年來逐漸提高難民庇護申請門檻,限制入境難民人數,難民卻不滿德國政府此舉頻發抗議。
  • 往歐洲放難民後,默克爾這樣表態了
    土耳其「開閘」放難民的舉動,讓德國很是生氣啊。近日,隨著安卡拉方面宣布不再限制難民「借道」土耳其進入歐洲,引發了大批來自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難民開始迅速往歐洲邊境靠攏。其中,與土耳其相鄰,且作為「歐洲南大門」的希臘與保加利亞,便成為了第一批面對難民危機的歐洲國家。
  • 默克爾拒將德國法定退休年齡提至70歲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朱夢穎】9月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總理候選人、社民黨(SPD)黨魁舒爾茨參加了大選電視辯論。兩人就德國國內和國際熱點問題展開激烈交鋒,其中涉及難民危機、移民融合、德國與土耳其關係及延遲退休等問題。默克爾在電視辯論中明確表示,拒絕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至70歲。這一表態隨即在德國國內引發爭議。
  • 德國接收了二百多萬難民,為什麼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
    可是,短短的兩年時間後,也就是2017年9月舉行的德國聯邦議會大選,默克爾卻被德國人民拋棄了,如流星墜落;2018年底的德國州(省)級議會選舉,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黨,以及姐妹政黨基社盟黨再被被默克爾拖累,再遭重創,從而徹底斬斷默克爾的把權戀棧的幻想,埋葬了她的政治前途與一世英名。
  • 德內政部長請辭 默克爾因難民問題遭遇「內憂外患」
    德國總理默克爾宣稱,已和歐盟中的14個成員國達成遣送難民的新協議,以管制大量湧入歐洲的難民,但被點名的匈牙利、捷克和波蘭否認,讓默克爾聲威受損。此外,德國內政部長和基社盟主席請求辭職,使默克爾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
  • 德國接受大量中東難民,難道是良心發現?這才是默克爾聰明之處
    ,這些難民世界各國都避之不及,德國卻敞開國門大量接受,難道是良心發現了?其實這才是默克爾聰明的地方。,德國也是欣然接受,據說德國已經接受了百萬的難民。德國是良心發現了麼其實德國雖沒有真正參與過中東之間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德國對這些資源不動心,而是因為當時懼怕蘇聯的實力,所以才沒有挑起戰爭,並不是良心發現,現在這樣接受大量的難民,德國表示說只是出於民主和人權才會接受這些難民,但是德國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國家帶來很大的麻煩,不僅要在吃喝上管這些人
  • 默克爾: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不會重演
    新華社柏林3月10日電(記者任珂 張遠)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表示,當前希臘土耳其邊境出現的難民潮,不會發展成類似2015年的歐洲難民危機。她還指責土耳其希望犧牲難民利益以達到政治目的。默克爾當天在柏林舉行的德國―希臘經濟會議上說,2020年不是2015年,人們能夠期待政治家們管控好難民,解決這一問題。默克爾說,雖然理解土耳其安置超過350萬難民的沉重負擔,但土耳其希望犧牲希土邊境難民利益以達到政治目的,這種做法無法接受。
  • 默克爾批評土耳其在難民問題上做法不可接受 德願接收難民兒童
    中新社柏林3月9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批評土耳其試圖利用難民解決其自身問題的做法「不可接受」。德國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8日夜間達成決議,願意從1000至1500名被困在希臘島嶼上的難民兒童中接收「適當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