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市長建議與陌生人「一臂之遙」

2020-12-14 澎湃新聞
大規模性侵事件曝光女性走上街頭表示抗議

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後, 科隆市長1月5日建議女性應該與陌生人保持保持一臂之遠的距離。這一言論引起了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的熱議。另一方面,德國警方目前確認了4名嫌犯。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對這一「令人作嘔的襲擊」表達了憤怒。德國內政部長託馬斯·德邁齊埃就這一問題,強烈批評德國警察處理不當。

與陌生人保持「一臂之遙」

日前,德國科隆市曝光了一起於新年前夜發生在中心火車站附近發生的大規模性侵事件。事發後,德國科隆市長就女性自我保護提出了幾條建議,其中一條建議為在大型活動舉行時,女性應該同陌生人保持一臂之遠的距離。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科隆新當選的市長雷克爾( Henriette Reker)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是與陌生人之間保持一臂之遠的距離是有必要的——也就是說要保證自己不要和不認識的人以及你和對方沒有信任關係的人距離太近。」

此外,她在重申這一建議時表示。「女性也應明智的不與每一個你遇到的、看上去和善的人擁抱。這一的提議可能會造成誤解,但是這一的情況是每一個女人和女孩都應該保護自己並遠離的。」

CNN指出,科隆市長次言論似乎是在火上澆油。而她的言論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網友在推特上還出現了「#einearmlaenge」(#一臂之遙)的話題標籤。許多網友們認為其建議是對受害者的攻擊。

有網友表示,面對攜帶兇器的犯罪分子,一臂之遙有用嗎?還有網友吐槽道,「我的胳膊短,會不會很吃虧?」

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發表推特表示,「我認為對女性提出的要怎麼做的建議不怎麼樣,比如#一臂之遙。這不是女性需要負責的,而是行兇者。」

不過,據CNN報導,雷克爾此後對此作出解釋,並表示是媒體的報導給人造成了「她的預防措施僅限於給女性小貼士」的印象,但事實並非如此。她表示,地方政府當然率先考慮的是如何加強對街道和城市安全的改善。

德國警方確認了4名嫌犯

據德國之聲6日報導,目前德國警方確認了4名嫌犯。曾經有2名來自北非的小偷在跨年夜當晚被捕獲,但後來在查明後又被釋放。

另有2名嫌犯自3日起,一直處在被拘留中。他們當天早上在科隆火車總站被捕,這2人此前曾與3名同夥對旅客行竊。

警方稱,「目前有證據顯示,這些被指控者在偷盜前曾對多名女性進行糾纏。」警方表示,在逮捕時,被騷擾的女性沒有留下姓名而直接離開了,警方呼籲這些女性,為這些事件作證。

目前漢堡警方已經接到53起跨年夜性騷擾案件的報警。科隆警方接到的報警數量超過100起,其中75%均為性騷擾案件。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稱整個襲擊事件顯然「經過了協調」。「如果這不是有組織的犯罪,那當然好。但我希望能夠查清楚,這些事件背後是否有人在組織操縱。」

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對這一「令人作嘔的襲擊」表達了憤怒。德國內政部長託馬斯·德邁齊埃(Thomas de Maiziere)就這一問題,強烈批評德國警察處理不當。

在大規模性侵發生後只有少數人被捕。德邁齊埃認為「警察不應該這樣工作」,並表示警方在新年夜未能保護民眾不受性騷擾,在襲擊發生時只是消極地等待。

數百人在科隆火車站附近舉行示威

此外,據BBC報導,5日晚上,數百人在科隆火車站附近舉行示威,抗議對女性明目張胆的襲擊以及警察反應不力。

不過警方表示,在1000多名男子在科隆總火車站前的廣場上扔鞭炮、放煙花時,警方曾試圖清場。此外,他們在開始時對於性騷擾和搶劫並不知情。

科隆市警長阿伯斯(Wolfgang Albers)在WDR5的廣播上稱不會在批評聲中辭職。他說,「這裡需要我,特別是現在。」

在即將到來的狂歡節(2月4日-10日)期間,科隆市的安全狀況面臨挑戰。阿伯斯表示,「我們將會進行好的部署,那裡也需要我。」

當地時間1月5日,德國科隆市曝光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大規模性侵和搶劫案件:新年前夜,科隆市中心火車站附近,有至少90名年輕女性報案稱受到了男性的性侵、搶劫和盜竊,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男子大多成群結隊出動,似乎經過組織和策劃,大多「醉酒和富有攻擊性」,涉案人數高達約1000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科隆性侵案背後,是撕裂的德國和歐洲
    新華社/路透  當地時間1月9日,千餘名右翼示威者在德國科隆市舉行大規模遊行,部分示威者高呼「默克爾必須下臺」,並在街頭投擲鞭炮和酒瓶。最終,防暴警察用高壓水槍驅散了這場由德國極右翼勢力「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運動」(Pegida)發起的遊行,並有多人遭逮捕。同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支持修改法律,以便降低驅逐難民出境的「門檻」。
  • 德國科隆大規模性侵案指向難民 默克爾挨罵
    德國西部城市科隆跨年夜發生近百起針對女性的性侵和搶劫案件。初步調查顯示,大約1000名「長相像阿拉伯人和北非人」的男子可能涉及此案。目擊者看到,這些男子三五成群,盯上目標後,將其團團圍住,而後實施性侵或搶劫。  這一案件讓德國舉國震驚。
  • 科隆性侵案挑戰德國「歡迎文化」
    【美國《時代》周刊2月1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題:德國移民性侵醜聞和歐洲的難民挑戰(作者西蒙·舒斯特)  新年前夜製造恐慌  新年前夜,發生在德國的暴力事件並不是歐洲能料到的那種類型的暴力事件。在它的背後,沒有極端主義組織分支,沒有走私的突擊步槍,在當局於當晚疏散慕尼黑火車站人群、取消在巴黎和布魯塞爾的煙火表演時,他們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相反,來的是一群男人,其中許多人都喝醉了,幾乎全部來自北非或中東。他們在科隆和其他歐洲城市四處尋摸、搶劫、性侵數百名婦女。沒有跡象表明他們的動機是為了恐嚇公眾。但他們的罪行恰恰令大眾恐慌。
  • 科隆性侵案成為德國收緊難民政策導火索
    2016年元旦跨年夜,德國、瑞典以及芬蘭等歐洲多國發生針對女性的暴力案件,其中德國科隆的性侵與搶劫案件參與者多達1000人,大部分嫌犯指向北非與中東難民。德國乃至歐洲社會對於穆斯林裔難民的恐慌情緒驟增。這成為德國民意扭轉的關鍵,同時也觸發多元社會文化衝突,促使默克爾政府不得不在短期內改變其開放性難民政策。
  • 西媒:德國科隆性侵案58名嫌疑人僅3人是難民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導 西媒稱,德國科隆跨年夜性侵案中大多數嫌疑人都不是難民。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15日報導,比利時法語區廣播電視臺報導稱,實際上,在58名嫌疑人當中只有3人是難民。科隆的檢察官日前接受德國《世界報》日報採訪時表示,其餘擁有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國籍的嫌疑人很可能已經在德國生活了很多年。檢察官的一番話改變了外界對此事件的看法,但也與數名證人的證詞不符。一名親眼目睹性侵的德國警察曾對德國《星期日世界報》表示,大多數施暴者都是剛剛抵達德國的敘利亞難民。然而,正如比利時法語區廣播電視臺所說,調查人員對超過300人進行問詢之後,發現這並非事實。
  • 德國科隆反難民示威演變為騷亂
    當地時間1月9日,德國科隆爆發反對移民的抗議示威,警方使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則朝警察投擲爆竹和瓶罐。為抗議元旦節慶期間的連串性侵事件,數百名由極右翼團體PEGIDA發動的群眾在科隆進行抗議。示威群眾揮舞布條和標語牌,上面寫著「我們不歡迎有強暴行為的難民」字眼,並高喊「趕走他們」的口號。
  • 德國:科隆性騷擾案嫌疑人幾乎都不是德國人
    當地時間1月9日,德國科隆爆發反對移民的抗議示威,為抗議元旦節慶期間的連串性侵事件,數百名由極右翼團體PEGIDA發動的群眾在科隆進行抗議。警方使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則朝警察投擲爆竹和瓶罐。
  • 科隆性騷擾過後城市籠罩恐懼感 女性警惕度變大
    許多女性都變得更為小心--這對科隆馬上將要到來的狂歡節花車遊行將意味著什麼?  一位女性在被記者問及,您對警方和政界有何期待時,得到的回答是:"什麼都沒有,反正他們也做不了什麼。"今年,這位女士的狂歡節計劃是離開這個讓她缺乏安全感的城市——科隆,前往布魯塞爾。  穿過科隆大教堂前的階梯通往市中心的路上,許多市民將鮮花擺放在性騷擾受害者紀念牌前。不少人停下來在此拍照。
  • 外媒:德跨年夜性侵案波及12聯邦州 規模比報導大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德國媒體報導,在跨年夜發生大規模性侵與搶劫事件,除科隆之外還波及德國12個州,事態規模與嚴重程度比已經公布的更大。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5日報導,《南德意志報》、北德電視臺(NDR)及西德電視臺(WDR)23日援引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BKA)一份報告稱,在德國16個聯邦州中,有12個州在新年前夕發生多起性侵與搶劫案件。《南德意志報》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當天晚上發生的「性暴力包括搶劫案件,較原先設想的情況還要嚴重得多」。
  • 德媒:科隆大教堂性侵兒童醜聞只對記者通報要籤保密協議 媒體憤怒...
    中國小康網1月7日訊 老馬 周二(1月5日),科隆大教堂裡,多名德國媒體記者們應邀參加有關天主教會性侵兒童調查報告的發布。當得知被要求籤署保密承諾書,記者們憤而離開。落日餘暉下的科隆大教堂德國新、天主教通訊社報導,科隆大主教區召集記者開會,討論一份未公布的虐童調查報告。具體來說,教會人士打算解釋有關報告方式的問題。根據科隆教區主教韋爾基( Rainer Maria Woelki)的說法,是要解釋不向公眾公開目前形式的文件的原因。教會代表說,他們會向記者們展示一份經過刪節的文件。
  • 德國科隆火車站發生人質劫持事件
    德國科隆火車站發生人質劫持事件>/5) "← →"翻頁 當地時間8月15日,德國科隆火車總站發生了人質劫持事件
  • 留德中國女生遭性侵 在德留學生:我們都好害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何雨陽):一名在德國的中國女留學生遭難民強暴,近日引發輿論關注。據德國之聲11月22日報導,德國波鴻市警察局已經確認,該市上周三(16日)發生的一起性侵案,受害人確係中國女留學生。這名女生大白天在返回宿舍途中遭性侵,並自曝施暴者是一名來自中東的難民。這不禁讓人想起去年震驚德國的科隆大規模性侵案。巧合的是,波鴻和科隆同屬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
  • 我會領導出席德國科隆市政府推介會
    應德國科隆市市長何珂女士邀請,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璟玥女士於2018年10月29日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科隆市政府推介會招待晚宴。     陳璟玥副會長與何珂市長進行了親切交談,何珂市長表示科隆與北京互為友好城市,一直高層互訪不斷,經貿合作頻繁,非常歡迎中歐協會率領中國企業到科隆進行訪問考察。
  • 性騷擾事件發酵 德國科隆警察局局長被停職
    當地時間1月5日,德國女性在科隆大教堂前舉行抗議活動。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外媒9日報導,科隆火車站跨年夜發生大規模性騷擾事件後,德國北威州內政部部長宣布科隆警察局長阿爾博斯(Wolfgang Albers)「停職」,以便「恢復公眾對警方的信任」。
  • 難民問題困擾德國社會
    參與互動    自科隆跨年夜大規模性侵事件發生後大批難民的到來對德國到底意味著什麼?德國到底有沒有能力應對……一系列疑問尚未找到答案。  截至19日,科隆警方已收到超過800起報案,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性侵。調查顯示,新年前夜在科隆火車站前實施性侵、偷盜和搶劫的作案者幾乎都有移民背景,不少人是剛到德國不久的難民。警方眼下已逮捕了8人。
  • 她是德國科隆與中國交往的「秘密武器」?!
    (原標題:她是德國科隆與中國交往的「秘密武器」?!)
  • 德國科隆檔案館坍塌 千年歷史瞬間"失憶"
    德國當地時間3月3日下午2時左右,位於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城市檔案館外部牆體開始出現多道裂縫,在短時間內裂縫就蔓延到了這幢4層建築物的樓頂,隨即引發了檔案館的坍塌。  據德國24小時新聞臺NTV的報導,當時有不少路過的科隆市民目睹了這一幕令人難以置信的場面。
  • 北京對外捐贈物資陸續送達 德國科隆、義大利羅馬公開感謝
    (友城故事)北京對外捐贈物資陸續送達 德國科隆、義大利羅馬公開感謝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陳杭)近日,德國科隆市市長何珂、義大利羅馬市市長拉吉分別在市政府網站感謝北京市捐贈抗疫物資。德國科隆市市長何珂感謝北京市在危機時刻雪中送炭,讚賞此舉為友城合作的典範,相信北京市捐贈的物資將對科隆市抗擊疫情起到重要作用,希望科隆市能像北京市一樣,儘快取得疫情防控的重要成效。義大利羅馬市市長拉吉稱讚北京市的捐贈是中意兩國首都友誼的象徵,表示將儘快把物資送到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手中。
  • 多名女子稱被騷擾 德國小鎮禁止男難民進泳池
    德國西部小鎮博恩海姆決定,禁止滯留鎮內的男性難民進入室內公共泳池。此前,博恩海姆鎮執法部門接到報案,多名女子稱被貌似難民的男子性騷擾。博恩海姆位於德國科隆市以南大約30公裡處,後者在新年跨年夜發生大規模性侵和搶劫案,震驚德國。
  • 不睬取消慶典無理抗議,德國科隆舉辦盛大中國節活動
    科隆發布的2017年「中國節」海報充滿中國文化符號。【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西部城市科隆25日到27日舉辦盛大活動,慶祝「中國節」。此前,該市已舉辦過兩屆「中國節」。按照科隆市政府的說法,這是為了讓科隆市民走近中國文化。